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幸福笑容在阳光下绽放株洲市快乐的小区居民2011年5月6日上午,在株洲市建成不久的神农广场,500余辆黄绿相间的自行车整齐摆放。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宣布: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正式启动!随着一声口令,众多骑行体验者蹬车奔向城市四区。 “由政府提供自行车,只需交一点押金,3小时内可以免费骑用”经过各种媒介手段,这则消息迅速传播,成为一条公众关注度极高的新闻。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起源于国外,尽管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及,但在我国却还是名副其实的“新生事物”,近几年,只有少数沿海发达城市才开始试点。株洲是我省第一个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城市。 公共自行车有着明显的绿色特点和实用功能。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解决城市公交“最后一公里”的交通盲点;它不仅因为随时取用非常便利,还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有人形象地用“办上一张卡,拥有万辆车”来形容这个系统。 到7月底,株洲城区共设立公共自行车站点400个计1.3万个锁柱,共投放自行车万余辆。为配合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规划建设,株洲市交警部门对全市74条城市道路路面进行了专门涂改,区分出绿色标志的自行车道。 该系统投资1亿元,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模式运行,由专门组建的公共自行车公司负责管理,管理费用由市财政根据运转成本核拨。公司服务质量的评判权交给市民,如出现合理投诉,视情扣除管理费。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直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株洲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正式启用,是对陈君文书记这句话最生动的注解。 “要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第一位置。” 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 今年2月9日至10日,按照十几年的惯例,株洲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了春节后也是新年第一次集中学习。这次学习的主题只有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 “要始终把改善民生摆在第一位置、作为第一工程、作为第一责任,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在学习开始时,市委书记陈君文开宗明义:“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要突出重点保民生,破解难点保民生,消除热点保民生,打造亮点保民生。要努力破解病不起、读不起两大难题,要特别关注群众粮袋子、菜篮子、油罐子。” 不久。株洲市委下发今年一号文件中共株洲市委、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对年内要办的十件民生大事进行全面部署。这十件大事中,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强化社会保障被列在前三位。 “坚持GDP增长与群众收入、财政收入、社会事业四个同步增长,努力实现机关干部、老干部、工人、农民收入四个提升,突出抓好以城镇低保、全民社保、城乡环保和就业、就学、就医为重点的三保三就。”这是株洲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民生改善基本目标。 回望株洲市近几年的发展历程,追寻株洲市委、市政府这几年的决策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株洲每次作出重大决策,民生总是第一考量。从重拳治理污染,到城市“四创四化”,到建设神农城、湘江风光带,到引进一系列重大项目,到大力推进城乡统筹,无不如此。 几年来,按照“构筑公共财政、打造民生财政”的定位,株洲实现了财政保障重点从“保运转”向“保民生”的根本转变,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年均超过总支出的七成。在财政资金安排上,该市大力压缩党政机关行政运行经费,压减各类非生产性一般支出,集中财力确保民生投入,实行“三个优先”,即民生项目预算编制优先安排、增长比例优先考虑、资金拨付优先到位。 在“三个优先”的保障下,株洲城乡社会保障与救助体系日臻完善。目前,全市城乡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总覆盖面达20余万人;城镇职工有63.8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有望成为全省第一个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市;31.6万农村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老人开始领取“退休金”; 56万名城镇职工参加医保,71万名城镇居民参加医保; 96.72%的农民参加“新农合”; 3万余户低收入家庭实现“住有所居” 数字是单调的,也是生动的,是抽象的,也是形象的,因为里面包含着太多丰富的内容。 重大决策上关注民生,具体行动上身体力行,株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十分注重亲身体察民情。为了解老百姓真实所想,陈君文书记不时骑自行车与路人交谈,坐公共汽车向市民了解情况,与网友面对面座谈,经常直接为群众排忧解难。 2008年7月底的一天,陈君文书记来到市信访局,亲自接待了芦淞区南苑小区的居民上访户。上访户反映,他们小区是1998年开工建设的安居房,共15栋,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有500多户约1500人,入住近10年时间,由于开发商的问题一直未办产权证,以至小区无人管理,经常断水断电,相关部门多次协调,问题仍未解决。 “我们应该道歉,南苑小区的问题不应该拖到今天。”得知居民反映的情况,陈君文书记对小区业主代表真诚致歉,同时责令有关部门尽快解决。不到半个月时间,小区业主终于办理了两证。陈书记就此告诫部门干部:“停留在开会上,不去抓落实,株洲就发展不起来。现在一些干部,为老百姓的事不敢承担责任,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2008年8月21日,株洲市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市长信箱”。2009年10月29日,株洲市“12345”市长热线电话正式开通。这两个政府与市民联系的平台开通以后,由于接听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受到市民的欢迎。截至今年6月30日,株洲“市长热线”共接到群众有效电话67595个,当场答复或限时办结66529个,办结率达98.4%。“市长信箱”共接到群众有效来信15609件,办结率达99.2%。 市长王群说: “市民反映的问题可能很琐碎,但民生无小事,要保证任务能够派得出、跟得上,必要时要发督办卡,办结后要及时反馈给群众,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执政者的成就感。” 株洲市市长王群 2009年6月11日,株洲市劳动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人头攒动“2009株洲市公益性岗位专场招聘会”正在火热举行。 这个招聘会的亮点是:所提供871个公益性岗位,都由市政府出资购买,总出资额超过2000万元,招聘对象主要是市四区的4类人群: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未就业的城镇退役军人和未就业的困难家庭大学生。这些公益性岗位每年工资标准不低于株洲市最低工资,给每个人按相应缴费基数缴纳社会保险。 几年来,株洲市每年都要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照顾困难对象,尤其特别关照零就业家庭。每一年,劳动保障部门都会收集归档零就业家庭资料,向其发放“零就业家庭爱心联系卡”,为每户制订援助服务计划,由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确保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几年来,该市每年都有500户原有和新增的零就业家庭实现一人以上就业,始终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2011年6月10日,一场颇为特别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株洲举办。在这个株洲市最大规模的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上,市内46家企业共提供762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月薪多在150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4000元。当天,有441名残疾人如愿以偿捧得“饭碗”。就在同一天,市政府宣布出资230万元,为失业残疾人购买152个公益岗位。 从2005年开始,在市教育局、市总工会、市财政局等部门主导下,株洲开始不间断举办“金秋助学”活动,资助对象是有株洲户籍并在本地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高考中考取二本以上公办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大一新生可一次性获得20003000元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学生可获得8001000元的资助。6年来,该市累计发放助学资金4000多万元,资助了3万多名家庭困难学子。 事实远不止如此。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近几年,株洲教育投入一直以30%左右的幅度增长。通过拨付上亿元的奖学金、助学金、救助金,株洲解决了25万人次贫困生读书难的问题;通过安排偿债资金,化解了“普九”债务,基本消灭了农村学校危房;通过创建合格学校326所,大量接受外来工子女入学,实现了普遍的教育均衡。 株洲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群说:“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就是执政者的成就感。” 2010年4月28上午,株洲市第一个大型廉租住房示范小区“和谐家园”一期工程顺利建成交付使用, 842个低收入家庭当天喜迁新居。这个由株洲市委、市政府运用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建设的廉租小区,占地84亩,总建筑面积86800平方米,计划建设住房1400多套。 作为全省廉租住房共有产权试点城市,株洲市建设的“和谐家园”、“大石围”示范小区,是我省最大的廉租住房示范小区。廉租房试行“共有产权”模式,将新建廉租住房按一定比例,向有条件自愿购买的保障对象出售部分产权,出售的资金用于新建廉租房,从而形成“投资建设销售再投资”廉租房建设良性循环模式。 目前,株洲已经累计完成新增保障性住房2.6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万户。仅在2010年,全市就筹集资金40831万元,新增(筹集)廉租住房7115套,新增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3541户,为年计划的354.1%,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2010年4月22日,株洲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若干意见,拉开了又一项民生工程的序幕。棚户区房屋结构简易、密度大、年限长、破损严重、功能不全、配套不全、排水供气消防不达标,大多为弱势群体所居住使用。对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来说,为了城市发展,为了造福普通群众,棚户区改造在所难免。 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株洲市相关部门将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142万平方米棚户区的改造任务,并相应改造108万平方米的城中村。这个任务一旦完成,将彻底改善16500多个低收入家庭、共5万多群众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政府一心为民,我们都体会得到。” 株洲一市民 2011年1月30日,出门习惯坐公交的株洲市民,被株洲市媒体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住了:市物价局宣布,从2月1日起,株洲城区各线路空调公共汽车,不分单线、跨线票价一律下调至1元/人次。此举意味着,株洲市政府财政每年需向公交增加补贴5000万元。据悉,所有公共汽车线路统一1元票价的,全国仅此“一家”。 “一元票价”,使株洲群众实打实地看到了市委、市政府对市民细致入微的体贴。正是通过这些颇具“人性化”又有些不为人注意的“小事”,株洲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传达出了一份浓浓的温情。 今年5月上旬,株洲市的媒体曝光了一件事:在该市长江北路西段,市国税局与一个叫做尚格名城的小区隔街相望,街中间划有双黄线。但是,一直以来,国税局门口有双虚线,可以直接转弯进道,而尚格名城小区门前却无虚线,需绕道出行。一边是工作人员不过160人的单位,一边是每天有5000人出行的小区,这一现象引起大家的不满。尚格小区上千人联名上书交警,要求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 接到“上书”,市交警支队立即派专人来到现场,对该路段人车流量进行技术勘测比对,并在仔细分析路况后决定:改市国税局前双虚线为单虚线,在尚格出口处增设单虚线,方便车辆出行。 一件“不大”的事情解决了。交警部门在收获掌声的同时,群众对政府重视民生的印象又“加了十分”。 走进株洲,几乎每个市民都会对你列举出不少的小事、“新鲜事”:所有的公园免费了,街道上休闲椅增加了,天元区街道上出现了被动反光的猫眼道钉,所有的盲道都整修了,城市规划馆免费开放了,沿江大道免费观光车开通了,株洲标志性建筑神农阁要免费开放了 再往大一点说:1300家企业工资可以集体协商,全市15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了全覆盖,12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全部完成,198个社区将配齐医疗服务站,全市药品集中配送使药品销售价格整体下降40%以上,投资9亿元的市中心医院马上就要投入使用,市区引栽了10万株大树,全市城镇低保标准达到了全省最高标准330元/月,城区中小学增加52个塑胶运动场 若非篇幅有限,这个“单子”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 其实,岂止是直接关系老百姓柴米油盐茶、衣食住行医的事情,株洲市许许多多的“大事”,也都是属于老百姓的。从打造株洲莱茵河的构想,到湘江风光带项目的迅速实施和完成;从湘江四桥、五桥的竣工,到神农城的大规模建设;从计划的7个污水处理厂全部建成,到垃圾发电厂的即将启动,哪一件不与株洲的老百姓息息相关? 在株洲农村,一幅“山乡巨变”的迷人画卷也在迅速展开。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0元,是1951年的425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摇控行车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陕西省汉中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小麦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医疗机构整体转让协议
- 2025湖南省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范本(试用)
- 2025标准版借款合同模板
- 公司造价知识培训课件
- 搜集与处理文字课件
- 2025餐饮服务合作合同范本
- 当代中学教师岗位初中语文专题面试试题
- DB33T1373-2024农村电影放映服务规范
- 肿瘤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 第16课 探索国家出路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课件)-【中职专用】《中国历史》魅力课堂教学三件套(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试大纲(2023修订版)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幼儿园食谱营养计算表
- 2025届甘肃省平凉市中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DL∕T 1881-2018 智能变电站智能控制柜技术规范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中建技术总工(技术负责人)竞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