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doc_第1页
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doc_第2页
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doc_第3页
各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料油脂基本知识 2009年05月15日1各种植物油脂的介绍我国食用植物油的品种主要有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以及芝麻油、油茶籽油、米糠油、亚麻籽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棕榈油主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进口,橄榄油则主要从西班牙等地中海国家进口。(1)大豆油大豆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7.7%28.0%,亚油酸50%59%,亚麻酸5%11%,棕榈酸8.0%13.5%,硬脂酸2.5%5.4%,花生酸0.1%1.0%。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亚油酸、维生素E及卵磷脂,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植物油。(2)花生油花生油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35.0%67.0%,亚油酸13.0%43.0%,亚麻酸0.05%0.3%,棕榈酸8.0%14.0%,硬脂酸1.0%4.5%,花生酸0.1%1.0%,硬脂酸1.0%4.5%,花生酸1.0%3.7%。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3)菜籽油普通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8.0%60.0%,亚油酸11.0%23.0%,芥酸3.0%60.%,亚麻酸5.0%13.0%等,由于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据相关报道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目前我国 “双低”油菜面积已占油菜总面积的70%,低芥酸菜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51.0%70.0%,亚油酸15.0%30.0%,芥酸0.05%3.0%,亚麻酸5.0%14.0%,是一种健康的食用植物油。(4)棉籽油棉籽油是从棉花加工厂副产物棉籽中生产出来的。棉籽油中含有的棉酚,必须经过精炼后才能去除,否则会造成棉酚中毒。棉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4.7%21.7%,亚油酸46.7%58.2%,棕榈酸21.4%26.4%,硬脂酸2.1%3.3%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油,可供人食用。(5)葵花籽油葵花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14.0%39.4%,亚油酸48.3%74.0%,棕榈酸5.0%7.6%,硬脂酸2.7%6.5%等。葵花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6)玉米油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出来的。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丰富,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20.0%42.2%,亚油酸34.0%65.6%,棕榈酸8.6-16.5%等,且富含维生素E,有益于人体健康。(7)油茶籽油油茶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油脂的特性与橄榄油比较相似,油酸含量达74%87%,亚油酸含量7%14%,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茶籽油能防治血管硬化所致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8)芝麻油芝麻油有成品芝麻油和芝麻香油(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制取的。其主要脂肪酸组成:油酸34.4%45.5%,亚油酸36.9%47.9%,棕榈酸7.9%12.0%,硬脂酸4.5%6.7%,花生酸0.3%1.0%。芝麻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9)棕榈油油棕是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的一种木本油料。棕榈油是从油棕果实的果肉中榨取的,棕榈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棕榈酸39.3-47.5%,硬脂酸3.5-6.0%,油酸36.0-44.0%,亚油酸9.0-12.0%。由于固体脂约占50%,制作的食品保存时间长,酥脆可口,是食品加工首选的原料。我国每年都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尼进口400600万吨棕榈油,进口的棕榈油约有50%用于生产方便面、薯片薯条和各式糕点等。2植物油的分级根据我国油料品种、质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加工工艺,确定植物油的质量等级,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体系规定,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等级,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米糠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生油、浸出油茶籽油等分为一到四级,而压榨花生油、压榨油茶籽油、芝麻油等则只有一级和二级之分。产品的质量级别是评价植物油品质的依据,不同级别各项质量的限定值不同,级别越高限定值越严格。在我国的植物油质量标准体系中原有的色拉油、高级烹调油等级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级油和二级油,浓香花生油也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压榨一级花生油和二级花生油。关闭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作者:佚名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09-6-11 11:11:45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表1 常见油脂的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大豆油一般菜籽油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玉米油米糠油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ND-0.1NDNDND-0.1ND-0.1ND-0.1饱和酸7-11ND-0.3-豆蔻酸(S) ND-0.2ND-0.2ND-0.2ND-0.10.6-1.0ND-0.2ND-0.30.4-1.0棕榈酸(S) 8.0-13.51.5-6.02.5-7.08.0-14.021.4-26.45.0-7.68.6-16.512-18棕榈一烯酸(M) ND-0.2ND-3.0ND-0.6ND-0.2ND-1.2ND-0.3ND-0.50.2-0.4十七烷酸(S)ND-0.1ND-0.1ND-0.3ND-0.1ND-0.1ND-0.2ND-0.1-十七碳一烯酸(M)ND-0.1ND-0.1ND-0.3ND-0.1ND-0.1ND-0.1ND-0.1-硬脂酸(S) 2.5-5.40.5-3.10.8-3.01.0-4.52.1-3.32.7-6.5ND-3.31.0-3.0油酸(M)17.7-28.08.0-60.051.0-70.035.0-67.014.7-21.714.0-39.474-8720.0-42.240-50亚油酸(P) 49.8-5911.0-23.015.0-30.013.0-43.046.7-58.248.3-74.07-1434.0-65.629-42亚麻酸(P) 5.0-11.05.0-13.05.0-14.0ND-0.3ND-0.4ND-0.3ND-2.01.0花生酸(S) 0.1-0.6ND-3.00.2-1.21.0-2.00.2-0.50.1-0.50.3-1.01.0花生一烯酸(M)ND-0.53.0-15.00.1-4.30.7-1.7ND-0.1ND-0.30.2-0.6-花生二烯酸(P)ND-0.1ND-1.0ND-0.1-ND-0.1-ND-0.1-山嵛酸(S)ND-0.7ND-2.0ND-0.61.5-4.5ND-0.60.3-1.5ND-0.5-芥 酸(M) ND-0.33.0-60.0ND-3.0ND-0.3ND-0.3ND-0.3ND-0.3-二十二碳二烯酸(P)-ND-2.0ND-0.1-ND-0.1ND-0.3ND-0.3-木焦油酸(S)ND-0.5ND-2.0ND-0.30.5-2.5ND-0.1ND-0.5- ND-0.5-二十四碳一烯酸(M)-ND-3.0ND-0.4ND-0.3-ND-注:数据来源:GB1534-2003, GB1535-2003, GB1536-2004, GB1537-2003, GB10464-2003, GB11765-2003, GB19111-2003, GB19112-2003;ND表示未检出,定义为0.05%。表2常见油脂的SMP的比例油脂SM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