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doc_第1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doc_第2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doc_第3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doc_第4页
必修一第一单元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溪一中2015届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文 科 综 合 试题(历史部分)命题人:车荣寿 陈国华 夏俊萍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整卷满分为300分,政史地各100分。2、考试时间为150分钟。3、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准确填涂,主观题用黑色中性笔答在规定区域,否则答题无效。第卷(选择题部分,14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140分)24(国华原创)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称,益正式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关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以下四位同学的说法有误的是A.这是社会的倒退,用野蛮代替了文明 B.这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C.这种取代也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D.王位世袭制比禅让制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5.(国华原创)今天山西简称“晋”,山东简称“鲁”,陕西的地方戏称为“秦腔”。这些说法跟古代的哪一制度紧密有关?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度26.(国华原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兴起修谱的一股风潮,下图为“天下第一家”义门陈氏的族谱。这体现了中国人深受下列哪一制度的的影响?A皇帝制度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宗法制27.(国华原创)按周礼要求,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这表明礼乐制度A.只是一种仪式而已 B.为了提高人们的音乐水平C.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D.为训练奴隶遵守劳动秩序28.(国华原创)嬴政统一六国,称自己为始皇帝,可谓“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体现出皇帝制度的特点是?A骄横跋扈 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 D暴政理天下29.(国华原创)秦朝在战国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三公九卿制,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说法有误的是A丞相为百官之首,对百官进行监察,对皇帝负责B御史大夫是副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诸卿在丞相之下,分掌国务D一定程度上减少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30.(国华原创)印章文化代表了中国古老的篆刻艺术,观察下图四方秦朝印文,联系我们讲过的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左丞相印 廷尉之印 南郡侯印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 秦朝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中央官制秦朝在地方设置郡县,同时也保留了分封制 秦朝确立了皇帝制度A. B. C. D.31.(国华原创)秦朝采取了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等措施,你分析秦朝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全国的经济交流 B加强对全国的思想控制C为显示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D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32.(国华原创)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史料的记载的这个史实A. 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B. 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C. 扩大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 D. 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境遇33.(国华原创)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解读历史资料,观察下面两幅图,结合你所学的历知识,下列说法最正确的是图1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图2 北宋文官出行图A两幅图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B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宋代中央集权的严重弱化C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趋于安定统一,没有战争了D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了治国方略的改变34.(国华原创)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享有崇高的声誉,曾任侍中等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依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当时魏征应供职于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枢密院35.(国华原创)胡适对中国古代某项制度的评价是:“这种制度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学子们若失意考场,也极少埋怨考试制度不公它是一个公正的制度,即使是最贫贱家庭的男儿也能够通过正常的竞争程序而爬升到帝国最荣耀、最有权力的职位上。”这项制度是A世亲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第卷(主观题部分,160分)40.(26分)(国华原创)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源远流长,古代政治家运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缔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泽被东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拓片大盂鼎,又称廿三祀盂鼎,传清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郿县,在1951年潘达于先生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对于研究分封制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其铭文大意是:周康王说:盂,你要协助我遵行先王的制度治民治疆土。赏赐给你一卣香酒、头巾、蔽膝、木底鞋、车、马;赐给你先祖南公的旗帜,用以巡狩,赐给你邦国的官员四名,人众自驭手至庶人六百五十九人;赐给你异族的王臣十三名,夷众一千零五十人,要尽量让这些人在他们所耕作的土地上努力劳动。王说:盂,你要恭谨地对待你的职事,不得违抗我的命令。 -国家博物馆材料二 (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材料三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 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 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项政治制度?(3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当时实施该项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诸侯对天子需要履行哪些义务?(6分)(3)材料三、四分别是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 (6分)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总结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沿革的特点。(2分)41.(26分)(国华原创)古代中国的皇帝们都在想方设法的维护自己的统治,加强皇帝的权力,为此也衍生出许多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的古代政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历史必修一(1)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的制度的特点.(4分)材料二(2)材料二中图1到图2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什么?(8分)材料三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故相人以分其职。”(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宋代相权衰弱的变现是什么?(6分)材料四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各是什么制度?(6分),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2分)贵溪一中2015届高一(上)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242526272829303132333435ACDCBACDBDBD40.(26分)(1)分封制(3分),巩固西周的统治(3分)(2)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拱卫王室。(6分,每点3分,2点即可)(3)制度:郡县制度(3分)、行省制度(3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同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为后世沿用(或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6分,每点3分,2点即可) (4)特点: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任答1点即可,共2分。) 41. (1)皇帝独尊的威势和地位(4分,答到皇位独尊就行)(2)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4分);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4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3)变现:设参知政事分相之行政权(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