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的策略.doc_第1页
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的策略.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的策一、存在的问题:1、有畏难情绪,一做文言文就觉得太难而根本就不仔细阅读,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一知半解;2、 没有真正读懂文章;3、 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眼中只有“言”而没有“文”;4、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等。5、平时学习文言文没有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6、学习过程中不善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没做到知识的迁移。7、不注意文言语段的整体把握,在翻译时脱离上下文,意思与文本主旨风牛马不相及,笑话不少。二、文言文教学的策略:1、明确考试要求2、明确复习范围3、要在“懂”字上下功夫(词、句、段、篇)。4、要在成系统(文言词法、句法知识的系统)。5、抓重点、教方法(如翻译句子)、重整体(学习文言文,我们在重视“言”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重视“文”,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6、注重积累、在积累上很下工夫。实词、虚词、多义词。7、把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整个儿打通,做一个整合。就是在学好“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大的知识的网络,进而使学生对古代文化有一些整体的感性认识。知识不乱,成体系,便于记忆,也便于掌握。三、具体做法(一)文言实词的理解 学习文言文,重点应放在实词的理解上。因为实词面广量大,而且非常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其规律,勤查工具书,就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通假字 2、古义和今义。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有: 1).范围的扩大或缩小。如古文中的“江”“河”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而现代的“江”“河”则泛指一切河流了;“江”“河”这两个词的意义范围今比古大。又如古文中的“臭”字,既可指好气味,又可指坏气味,现在只表示坏气味;其意义范围今比古小。 2).意义的转移。如古文中的“走”指快步跑,现在的“走”成了一般的步行。这种意义上发生了变化的词在文言词语中占有一定的数量。 3).感情色彩的变化。上文所举的“卑鄙”,在古文中“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是一个表自谦的中性词;现在的“卑鄙”指品质恶劣,属贬义词了。 总之,只有了解一个词的古今差异,才能准确地解释文言文中的每个词的意义,而不会望文生义,以今代古,出现理解错误。(二)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里的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要注意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常用义项;这样,在阅读文言文时即可根据具体语境对有关词语作出正确的解释。(三)词类活用。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乙类词,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初中课文中最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活用词要按其活用的意思来解释。 (四)翻译文言句子 翻译文言文一是直译,即对原文一字一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而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尽可能照顾原文的词义。无论是采取直译还是意译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在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2、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3、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应用意译。4、有些词可以略去不译。5、凡属地名、人名、官名、年号、帝号以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都可照抄不译。6、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如介宾短语后置句,介词宾语前置句,动词宾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