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题隐含的认知语用分析唐善生提要 标题隐含常常有一些特定的结构形式,如并列结构的隐含、孤立结构的隐含、不完全结构的隐含、分句隐含、特殊格式的隐含。这些结构形式为标题隐含意义的推断提供了认知基础。本文运用意象图式、图形背景等认知理论和语用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对汉语常见的标题隐含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与解释。关键词 标题隐含 认知 语用尹世超在标题语法中指出:不少标题含有多出字面意义的语用意义。如“名茶制作”其实是“怎样制作名茶,制作名茶的方法”的意思,“我VO”格式标题并非一般的陈述,而是“我VO的情况(感想、体会)”或“我是怎样VO的”之类的意思。如“我译源氏物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标题隐含。隐含作为一个语义概念是指不能添补但是在语义上暗含某个词语或者虽能添补但是添补的词语不只一种的语言现象。这里所说的标题隐含是指标题在语言结构的表层不能添补但在语义上暗含着某一词句或者是虽可添补但是添补的词语不只一种可能的语言现象。刘云把这种现象称为篇名隐含,并列举了篇名隐含的五种结构类型:并列结构的隐含、孤立结构的隐含、不完全结构的隐含、分句隐含、特殊格式的隐含。我们关心的是:为什么这些句法形式会形成隐含式标题?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是由意象图式经隐喻映射形成的,因此,我们认为隐含式标题的句法形式为标题隐含意义的推断提供了认知基础。1关系图式与并列结构隐含有些并列式标题一看就能推断出它的隐含意义。如“饮食与美容”这种标题实际的含义是“饮食与美容的关系”。正文内容也证实了这一点,文中指出:合理的、科学的饮食营养,即通过平衡饮食和美肤食品,可提高皮肤的新陈代谢,补充皮肤养分消耗,增强皮肤的功能,使其光泽、细嫩而富有弹性。这类标题很多。如:(1)水与生命 (2)气味与人体健康(3)老人与叶酸 (4)姿势与长寿(1)正文中指出:水是生命之源,最初的生命体在水(海)中诞生,假如三十多亿年前地球上没有水,那么一切生命都无法存在。显然,标题“水与生命”是指“水”与“生命”的关系。其余几例标题也都隐含了“的关系”的含义。为什么我们一看到这种并列结构的标题就很容易地推断出它隐含了“的关系”意义呢?这与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我们在阅读这类文章的时候,有关这类标题的文章的知识信息会储存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我们的知识结构。一旦这类标题出现的时候就会激活有关的信息。更为重要的是,并列结构这一句法结构本身与关系图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加速了对并列结构标题隐含意义的推断。这是因为:看到一个并列结构的标题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两个或者几个并列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意象图式的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但是单就并列结构形式标题而言,不是所有的并列短语都含有这种隐含意义。并列式标题很多,仅就名名并列的标题来说,有很多就没有隐含意义: (5)“大写”的人,抑或谦卑的人? (6)祖父祖母(7)青衣花旦 (8)你的小船你的帆(9)绿灯、黄灯、红灯 (10)昨夜的梦,昨夜的灯例(5)(10)都不是隐含式标题。此外,自然语句中的并列结构通常也不含有隐含意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然语句中或者非隐含的并列标题并列的一般是同类或是大体近似的两项或多项内容,而隐含式标题的并列项之间常常是不同类的,大多不在同一语义场。作为同一语义场的构成成分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它们共同作为上一语义场的次类而存在,两个或几个并列的构成成分之间不发生明显的关系。可以这样说,并列的两项或几项之间的“影响力”是不显著的。但是隐含式标题却把一般不在同一认知框架内的概念临时纳入到认知框架内,使受话人建构两者之间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同语义场的词语并列最有可能激活隐含意义。从句法相似性的角度看,并列式标题本来是为平行的对等的两个项目或者范畴提供句法语义框架的,但是隐含式标题所出现的两项常常是不对等的或者说常常不是同一个语义场中的,因此,一旦这这种并列项进入该结构自然会产生语义溢出,确切地说并列式隐含标题隐含的是“是和的(因果)关系”。这里“的关系”就是溢出的意义。2 “背景事件”图式与孤立结构隐含和分句隐含孤立结构的隐含是指在通常的上下文语境下,不能成句的语言形式,但是在标题中这样的孤立结构很多。它们往往是些半截子话,在标题中没有出现相应的“剩余”成分,只有读了正文才知道标题所隐含的意义。从句法形式来说,孤立结构的隐含常用介词短语、方所短语和偏正短语:1)介词短语。(11)为了党在工人中的形象 (12)为了省委书记的嘱托(13)为着下一代的崇高使命记格兰特访华 (14)在巴以签署执行协议的时刻(15)在春运的日子里 (16)当墙外传来呼救声(17)在咸亨酒店 (18)在八女投江石雕前以上都是由介词短语构成孤立结构标题。从语义类型看,以表目的、时间、处所的形式最为常见。这里例(12)(13)表目的;(14)(16)表时间;(17)、(18)表处所。作为文章的标题它们孤立存在,没有与之相应的成分。孤立结构标题所隐含的内容通常会在正文中出现。如例(11)正文指出:为了党在工人中的形象,他用自己的精神、信念、人格和情操感染着身边的工友。2)方位短语。(19)英国提高利率之后 (20)杭州人富起来以后(21)六十年来 (22)四十年间(23)潮起潮落之间 (24)威斯特法利亚厅内外世乒赛点滴之三这些都是方所短语,从语义类型上看有些方所短语表示的是时间。在这种孤立结构的标题中读者想要获得的基本信息并没有出现,但是正文中一般都要出现相应的内容,如(19)正文指出:这是英国政府五年来首次提高利率引起了经济界的强烈反响。3)偏正短语。如:(25)想你的时候(26)帷幕拉开的时候广东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观察与追思这些偏正短语多大能转换成表示时间的介词短语:当(我)想你的时候在(当)帷幕拉开的时候广东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观察与追思也有由其他句法形式构成的孤立结构的标题。如:(27)环宇,比破产更重要的(27)正文指出:环宇的破产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救活企业的思路,市场经济条件下,救活企业、救活企业的资产同样要以市场手段来实现。除了孤立结构隐含外,有些复句中常常可以保留一个分句,隐含另一个分句。如:(28)面对困境 (29)执行难不仅仅因为被执行人(30)假如是30 (31)虽然都是奴才 这些标题后面都省略了一个分句,而且通常省略的是复句中的主句。在正文中主句常常会出现。如(28)正文指出:面对困境,我们一定要拍出好看的电视剧来。(29)正文指出: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众所周知的被执行人的原因外,也有相当部分案件是由于申请执行人的原因造成的。在句法上,孤立结构隐含和分句隐含表现为只是保留状语性质的成分而隐含了主干成分或者是保留了复句中的从属分句(偏句)而隐含了主句(正句)。这可以用认知语言学的“图形与背景”理论进行解释。虽然孤立隐含与分句隐含形式多样,但是相对于一个事件来说我们可以把它们统称为背景。即标题隐含的只能是事件而不能是背景。作为一个最为理想的认知图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理想的事件完形图式,通常是,某一事件在某个背景下发生。事件和背景都是典型事件的构成部分。从理论上讲,无论是背景还是事件都可能隐含,但是为什么在标题中隐含的不是背景而是事件呢?这是因为单纯的事件本身具有相对的“完形”性。如果作为文章的标题,标题本身为听话人或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报导性的标题。对读者来说,它已经提供了适量的信息,因此事件句作为标题难以激活这个事件发生的背景,反之,以背景作为标题,标题本身没有提供相对完整的信息,相对于事件句标题报道性减弱,这样就能激活背景下的事件。试比较:为了省委书记的重托省各级领导处处关心支持档案工作为了省委书记的重托,各级领导处处关心支持档案工作这三种表达,相对来说,第一例具有更多的标题功能,如简洁性、吸引性、强称名性。3事件图式与语义角色隐含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常常把事件纳入到“施事动作受事”认知框架。根据“施事动作受事”这个认知框架的完形可以推知缺略成分是施事还是受事或者其他的语义角色。作为隐含式标题来说,主要有三种类型:1)“施事动作”认知框架中施事隐含(32)自愿守护列宁墓 (33)看到了海豚 (34)看法国人过“圣诞” (35)听徐源讲课这种施事隐含的标题有两个特点:一是隐含的施事大多是作者自己。由于隐含施事就是作者自己,因此在篇章中很容易推断出隐含的成分。二是动作动词具有典型的及物性。由于动词的强及物性,动作涉及的受事性成分通常不能隐含。单就强及物性动词来说,动词的施事一般是不能隐含的,但是当动作的施事是作者时,由于篇章语境的作用,就很容易推断出隐含的成分,这样就不会妨碍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从认知的显著性角度来说,就是受事相对与施事来说较为显著,所以受事在这里不能隐含,而施事能构隐含。为了强调或“突显”标题中的受事,在句法上,常常可以把受事移到句首。(36)国防工程维护管理规定颁发 (37)朔黄铁路第一高桥建成(38)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出台 (39)果蝇基因图接近完成这种受事居于句首的施事隐含标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 动词是双音节的,如果不是双音节,则动词必须是标题动词。所谓标题动词是只用于标题或多用于标题且有特定意义与用法的动词。如“记”、“考”“论”“辨”。2 动词的及物性相对较弱,主要表现在动词有强烈的向一价动词转化的倾向。如以上几例中的“颁发、建成、出台、完成”。3 动作支配对象大多具有集体性、非个体性。4 受事成分相对复杂,且受事一般是有定性的成分。这种形式的标题,有的施事在正文中不出现,有的施事在正文中出现,如(36)正文中说:国务院、中央军委8月24日颁发国防工程维护管理规定。受事能不能置于句首,这与受事的典型性有关,只有在一个事件中受事相对于施事来说较为典型,或者说受事就是信息的焦点的时候才有可能置于句首。当“施事动作受事”中,一旦施事出现就不能将受事置于句首。试比较:(40)眼科专家李志辉教授浅析“OK”镜浅析“OK”镜“OK”镜浅析2)“受事动作”认知框架中受事隐含“受事动作”认知框架中如果只是出现了动作而没有出现受事,特别是当一个标题中施事和动作都出现的时候,由于认知框架的作用,根据事件结构的完形图式,很容易从中推断出隐含了受事性成分。例如:(41)二00八,我们渴望 (42)郑卓辉没想到 (43)你知道吗? (44)现代农业在召唤以上各例的受事性成分都没有出现。有的标题本身就有隐含的标记性成分,如例(41)、(42)中的省略号就表示隐含了某种成分。隐含的内容一般在正文中都会出现。如(41)正文指出:我们渴望在2008年能成为北京奥运赛场上的选手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共同创造新的辉煌。受事隐含标题中动词大多是意向性动词,如“知道、期望、希望”等。相对施事隐含标题中的动词来说,动词的及物性相对较弱,也正是因为动词的及物性相对较弱,受事性成分才可以在标题中隐含。3)“与事/受事动作”认知框架中受事或与事隐含。这一认知框架中,谓词性成分一般是三价动词,在句法上表现为双宾句。双宾句子从语义配置上看一般要求有两个宾语性成分同现。但是在标题中,有时受事性成分隐含了。如:(45)中韩贸易提醒我们 (46)普京的传奇告诉我们(47)请教禹州孟局长 (48)追问总裁张继升例(47)、(48)中不仅受事隐含了,三价动词所要求的施事性成分也隐含了。有时与事也会隐含。如:(49)三明邮政局捐赠扶贫明信片 (50)作家赛时礼捐赠小说手稿与事和施事一起隐含的标题也比较常见,如:(51)捐赠侵华日军档案材料三价动词标题所隐含的成分通常会在正文中出现。如(49)正文中说:三明市邮政局为贫困山区捐赠扶贫广告邮资明信片的事迹,近日在大田县谢洋乡被传为佳话。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三价动词作标题都能隐含,如“授予”是个三价动词,但是作标题时,与事和受事都不能隐含。这与动词所要求的语义角色有关。沈家煊曾讨论过“偷”和“抢”,虽然这两个词都跟施事、受事、夺事相联系,但是语义角色的凸现情形有差别:一般情况下,对“偷”而言,偷窃者和失窃物是凸现角色,而对“抢”而言,抢劫者和遭抢者是凸现角色。可见,不同的动词所凸现的语义角色是不同的。因为在“授予”的句法框架中,授予的受事和与事都非常显著,缺省任何一项都不能成立。所以三价动词“授予”不能隐含与事或受事。4谓词激活与“甲骨学三十年”一类的标题作为标题“甲骨学三十年”这种“NP时量”的结构是非常普遍的,如:(52)南京铁路八十四年 (53)以色列文学四十年“甲骨学三十年”、“南京文学八十四年”、“以色列文学四十年”分别是说甲骨学研究三是年的历史情况、南京铁路八十四年的情况、以色列文学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说这类标题隐含了“情况”的含义。从信息传递上讲,时量词都有一个“默认值”,即默认一个延续动词与之相配。有时默认动词可以在标题中出现或补出。如:(54)太阳运动发现二百年 (55)沈阳科技体制改革六年(56)遨游太空十二年 (57)北京邮政开办90年以上几例动词的受事性成分在标题中都出现了,有时持续动词的施事也会在标题中出现,如“普京执政一年”。从“NP”的角度看,NP是一个表示有定有指的名词,如果是无定的或者是无指的名词不可能形成“NP时量”这种标题。如“桌子三十年”、“思想五十年”都不成立。“NP”作为一个特定的指称对象后面紧跟一个时量词,即表示某一确定事件的发生、发展、持续或结束的历程。如果NP不能指称某一确定的事件就难以形成“NP时量”格式的标题。如“给孩子讲故事五十年”不能变成“孩子五十年”或者“故事五十年”。可见只有当NP是“有界”名词的时候才可能形成。我们所说的“有界”是说它在时间上有个明显的起迄点,才能形成“NP时量”标题。如“城市两百年”不能说,但是“现代城市两百年”、“中国现代城市五百年”就能成立,而且可以作为标题使用。5“数量原则”与“我VP”式隐含标题我们这里所说的“我VP”式标题是下面这类形式:(58)我译源氏物种 (59)我读东京大都市(60)我看卧虎藏龙 (61)我听希伯莱祷歌这些标题都隐含了“感想、体会”之类的名词,都是强报道性标题,因为它们都是采用了陈述句式表达。但是从信息传递的角度讲,它们并没有给读者更多的信息,或者说相对于读者来说,这些陈述式标题并没有给读者提供足够的信息。从认知常识可以推断出,作者不只是告诉读者他做过某件事情,因为这都是一般人经常从事的活动或行为。这种标题的字面意义不能给读者提供新的信息。试比较:(62)我读红楼梦 (63)布什读红楼梦相对来说,(63)给读者提供了新信息,这个标题可以按照字面意义来理解,(62)则不然,由于它没有提供足够的新信息,显然它的意义不在字面上,从而迫使读者推断它所隐含的意义。6图形凸现与“在”标题“在”这种标题格式通常给出全篇的话题人或事物,以及时空范围。篇章以话题为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大楼租赁合同协议书
- 做餐饮调料供货合同范本
- 房车贩卖车租赁合同范本
- 合伙人开店没签合同协议
- 郑州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
- 货车租赁合作合同协议书
- 钢琴定制合同协议书模板
- 钢筋工与木工的协议合同
- 外墙隔热材料采购协议书
- 商铺购房合同范本照模板
- 香港佣金合同协议
- 四川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八年级下册英语2025电子版人教版单词表
- 供电所营销人员作业安全培训
- 教师的情绪管理与压力调节
- 《护理病历书写规范》
- 2025年汽车吊考试题及答案
- 湖北自考《沟通与项目管理》18969复习资料
- DB31 SW-Z 009-2021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
- python少儿编程课程-第3课:数据类型
- 2025天津市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