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7/18 1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习题课习题课习题课习题课 第二章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习题及答案第二章第二章 习题及答案习题及答案 2-11 试分析习题图2.42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 的自由度: a)在球上铣平面,保证尺寸 2-11 试分析习题图2.42所示各零件加工所必须限制 的自由度: a)在球上铣平面,保证尺寸H H; 答案: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1)只需限制沿Z轴的1 个移动自由度。 1)只需限制沿Z轴的1 个移动自由度。 2)加工特征:面、点 的关系。故保证要求只 需限制1个移动自由度。 2)加工特征:面、点 的关系。故保证要求只 需限制1个移动自由度。 b)在套筒零件上加工b)在套筒零件上加工B B 孔,要求与孔,要求与DD孔垂直相 交,且保证尺寸 孔垂直相 交,且保证尺寸L L; 答案:答案: 1)为保证尺寸1)为保证尺寸L L,必须限 制沿Y轴的1个移动自由 度和绕Z、X轴转动的2个 ,必须限 制沿Y轴的1个移动自由 度和绕Z、X轴转动的2个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转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加工特征: 线、面关系) 加工特征: 线、面关系) 2)为保证与2)为保证与D D 孔垂直相交,则必须限制沿X轴的1个移 动自由度和绕X轴转动的1个转动自由度(加工特征: 线、线关系)。 3)合计共需限制4个自由度。即沿X、Y轴的移动自由 度和绕X、Z轴的转动自由度。 孔垂直相交,则必须限制沿X轴的1个移 动自由度和绕X轴转动的1个转动自由度(加工特征: 线、线关系)。 3)合计共需限制4个自由度。即沿X、Y轴的移动自由 度和绕X、Z轴的转动自由度。 c)在轴上铣扁,保证尺寸c)在轴上铣扁,保证尺寸H H 和和L L; 答案:答案: 1)为保证尺寸H,必须 限制沿Z轴的移动自由 度和绕X轴的转动自由 度,共2个自由度(加工 1)为保证尺寸H,必须 限制沿Z轴的移动自由 度和绕X轴的转动自由 度,共2个自由度(加工 特征特征:面面线关系线关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特征特征:面面、线关系线关系)。 2)为保证尺寸L,必须限制沿Y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 Z轴的转动自由度,共3个自由度(加工特征:面、面关 系)。 3)为保证尺寸H、L,合计共需限制4个自由度。即沿Y、 Z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Z轴的转动自由度。 2)为保证尺寸L,必须限制沿Y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 Z轴的转动自由度,共3个自由度(加工特征:面、面关 系)。 3)为保证尺寸H、L,合计共需限制4个自由度。即沿Y、 Z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Z轴的转动自由度。 2014/7/18 2 d)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d)在支座零件上铣槽,保证槽宽B B 和 槽深 和 槽深H H 及与及与4 4 分布孔的位置度。分布孔的位置度。 答案:答案: 1)为保证槽深H, 必须限制沿X轴的移 动自由度和绕Y、Z 轴的转动自由度 1)为保证槽深H, 必须限制沿X轴的移 动自由度和绕Y、Z 轴的转动自由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面、面关系)。(面、面关系)。 2)为保证槽宽及槽与4个分布孔的位置,必须限制沿Y 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轴的转动自由度(线、线关系)。 3)故,必须限制沿X、Y轴的2个移动自由度和绕Y、Z、 X轴转动的3个转动自由度,共5个自由度。 2)为保证槽宽及槽与4个分布孔的位置,必须限制沿Y 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轴的转动自由度(线、线关系)。 3)故,必须限制沿X、Y轴的2个移动自由度和绕Y、Z、 X轴转动的3个转动自由度,共5个自由度。 2 213、试分析图2.43所示各定位方案中: 各定位 元件限制的自由度; 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 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13、试分析图2.43所示各定位方案中: 各定位 元件限制的自由度; 判断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 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意见。 a)车阶梯轴小外圆及台阶端面;a)车阶梯轴小外圆及台阶端面; 三爪卡盘限制Y、 X2个移动自由度 三爪卡盘限制Y、 X2个移动自由度,前前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 后顶尖限制除绕Z轴 的主动以外的其余5 个自由度。 X、Y的2个移动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去掉三爪卡盘,改为拨盘+鸡心卡拨动。 后顶尖限制除绕Z轴 的主动以外的其余5 个自由度。 X、Y的2个移动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去掉三爪卡盘,改为拨盘+鸡心卡拨动。 b)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b)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圆柱面限制沿X、Y轴的移动和绕X、Y轴的转动共4 个自由度;端面限制了沿Z轴的移动和绕X、Y轴的转动 共3个自由度。 绕X、Y轴的转动2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在端面处加球面垫圈,采用自位支承消除过定位。 圆柱面限制沿X、Y轴的移动和绕X、Y轴的转动共4 个自由度;端面限制了沿Z轴的移动和绕X、Y轴的转动 共3个自由度。 绕X、Y轴的转动2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在端面处加球面垫圈,采用自位支承消除过定位。 c)钻、铰连杆小头孔,要求保证与大头孔轴线的距 离及平行度,并与毛坯外圆同轴; c)钻、铰连杆小头孔,要求保证与大头孔轴线的距 离及平行度,并与毛坯外圆同轴; 大平面限制沿Z轴 移动和绕X 大平面限制沿Z轴 移动和绕X、Y轴转动共 3个自由度;圆柱销限 制沿X Y轴转动共 3个自由度;圆柱销限 制沿X、Y轴的2Y轴的2个个移动移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自由度;V形块限制沿 X轴的移动和绕Z轴转 动的2个自由度。 自由度;V形块限制沿 X轴的移动和绕Z轴转 动的2个自由度。 X v X v 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将V形块改为在方向浮动的定位形式。 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将V形块改为在方向浮动的定位形式。 2014/7/18 3 d)在圆盘零件上钻、铰孔,要求与外圆同轴。d)在圆盘零件上钻、铰孔,要求与外圆同轴。 大平面限制沿Z轴 移动和绕X、Y轴转动 共3个自由度;固定V 形块限制沿X、Y轴的 大平面限制沿Z轴 移动和绕X、Y轴转动 共3个自由度;固定V 形块限制沿X、Y轴的 2 2个移动自由度个移动自由度活活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2 2个移动自由度个移动自由度;活活 动V形块限制沿Y轴的 1个移动自由度。 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动V形块限制沿Y轴的 1个移动自由度。 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Y v 将两V形块之一改为平板形式。将两V形块之一改为平板形式。 2-14 在习题图2-3所示工件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 寸和对称度0.03。现有3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 c,d所示。试分别计算3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选择最 佳方案。 2-14 在习题图2-3所示工件上加工键槽,要求保证尺 寸和对称度0.03。现有3种定位方案,分别如图b, c,d所示。试分别计算3种方案的定位误差,并选择最 佳方案。 0 14. 0 54 54 0 -0.14 ( )32+0.03 0 0.03 A 9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b)a) d)c) ( ) 60 0 -0.1 A 32-0.01 -0.03 分析:定位误差包 括基准不重合和基 准位置误差两项。 本工序加工键槽, 其键槽 分析:定位误差包 括基准不重合和基 准位置误差两项。 本工序加工键槽, 其键槽54的尺寸基 准为下母线,位置 度的基准为圆心。 的尺寸基 准为下母线,位置 度的基准为圆心。 b图定位方案图定位方案 =+=1 2 sin 1 2 d wjbjDW T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b图定位方案图定位方案: 1)对尺寸)对尺寸54而言,因用而言,因用V形块定位,定位基准 为圆心,故有基准不重合误差无基准位置误差。 形块定位,定位基准 为圆心,故有基准不重合误差无基准位置误差。 2)根据书)根据书P36式(式(2.12)可知,其定位误差为:)可知,其定位误差为: 2 mmTd DW 02 . 0 1 . 02 . 02 . 0= 3)对于对称度)对于对称度0.03的定位误差:的定位误差: 0= DW c图定位方案图定位方案: 11. 0)(05. 0 minmax =+=+=dD wjbjDW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c图定位方案图定位方案: 1)对尺寸)对尺寸54而言,因用销轴定位,定位基准为圆 心,故即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又有基准位置误差。 而言,因用销轴定位,定位基准为圆 心,故即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又有基准位置误差。 )( minmaxwjbjDW 2)根据书)根据书P35式(式(2.8)可知,其基准位置误差为:)可知,其基准位置误差为: mmdD wj 06. 0)03. 0(03. 0 min1max. =+= 06 . 0 )03 . 0 (03 . 0 min1max =+=dD DW 3)对于对称度)对于对称度0.03: 2014/7/18 4 d图定位方案:图定位方案: 1)对尺寸)对尺寸54 而言,因采用下 母线定位,故无 基准不重合误差 但有基准位置误 而言,因采用下 母线定位,故无 基准不重合误差 但有基准位置误 差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差差。 2)54尺寸的基准位置误差为:尺寸的基准位置误差为: mmTd DW 05 . 0 1 . 05 . 05 . 0= 3)对于对称度)对于对称度0.03: mmTd DW 05. 01 . 05 . 05 . 0= 0 14. 0 54 02. 01 . 02 . 02 . 0= dDW T 0= DW 0 14.0 54 图图b定位方案:对于尺寸的定位误差:定位方案:对于尺寸的定位误差: , , 图图c定位方案:对于尺寸的定位误差:定位方案:对于尺寸的定位误差: 选择最佳方案:选择最佳方案: 对于对称度对于对称度0.0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06. 0)03. 0(03. 0 min1max =+=dD DW 06. 0)03. 0(03. 0 min1max =+=dD DW 0 14. 0 54 05. 01 . 05 . 05 . 0= dDW T 05. 01 . 05 . 05 . 0= dDW T , 对于对称度对于对称度0.03: 图 : 图d定位方案:对于尺寸的定位误差: 对于对称度 定位方案:对于尺寸的定位误差: 对于对称度0.03: 第四章第四章 习题及答案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第四章 习题及答案习题及答案 4-3 试分析图4.74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加工后工 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 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a 4-3 试分析图4.74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加工后工 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 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a) )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在径向切削力的作用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 ), 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 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 外圆表面成锥形,右端直径 大于左端直径。 尾顶尖处的位移量大于前顶 尖处的位移量,加工后工件 外圆表面成锥形,右端直径 大于左端直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b)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 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顺 时针方向的偏转。若刀具刚度 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 b)在轴向切削力的作用下, 工件受到扭矩的作用会产生顺 时针方向的偏转。若刀具刚度 很大,加工后端面会产生中凹。 c)由于切削力作用 点位置变化,将使工 件产生鞍形误差,且 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 径。 c)由于切削力作用 点位置变化,将使工 件产生鞍形误差,且 右端直径大于左端直 径。 2014/7/18 5 4-5 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柱面后, 产生如下图所示三钟形状误差的重要原因。 试分析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柱面后, 产生如下图所示三钟形状误差的重要原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b: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 的原因: 工件刚度不足 ;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b: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 的原因: 工件刚度不足 ;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 a:车后发现工件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其可能的原因 有: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刀具磨损。 c:车后发现工件A处直径比B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 尾顶尖刚度不足; 导轨扭曲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 转轴线不平行. :车后发现工件左端直径大于右端直径其可能的原因 有: 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刀具磨损。 c:车后发现工件A处直径比B处直径大其可能的原因有: 尾顶尖刚度不足; 导轨扭曲 ;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 转轴线不平行. 4-13 加工一批小轴,其直径尺寸要求为, 加工后尺寸接近正态分布,测量计算得一批工件直径 尺寸的算术平均值,均方根差。 试计算不合格品率,并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可能原因, 指出减少不合格品的措施。 加工一批小轴,其直径尺寸要求为, 加工后尺寸接近正态分布,测量计算得一批工件直径 尺寸的算术平均值,均方根差。 试计算不合格品率,并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可能原因, 指出减少不合格品的措施。 mm 0 035. 0 18 mmx975.17= mm01. 0= 解解: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解解: 1、根据题意加工后尺寸为正态可知,该加工系统无变 质系统误差; 、根据题意加工后尺寸为正态可知,该加工系统无变 质系统误差; 2、由设计尺寸得该尺寸的公差、理想尺寸及公差带范 围为: 、由设计尺寸得该尺寸的公差、理想尺寸及公差带范 围为: mmX9825.17 2 )035. 018(18 = + =mmmm18965.17T=0.035mm T=0.035mm 17.965mm18mm 3、根据加工后的尺寸分散范围、根据加工后的尺寸分散范围均方根误差、尺寸 分散中心 均方根误差、尺寸 分散中心算术平均值,可知其分散范围并作图。算术平均值,可知其分散范围并作图。 mmx975.17=mmmm005.18945.17 6=0.06mm 4、由上可得:、由上可得: 常 常=17.825-17.975=0.075mm 随 随=0.06mm T=0.035mm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66=0.06mm T=0.035mm mm945.17mm005.18 mmx975.17= 17.965mm18mmmmX9825.17= Z1=(18-17.795)/0.01=2.5 Z2=(17.795-17.965)/0.01 =1 合格率合格率=F1+F2 =0.4938+0.3413 =0.8351 废品率废品率=1-0.8351=0.1649 5、原因分析:、原因分析:由于常值系统的出现和随机误差过 大(分散范围超过公差范围)导致废品产生。 由于常值系统的出现和随机误差过 大(分散范围超过公差范围)导致废品产生。 (1)常值系统误差:)常值系统误差:分散中心小于公差带中心,至 使该批零件加工后绝大部分废品为不可修复废品 ( 分散中心小于公差带中心,至 使该批零件加工后绝大部分废品为不可修复废品 (15.87%)。其产生原因主要为调刀位置不合理。其产生原因主要为调刀位置不合理 (可能在考虑加工时的刀具磨损预留量过大可能在考虑加工时的刀具磨损预留量过大)所致所致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可能在考虑加工时的刀具磨损预留量过大可能在考虑加工时的刀具磨损预留量过大)所致所致。 解决方法:刀具回调约 。 解决方法:刀具回调约0.038mm即可。即可。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分散范围大于公差范围,至使该批 零件加工后出现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类废品。产生原 因可能主要为毛坯尺寸的误差过大和残余应力所致。 解决方法:提高毛坯精度,对其进行热处理。 分散范围大于公差范围,至使该批 零件加工后出现可修复和不可修复两类废品。产生原 因可能主要为毛坯尺寸的误差过大和残余应力所致。 解决方法:提高毛坯精度,对其进行热处理。 2014/7/18 6 4 4- -16 16 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图样要求尺寸为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图样要求尺寸为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图样要求尺寸为加工一批工件的外圆,图样要求尺寸为 30300.07mm0.07mm,加工后测得本工序按正态分布,有,加工后测得本工序按正态分布,有,加工后测得本工序按正态分布,有,加工后测得本工序按正态分布,有 8%8%不合格品,且其中一半为可修复不合格品。试分析不合格品,且其中一半为可修复不合格品。试分析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解:已知工序能力为: 不合格品,且其中一半为可修复不合格品。试分析不合格品,且其中一半为可修复不合格品。试分析 该工序的工序能力。该工序的工序能力。 解:已知工序能力为:Cp=T/6,故需求,故需求值。值。 根据根据z=(x-)/因此因此且且由题意可知合格率由题意可知合格率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根据根据z(x )/,因此因此,且且由题意可知合格率由题意可知合格率 为为92%,且分散范围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故有:,且分散范围中心与公差带中心重合,故有: F(z)=0.42,查表可得:,查表可得:z=1.4 由题意可知(由题意可知(x-)=0.07,故可得:,故可得:=0.05 由此可得:由此可得:Cp=0.14/60.5=0.4670.67, 为四级。工序能力很差,必须加以改进。 , 为四级。工序能力很差,必须加以改进。 5-6 试选择习题图5.47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 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 5-6 试选择习题图5.47示三个零件的粗精基准。其中 a)齿轮,m=2,Z=37,毛坯为热轧棒料; b)液压油缸, 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 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 工表面。 毛坯为铸铁件,孔已铸出。c)飞轮,毛坯为铸件。均 为批量生产。图中除了有不加工符号的表面外,均为加 工表面。 第五章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习题及答案第五章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图a: 精基准图a: 精基准齿轮两 端面的设计基准是孔A,要求 保证端面与孔轴垂直。按基准 重合原则,应选孔A为精基准。 以A和某一端面为精基准也可 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 齿轮两 端面的设计基准是孔A,要求 保证端面与孔轴垂直。按基准 重合原则,应选孔A为精基准。 以A和某一端面为精基准也可 以方便地加工其他表面,与统 答案: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A 和任意一个端面为统一精基准。 一基准原则相一致。故选孔A 和任意一个端面为统一精基准。 粗基准 粗基准齿轮各表面均需加工,不存在保证加 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关系的问题。在加工孔A时, 以外圆定位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以孔A定位加工外 圆时获得较均匀的余量,故选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齿轮各表面均需加工,不存在保证加 工面与不加工面相互位置关系的问题。在加工孔A时, 以外圆定位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以孔A定位加工外 圆时获得较均匀的余量,故选外圆表面为粗基准。 图b: 精基准图b: 精基准液 压油缸端面的设计基准 是孔B。按基准重合原则, 在端面加工时选孔B为精 基准,以确保端面与孔B 的垂直度精度;此外, 以B为精基准还可以保证 液 压油缸端面的设计基准 是孔B。按基准重合原则, 在端面加工时选孔B为精 基准,以确保端面与孔B 的垂直度精度;此外, 以B为精基准还可以保证 其他加工孔与其他加工孔与B B孔的同轴孔的同轴 Bt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其他加工孔与其他加工孔与B B孔的同轴孔的同轴 度精度,并符合统一基 准原则。故选孔B为统一 精基准。 粗基准 度精度,并符合统一基 准原则。故选孔B为统一 精基准。 粗基准虽然液压油缸外圆没有功能要求,与孔 B也没有严格的位置关系要求。但孔B是重要加工面和精 基准面,因此,从保证液压缸壁厚均匀出发,可选择液 压缸外圆毛坯孔作定位粗基准。 虽然液压油缸外圆没有功能要求,与孔 B也没有严格的位置关系要求。但孔B是重要加工面和精 基准面,因此,从保证液压缸壁厚均匀出发,可选择液 压缸外圆毛坯孔作定位粗基准。 b) B 2014/7/18 7 图c: 精基准图c: 精基准飞 轮的设计基准是孔C。按 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C 及外端面为精基准。同 时,以孔C和外端面为精 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 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 飞 轮的设计基准是孔C。按 基准重合原则,应选孔C 及外端面为精基准。同 时,以孔C和外端面为精 基准也可以方便地加工 其他表面,与统一基准 C C C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原则一致。故选孔原则一致。故选孔C C和外 端面为统一精基准。 粗基准 和外 端面为统一精基准。 粗基准根据不加工内圆与孔C同轴的要求以及 为保证飞轮旋转时的平衡,大外圆与不加工孔要求同轴 根据不加工内圆与孔C同轴的要求以及 为保证飞轮旋转时的平衡,大外圆与不加工孔要求同轴, 且不加工内端面与外圆台阶面距离应尽可能的均匀,故 应以不加工孔及内端面作定位粗基准加工孔C及外端面。 且不加工内端面与外圆台阶面距离应尽可能的均匀,故 应以不加工孔及内端面作定位粗基准加工孔C及外端面。 c) Ct mm25 0 021. 0 5-14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Ra = 0.8mm,长 度为55mm的光轴,材料为45钢,毛坯为直径 280.3mm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 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5-14 今加工一批直径为,Ra = 0.8mm,长 度为55mm的光轴,材料为45钢,毛坯为直径 280.3mm的热轧棒料,试确定其在大批量生产中的 工艺路线以及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答案:答案: 1.确定工艺路线确定工艺路线1:粗车:粗车半精车半精车精车精车金刚石车金刚石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2.确定各工序余量:根据经验或查手册确定,精磨余 量=0.1mm,粗磨余量=0.3mm,半精车余量=1.0mm,粗 车余量=总余量(精磨余量+粗磨余量+半精车余量 )=3(0.1+0.3+1.0)=1.6 mm。 或工艺路线 2.确定各工序余量:根据经验或查手册确定,精磨余 量=0.1mm,粗磨余量=0.3mm,半精车余量=1.0mm,粗 车余量=总余量(精磨余量+粗磨余量+半精车余量 )=3(0.1+0.3+1.0)=1.6 mm。 或工艺路线2:粗车:粗车半精车半精车粗磨粗磨精磨(该方法适 用于加工淬火钢,但有时也可用于加工未淬火刚件。) 精磨(该方法适 用于加工淬火钢,但有时也可用于加工未淬火刚件。) 工序 名称 工序 名称 工序间余 量 工序间余 量/mm 工序间工序间工序间尺 寸 工序间尺 寸/mm 工序间工序间 经济精度经济精度 /mm 表面粗糙 度 表面粗糙 度/um 尺寸公差尺寸公差/mm表面粗糙 度 表面粗糙 度/um 精磨或金 刚石车 精磨或金 刚石车 0.1IT60.8250.8 mm25 0 021. 0 3.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3.各工序的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其偏差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粗磨或精 车 粗磨或精 车 0.3IT81.625.125.1-0.033mm1.6 半精车半精车1.0IT116.325.425.4-0.13mm6.3 粗车粗车1.6IT1312.526.426.4-0.33mm12.5 毛坯直径 及公差 毛坯直径 及公差 280.328280.3 mm38 0 1 . 0 mm8 0 05. 0 5-15 图5.48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和 已加工好,b)、c)、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 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 5-15 图5.48所示:a)为一轴套零件,尺寸和 已加工好,b)、c)、d)为钻孔加工时三种 定位方案的简图。试计算三种定位方案的工序尺寸A1 1、 A 、 A2 2和A和A3 3。 答案: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0= DW mmA1 . 010 1 = 1)图b:基准重合,定 位误差: 1)图b:基准重合,定 位误差: 2014/7/18 8 2)图c:尺寸A2)图c:尺寸A2 2、100.1和构成一个尺寸 链(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 、100.1和构成一个尺寸 链(其中尺寸100.1是封闭环,尺寸A2 2和是 组成环,且A 和是 组成环,且A2 2为增环,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 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 为增环,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极 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 mm 0 05. 0 8 mm 0 05. 0 8 mm 0 05.0 8 10= A10= A2 28,A8,A2 2=18mm=18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 0.1=ES : 0.1=ESA2 A2(-0.05),ES (-0.05),ESA2 A2=0.05mm; -0.1=EI =0.05mm; -0.1=EIA2 A20, EI0,EIA2 A2=-0.1mm。 故: =-0.1mm。 故: mmA 05. 0 1 . 02 18+ = 0 05. 0 8 0 05. 0 8 0 1 . 0 38 0 1 . 0 38 3)图d:尺寸A3)图d:尺寸A3 3、100.1、和 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 100.1是封闭环,且为增环, A 、100.1、和 构成一个尺寸链,其中尺寸 100.1是封闭环,且为增环, A3 3和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 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 和为减环。由直线尺寸链 极值算法基本尺寸计算公式,有: 10= 38(A +8)A =20mm 100.1 0 05. 0 8 0 38 A3 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课 mmA 0 05. 03 20= 10= 38(A3+8),A3=20mm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 0.1=0(EI 由直线尺寸链极值算法偏差计算公式,有: 0.1=0(EIA3+(-0.05),EI+(-0.05),EIA3= -0.05mm; -0.1= -0.1(ES = -0.05mm; -0.1= -0.1(ESA3+0),ES+0),ESA3=0。故:=0。故: 0 1 . 0 38 mm26 0 2.0 mm6 .30 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郑州一建集团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家用电器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北京市新建住宅项目前期物业服务合同
- 2025年河北地质大学选聘工作人员85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春季中国化学校园招聘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绿色通道”引进教师9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安顺市参加“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招聘27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内蒙古工业大学百名博士高层次人才引进197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人保寿险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国企竞聘上岗与干部竞聘上岗笔试题及答案
- 武科大大学生手册考试内容及答案
- 2025年中国家用WiFi路由器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2025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法规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修订版】(技术标)
- 孔明灯(Lantern)3.4使用指南课件
- 雨污水检查井施工方案
- 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课堂PPT)
-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表(自然科学类)
- 京丰宾馆路线图
- 前药设计原理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