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doc_第1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doc_第2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doc_第3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doc_第4页
2014年高考地理必备考点之世界地理之两极地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分区之两极地区一、考纲透析1重点掌握南极洲的位置,两极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及战略意义。2两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研价值,南极洲的自然环境保护3、多以区域图为背景材料,结合时事地理内容(南北极科考等)考查两洲的地理特征4两极地区的区时、距离如何计算?5如何判读极地俯视图上地理位置、气候与风向?6如何根据资料判断两极地区的极昼极夜现象、环境特征、战略意义?7两极地区的环境问题如何?二、体验高考(2008上海高考)今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个月的考察。 考察期间获得的资料材料一:“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而今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3;去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时期宽了不少。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科学家预测未来1520年臭氧洞还将扩大。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欧等极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的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2考察队乘飞机到达奥斯陆的当地时间为2月28日20时20分,此刻北京时间是2月29日3时20分。则奥斯陆当地时间应是 (经度)的地方时。 33月2日考察队到达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该市每年约有2个月的极夜与2个月的极昼。在考察的半个月中,特罗姆瑟市的昼夜情况是 ( ) A处于极夜时期 B处于极昼时期 白天逐渐变长 D黑夜逐渐变长 4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位于特罗姆瑟市的 方向。这里寒风凛冽,风向大多为 5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易受到 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层。 6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 ) A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 B海水变的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 C有毒的污染物通过事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 D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 7根据资料,概括考察队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 (2009宁夏)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89题。8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 B1020千米 C1220千米 D1420千米9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2012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读图,图中是我国第28 次南极科考航线和P 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材料二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 米)的昆仑站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10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 、 、 ;该地在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 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11我国南极昆仑站建有象征国家权益的地理测绘标志,可精确测量该标志地理坐标和海拔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12科考船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等。三、自建基础1南极洲(1)位置:几乎全部在 内。四周被太平洋、 、大西洋包围,未来南半球大洲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惟一中间基地(2)地形:平均海拔 的一洲,平均2000米;冰层最厚,冰层平均厚2000千米,有“冰雪高原”之称世界第五大洲;文森峰是最高峰,5140米(3)气候 特点: 、 、 原因: ; ; ; 暖季:11月次年3月(4)资源和科研宝地淡水资源:体积占冰川体积的90%以上,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周围海洋上多冰山矿产资源: (维多利亚地)、 (印度洋沿岸)储量最丰富生物资源: 、鲸、海豹、企鹅原始的自然环境,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最好考察时间:每年 ,极昼、暖季我国的南极考察站:长城站(不在南极圈内)、中山站(在南极圈内)(5)南极条约: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宗旨:保护南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2北极地区(1)北极地区位置:主要由 、周边陆地以及 组成,而所有陆地分属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冰岛、瑞典、和芬兰8个环北极国家。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道和捷径(2)北极地区的特征浮冰世界(3)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寒风、 ,天气易变,但没有南极那么 。原因: ,接受阳光少; 阻止了热量交换。(4)北冰洋突出的特征世界上面积的 大洋;世界最寒冷的大洋; 面积辽阔;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5)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 、 海底中的 以及些金属矿等。(6)科学考查站北极黄河站 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7855N,1156E)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于2004年7月28日投入使用。 选址原因: 较少,是科学研究的天然试验室;这里是一个国际平台,便于国际交流。四、总结提高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位置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海陆位置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大西、印度三大洋所包围地表状况60 %以上为海洋绝大部分为陆地昼夜状况411月为极昼,11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极夜411月为极夜,11次年4月为极昼,夜时长于昼时地 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气候类型及特征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长寒,夏短温,降水少、集中夏季。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 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 酷寒、大风、干燥自然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冰原带矿产资源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矿等煤、铁、各种金属矿等生物资源植物:苔藓、地衣等动物:北极熊、驯鹿等主要动物有企鹅、鲸、磷虾等【技巧点拔】1距离的测算 地球实地距离的测算主要是以经线上每一个纬度差的距离约111千米为依据,求出题中要求的两地间的纬度差距,以此来估算。2极地俯视图上进行方向的判断 先确定大方向,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然后确定行进过程中方向的变化。找到极点位置,观察行进过程中方向的南北变化。3考查极昼极夜现象 从极点到极圈,极昼或极夜的范围是渐渐扩大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极点上有半年的极昼或是半年极夜,极圈上只有一天的极昼或一天的极夜。 对南北极进行科考的最佳时机是当地的夏半年,处于极昼期间,高考中往往以船的行进日期来考查行走过程中极地地区或是考察站所在地昼夜长短的变化。4区时与时区的计算 重点掌握我国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及黄河站所在的经线位置,换算成相应的时区。5.极地气候与风向 常以科考站房屋门窗朝向或是描绘极地风向为基本内容。可借助画图掌握:以极点为中心,画出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地球自转偏向力,即可正确的画出风向。6环境问题 多考查南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的时间或季节、原因及其带来的相关影响;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为例说明引起臭氧空洞的原因、臭氧空洞的危害及解决措施。五、精题砺剑、基础自测一、单项选择题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从上海乘坐“雪龙号”考察船奔赴南极 。据图回答13题:1.图中a、b为我国的两个科学考察站,下列叙述正确的()A.两个科学考察站都有极昼和极夜现象B.此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2时C.在盛行风的吹拂下两站国旗均飘向西北方向D.此时长江正值汛期2.有关a、b两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a站面临的是太平洋 B.a站面临的是印度洋C.b站位于南极半岛上 D.b站隔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3.与a站相比,b站所在地()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北极黄河站在北纬78度55分、东经11度56分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尔松建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2月26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也在西斯瓦尔巴岛正式落成。读图,回答46题:4.“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是()A.1 200千米B.1 000千米 C.800千米D.600千米5.斯瓦尔巴群岛的海岸线曲折破碎,最主要的形成原因是()A.流水作用的结果B.海浪作用的结果C.风力作用的结果D.冰川作用的结果6.“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选址的主要因素是()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冷高压控制之下,气候严寒C.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国际航运便利读“北极地区图”,回答78题:7.北冰洋沿岸各国纷纷对北冰洋地区进行深海探测,其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有利于各国沿海滩涂的开发B.寻找人类失落的文明C.该区域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D.探测海水深度,填海造陆8.A半岛多峡湾,其形成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作用B.板块活动 C.冰川侵蚀作用D.地壳活动读“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回答910题:9.仅从等温线的分布规律看,等温线的数值可能为()A.-15 或-25 B.-15 或-35 C.-35 或-25 D.-35 或-45 10.南极洲的等温线大致呈同心圆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大气环境11.下面是四个同学凭想象描写南极地区的画面,请判断哪一位描写得最准确()A.到处绿树成荫,鸟儿欢叫,鲜花、野果漫山遍野 B.深山老林,狂风呼啸,阴森恐怖C.洁白的世界,冰积如山,狂风暴雨 D.冰山漂浮,企鹅漫步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太阳直射图中M点时,一艘考察船从某国N港起航,此刻正是月日时(北京时间)。(2)N港是该国第一大港,中国南极长城站大致位于它的 方向。(3)考察船去南极长城站行驶过程中,船员经历的下列哪些是真实可信的?(双选题)()A.起航时当地正值旱季 B.考察船可以顺洋流航行C.途经某世界著名渔场,捕获大量渔产品D.沿途测得海洋表面盐度逐渐上升 E.途中白昼时间逐日缩短F.发现巨冰山及鲸群、白熊、海豹G.穿越德雷克海峡进入大西洋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昆仑站位于中山站(692224S,762240 E)的方向。请在图中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标注相应的经度,注明东、西半球。(2)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在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季节里,某日晨昏线正好与昆仑站相切,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3)若我国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徒步跋涉前往昆仑站,沿途可能遇到的危险有(多选题)()A.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B.积雪覆盖的冰裂隙随时有可能吞没队员C.严寒和高原反应使队员身体不适D.随时会遭遇熊的袭击(4)简述南极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5)科学工作者生活在南极洲,必然需要能源。从其他大洲带入运输费用较高,如果就地解决能源问题,最适宜开发利用的能源是。(6)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南极洲的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能力提升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于2010年7月11日起程,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前往北冰洋海域进行为期82天的科学考察,于9月20日返回上海。据此回答13题。1.当科考队乘“雪龙号”到达本次科考最北海域(8525N,147W)进行考察时,“雪龙号”上五星红旗因盛行风的影响主要飘向为(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西北2.科考队考察期间( )A.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加快C.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北极圈上的日落时间不断延后3.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 )A.风力更强 B.年平均气温更低 C.极昼天数更多 D.淡水资源储量更多北冰洋是北半球各大洲海上交通捷径。读“西北航道”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6月5日的范围),回答47题。4.下列国家,位于西北航道沿岸的一组是( ) A美国、加拿大、俄罗斯 B加拿大、俄罗斯、冰岛 C挪威、加拿大、瑞典 D俄罗斯、芬兰、加拿大5.黄河站在北京的( ) A东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6黄河站极昼持续的大约时间和当地的盛行风分别是( )A1个月东南风 B3个月东北风 C5个月西南风 D6个月西北风7此时,北京时间为( )A6月5日8时 B6月4 日8时 C6月5 H 16时 D6月4日16时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810题。8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资源是 ()A.石油、天然气 B.煤矿 C.森林资源D.草场资源9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能源供应紧张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上升 D.臭氧层空洞10.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 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 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国首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落成,它位于(8025S,7706E),海拔4087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根据材料和“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题。11.关于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我国最东端的西南方 B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C距海口最近的是中山站 D长城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南方12.2011年2月26日,我国第27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各项科考工作,踏上归途。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 表示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中国南极 站,它位于 洋沿岸。(2)E点的经度为 。(3)由南极点吹向D点的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其风向偏转为 。(4)近年来南极地区大气层上空出现的 会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危害,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5)图中分别代表的大洲是、;从大洲飞往大洲的飞机,最近飞行方向应是。(6)南极大陆煤炭资源丰富的事实为地壳运动的“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13. 2008年2月28日,中国首次大学生北极考察队从北京出发,前往挪威斯瓦尔巴群岛进行为期半月的考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冰雪之都”奥斯陆以前2月的平均气温是-2 ,而2008年2月的极端最低气温仅-2-3 ;2007年的几个星期,从挪威海域通过北冰洋,再到白令海峡,出现的无冰地带,比前些年同期宽了不少。材料二北极上空存在臭氧洞,科学家预测未来1520年臭氧洞还将扩大。材料三北极熊的栖息地日益缩小;冰鸥、贼鸥等极地动物在近20年中数量锐减;北极熊体内积累多氯联苯等物质使其免疫力、繁育能力每况愈下。在考察期间队员们没有见到一只北极熊。(1)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国家名称:,。(2)考察队乘飞机到达奥斯陆的当地时间为2月28日20时20分,此刻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是2月29日3时20分。根据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则当地时间应是(经度)的地方时。(3)3月2日考察队到达北极圈内的特罗姆瑟,该市每年约有2个月的极夜与2个月的极昼。在考察的半个月中,特罗姆瑟市的昼夜情况是()A.处于极夜时期B.处于极昼时期C.白天逐渐变长D.黑夜逐渐变长(4)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黄河站位于特罗姆瑟市的方向。这里寒风凛冽,风向大多为。(5)北极上空臭氧洞的出现,会使地球上的生物更容易受到的伤害。臭氧洞出现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层。(6)北极熊的数量明显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其生存环境恶化海水变得越来越咸导致其饮用水源缺乏有毒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富集危害其健康考察人员使用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危害其生存A. B. C. D.(7)据材料,考察队员获取的全球变暖的证据是 【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