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保护思考题.doc_第1页
海洋环境保护思考题.doc_第2页
海洋环境保护思考题.doc_第3页
海洋环境保护思考题.doc_第4页
海洋环境保护思考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环境保护思考题1. 海洋环境的含义是什么?海洋环境是指以人类生存与发展为中心,相对其存在并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海洋自然和非自然的全部要素的整体。 海洋自然要素,如:海洋水体及其物理,化学,生物要素,海洋现象等。 海洋非自然要素,如:海洋污染,海洋次生灾害的等人为造成的因素。2. 你认为当今海洋环境主要存在哪些问题?(1)沿海海平面上升:(导致)A、海平面上升1米,无家可归人数将有1.5亿以上。B、洪涝和风暴潮灾害加剧,沿海低平原海湾和河口地区。C、海平面上升会使现有的市政排污、沟渠或管道排放困难,甚者会排不出去而至海水倒灌。 D、港口功能减弱。如码头离水面高度,会因海面上升而降低,安全性随之降低等。E、还将伴随发生邻海土地盐演化、地下水盐化、生态环境变迁等问题。 (2)海岸侵蚀 :海岸侵蚀冲毁二洪盐场和振东乡对虾场数千亩盐田、养殖鱼塘和虾塘等,并对滩涂资源的开发造成很大的影响。 (3)海洋污染(4)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导致a某些河口、海湾生态系统瓦解或消失。 b海岸带与近海生物资源量和生态多样性降低。 c生境恶化致使偶发灾害事故增多。 d近海海区富营养化,赤潮与赤潮现象频频发生3. 试论述开发利用和保护环境二者的关系。4、海洋环境污染的概念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使用质量及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海洋环境污染是指: 由于海洋环境污染行为或自然界力量,而导致减损海洋环境功能的后果,如损害海洋生态链,危害人体健康,损坏海洋使用质量以及减损海洋环境优美等影响。(学者定义) 海洋环境污染特点: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扩散范围大。危害:损害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底质;损害海洋生物;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加速温室效应。5、诱发赤潮的原因、赤潮的危害以及如何判断赤潮发生?诱发赤潮的基本原因:海域水体的富营养化,海域中存在赤潮生物种源,合适的海流作用和天气形势 ,适宜的水温和盐度。判断赤潮:(1)海水颜色异常; (2) pH值升高,透明度降低;(3)海水中溶解氧白天明显增高,夜间明显降低 ;(4)赤潮生物处于优势地位,数量急剧升高,达到赤潮生物判断标准。赤潮的危害: 危害近海水产养殖和捕捞业; 分泌黏液,导致鱼、虾、贝窒息死亡; 赤潮生物带有毒素,毒害海洋生物; 缺氧引起虾、贝大量死亡,损害海洋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 影响海洋旅游业赤潮易发生时间和区域:在江河口海区和沿岸、内湾海区、养殖水体比较容易发生赤潮,主要分布在渤海湾、长江口外和浙江中南部海域;赤潮易发生的时间段为510月。如何防治赤潮?隔离法;撒播粘土法;生物治理方法;还有凝聚剂沉淀法、回收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药品法(硫酸铜等)。 6、海洋石油污染的危害?来源 :海上石油开发、大气输入、污水排海和河流携油污入海、城市含油污泥倾倒入海。石油入海后,形成油膜,并发生一系列复杂变化:扩散、蒸发、乳化、溶解、氧化和微生物分解以及沉降。危害: 油膜阻碍阳光进入水体,抑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油膜阻碍氧气进入水体,使海水缺氧; 油污染物的降解和分解,消耗大量溶解氧; 使海兽、海鸟失去游泳和飞行的能力; 油污染物使海洋生物中毒、死亡; 油污染物中的致癌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破坏海滨风景区和海滨浴场。防治:(1)制定有关法规,制止海洋活动过程中非法排放含油污水,严格控制沿岸炼油厂和其他工厂含油污水的排放。(2)监测监视海区石油污染状况,改进油轮的导航通讯等设备的性能,防止海难事故。(3)发生石油污染后,可应用围油栏等把浮油阻隔包围起来,防止其扩散和漂流,并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加以回收,对无法回收的薄油膜或分散在水中的油粒,可以喷洒各种低毒性的化学消油剂。鉴于回收和消除海上油污的技术和方法尚待改进,港湾和近海地形复杂,因此,目前尚难全部消除海上油污。若遇上恶劣的气象条件,则大部分石油无法回收处置。7、海洋中有机化合物污染的危害 易被海洋生物富集;毒害海洋生物:抑制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和繁殖;鱼、虾、贝类中毒甚至死亡;海鸟、海兽捕食有毒鱼虾引发中毒、死亡;通过食物链,毒害人类。8、海上防油污设备(围油栏、收油机、吸油材料和消油剂)的应用范围?橡胶围油栏是海上防止溢油的重要设备,特别适用于处理应急溢油事故,广泛用于河道,港湾,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等,例如清理浒苔在海浪高于15 m,不能使用围油栏和撇油器等机械清除溢油的情况下,选用直接喷洒消油剂的方法,实现对海面大面积溢油的控制和清除处理9、汞、镉、铜、锌污染的危害特征?(1)汞的来源:含汞工业废水的排海(主要来源)、农药的流失、矿物燃料(煤、石油等)。汞的特征危害:水俣病发病者中渔民明显高于农民;发病时会突然表现出头疼、耳鸣、昏迷、抽搐、神志不清、手舞足蹈及行动障碍、呆痴流涎、耳聋失明、精神失常。严重者数日内死亡,轻者症状终生不退,可随时发作,只能以药物暂缓痛苦。(2)镉的来源:含镉工业废水的排海(主要来源)、镉矿渣倾倒入海。镉的特征危害:骨痛病(骨痛病病症:骨骼疼痛、骨质疏松,以及内脏损伤) (3)铅的来源:冶金和化学工业废水和废气、汽油燃烧(四乙基铅是汽油防爆剂)由大气最终进入海洋(主要来源)、铅制剂杀虫剂和灭菌剂和含铅矿渣的倾倒。铅对人体的危害:易被人体累积(沉淀于骨骼、肝、脑、肾等),血铅浓度超过80微克/升,引起中毒,是致癌物质。 (4)铜和锌的来源:冶金和工业废水、煤燃烧产生含铜、锌废气入海、岩石自然风化入海。铜的特征危害:当浓度0.13毫克/升,出现绿牡蛎现象;铜锌协同作用时,对海洋生物的毒性大大加强。 10、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中动植物、微生物的纷繁多样及其遗传和变异,以及丰富多样的动植物、微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复合体、各种生态过程。包括基因多样性(产生新物种的基础)、物种多样性(遗传变异、长期进化的结果)、生态系统多样性 (能量流动、水循环、养分循环、生物间关系的复杂性)。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现状和开发保护?(1)我国海域辽阔,海洋生物种类繁多。我国海洋水产品年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由于长期的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正面临着严重衰退的局面 过度捕捞使许多传统的优质经济鱼类的数量急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朝着低龄化、小型化、低质化方向演变; 环境污染导致海洋生物种群数量减少,使海洋生物致畸、致死和致突变,导致赤潮。 (2)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科学发展沿岸海水养殖,保护近海生物资源(如,海水养殖,在浅海和滩涂养殖鱼、虾、贝类和藻类); 发展海水增殖(人工放流,建造人工渔礁或人工海藻林)。 逐步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远洋捕捞11、三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珊瑚礁、 红树林、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经济环境功能以及被破坏的途径?(1)珊瑚礁特点:是热带特有的浅水生态系统,存在2529水温,水深40米的海域;是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经济功能:是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是昼夜活动鱼类群体共享的栖居地;礁中生物十分密集,种类多样;是巨大的新化合物来源库和物种储存库(抗菌素、抗癌药等)。在环境意义上:它能防止海岸侵蚀和风暴损伤;珊瑚岛也是永久居住、种植、海上避难的基地、娱乐区域和各种生物的庇护场所。被破坏途径: 过量捕鱼(炸药、毒药); 开礁和炸礁(烧制石灰水泥); 附近港口疏浚(泥沙); 电厂排放的冷却水(使水温升高); 石油和磷肥装运长期污染海区; 旅游业造成的破坏(如,炸礁通航,游船在珊瑚礁处抛锚,潜水员脚踏、采集珊瑚、贝壳作纪念品)。气候变暖是珊瑚礁所面临的最大的长期威胁。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气候变暖,导致海水变暖。将使珊瑚释放体内的海藻,导致珊瑚礁被漂白、死亡或者退化。溶解在海水里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造成海水酸度增加,将减缓石灰化即珊瑚礁形成的速度(2)红树林特点: 是热带、亚热带(低盐、高温、淤泥质)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高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生存在独特的环境(热带海滩阳光强烈;潮起潮落,海水不断淹没和冲刷;土壤富含盐分); 有独特的生命史和生理结构(如,种子“胎生现象 ”、革质的叶、众多的气根)。经济价值: 是高生产力海洋生态系统之一; 是一种森林资源,具有多种用途(木材、薪材、纸浆原料等); 林中鸟类、昆虫众多,林下鱼、虾、蟹、贝丰富; 生物种类多达2000多种,也有许多珍贵濒危物种。红树林环境功能: 红树林美化环境,景观奇异多姿,是良好的旅游胜地; 红树林是有自我修复能力的天然沿海防护林(防风抗浪、固堤护岸 、防止侵蚀、保护沿海设施); 能防治污染(过滤陆源入海污染物、净化海水减少海域赤潮发生)。被毁途径: 沿海工业发展、城市扩张和倾废,侵占红树林区; 红树林被砍伐,改造成稻田、椰子种植场、鱼池虾塘、盐田等; 砍伐的红树林用于工业生产。 外来物种的入侵(互花米草)保护方法: 海滩海岸植红树活动,红树林区的病虫害防治。 加强红树林保护力度和执法力度。明确责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湿地和滩涂湿地的定义: 1993年“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指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草原、泥滩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一般理解的湿地包括沼泽、泥滩地、河流、湖泊、水库、稻田、滩涂(潮间带)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后两者为滩涂湿地。 多由河流携沙淤积而成,在河口两侧往往集中连片;我国沿海滩涂湿地分布广泛,面积最大为黄河三角洲滩涂湿地;在低纬度,多生长红树林,构成红树林生态系统;在中、高纬度,多生长芦苇等或为贝滩(如,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区)。 滩涂湿地经济价值:u 滩涂湿地是高生产力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库。u 是许多有商业价值生物的产卵地和育幼场,也是众多野生动物繁衍地(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甚至哺乳类等),为水产养殖、盐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u 滩涂湿地植物是饵料、燃料、工业原料。滩涂湿地环境价值: 在环境意义上,它能储水、泄洪、抵御风暴潮,防止海浪冲击、保护海岸; 吸收大量二氧化碳,调节气候; 降解近岸海域污染,也是旅游观光的良好场所。滩涂湿地被破坏的原因:大规模的盲目围垦是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围垦为工业发展、城市扩张等工程用地,以及修建堤坝,开辟为盐田、虾田、农田及堆场等;此外,湿地污染加剧,泥沙淤积严重和海岸侵蚀不断扩展等也是进一步加剧其破坏。12、围海造地和造田以及建堤坝给海洋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l 围海造地使自然纳潮空间区域大大缩小,滩涂消失,失去了波浪消能空间,加大了潮灾的隐患;l 河床淤积也会影响泄洪安全。l 许多港湾外航道的水流明显减慢,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加大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l 填海材料中的污染物质和围填海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悬浮泥沙也对海洋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导致水质恶化。l 海滩和沙坝消失,海浪对沿海地区的冲击会进一步增大,海水倒灌现象会加剧。l 围海造地造成海岸线的变化也影响着现代沉积物的沉积。2.3 对生产功能的影响l 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造成了海湾地形和水流的变化,影响了鱼群的栖息环境和鱼类的洄游规律,使渔业资源受到影响。l 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工业、海运业、养殖业及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不断将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海中,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2.4 对信息功能的影响l 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旅游娱乐价值,围海造地破坏了原有生态景观,对旅游、娱乐等行业将产生较大影响,对沿海地区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价值也有影响。13、海洋环境保护的含义是什么?以海洋环境自然平衡和持续利用为目的,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科学技术、国际合作和舆论监督等手段,维持海洋环境的良好状况,防止、减轻和控制海洋环境破坏、损害或退化的保护行为。14、海洋环境保护的分类有哪些?l 按环境保护空间范围划分:海岸带环境保护、浅海环境保护、河口环境保护、海湾环境保护、海岛环境保护、大洋环境保护等;l 按海洋自然保护对象划分:水环境保护、沉积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海洋旅游环境保护、海水浴场环境保护、海水盐场环境保护等;15、海洋环境保护遵循的基本原则包含哪些内容?l 持续发展原则 l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l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负担原则 l 环境有偿使用原则 l 全过程控制原则 16、海洋环境保护的生态经济学理论有什么意义?内容:l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l 研究如何建立合理的生态经济系统结构 ;l 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l 研究经济再生产和自然资源再生产过程的相互协调问题 。l 生态经济学就是探讨发展与资源、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求得经济稳定持久的发展。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生态经济学揭示的客观规律,才能取得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7、试述海洋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理论的内涵。 摒弃单纯环境保护和单纯经济发展的观点,坚持科学发展观 :l 资源开发贯彻“绿色发展战略”;l 环保工作要实现产业化;l 大力发展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双赢的事业 。 l 坚持以科学规划海洋资源为基础,优化海洋资源配置l 坚持以强化监督管理为手段,严格控制海洋环境污染l 坚持以重点区域综合管理为突破,开展海洋资源与生态修复工作l 坚持以提高海洋环保能力为保障,健全海洋环境保护支撑体系18、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管辖的区域范围有哪些?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领海(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毗连区(12-24海里)、专属经济区(200海里)】19、我国现有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有哪些?l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l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l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l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试述制定海洋环境标准的意义和作用。意义:为保护人类及其生命支持系统和社会财产,对环境中有害成分或有害因子的存在强度及其在排放源的发生强度所规定的阈值和与实现阈值或阈值测量有关的技术规范。 作用:制定环境规划、计划的主要依据;环境执法的尺度 ;科学管理环境的技术基础。21、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有哪些?l 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l 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l 防治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l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l 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l 海洋自然保护区保护22、什么是陆源污染物?影响海洋环境的陆源污染物主要有哪些?所谓陆源,是陆地污染源的简称,是指从陆地向海域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场所、设施等。所谓陆源污染物,则是指由陆源排向海域的污染物特定陆源污染物:在岸滩弃置、堆放和处理尾矿、矿渣、煤灰渣、垃圾和其他固体废物垃圾23、简述海洋倾废区的选划标准。选划标准:科学标准;安全标准 ;经济标准。 24、海洋石油开发中的防污染保护措施包含哪些方面?l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l 审查溢油应急计划l 平台含油污水排放和生活废物处理l 事故处理l 超标排污费征收l 登临检查和巡航监视 25、简述海洋工程建设防污染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任务。原则:l 功能原则l 协调原则l 预测原则l 法律原则任务:l 参与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l 组织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l 检查、监督环境保护设备l 附近海域环境监测l 行政执法管理26、海洋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及其保护的任务是什么?保护对象:l 1.“原始”海洋区域保护受人类活动影响微乎其微的海洋区域,保护其原始性,使不会酿成失而不可复得的结果l 2.海洋珍惜或濒危物种保护l 3.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丰富多样,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热带亚热带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l 4.代表性的海洋自然景观和有重要科研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保护l 5.综合,整体的区域海洋自然保护具有多个受保护的对象,比如说某些海岛,同时有特殊的地貌、生物群落、自然遗痕等要素。任务:l 改革完善海洋保护区的管理体制l 组织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培养保护管理人员l 建立实施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制度l 编制海洋保护区规划和区划l 组织保护区监测和科研l 开辟保护区的自养道路l 其他 27、船舶对海域的污染事故屡有发生,试述船舶污染的特点和防污染措施。特点:l 船舶机动性:船舶作为运载的工具,其活动性、机动性应是其最主要的特点。l 排放物质的多样性:船舶向海排放或可能排放的物质是多样的,有油类、含毒性液体物质、含毒固体物质、生活废水和垃圾等。l 漂移与流动性:海水介质是流动的。由此决定了船舶进入海洋里的污染物也不可能局限或固定在入海的某一地点。措施:l 船舶防污染证书和防污设备管理;l 防止船舶油污染管理;l 防止危险货物和有毒物质污染管理;l 船舶废水和垃圾管理:国际公约规定,船上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或禁止排放、倾倒,或有条件、有控制地排放。 l 防止拆船污染管理 。防止拆船污染管理的主要任务:合理选定拆船厂的具体地点;组织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28、控制或减少污染物排海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1)入海排污口入海河口l 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标准和有关规定。 l 入海排污口位置的选择,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海水动力条件和有关规定,经科学论证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 (2)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l 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 l 含病原体的医疗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海域 l 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来自大气层或者通过大气层造成的海洋环境污染损害。(3)陆源污染物排放管理:l 履行申报登记制度;l 对污染物排放实行控制 ;l 对污染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实施特别政策;l 禁止法律允许范围之外的污染物排放 。 29、海洋功能的内涵是什么?是指某海域在自然状态下或目前状态下海洋所具有的本底功能,是海域适用于各种海洋开发和使用需求的、先天的条件和能力。也就是说海洋功能系指海洋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区位,并考虑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30、海洋环境评价包含哪些内容?l 海洋环境资源评价 l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31、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海洋工程是指工程主体或者工程主要作业活动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或者需要借助、改变海洋环境条件实现工程功能,或其产生的环境影响主要作用于海洋环境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2)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查清建设项目的环境背景,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同时通过评价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并向业主提出减少这些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对策建议,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应采取的措施,以求将不利的环境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通过评价为环境管理者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力争把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便使项目建成后,以期能达到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4)总论-应全面、准确地反映建设项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的由来和评价目的;报告书编制依据(包括法规依据、技术标准依据和工程技术文件等);明确评价所采用的技术方法与路线,包括确定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筛选出评价重点、确定评价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