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文体阅读格式.doc_第1页
三大文体阅读格式.doc_第2页
三大文体阅读格式.doc_第3页
三大文体阅读格式.doc_第4页
三大文体阅读格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大文体阅读技巧 1 记叙文阅读指导一.理解或赏析题目理解题目:1从字面意思上回答(意思是什么)2从主旨上回答(表现了什么精神、品质、突出了人物什么形象等)题目的意思既指-,又指-题目的作用1作为文章线索2揭示了文章什么主旨。3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运用什么修辞及作用。二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某人做某事,结果三 理解文章主旨抓题目、抓开头总领句、抓结尾总结句 、抓抒情议论句。四 找线索或顺序 抓贯穿全文的事物、抓反复出现的词语五、人物描写方法、作用及形象概括1熟记五加一种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描写(以及细节描写)和两个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作用:运用什么描写,生动的表现人物什么性格、品质等。3形象概括的技巧:一抓主要方面(至少两点),二抓文章主旨六、 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做铺垫,突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七、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 回答加点词语的含义要抓住该词在文中的比喻义、象征义、褒贬变化。 回答加点词语的作用一般“用什么一词,写出了,表达了。”八怎样回答句段作用? 一看位置,二记格式:A、在开头1、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2、总领全文;3、为下文作铺垫。B、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 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收束前文的引起下文的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在中间:C、在结尾结构上照应开头或点题,内容上总结全文,点明或深化主题、画龙点睛。令人深思,给人启示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九、怎样赏析语言?1抓语言特色赏析,如质朴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感情,活泼的语言表达乐观的心态。2抓句式特点赏析,如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使语言朗朗上口,富有韵律。3抓修辞手法赏析,运用什么修辞,形象生动或强调突出了什么。十、表现手法及作用 一熟记方法和作用1借景抒情 2托物言志 3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使文章跌宕起伏,增强了感染力。)4对比手法(作用:把和做对比,突出了)5衬托手法(作用:以衬托,突出的特点思想等。11、 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生动形象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12、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2说明文格式一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把握说明对象方法:抓住题目、反复出现的词语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抓首句(中心句)抓提示语言,如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二怎样找说明方法及作用:熟记方法及作用:分类别,下定义,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画图表。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举例子:列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列数字:用具体数字,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作比较:把和做比较,突出强调了特点(地位、影响等)。打比方:把比做,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下定义: 引资料:引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说明该事物的特点。画图表摹状貌作诠释三 怎样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1分不同方面回答,2既要全面,又要简洁。四 怎样理清说明顺序和文章结构层次?1了解常用顺序(时间、空间、逻辑)和常见结构(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纵式、横式)。2抓关键句,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各段的中心句。3抓关键词,如表时间的词,表方位的词,表因果的词,表递进的词。五 语言赏析常见类型1:句中某个词能否换成其他词?为什么? 不能,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从什么(程度、数量)上说明了什么意思,如果去掉就变成了什么,于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运用比喻、拟人还要答生动性)常见类型2:句中某些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这一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一致,调换后就不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2)这几个词与上文想照应。补充: 3议论文格式1怎样找论点? 注意位置:看题目、开头、结尾、概括,注意形式:论点是一个能表明作者观点的主谓句。2论证方法及作用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作用:举例论证 :列举谁的事例,具体有力的证明了什么观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道理论证 : 引用谁的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有力的证明了 什么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对比论证:把什么和什么做对比,有力的证明了什么论点, 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比喻论证:把什么比做什么,生动形象地证明了什么论点, 增强了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