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营养与健康第一单元 中学生营养和保健第一节 青少年发育期身体的特点第二节 青少年营养与生长发育第三节 青春期营养需要第四节 中小学生需要的五类食品第五节 适宜青少年的健脑营养素第六节 考试前的营养调配与补充第七节 同学,你有不良饮食行为吗?第八节 青少年的五大健康问题第一节 青少年发育期身体的特点青年初期处于少年期发育的后期,身体已趋成熟,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各项形态指标先后呈现年增长速度减慢。 1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由于性激素对脑垂体的抑制作用,身高体重增长速度减慢,但骨骼已全部骨化,肌肉力量明显增长,比少年期具有更大的强度和耐久性;因而提高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能力。 2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脑皮层的结构与机能的发育已基本完成,兴奋进程和抑制进程趋于平衡和稳定,动作更加协调,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进一步完善。这就为青年初期的学生从事内容较艰深的学习提供了 条件。 3机能发育已趋于成熟,各项生理指标接近成人标准。根据调查统计,16-18岁的男生每分钟平均心率为78.1次,女生为80.7次;血压的指标,一般说14岁以后,稳定在收缩压12-17.3KPa(90-130mmHg)舒张压8-10.7kPa(60-80mmHg),且男生始终高于女生;肺活量在此期有明显的增长,且男生高于女生,女生的肺活量仍是男生的70左右。性机能发育也基本完成,生殖器官逐步完善,进一步意识到两性关系的问题。 青年晚期身体发育特点: 青年晚期是指从17-25岁身体发育接近成熟的时期。也是求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生命力旺盛的佳期,相当于大学阶段。 身体发育特点 生长突增始于少年期,青年初期生长减慢直到青年晚期才逐渐停止。一个人的身高、体重取决于遗传素质;产前、产后的健康与饮食情况、种族特征、一般生长环境、参加运动的机会以及气候状况。成熟开始的年龄也会影响体格的大小,晚熟的人常比早熟的高。 身高的增长速度女生于16-17岁,男生于19-20岁,以后缓慢下来,直到骨骼定型,才终止生长。 据调查研究,我国城市18-25岁学生的身高,男生平均为170.3cm,女生平均为159.00cm.,体重的个体差异比身高大。青年后期体重的增加,大部分是脂肪的增加,因而青年的面貌开始由瘦削变得圆润丰满。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修正与成人相同,男生显得体形魁梧,肌肉发达,女生胸部隆起,臀部变圆,显示出女子特有的曲线美;这一阶段男生的平均体重为58.5kg,女生为51.5kg;男生的平均胸围为85.7cm,女生为78.9cm.青年晚期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过程在迅猛推进。 大脑皮层的发育,呈现“飞跃”状态;为促使大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力、思维力的提高创造了物质基础。随着脑机能的运用,脑皮层细胞的活动数量急剧增加,联络神经纤维作用的发挥,又促进脑机能的发展,尤其是大脑左半球语言系统的最高调节能力骤增,从而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得以增强。 青年晚期循环及呼吸系统机能趋于完善。20岁左右的心脏容量,一般为250。290ml,脉搏频率基本趋向稳定。呼吸频率渐渐减慢加深,肺活量扩大,20岁左右的平均肺活量男女分别为 4124ml552ml和2871ml390ml。 第二性征已达成熟;皮肤的纹理和肤色的转变也在此时达到成熟,青春痘逐渐消失;脸部、身体与头部的毛发也发育完成。第二节 青少年营养与生长发育在青春期以前,同年龄的男女儿童身材高矮相差无几。但是由于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不同,因此生长突增的开始年龄也不同。一般说来,女孩生长突增的开始年龄比男孩早年,约在岁左右,男孩的生长突增年龄为岁左右。因此,岁的女孩平均身高反而超过同龄的男孩。在生长速度高峰出现后约一年,女孩将有月经初潮到来,一旦月经来潮后,身高的增长速度即明显减慢。 岁,男孩的生长发育水平超过同年龄女孩,身高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男孩停止生长的时间较晚,整个生长期较长,所以,男孩 生长突增期间身高增长的幅度较大。这样一来,到青春期末,男孩的身高就明显超过同年龄的女孩。女孩身高每年可增长厘米,最多厘米;男孩身高可增长厘米,甚至厘米。据全国调查资料,岁的城市男孩平均身高为厘米,比同年龄女孩的平均身高超出10厘米左右。人身材的高与矮,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种族、遗传、地理气候条件、生活习惯、卫生条件、营养状况及伤病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多少等。这些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大类。研究表明,青少年身材的高矮,约60%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因素。而按科学的方法抚育孩子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长十几厘米。这说明先天不足可以后天来弥补。一般说,人到2025岁就不再长高了,而在这段年龄之前,供给足够的营养,即各种儿童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可促进孩子的身高增长。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饮食调理: (1)供给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最佳“建筑材料”,成人每天约需要蛋白质80克,儿童相对需要更高些,不仅要保证蛋白质的数量,还要讲究质量。动物性食品,如鱼、肉、蛋、奶类所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齐全,营养价值高,应保证供给和需要。大豆的蛋白质也很优良,也应给儿童多吃豆腐和豆类制品。注意饮食的科学搭配,如豆类、花生、蔬菜与动物性食物的搭配,可进一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又可取长补短,增加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有报道,赖氨酸和核酸与身高有密切关系,上述食物富含赖氨酸和核酸,宜经常给孩子食用。 (2)供给丰富的钙质: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钙600毫克,小学生需要800毫克,中学生需要1200毫克。如果食物中钙的供给不足,婴幼儿就会发生软骨病,学龄儿童就会长不高。所以,饮食中要注意供给含钙丰富的食物,如奶类、豆类及其制品,芝麻酱、海带、虾皮、瓜子仁及绿叶菜等。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钙质和鱼肝油,对增长身高也有好处。此外,提倡孩子多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因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使皮肤中的脱氢胆固醇转化成维生素D3,从而有助于钙的吸收。 (3)少吃糖:糖吃多了易影响青少年的食欲。进食量减少,势必影响营养素的吸收。而且糖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和乳酸增多,需要碱性的钙来中和,钙的消耗量增加,必然影响骨骼的生长。此外,茭白、竹笋、青蒜、菠菜等含草酸多的食物,能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使食物中的钙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应注意食用方法或少食用。 (4)吃好早餐:早餐要吃饱吃好,因为青少年如果不吃早餐,机体为了供给上课用脑及活动的能量消耗都得动用体内储备的蛋白质,这就好比釜底抽薪。长此下去,青少年就会因缺乏蛋白质而影响生长发育及身高。 总之,为了使青少年获得长身体的充足营养,一定要让青少年吃好吃饱,食谱应注意多样化,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型和营养搭配,多种食物混合吃,以达到食物的互补作用,使身体获得各种必需的营养素。要纠正青少年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鼓励青少年多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也是促进青少年长高的重要因素。此外,还要注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灵的创伤、精神紧张、情绪压抑,都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影响生长发育和身高增长,故应消除和避免,应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成长环境。第三节 青春期营养需要青春发育期是儿童发育到成年的过渡时期,年龄大致在1218岁,女性比男性约早2年。这是发育突飞猛进和性成熟的阶段,是一生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刻。从形态看,孩子身高、体重、肩宽、盆宽均有突增趋势,生理、心理发展也与之平行。男女间各方面发展的情况有差别,如男性肌肉发育较更明显,而女性体脂则持续发育。这时期的生长速度、性成熟程度、学习能力、运动成绩及劳动效率等均与营养状况关系密切。这是人类对热能和营养素需要最多的阶段,对热能及营养素的不足或缺乏也最敏感。营养不良可使发育期推迟,使生长发育各方面受到严重影响,反之,此阶段充足合理的营养不仅促进正常儿童的生长发育,也对原有营养不良儿童可因此能赶上正常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注意每个儿童青春期的到来有个体差异,故对热能、营养素的需要量也有不同。 一、营养需要(一)热能青春期体内合成代谢增加,跃进式的生长使机体对热能的需要达到一生需要的高峰。热能如供给不足,易发生营养不良、体重低下;摄入过多又可引起肥胖等问题,故热能供给要适宜。我国青少年热能供给量女性为96-100MJ(2300一2400kcal),男性100-117MJ(24002800kcal)。国外学者认为青春期身高的增长最能反映此阶段合成代谢的情况,因而个体对热能的需要应以kJ/cm身高考虑为宜。如美国1989年推荐男性11-18岁,热能供给为669-711kJ/cm身高,女性为565-586kJ/cm身高。判断热能摄入是否足够可用身高、体重衡量,但轻度热能不足对生长影响很微细,短期内不易查觉,只是最终可见生长率降低,发育成熟推迟。由于儿童发育成熟期不一,个人活动量不同,既往生长发育、营养状况也不一致,故考虑青春期热能需要时务必注意个体差异。此外这阶段少年为了满足其热能需要,往往除三餐外,以杂食、零食的摄取构成其全日营养的一部分,故要注意这些食物的营养成分。 (二)蛋白质青春期机体组织、肌肉增长很快,性器官迅速发育接近成人,因此需要供给充足、优质的蛋白质。供给量为80一90g,与热能供给一致,均是一生需求的高峰,蛋白质供热比应为13一15。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要考虑生理状况,也要注意影响蛋白质代谢的因素,如膳食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适宜的热能摄入,机体营养状态及疾病等。在迅速生长的青春期中,机体蛋白质代谢对热能不足尤为敏感。如热能摄入不足,膳食蛋白质主要消耗在糖元异生作用而不能用以合成组织。研究证实男性少年在热能充足、蛋白质供热比为15时可获得氯平衡。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简单易行方法是进行身体测量,身高、体重及中上臂围均可作为生长评价指标。生物化学方面判断指标是用肌酸酐的诽出量反映瘦体重的量。慢性营养不良时,骨铬肌量及肌酸酐徘出量均下降。血清白蛋白、运铁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等均可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但白蛋白及运铁蛋白作为评价营养状况的特异性、敏感性不高;前清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的生物半减期短,分别为23天及12小时,是早期诊断亚临床营养不良最有价值的指标。 (三)矿物质青春期的青少年,由于骨铬、肌肉、红细胞等的迅猛增长,在矿物质营养中以钙、铁、锌尤为重要、需要量增加。但据调查此类矿物质的摄入量却往往要低于供给量,因而要加以注意。 1钙 机体的钙约99存在骨路中,青少年骨路生长迅速,因而钙需要量增加,个体之间骨铬大小不同所需钙量也不同。一般成人骨量约45是在青春期获取;此阶段钙营养状况良好,有助于骨密度峰值的提高,可减缓老年时骨质硫松的发生、发展。根据国外研究青春期平均每日需存留钙300mg,如以食物钙吸收率为30计算,则在此骨路生长最活跃阶段,至少每日需要钙l000mg。各国钙供给量差别较大,WHO推荐11-15岁少年每日摄入600-700mg,16-19岁为500-600mg。美国推荐为1200mg。我国钙供给量,12岁为1000mg,13-15岁为1200mg,16-l 7岁为1000mg,18岁为800mg。 2铁 青少年不论男、女均需要更多的铁以合成大量、新的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男性瘦体重(Lean body mass)增长明显,每增加1kg体重需要42mg铁,女性则为31mg。但女性月经来潮,一次月经量平均40ml,可损失铁约每天12mg,因而青春期铁的供给量女性高于男性。机体铁的需要量除受性别影响外,尚与体型大小有关,体型愈大所需铁量愈多。据调查青少年中铁缺乏多于缺铁性贫血。 3锌 蛋白质合成需要锌,因而锌在生长过程很重要。青春期由于生长迅速及性的成熟,锌尤为重要。锌缺乏使生长迟缓、性发育不佳,补充锌可促进生长及性成熟。膳食中缺锌及以谷类为主膳食中大量植酸对锌吸收的障碍,均为青少年生长发育缓慢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报告不少青少年血浆锌水平不高,多见处于缺乏边缘水平。 4其它矿物质 如碘、镁、铜、磷、铬、氟等也不能忽视,如碘是甲状腺素的成分,是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对生长发育有重要意义。在青春期碘的需要量增加,缺碘常可致甲状腺肿。 (四)维生素青春期维生素需要的研究有限,多为从婴儿及成人的需要推算而来。脂溶性维生素A、E供给量与成人相同。据调查一般青少年维生素A摄入水平不高,约有10一40的血浆维生素A处于低水平。由于骨路的迅速增长,维生素D供给量在青少年初期仍维持在学龄儿童的10g需求量,随年龄增长至l6岁后即下降到5g,与成人相同。维生素B1、B2及尼克酸这3种水溶性维生素与热能代谢有关,故青春期的供给量均随热能供给增长而增加。据国外用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测定,发现约有11一27的青少年维生素B2摄入不足,女性较男性严重。国内某些地区以4小时尿负荷检查,发现中学生中仅有105一255维生素B2营养水平良好。维生素C供给量与成人相同。虽然我国末制定叶酸、维生素B12及维生素B6的供给量,但应了解青少年对这些维生素需求增加。叶酸在DNA合成上的作用使之在青春期机体迅速增长时需要注意充分摄入;维生素B12与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代谢有关,因而需要量也增加。完全素食者易发生缺乏;维生素B6与氮代谢过程中许多酶活性有关,故也要注意充分供给,国外发现很多青少年膳食中维生素B6摄入水平低,如增加维生素B6摄入可改善依赖于维生素B6的红细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二、饮食供给青春期少年自主性增强,学习压力大,其性发育、体态变化和面对即将在复杂社会中要成为成人等一系列问题均使之在心理、情绪方面产生很大压力。同时由于非常重视能否为同伴们所接纳,故在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容易发生改变而追赶时尚;因此其饮食有可能或不能满足营养需要,或使热能摄入过剩、其它营养素却不足。这尤其女性在青春期,由于体质的发育,一般均显得较丰满;在受到社会风气或习俗影响下,如对体型无正确看法,可严重影响其饮食行为,甚至采用不恰当的减重措施以致发生神经性厌食症而危害健康。对青春期青少年饮食供给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膳食组成青春期需要高热能及丰富的营养素,食欲旺盛,供给的饮食既有适宜的容积,又要有饱腹感。膳食组成除有适当粮谷 类,又有一定动物性食品、豆类及蔬菜,其中绿叶菜应占一半以上。世界各地均有青春期缺碘、铁、钙、锌、维生素A等的报道,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择食以获得全价营养。对零食要防止过多,并注意适当选择。同时也要防止因过于注重体型而忌食的偏向。 (二)膳食安排与学龄儿童相似,要安排好一日三餐。尤其注意早餐供给足够热能以满足上午学习的热能消耗,午餐供热应为全日总热能的35一40。考试期间提高膳食质量,多供给优质蛋白质及类脂,特别是卵磷脂及维生素A、B1、B2、及C以补充高级神经系统紧张活动下的特殊消耗。在运动锻炼较强时也要加强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的供给。第四节 中小学生需要的五类食品小学生每天应吃的食物有: 第一类食物:米饭、馒头、面条、玉米、红薯共375克,主要摄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 第二类食物:肉75克、鱼虾类25克、蛋25克、奶及奶制品200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食物:大豆及其制品75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水果75克、蔬菜250克,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提供热能。 中学生每天应吃的食物有: 第一类食物:馒头、面条、玉米、红薯共500克,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维生素。 第二类食物:肉100克、鱼虾类200克、蛋50克、奶及奶制品200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 第三类食物:大豆及其制品150克,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 第四类食物:水果100克、蔬菜300克,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 第五类食物:食用油15克、食糖10克,提供热能。第五节 适宜青少年的健脑营养素实践证明,通过调整饮食可迅速改善大脑的疲劳状态,所谓健脑食物,不是指某一种食品,也不是指某一种营养成分,而是指一种平衡的营养状态。那种认为只吃某种食物便可增强脑力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而有效的健脑方法是摄入对大脑有益的含有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并进行合理搭配,以增强大脑的功能,使脑的灵敏度和记忆力增强,并能清除影响脑功能正常发挥的不良因素。 (1)脂肪:是脑细胞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在脑的成分中,50%60%是由脂肪组成,脑需要的必需脂肪中,主要有亚油酸、亚麻酸,也就是不饱和脂肪酸是构 成脑的最主要的营养素。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脂肪量的供给,可多选植物脂肪。动物性脂肪对维持脑功能有一定作用,可定时吃一点肥肉,但数量不能太多,要防止因补了脑而损坏了血管和心脏,植物和动物脂肪的比例应73,即植物脂肪7,动物脂肪3。另外,磷脂也是脑细胞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脂肪食物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可促进脑细胞发达,并保证脑的功能良好,是健脑的理想食物。最好的脂肪健脑食物是:野猪、野兔、野鸟、麻雀、鹌鹑、非养殖的鱼类及水产品,如虾、蟹、乌贼鱼、鱿鱼、牡蛎、鲜贝、各种鱼,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及产品,如猪、牛、鸡、鸭、鹅、鸽子及其蛋。核桃仁、芝麻、松子、榛子、香榧子、花生米、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腰果、杏仁、桃仁、毛栗子等。作为健脑脂肪,不论是动物脂肪或植物脂肪,只要是在自然状态下饲养的动物及其产品,土壤、水源、空气未被严重污染,不用过量化肥及农药种植的植物脂肪均为优质脂肪。目前,经速成手段喂养出来的鸡、鸭、鱼、猪、牛等食用肉动物,因这些动物既不活动,又强行喂入含大量生长素的饲料,这就造成脂肪在动物体内大量积蓄,使能保证脑功能良好的优质不饱合脂肪酸减少了。多食入这种动物脂肪后,会使体内脂肪积蓄,给身体带来恶劣影响,使脑的功能下降,儿童由于脑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不但影响脑的发育,而且会成为小胖子,有的还会性早熟,因而要注意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这些食物。为保证小儿头脑能健全发育,要选择不饱合脂肪酸食物。 (2)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脑的成分中,30%35%是由蛋白质组成脑中蛋白质的功能是控制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主宰脑的智能活动,帮助记忆与思考。在语言、运动、神经传导等方面也起主要作用。最好的蛋白质健脑食物是:非养殖的鱼、虾、贝类,如各种海鱼、黄鱼、鳊鱼、带鱼、乌贼鱼、金枪鱼、鲜贝、蛤蜊、牡蛎、蛏子、淡菜。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如:猪、牛、羊、鸡、鸭、鹅、鸽、鹌鹑、禽蛋、牛奶、羊奶、核桃、花生米、芝麻、各种豆及其制品如黄豆、豆浆、豆腐、豆腐脑、豆脑干、素鸡、千张、腐竹、豆芽、青豆、蚕豆、小豆、豌豆、荷兰豆、葵花子、西瓜子、榛子、莲子、杏仁、鸡头米、毛栗子。 (3)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能源,也是脑活动的能源,是脑活动的燃料,人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分,进入体内先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被身体吸收,葡萄糖由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成为活动时所需要的能源,脑是消耗量最多的器官,也就是消耗葡萄糖最多的器官,脑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全身能量消耗总数的20%。糖的最好来源是以没被严重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而施有机肥料种植的,又没经过精加工的糙米、胚芽米及国家规定的八五面、九二米、小米、黄米、糯米、玉米、高梁、大麦、小麦、荞麦、燕麦、蕃薯、竹薯、木薯、锋蜜、山薯、红糖等。每人每天食入的粮食中糖的分量已经足够了,不必要再另外补充糖分,如过多的补充糖分,特别是精制糖,会使脑进入过度疲劳状态,影响脑的功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应限制糖分的食入。 (4)维生素C:能促进脑细胞结构坚固,消除脑细胞结构的松驰或紧缩,起到润滑油的作用。维生素C在脑内能使脑细胞敏锐地发挥功能,使脑机敏灵活。如维生素C供应不足,会使脑细胞的结构松驰或紧缩,使脑神经细管发生堵塞、变细,导致脑细胞活动能力降低和脑功能低下,影响智商。如果小儿时期缺乏维生素C,严重的会引起精神分裂症和自症。含维生素C高又能健脑的食物有:西红柿、土豆、山药、包心菜、芹菜、荠菜、蕨菜、马兰头、苋菜、野苋菜、野葱、菠菜、菊花菜、青菜、木耳菜、生菜、三叶青、大白菜、黄芽白、酸枣、青椒、鲜枣、草莓、柿子、金橘、苹果、 梨、杨桃、荔枝、龙眼、桔子、广柑、柚子、无花果、葡萄、水蜜桃、菠萝、芒果、批杷、黄皮果等。因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遇高温也易破坏,在烹调新鲜蔬菜时,一定要做到先洗后切,切后再炒,炒熟就起锅,不能炒的时间太长,如炒的时间太长,维生素C就破坏了。吃带皮水果时,也应洗后再削皮,皮削好马上吃,不能摆放,因去皮后摆放维生素C见光就氧化,损失维生素C。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削皮后摆放不长时间就变黄,这就是维生素C氧化了。有的人喜欢用开水烫水果,水果经开水一烫,维生素C就氧化,被破坏了。 (5)维生素E:对脑的作用是防止不饱合脂肪酸的过氧化,防止脑陷入酸性状态。造成脑细胞的脂肪发生氧化状态以后,脑组织含有多量易于氧化的不饱合脂肪酸,使脑开始衰老,维生素E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防止脑内产生过氧化脂质,预防脑疲劳,延缓脑的衰老。含维生素E高又能健脑的食物有:谷胚、麦胚、小麦、胚芽油、棉籽油、米糠油、植物油、黄油、禽蛋、粗米、粗面、高梁、玉米、花生、芝麻、大豆、青豆、菠菜、芹菜、青菜、荠菜。 (6)维生素B族:包括维生素B1、B2、B6、烟酸、泛酸、B12等。它们在脑内的共同作用是帮助蛋白质的代谢。例如,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从 氨酪酸制造阳性物质时,维生素B1和B12是必不可少的辅酶,而在从 氨酪酸制造阴性物质时,维生素B6和泛酸又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为了使头脑能同时具有很多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除了多吃富含谷氨酸的食物之外,还要注意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 (7)矿物质: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矿物质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每天都需要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高可引起机体中毒,过低可明显地使人的智力下降。 钙: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元素,总量超过1000克,其中99%存在于骨骼,仅1%分布在血液及其他软组织中。钙对人体有很多生理生化功能,它在神经冲动传递、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和肌肉的应激,以及某些酶活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钙对大脑也有很多重要作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抑制脑神经细胞的异常兴奋,使之保持在正常状态。许多实验证实,脑组织内钙含量的多少,将影响这个人一生的脑功能。若脑内有充足的钙,则可使脑细胞正常地行使其职能,这时即使遇到较为严重的精神刺激,也可泰然处之。若脑内缺钙,则往往发生病态性异常兴奋,此时,即使很弱的刺激,也会引起严重的精神反应。近年来科学实验表明,脑内钙含量与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有密切关系,缺钙的孩子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较差、易疲惫、学习成绩不佳等表现。 镁:镁与人的智力发育也有密切关系,镁可加速与人的精神活动有关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合成。 磷:磷是大脑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无机盐,磷不仅是脑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的主要成分之一,而且直接参与神经纤维的传导和细胞膜的生理活动,体内含磷正常则可使人反应灵活,记忆力强,思维敏捷。如缺少能使人的智力明显下降。 铁:铁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成分,主要参与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如果缺铁,会引起贫血,还会使大脑的运转速度降低。 铜:铜在体内可促进铁的吸收,微量铜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有益的,如果缺铜,会使大脑变得反应迟钝,但过量后反而不好。 锌:人脑中锌含量占全身锌总量的7.8%,如果食物中缺乏锌的供给,大脑中酶的活性就会降低,就会直接影响脑神经激素,使记忆力、理解力下降。 第六节 考试前的营养调配与补充为了应付统考,很多学生都要熬夜用功,但是早晨又得早起赶到学校上课,这是现在学生的生活写照。 除了早、中、晚餐以外,大部分学生常有吃宵夜的习惯。过着这种紧张生活,如不吃东西就好像缺少了什么的感觉,因此都喜欢吃些速食面、面包、饼干等糖质或淀粉质多的食品。其实呢,学习用功所耗费的热量比想象的少,不过由于睡眠时间的不足,过度的精神紧迫,会使身体失调,且容易患维生素不足或矿物质不足的毛病,而且摄取过多不必要的糖质或淀粉质,会消耗更多的维生素B群,因此考生们要注意多摄取维生素B群。还 有,长时间读书会使眼睛疲劳,所以也要摄取足够的维生素A。当然C、E等其他维生素也要经常注意摄取。 统考是短期决战,在这期间以综合维生素丸来进行适当补充,也是一个办法。但用量中须注意控制,避免出现副作用。 一般说来,考试期间,热能消耗量不大,而精神却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消化能力可能略有下降;另外,统考大都是在盛夏举行,天气炎热,人体内的水分较易散发,在安排饮食时,要以考生的生理特点及所处和环境条件而定。 饮食量:不应吃得过他,一般以78成饱为宜,以避免胃部不适和影响对大脑的血液供应。 食物选择:在食物方面要选用体积量小,易于消化吸收的高糖、低脂肪、含无机盐和维生素多的食品。高糖、低脂肪的食物易于消化,并可使体内肌糖原的贮备量增加,从而提高考生的耐力。如考前过多地食人肉类食品,不补充的蔬菜和水果,就会使体液趋向于偏酸性。血液酸度增加,致使考生容易疲劳而影响水平的发挥。所以考生家长应对碱性、中性、酸性的食品搭配稍多留意(有关碱性、中性、酸性的食品问题,见本章第十节“改变孩子的酸性体质”)。 考前饮水:高考适逢盛夏,考生要防止虚脱,以免影响水平发挥,甚至中断考试。考生应在考前23天内,使身体保持充足的水分。可在临考前喝水l00200毫升。 考前服糖:考前服糖,可节约肌糖原的消耗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改善耐久力,延迟或减轻疲劳的发生。一般考前补充50克左右的糖为宜,不宜太多。 考前喝咖啡或浓茶。咖啡和茶都能引起神经的兴奋。考前服用少量咖啡,对延长耐久力、加强体力和增加脂肪的利用有一定作用。但要注意用量,对其敏感者千万不可服用。 第七节 同学,你有不良饮食行为吗? 同样是“吃”,有的“吃”出了健康,有的反而“吃”出了疾病,可见“吃”中大有学问。这学问就是要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平衡的膳食营养。 一、吃零食和洋快餐过多。受西方饮食模式的影响,食品种类的增加,食品广告的宣传,学生吃零食和洋快餐增加厂。很多小食,如味精紫菜、炸薯条、虾片、炸鸡腿、巧克力、冰淇淋、牛油蛋糕等等,大多是高脂、高糖、高盐、高味精食品,甚至含过多的添加剂,营养密度低,营养价值不高,学生过多进食这类食物容易导致肥胖、龋齿,也会影响正餐的胃口,应少吃为佳。确有必要补充小吃时,如参加体育活动后或考试期间,可适当选用全麦面包、牛奶或豆奶、果仁或水果等。 二、用含糖饮料代替白开水。要知道,大部分软饮料pH值在2.0-4.0之间,含有蔗糖和其他糖类,果汁饮料含有天然果糖、葡萄糖。所有这些成分都增加致龋的危险性。过量饮用导致糖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有的饮料含有咖啡、可乐等成分,有利尿作用;有的含有合成香料、色素或防腐剂,会影响胃肠功能,加重肾脏负担。实际上,饮含糖饮料不如喝白开水,这是因为白开水易解渴,进入人体后立即发挥其调节体温、输送养分和消除废物等功能,因此,建议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三、挑食或偏食。据家长和学校反映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喝牛奶,不爱吃豆腐,不爱吃水果,蔬菜也吃得很少,对鱼、肉、蛋则挑着吃。这样容易造成营养素不均衡。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吃多种多样的食物,特别要强调对奶类和豆制品的摄入。 四、盲目节食减肥。有的青少年尤其是女孩,往往为了苗条而盲目节食减肥。不吃早餐、只吃青菜不吃肉、一餐只吃小半碗饭者大有人在。结果引起体内新陈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出现低血糖、低血钾,有的甚至因节食导致“神经性厌食症”。专家认为,正确的减肥办法应是合理控制饮食,多参加体力活动,使能量的摄入和消耗达到平衡,才能保持适宜体重。 随便购买无卫生保证的街头食品。眼下街头无卫生保证的食品可真是“琳琅满目”,什么烤羊肉串、臭豆腐、萝卜牛脯满天飞。有调查资料表明,校门附近食品摊点和街头食品摊点整体卫生状况不合格率达70%;持有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的从业人员不到一半,食品污染严重,餐具未经消毒,滥用食品添加剂和调料。这些都很容易引起食源性感染,危害学生健康。 第八节 青少年的五大健康问题目前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着五大健康问题,而这些疾病多源于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和社会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问题之一是营养不良和肥胖。在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问题同时并存,由于这两类人群数量都不少,因此这一状况被专家称为“双峰现象”。 现在不少女学生流行减肥,都期望自己是“骨感美人”,体检就发现,大约有20%-30%的女中学生,个子长高了,体重却跟不上,而按身高体重的标准计算就属于营养不良,近几年女学生的胸围指数也有所下降,很多女学生为身材苗条,拼命节食,甚至有女学生通过吃减肥药来达到目的。在全国范围内,儿童营养不良问题相对集中的是西部,但在北京,618岁的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的孩子也占到6至7。造成这部分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不同于西部的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而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模特儿身材而过度节食等等。 这种盲目的减肥与学生的审美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到底什么是美,在学生中存在误区,老是认为瘦就是美。事实上,学生在青春期发育阶段,营养跟不上,头发发黄,面色发白,身体抵抗力差,容易生病,学习没有精力不说,对身高和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注意饮食均衡。 欣宜妈妈最近特别着急,原来12岁的欣宜要小学毕业了,可是体育成绩无法达标,原因就在于她太胖,身高只有152厘米,体重却有61公斤。一跑就喘,动作又慢,这不达标不仅影响个人成绩,还影响到集体的成绩。妈妈后悔当初没有让孩子养成好的饮食习惯,欣宜老爱坐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吃零食,临睡还要吃宵夜。 在北京,与营养不良相比,更严重的问题是肥胖。近两年肥胖儿的增长速度惊人,北京的中小学生中肥胖儿占大约15,这一数字比10年前翻了一倍。有数据表明,目前广州市中小学生中,营养不良的孩子明显减少,但肥胖比率逐年增加。体检中肥胖的检出率在3%-5%。肥胖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另外,肥胖的学生在学校里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的孤立。 孩子是否属于肥胖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BMI=体重2(公斤)/身高(厘米),这个指数在18-22属于正常,23-25超重,大于25则就是肥胖。 肥胖原因有两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双亲都肥胖,孩子70%-80%也会肥胖,单亲肥胖也有40%会遗传给孩子。但是环境的影响远远大于遗传的因素。肥胖还因为摄入多消耗少及缺乏运动而造成的。尤其在孩子处于青春期发育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在饮食上加以控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肥胖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都有深远影响,儿童肥胖会导致成年肥胖,而成年肥胖又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肿癌等疾病。目前这些疾病已经呈现低龄化趋势。因此,遏制青少年肥胖已是刻不容缓。 第二个问题是近视。不少孩子在学校看黑板总是眯着眼睛,文峰前两年就开始戴眼镜了,当时只有100多度,这次体检发现近视加重了许多,现在眼镜的度数已升至300多度,平时基本上已经摘不下眼镜,不然走在马路上就看不清对面的人了。 在我国“小眼镜”特别多,高中毕业大约70%都是近视眼,初中毕业也有50%,现在就连小学生也有10%-20%离不开眼镜了。随着年级的增加,近视的学生也逐渐增加。1998年,我国中小学生中近视的患病率居世界第四;而1999年,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在城市中,近视率居高不下,还在继续增长,农村则明显上升。 造成近视眼有以下几个原因:(1)不注意用眼卫生,坐姿不正确;(2)光线不足;(3)用眼过度。其中最主要的是用眼过度,学校虽然有眼保健操和课间操,这些都不足以让学生的眼睛得到放松,一天上课、看书、做作业的时间需要八九个小时,再加上看电视、玩游戏,眼睛特别容易疲劳。而且近视的发生提前了。过去防止近视的重点放在9岁以后,现在家长和学校应在孩子幼儿园和一入小学阶段就开始防范近视。 同时,在减轻课业负担后,家长应注意让孩子在家中不要用眼过度,看电视、打游戏机、看光盘时间过长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平时可以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能帮助消除眼睛疲劳的食物,如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蛋类、胡萝卜、橘子、柿子等。 第三个问题是龋齿。很多小学生体检中发现龋齿,其实就是烂牙,医生就发通知给学生去医院补牙。广州市学生的烂牙率在30%-40%,即10个学生中就有3-4个学生有龋齿,而填补率却只有80%。 我国中小学生的龋齿发病率与世界水平比较并不高,但是有了蛀牙不及时修补的问题突出。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很少关心孩子的龋齿,对孩子的牙齿预防保健意识比较差。发生烂牙主要因为孩子饭前饭后不注意口腔卫生,即使刷牙也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有些孩子小小年纪恒牙就坏掉。有了蛀牙应及时修补,即使是乳牙也要修补,因为乳牙如过多脱落,会影响恒牙长出后的排列。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做口腔检查,也可以给孩子使用一些氟化泡沫,让牙齿有一个氟的保护膜,半年一次,对健康的牙齿有保护作用。第四个问题是贫血问题。丽丽总是病蔫蔫的,面色苍白,时不时还会头晕。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本应活泼、健康、充满青春气息的,可是在学校女学生贫血的现象还比较常见。尤其从五年级开始,就有大约10%-20%的女学生会出现贫血,这主要与女学生的月经来潮有关。 与大城市孩子营养不良问题有相似之处,这种贫血不是没有相应食物造成的,而与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缺乏有关。例如,有的家长可能不知道,炒菜用铁锅就可以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很多铁。再如在吃饭前喝桔子汁、吃西红柿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饭后喝茶则不利于铁的吸收。此外,牛奶、鸡蛋中虽含有铁,但很难吸收,而瘦肉、猪肝中的铁质则容易吸收。了解了这些知识,纠正贫血就很容易做到。对于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出现贫血,也不必惊慌,主要还是在饮食上加以补充铁质,多吃动物肝脏、肉类、鸡蛋、水果,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比如橙子,能够促进铁质的吸收第五个问题是心理卫生问题。目前在中小学生中过度害羞、胆子小;有暴力倾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特别是在面临升学、就业、早恋等压力时。 专家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还将呈上升趋势,因此社会、老师、家长应对这一问题充分关注。 第二单元 常见疾病与预防前言 健康、疾病和亚健康第一节 近视眼第二节 感冒第三节 高血压病前言 健康、疾病和亚健康健康对任何生物体,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 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健康有更广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的章程给健康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上的,心理上的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不仅仅意味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康的最核心的,属于医学领域的方面是: 环境健康,营养学, 疾病预防,和公共健康事务。人们可以调查这些方面来帮助评测健康的程度。在一些国家,健康包括在满足更基本的食品,住所,和基本的医疗保障后,对身体状态的管理。很多这类的实践是为了追求幸福,实际上,是致力于控制富裕的副作用,例如肥胖和缺乏锻炼.健康观念从19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开始逐渐流行,那时正是中产阶级在工业化的世界开始出现;也从那时开始,一个新兴的繁荣的大众有了时间和资源来追求幸福和其他形式的自我提升。许多早期的消费产品,从玉米片到漱口水,都是从公众对健康日益增长的兴趣中派生出来的。健康可以用科学的测试或者实践来维持,例如检查胆固醇,血压,葡萄糖 等等。它也包含一些有争议的实践,例如避免某些食物,射入某些维生素或者替代药品(alternative medicines)。健康的主观性可以用这样的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某人为了避免食品添加剂而有选择的吃东西来延长寿命,同时根本不顾忌上车开个几百英里。但统计数据表明,开车带来的死亡率或者事故发生率比吃带有添加剂的食品的危险大得多。但是人们认为避免某些食品或者添加物就可以觉得“健康”,而避免开车仅仅觉得是不方便。对健康的追求过程能够以一种安慰剂的效果来提升健康,尽管用到的技术还没有被科学所证实。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可能减缓心理上的压力,提升自我对健康的感知,达到一种提升了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有一些已经被证实了的,对身体不同系统有益的效果:例如血压,肠胃系统功能,以及免疫反映。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多数疾病,机体对病因所引起的损害发生一系列抗损害反应;自稳调节的紊乱,损害和抗损害反应,表现为疾病过程中各种复杂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使机体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特别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和体力减弱甚至丧失。亚健康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检查无明显疾病,但呈现出疲劳,活力、反应能力、适应力减退,创造能力较弱,自我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的一种生理状态,也称为“机体第三种状态”、“灰色状态”。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是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又因为其主诉症状多样而且不固定,如无力、易疲劳、情绪不稳定、失眠等,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症”。亚健康这一提法在国外已有10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国是1996年5月才提出的。亚健康并不健康,那属于身体机能失调疾病。当然,它不属于现有的已经明确病因和定义的疾病,但它会诱发这些疾病。因为在亚健康状态,人的免疫功能将大大降低。亚健康也往往是一系列疾病的前兆。“亚健康”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危害早被历代医学研究所证实。在中医学,亚健康属于“虚”,健康平衡状态已经被打破,但量变还没有质变的程度而已。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大,在发达国家和城市中,除了确诊的病人外,常人眼中的健康者有一半左右处于“亚健康”状态。据统计资料表明,国内目前也有半数以上的人处于这种状态,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4月8日在北京举办的“21世纪中国亚健康市场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约有15%的人是健康的,15%的人非健康,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病因追究引起人的第三种状态的原因,主要是:1、饮食不合理。当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都可导致机体失调。过量吸烟、酗酒、睡眠不足、缺少运动、情绪低落、心理障碍以及大气污染、长期接触有毒物品,也可出现这种状态。2、休息不足,特别是睡眠不足。起居无规律、作息不正常已经成为常见现象。对于青少年,由于影视、网络、游戏、跳舞、打牌、麻将等娱乐,以及备考开夜车等,常打乱生活规律。成人有时候也会因为娱乐(如打牌、麻将)、看护病人而影响到休息。3、紧张程度过高,压力太大。特别是IT白领人士,身体运动不足,头脑透支。4、长久的不良情绪影响。临床表现和诊断医学检查查不出疾患。根据患者主诉可确诊患者感到无缘无故的头痛、两眼发黑、疲乏无力、失眠、心绪不宁、心慌甚至视力模糊、呼吸困难、自我感觉不佳,工作能力大不如前。可能伴发神经衰弱。亚健康治疗的关键在于自我调适,消除那些诱发因素。中药或膳食调节也是我的推荐。美国著名医学专家经过十多年研究认为,第三种状态的人,既有坠入疾病深渊的可能,又有成为健康人的希望。因此,国际卫生组织前不久就此提出现代人的“健康”新概念:一利用合理多样的饮食摄取营养。没有任何一种食物能全面包含人体所需的营养。西方营养学家提倡每人每天要吃50种食品以上。而我们日常多数人的食物都存在单调化,长期一贯制,根本不是以自身身体需要来进行膳食安排,我们讲吃多种食物,是改革习以为常的不良饮食习惯,多吃不常吃的,山珍海味要有,牛奶要喝,粗粮、杂粮、蔬菜、水果要多吃,这样才符合科学合理均衡营养观念。自己调理好饮食,便是作自己最好的医生。饮食合理,疾病就不易侵入,自己建立科学合理饮食机制还有一个对身体健康有益的地方,就是饮食的食疗作用。中国传统食疗是最优秀的营养健身成果。药膳是中国饮食文化和医疗文化的结晶,提倡以食为主,药食结合,起到良好食疗效果。因此在日常饮食生活中,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适当安排食疗食品能起到防病治病作用。建立自我饮食机制还要注意饮食方法,凡是暴饮暴食,大饥大饱,瞎吃乱吃都是不科学的。一定做到定时定量,有针对性,均衡消化,保证营养。二千万别透支睡眠。现代人的睡眠透支已成为目前最流行的都市玻在对工作和娱乐的热情日趋高涨的同时,人们睡眠的时间越来越少。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睡眠不足也已成为我国当今最普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自古以来,睡眠一直占据人类生活13左右的时间,它和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睡得香”为健康的重要客观标志之一。人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者身体不适时,美美地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增,身体的不适也会有所减轻,甚至恢复如常。由此可见,质量好的睡眠确是一味有益身心健康的滋补品。这其中确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三建立动养机制。人的健康躯体也是一种神形的表现,之所谓要神形兼备。人的健康的精神状态来自于自身的思想意志,一方面人总是要有精神的,另一方面精神也要靠肢体,人体的各种力量的养护,使人的思维,内脏各器官功能都保持兴旺状态,人才能显得精神无比。人的形养还在于自身体育锻炼。人之所以生病,很多原因是不加强锻炼造成的,更有甚者,现代人热衷于都市生活忙于事业,忙于工作,而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加强自我运动锻炼可以防病治病,延缓衰老。四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神旺盛。广泛的兴趣爱好,会使人受益无穷。它可以增加你的活力和情趣,使生活更加充实,生机勃勃,使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因此,人们在娱乐活动中,应该发展多种兴趣。比如说,可以培养自己听音乐、钓鱼、养花、绘画、集邮、跑步、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在电脑上写数学试卷
- 蒲城县高二联考数学试卷
- 班级活动方案策划300字(3篇)
- 水渠围堰施工方案(3篇)
- 河北企业线下活动策划方案(3篇)
- 线上签约活动方案策划(3篇)
- 辽宁水帘施工方案(3篇)
- 杭州混凝土施工方案公司(3篇)
- 银行年度活动策划方案(3篇)
- 农村庭院大门施工方案(3篇)
- 征兵心理适应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雾化铜粉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山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警用执法记录仪行业市场供需规模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公司车辆道闸管理制度
- T/ZHCA 007-2019染发化妆品眼刺激性试验体外测试方法牛角膜浑浊和渗透性试验
- 电梯砝码租凭合同协议书
- (高清版)DG∕TJ 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三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练习大全(每日一练共22份)
- 炒股保底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