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doc_第1页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doc_第2页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doc_第3页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doc_第4页
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阅读(包括小说、散文)一、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内容常常遇到的问题:只留下十几个字的空格,根本写不下;要求我们不能超过30个字;留下三行的空间,不知道概括到什么程度,多少字才合适。概括的角度不恰当。主要事件抓不准。 其实每道阅读题都有自己的考核点,做题时可以根据试题要求的不同,在简洁程度上有所差异,下表对各类试题的考核重点和做题时需要概括到什么程度做了说明,请牢记各类题型的偏重点,仔细对比:序号试题要求或形式我们该如何回答1 本文讲了一个 的故事 文章第三段讲的是 的事 通常要求我们用10个字左右加以概括这样的题,叙事和小说中常见,答题时只要答出: “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即可2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常要求我们在40字左右完成这是阅读中最常见的题,答题时只要概括出故事的: “起因、经过、结果”即可3 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常会给我们两行左右的空间,约60字以内这比上一题少了两个字简要,我们答题时需要将故事的“经过”部分写拆解,需要答出故事的: “起因、发展、高潮、结果”即可4 请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 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相应的故事发展阶段通常要求在方框内填写故事进展或人物行为这样的题在初中会十分常见,需要答出故事的: “起因、递进或转折、高潮和结果”简单图示:概括文章内容:整篇文章 结果经过起因发展高潮递进转折 简洁、明确、完整,是概括文章内容、故事情节、段落大意时的共同要求,凡是概括题丢分,都是以上三方面的问题; “明确”不等于具体,不要在概括中出现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和故事情节。例题 80枚果子 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帝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 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 矿下作业。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姿,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有一天,矿上放假,独白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会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枚果子。他把其中的80枚放在了包裹中。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地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留下了的12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地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走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再了开拉家乡的火车。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毋帝带来怎样的灾难 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里的那段路,因为风雪太大,根本通不了车。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再大的雷,对他来说,现在也成了无关紧要的事。就这样,他一路地去,鞋子掉了都没顾得上会头去捡。 一直到了深夜,他终于跑到了家。气喘吁吁地推开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桌上,正放着一盘鲜红的果子。听到响动,老母亲揉了揉眼,看到了眼前的他,然后翕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儿呀,你 娘终于等到你会来了。你的脚 ”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 他顾不上解释,急忙问:“这些果子,您吃了吗?” “哪能呢!这么好看的果子一定很贵吧?娘知道你孝顺,一定连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就全给娘了,娘得等着你,等你回来,咱娘俩一起吃啊” “娘啊!” 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幸的怀中。1本文叙述了“80枚果子”的故事。请按如下要求简要概括。(3分) 起因: 经过: 结果: 2. 本文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 3. 本文的故事情节此起彼伏,扣人心弦,请在下列空白处,填入相应的故事情节发展。 外出打工发现果子 母子团聚4.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阅读答案:1、 本文讲述了一个儿子想方法设法回家救母亲,最终母子平安团聚的故事。2、 起因:儿子外出打工在山上发现好吃的果子。 经过:果子寄出去后才知道有毒(发展),他连夜想方设法冒着风雪赶回家(高潮),结果:发现母亲没舍得吃,两人被这种亲情感动。3、 给母亲邮寄果子(递进) 工友告诉他有毒(转折) 连夜买票往家赶 路不通车,赤脚回家2、 评价、赏析记叙文中词句的方法: 这道题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价语言特色(比喻、比拟、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写作特点(对比、烘托、象征、托物言志及人物描写方法),再评价思想内涵( 即说明这句话与人物形象或主题的关系)。答题句式:这句话运用了 语言特色 或写作特点 ,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内容 , 刻画了(表达了) 人物形象或 主题 。 如:三月调研第31题。“哼着小调,开门,卸货,还随手把铁门前的砖扔出好远。”答案:这句话运用神态和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异乡人的勤劳善良,豁达乐观热爱生活的工人形象。又如:启黄试题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一文,赏析“瓜地里,那些繁密青绿的叶子组成一面面高大而严实的墙壁,阻挡了外面的世界。”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叶子繁密的特点,表现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三、小说阅读1、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侧面描写:侧面烘托2、小说的环境描写:首先找到环境描写的语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处于不同的位置的环境描写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然后再概括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手法作用等。(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 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 渲染气氛。 烘托主题.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 社会环境(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情节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3) 赏析句式:这句(段)话描写 景物,作用是 。环境描写的语句处于在文章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将会是不同的。开头作用:烘托人物心情,为下文情节作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中间作用: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并与上下作对比。结尾作用:烘托人物心情;烘托主题;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如故乡 (开头第2段)“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现实中故乡的萧索、荒凉的景象,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为下文写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作铺垫。(中间第12节)“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记忆中的故乡神异的景象,为少年闰土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烘托了少年闰土的小英雄形象和“我”对少年闰土的喜爱之情,同时也与现实中的故乡作对比,反衬了旧中国农村的日渐衰败的状况。 结尾第88节“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我”离开故乡时想象故乡的画面,表达了“我”对新的希望的想象和憧憬(主题)。 如我的叔叔于勒第20节“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要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我们去旅行时,海面的美丽景色,烘托了我们因金钱梦带来了喜悦和欢快的心情,为下文遇见于勒叔叔作铺垫。结尾第48节,“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海面的阴影景色,烘托了我们因发财梦破灭的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心情作对比,突出了主人公虚伪自私,爱富嫌贫的主题。 2012年黄冈中考青花瓷瓶32题小说开头的雪景描写很精彩,请问,这样描写有何作用?答案:开头的雪景写出了一种凄清、冷寂的气氛,这下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2013年启黄模拟试题韩干照夜白结尾“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第35题小说结尾简短但别有韵味,请简要分析小说结尾 的作用。答案:(1)运用环境描写,烘托了“我”对母亲的感动和敬仰的心情。 (2)给人留下回味的空间。4、 小说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分析【小说拟题技巧】标题对于一篇小说,尤其是小小说,往往是“照亮读者眼睛的灯笼”,往往会起到摄人心魄的作用。小说常见的拟题方法有:1、以人物(形象)为题,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2、以事件(主要内容)为题,如范进中举、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3、以地点为题,如故乡、异乡人的花园4、以线索为题,如韩干照夜白5、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如珍藏美丽【小说题目的考点】对小说标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如下两个方面:(一)、小说标题的含意(双重或多重)1、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2、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3、一语双关,双层含义。(二)、小说标题的作用(用意、效果、好处) 1.以人物(形象)为题,提示小说的主要人物。2、以时间地点为题,点明小说故事发生时间地点,渲染环境氛围。3、以事件(主要内容)为题,概括故事情节(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4、以线索为题,结构线索,组织全文; 5. 以主旨(寓意、情感)为题。寄托情感,揭示文章主题。【标题含义答题思路指津】1、在理解题目本意的基础上,首先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有指代意义或比喻象征意义。如;三月调研异乡人的花园中的“花园”有什么含义?(3分)答案要点:异乡人打理的花园(1分)(本义);心灵的花园;(1分)(比喻象征意义)体现了父亲爱女儿了深厚感情。(1分)(主题) 2、其次要注意它在表面含义之外是否有语意双关或文章主题。四月调研珍藏美丽女教师有哪几种美丽?答案要点:诚实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充分热爱并尊重学生;为人师表。【标题作用答题思路指津】1、如果以时间、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的作用。2、如果以物件(物象)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的作用。如泥泞中,要把母亲的头巾举起“血红的头巾”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要点:(1)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2) 它体现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1分)(3) 它表现了“我”母亲的理解。(1分)又如韩干照夜白小说以“韩干照夜白”为题,有何作用?(3分)要点: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表现了感人至深的母子互爱之情。3、 如果以人物形象特征为题,则标题可能具有“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的作用。如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 【关于小说标题含意与作用答题注意事项】 1、审清题目,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2、挖掘含意,注意表里虚实,指代双关比喻; 3、体会用意,注重多个角度,时间地点氛围; 4、形象为题,侧重线索情节,强调主旨情感; 5、思路清晰,答题分清要点,尽量对号入座。5、 记叙文开头、结尾的含义和作用分析1.现代文阅读的开头的特点1、先言他物型:用此衬托或铺垫或对比。2、写景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写心情开头:与下文写事件做铺垫;结构上欲扬先抑安排4、 设置悬念、倒叙开头:(现在过去现实) 引起读者的思考。 引出下文的情节。 突出人物形象。 揭示小说的主题。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结尾的特点、作用1、小说结尾的特点:A、议论抒情式,故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