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受众大众媒介接触与利用研究 摘要: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业已成为社会焦点。信息化时代下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涉及方方面面,媒介在完善自我、促进农村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选择井冈山区域农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村受众与媒介的接触行为、内容及其偏好,探讨大众传媒在农村的传播现状及其利用程度,以优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偏好;失衡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072-05 信息化时代,传媒以其巨大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存能力,正日益受到传媒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勒纳认为大众传播在发展中充当了“伟大的倍增器”的作用,是能够把所需要的知识和态度传播得更快更广的一种工具。那么,占中国人口70的广大农村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行为如何,接触内容上是否因个人因素而存在偏好,媒介传播的内容能否满足他们的需求?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大众传媒在我国广大农村的传播现状与利用程度,以实现传受双方的良性互动,优化传播效果。 本次调查选择了井冈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其经济状况和地理位置在全国农村中的代表性。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共抽取了9个县(市、区)30个自然村的15岁-64岁的劳动年龄层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在置信度要求为95、精度要求为4的条件下,确定样本量为600份。运用填写问卷法的方式,以家庭为单位,采用人户发送法和访谈法进行数据的采集。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8份,回收率为96.3。其中有效问卷524份,有效率为90.7。所有得到的数据均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5.0进行统计和分析。在本研究中,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主要从事职业等结构特征均呈正态分布,保证了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一、受众的媒介拥有情况 在有效的524户调查家庭中,电视只有2户没有,拥有率达99.6,其中彩电达90.3。收音(录)机只有25.8的拥有率。相对于电视99.6的高普及率,广播在农村的衰弱绝非经济因素制约的结果,而应该是农村受众对广播的作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致。 报纸的拥有率为17.7,这里还不排除早已时过境迁的过期报纸。这一点,可以用“2007年以来您家订阅过几份报纸”的调查结果作为印证:有77.5的家庭表示从未订阅过,有11.5订阅过1份,只有7.4的家庭订过2份及以上的报纸,另有3.6未作选择。可见,农村受众对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等还缺乏主动订阅的意识。 拥有网络者更是屈指可数,因为预访户中几乎都不拥有互联网终端,在正式调查时被忽略不计,上网必须的基本设备一电脑的拥有率也极低。只有4.8。 可见,农村家庭的四大媒介拥有情况存在着巨大差异。然而,一些新的人际传播媒介在农村的拥有率却普遍较高,手机为65.3,电话为61.1,分别排在第二、第三位。 因电视在农村的重要地位,我们再来看看有线电视在当地的覆盖情况。根据“您的所在地是否有了有线电视网?您家是否接入?”的回答,还有37.8的农村未接通有线电视网,24.2的家庭有但未接人,有线电视用户比例只有38.0。有23.1的家庭安装了卫星设备。 二、受众与四大媒介的接触状况 受众与四大媒介的接触频度如何?表1数据显示,农村受众对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的稳定接触率依次分别为97.3、28.3、17.6、11.9,基本从不接触的比例分别为0.2、42.6、63.2、79.9,呈现两极分化趋势。看电视是农民主要的媒介行为,他们的媒介生活是比较单调的。 受众平均每天用于接触三大媒介的具体时间为:看电视110.2分钟,读报纸7.4分钟,听广播5.0分钟。199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乡收看电视时间有一定的差距,城市的收看时间长于农村,城市观众人均收视时间为166分钟,农村为120分钟。井冈山区域农村受众看电视日平均时长,稍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方晓红对经济较为发达的苏南农村的调查数据显示,苏南农村非农忙时期的日平均收视电视时间为143.9分钟,比全国农村多23.9分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收看电视时间与经济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三、受众与电视媒介的接触内容和偏好 农村受众接触最频繁甚至惟一的媒介是电视,他们倾向于选择哪些类型的节目和内容?我们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排在前10位的选项用表2列出。 数据显示,娱乐类、新闻类节目是农村受众选择的重要内容,而农村题材和实用类信息如法制、科普教育类知识节目为第三选择,生活服务、体育、谈话、广告、财经类节目等选择率较低,表中未列出。看来,农村受众接触电视的动机主要是娱乐休闲、放松自我及获取信息和知识,天气预报的高选择率表明实用信息备受农民关注。 不同文化程度、性别的受众对接触电视的态度是否存在不同?从表3可以看到,文化、性别因素成为两个重要的变量。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男性选择综合新闻、科普教育的比例呈阶梯状上升,而选择影视剧的比例基本呈下降趋势;女性选择综艺、科普教育的比例也呈上升状;文化程度低的受众选择的内容更单调,基本集中于影视剧。不同性别相比较下,男、女性对影视剧都有偏好而又以女性尤甚,男性更偏向于新闻、教育、农业类内容,女性对娱乐类内容稍偏爱些。须说明的是,这些数据是根据对“看电视时主要选择哪几类节目”的回答来统计的,题目要求最多选六项,因而调查对象选择的项目数是不相同的,选择两、三项的大有人在,因而对分类统计不是很有利。后文我们再根据个人统计变量对新闻类节目的偏好作细致分析。 电视的影像性特点比较适合农村受众,而对农节目更是贴近农民需求,因而我们有必要对其接触对农节目的态度进行分析。电视对农节目观众的收视动机何在?表4数据显示,农民通过收视对农节目达到致富的目的并不明显。至于是否喜欢电视对农节目,明确表示喜欢的占30.5,无所谓占33.0,不喜欢占5.7,没看过占23.3,另7.4未选,这部分大多可视为没收看过。 数据表明,电视对农节目在农村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是不是农民不需要以传播科技知识为主的对农节目?我们就“您最希望媒介增加哪些内容(最多选四项)”进行了调查,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农民对媒介的建议和需求,结果见表5。 与表2“看电视时主要选择的内容”比较发现,农村题材、生活服务两项很不一致。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选择收视率较低(不过它是报纸订阅最多的类别),而从此处25.6的选择率来看,农民仍然希望通过媒介来获取生活知识。电视对农节目的收视率较低,但农村题材却是受众最希望媒介增加的内容,其中致富信息37.0,农业科技34.2,农村报道32.6。可见,尽管作了细致的分类,选择率都还是位居前列。因此,我们认为,受众对影视剧高达81.5的选择率,并不仅仅只是说明对娱乐内容的偏好,同时也意味着真正适合农民接受特点的内容太少;农民不是不喜欢对农节目,而是真正适合农民的对农节目太少。 四、受众与其他三大媒介的接触内容和偏好 1、报纸。农民对纸质媒介还缺乏主动订阅意识,阅读报纸的行为大多也非固定化,很难准确分析其偏好,只能从少量订户订阅报刊的类别中窥见一斑,具体数据见表6。 农村受众接触报刊的动机是什么?从表7看,选项比较集中的是“增长知识、丰富自我”、“了解国事、天下事”,分别占调查对象的27.7、23.5,这个比例是比较高的。因为报纸受众只有57.4(见表6);其次是“了解国家对农村方针政策”和“有些内容很有趣”,都占17.9,说明除了获取信息外,休闲娱乐也是选择的一个因素。 那么,个人因素与接触报纸行为之间是否有相关性?我们分别对受众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报纸接触频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8)。 数据显示,F检验的值从大到小依次为:文化程度43.192、性别34.918、主要职业16.486、收入2.627、年龄1.319,前三项远远大于1,且组内方差远小于组间方差,观察的显著性水平概值前三项均为0.000,收入为0.023,年龄为0.254。因此,可以认为在5的检验水平下,不同文化程度、性别、职业的受众与报纸的接触频度有高度显著差异,其中以文化程度尤甚,与收入也存在显著差异,而与不同年龄没有关联性。 再从接触频度的均值结果来进行比较。文化程度从低到高者依次为:1.08、1.45、2.04、2.72、3.08;男性比女性更偏爱报纸,二者的加权均值分别为2.23、1.69;根据家庭人均纯收入从低到高分类,依次为:1.85、1.86、1.99、2.13、2;71;以从事的职业来说,农村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者最高,为3.42,农业劳动者最低,为1.64。 2、广播。随着电视的普及,广播在农村的地位骤降,利用率较低。从广播听众17.6的稳定接触率来看,选择新闻、天气预报、音乐的比例是很高的(见表9)。可见,广播要在竞争中立足,依然要发挥其传播快速、便捷的长处。广播的衰弱,意味着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在农村广为普及。 个人因素与广播的接触行为是否相关?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收入、性别的F检验值分别为7.225、5.159、6.526、2.408、1.251,显著性水平概值:前三项都为0.000,收入0.036,性别0.264。可见,在5的检验水平下,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的受众与广播的接触频度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与不同收入之间有显著性差异,与不同性别无关联性。但总体上均值都不高,企业管理者最高,也仅为2.60。 3、网络。互联网在农村的传播利用率极低。从20.1的网民网上主要活动来看,聊天、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成为主体(见表10)。据此可推断,互联网传播与农民的经济生产活动基本上没有发生关系。 通过方差分析检验个人因素与网络接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与广播相似。少量的网络接触者集中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或20岁-25岁的青年人。 五、不同受众对新闻类节目的偏好 传媒具有监测环境、协调社会的功能,这有赖于媒介的信息传播。那么,农村受众对新闻类节目的接触动机和喜好程度如何?就接触动机而言,表11数据显示,“了解国内外时事”、“增长知识和见闻”、“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熟悉国家有关农村方针政策”四个选项比例偏高,说明受众接触新闻的目的还是比较明确的。 受众对新闻类节目的喜好程度如何?对“您是否喜欢收看(听)新闻类节目?”的回答,表示喜欢的50.0,无所谓33.2,不喜欢16.0,另有0.8未选。受众对新闻的喜好程度是否受到个人因素影响,在访谈时已意识到这一点。对此我们利用SPSS软件,重点对新闻类节目的喜好程度与文化因素进行交互分析。 从表12的行百分比看,随着文化程度的增高,喜好新闻类节目的比例依次增加,而不喜欢比基本上依次递减(“大专及以上”项比例有所增加,可能是由于考察个案太少);从列百分比看,文化程度最低者对新闻的喜好程度依次减弱,小学层次不明显,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喜好程度渐次增强。 不同性别、年龄对于新闻的喜好程度是否存在影响?交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喜欢新闻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分别为67.6、30.0;不喜欢的比例则远低于女性,分别为8.2、25.7;无所谓者的比例也大大低于女性,分别为24.2、44.3。受众随着年龄的增大,喜好新闻的比例依次增加,但相差不是很悬殊。 在对新闻类节目的喜好程度和文化、性别、年龄、主要职业等人口统计变量的独立性检验中,结果显示,卡方在5的检验水平下都是高度显著的(见表13)。结论是:可以拒绝原假设(对新闻的喜爱程度和文化程度、性别、年龄、主要职业是相互独立的),即对新闻类节目喜好程度和文化、性别、年龄、主要职业有显著差异,尤以文化和性别因素为甚。 六、结语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农村媒介分布结构失衡。四大媒介中,电视独领风骚,一枝独秀,曾经风光无限的农村有线广播几近销声匿迹,报纸依然寂寞如初,网络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在农民眼中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电视的拥有率非常高,但60多的家庭没有闭路终端,节目信号质量不理想。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国家广电总局大力推进有线电视传输数字化,到2015年终止模拟信号的传输,到时农村的媒介结构又将如何? 2、农村受众接触媒介的模式欠理想。张国良在其著作现代大众传播学中指出,传播学界有一种共识,认为受众接触媒介的理想模式依次是:电视、报纸、广播。尽管调查结果也呈现出这样的模式,但这并不标志着农村受众接触大众媒介的模式已进入成熟状态,因为其接触这三大媒介的状况呈一种畸形分布。电脑的拥有率和网络普及率更是极低。托夫勒说,“第三次浪潮文明建设新的信息领域,为无生命的环境输入智慧的关键是电子计算机”,而网络在农村的推广利用尚须时日。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说,传媒结构的失衡必然导致媒介接触行为的失衡。 3、农村受众媒介接触内容与偏好同中有异。电视娱乐、新闻类内容普遍较受欢迎,对于专门针对农村的电视对农节目,农民似乎并不领情。对印刷媒介的取与舍则受文化程度、性别的影响较大;广播、网络的接触频度与年龄、文化程度有一定相关;对于新闻尤其是综合硬新闻的喜好,随着个人因素诸如文化程度、性别、职业、年龄的不同而形成的差异较为明显。文化程度高、年龄偏低层次的受众接触媒介的种类更多、内容更丰富,媒介行为相对趋于合理化。 4、媒介功能发挥有限或失衡。从农村受众接触媒介内容与偏好的分析中,我们认为,电视的功能得到彰显,其他三大传播媒介的功能被极端弱化;而电视的娱乐消遣功能得到强化,信息传播功能相对弱化,这势必造成农村整个媒介生态系统的紊乱。农村受众是媒介内容的欣赏者即观众,不是媒介服务的使用者,即主要不是通过使用媒介的信息发布功能来消费媒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宜昌市枝江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龙南县三上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分析化学考试总复习课件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重点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核心知识点及试题与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试题与答案的重点关联
- 行政管理的全球化趋势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经济法考试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执业药师行业规范及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质量管理文件
- 中国动漫发展史课件
- 【履职清单】2023新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门式起重机、架桥机作业前安全隐患排查表
- 安全阀在线校验及延期校验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GB/T 9128.1-2023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第1部分:PN系列
- 幼儿园新生入园报名登记表
- 中国临床戒烟指南的指导意义
- (完整版)EORTC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V3.0)
- 医院医学影像科CT-MR室诊疗指南和操作规范2022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