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docx_第1页
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docx_第2页
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 摘要:数字媒介信息的变化促使了媒介资源与渠道的丰富与多元,电视媒体的传播理念和价值取向逐渐以“平民受众”为中心,电视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话语权逐渐以平民为中心,以平等互动的视角来凸显平民化的传播理念,去关注百姓所关心的热点、焦点,媒体逐渐以贴近百姓、贴近民生为话语宗旨进行话语传播。 下载 关键词:平民;发展阶段;话语权;人文理念 一、 萌芽期:1993年2000年 由福柯的话语权理论可知,社会结构是由特定的阶层构成:政治阶层、精英阶层、平民阶层。同样,社会话语在由政治话语、精英话语、平民话语的组织结构下,倾向于平民阶层的话语逐渐盛出。 90年代之初,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形势的发展,电视新闻以普通百姓话语为中心,进行重视与突破。央视于1993年5月1日,开播了杂志型新闻节目东方时空,这一时期,电视对于百姓话语权的关注进入了起步阶段。栏目开播之初,子版块生活空间以平民化的视角和语言去关注社会中平民百姓的人物和故事,将平民百姓在生活中遇到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呈现在荧屏之中,栏目话语模式以“受众为中心”作为突破点,凭借“真诚面对观众”的栏目理念,在中国电视栏目中取得了较高的地位,平民百姓的话语空间在东方时空栏目的开播之后,较大比例的得到了重视与提升,从精英阶层到平民阶层广泛渗透,形成了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平民话语”为中心进行话语服务的形式,电视媒体在民本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逐渐开始以平民大众为出发点进行话语形态的改革。 随后,1994年央视黄金时间段焦点访谈的开播,平民受众开始树立起舆论监督和话语参与的意识;1996年央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成功热播,节目话语以“家常味”的唠嗑取得了百姓的信赖;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为基点,采用平民视角表现平民的智慧;1999年黑龙江电视台都市频道的新闻夜航,用百姓的话说百姓的事,让普通人做主,讲述身边的大事小事。在历经多元栏目“平民化”变革的过程中,镜头话语聚焦于小人物身上,即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大众,将这些人物的悲欢离合的命运以真实、贴切的话语形式去关注,在体现精英意识的同时,突出了电视媒体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意识,平民百姓的话语地位在电视媒体中逐渐增强。 二、 发展期:2000年2005年 2002年,央视对全国电视观众进行了抽样调查,老百姓对于电视节目中贴近百姓生活和反应群众生活的报道提出了多数意见。希望媒体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让老百姓也参与至其中去监督和批评。因此,在这一时期内,电视在顺应百姓的需求下,人文理念逐渐增强,在关注百姓生存环境的基础上,民生话语作为百姓话语的突出形式,倾注了电视人对于“平民话语”的理解与要求:以“民本思想”为核心,媒体通过平民视角和人文手法进行百姓身边故事的报道,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成为百姓话语的真实写照。 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于2002年1月1日推出了新闻资讯类直播节目南京零距离后,电视媒介开始了一场以“民生”为主打口号的电视新闻出现在荧屏中,即南京零距离作为电视民生新闻的代表,凭借“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关心群众利益,服务百姓生活”的人文口号开始,打响了民生话语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传播,平民话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平民话语逐渐进入了发展阶段。节目风格以“平民”为中心,在形成“民生”的阵地中,“平民话语”在电视民生新闻中首次得到了重视,为传播理念中的“受众本位”、“平民取向”、“以民为本”作了平民化的诠释,节目表达方式在“平民化”的过程中,百姓话语权得到了重视,媒体的话语动态由官方转入民间。因而,这一阶段被看作是电视平民话语权的发展阶段,由陌生转化为熟悉的传播环境下,老百姓的话语影响力得到了凸显。 三、 认同期: 2005年至今 2005年12月6日,白岩松在湖州市委宣传部的邀请下,为媒体工作者做专题讲座时,提到:“现在是一个平民化的时代,跟它相对应的表达方式是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它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视理念,在这个平视的理念当中,它的表达方式是人性化的。在这几年期间找到了一种第三种语言状态。这第三种语言状态既不是过去的那种官方的,也不是纯粹的民间的,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平视,指的就是说既不是去仰视谁也不去俯视谁,而是用平等去建立一种尊重。”由白岩松所说的这段话可知,这一时期中,媒体对平民话语的关注,在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下,用“平视”的理念,从“传者本位”转向“受者本位”,这种“认同”从业界开始蔓延到平民阶层,两者之间恰巧寻找到了一个平视与尊重的支撑点。 这一阶段,电视媒体工作者开始将目光由精英姿态转向平民姿态,平民百姓也逐渐主动参与到电视节目传播的话语当中,透过荧屏主动表达自身的话语立场。不论从传播理念还是到传播方式,在媒介、社会、平民受众三者之间,人文理念的电视话语不断增加,平民百姓的话语立场和需求逐渐抬升,其本质是以“平等”的姿态通过电视媒体的平台来表达自身的话语地位。老百姓所产生的话语影响力作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视的话语回归,在大众传媒平民化的过程中,赋予了特定时期下老百姓内在的群体精神或时代精神,也体现出孔孟儒家理念中的“民本”思想与“仁爱”之道,即从统治阶级层面来讲,能够以民立本,关注、重视平民百姓的话语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愿望和需求成为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 四、结语 电视新闻话语平民化的开始,引发了媒体对于平民话语权的关注,媒体、人、社会作为媒介生态环境系统下的子元素,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开始进入相互循环与发展的过程。媒体将目光投入到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态下,由单向传播转化为双向传播,在一切为民服务的话语宗旨中,建构出电视本身所应有的平民属性,平民自身的话语地位与影响日益在媒介环境中突出。 注释: 李颖颖.确立平民化时代的表达方式J/bject1ai29732.h参考文献: 张卓粼、李泳.电视传播中的平民意识与平民视角J.理论观察,2003,(1):89-90. 郭秀敏、李霞.平民视角的话语期待论中国大陆民生类谈话节目的审美品性J.电影评介,2009,(19):78-79. 李丽.平民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