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区代码区堆栈区操作系统堆栈.doc_第1页
数据区代码区堆栈区操作系统堆栈.doc_第2页
数据区代码区堆栈区操作系统堆栈.doc_第3页
数据区代码区堆栈区操作系统堆栈.doc_第4页
数据区代码区堆栈区操作系统堆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义结构体指针时,有没有同时分配存储空间啊?看到结构体的数组定义好以后就直接可以用了。但是结构体指针在链表中还要malloc()申请空间。这是为什么啊? 定义结构体指针时并没有分配存储空间,所以要用malloc()申请空间。它都不知道要分配多大空间啊下面仅仅是定义一个类型,不会产生变量,所以不存在分配空间的问题structdatainti;intj;voidmain(void)structdatadat1;/定义一个structdata类型的变量,和inti同理。printf(%dn,sizeof(structdata);/8个字节printf(%dn,sizeof(dat1);/8个字节structdata*pdat1;/定义一个structdata类型的指针,和int*pi同理。printf(%dn,sizeof(pdat1);/4个字节,就是一个指针的空间,pdat1并没有结构体变量的信息。pdat1=(structdata*)malloc(sizeof(structdata);/申请一个空间,把该空间地址给pdat1.printf(%dn,sizeof(*pdat1);/8个字节structdatadats12;printf(%dn,sizeof(dats1);/16个字节,两个data变量,不是data指针。dats10.i=20;/可以直接使用数组里面的结构体变量dats10.j=30;structdata*dats22;/指针数组,包含两个指针,而不是结构体变量printf(%dn,sizeof(dats2);/8个字节,两个指针的大小dats20-i=20;/错误!还没有给dats20指针分配空间dats20-i=20;/错误!还没有给dats20指针分配空间dats20=(structdata*)malloc(sizeof(structdata);/分配空间dats20-i=20;/okdats20-i=20;/ok声明任何对象并定义变量,除了静态成员在一个特别的区,其他的在栈上开辟空间,不用了自动清理,用malloc,realloc,calloc,newnew开辟空间是动态分配空间,在堆上进行。值得说明的是,栈空间很小(相对于堆而言),很昂贵,但是通常执行更快。在Windows下,一个进程的栈在最高端,向下增长,堆在栈下面,向栈的方向增长,下面是数据和代码。Linux下内存布局由开发工具和操作系统合作负责,这四个部分相对位置布局不确定。windows默认栈大小是1M栈和堆是共享一内存的,可以调节它们的比例。来设置栈和堆的大小。不过一般情况下,还是用不着的。inta110;int*a10int*a2;很容易知道,a1是包含10个int的数组,大小也就是10*sizeof(int)。我们可以直接使用a1不要在进行什么初始化或者分配空间的游戏,因为数组a1里面本身存放的就是int变量本身了。int *a10 是个指针数组,即a是int*类型 有10个;即里面存放指向int型的指针。然后a2,是一个int*的东西,也就是整型指针,a2不能存放int变量,这样类型不匹配,它只能存放地址,一个int变量的地址。如果要使用a2,必须首先对a2初始化,即将它指向一个int变量的地址,如:a2=(int*)malloc(sizeof(int);或者inti=10;a2=&i;所以,malloc函数的作用是首先声明一个变量,然后返回该变量的地址。所以:a2=(int*)malloc(sizeof(int)的含义就是把该变量的地址赋值给a2,和a=&i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一个变量是栈上,一个是堆上,都是一个地址赋值。Linux下软件安装方法总结:一、rpm包安装方式步骤:1、找到相应的软件包,比如soft.version.rpm,下载到本机某个目录;2、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3、cd soft.version.rpm所在的目录;4、输入rpm -ivh soft.version.rpm二、deb包安装方式步骤:1、找到相应的软件包,比如soft.version.deb,下载到本机某个目录;2、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3、cd soft.version.deb所在的目录;4、输入dpkg -i soft.version.deb三、tar.gz源代码包安装方式:1、找到相应的软件包,比如soft.tar.gz,下载到本机某个目录;2、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3、cd soft.tar.gz所在的目录;4、tar -xzvf soft.tar.gz /一般会生成一个soft目录5、cd soft6、./configure7、make8、make install四、tar.bz2源代码包安装方式:1、找到相应的软件包,比如soft.tar.bz2,下载到本机某个目录;2、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3、cd soft.tar.bz2所在的目录;4、tar -xjvf soft.tar.bz2 /一般会生成一个soft目录5、cd soft6、./configure7、make8、make install五、apt方式安装:1、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2、apt-cache search soft 注:soft是你要找的软件的名称或相关信息3、如果2中找到了软件soft.version,则用apt-get install soft.version命令安装软件 注:只要你可以上网,只需要用apt-cache search查找软件,用apt-get install软件六、bin文件安装:如果你下载到的软件名是soft.bin,一般情况下是个可执行文件,安装方法如下:1、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2、chmod +x soft.bin3、./soft.bin /运行这个命令就可以安装软件了/*关于本文档*filename:Linux下软件安装方法总结*purpose:总结了Linux下各种软件安装方法*wrote by: zhoulifa() 周立发()Linux爱好者 Linux知识传播者 SOHO族 开发者 最擅长C语言编程*date time:2006-07-26 18:10:00*Note: 任何人可以任意复制代码并运用这些文档,当然包括你的商业用途* 但请遵循GPL。*Hope: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科学技术发展出力*/七、不需要安装的软件:有了些软件,比如lumaqq,是不需要安装的,自带jre解压缩后可直接运行。假设下载的是lumaqq.tar.gz,使用方法如下:1、打开一个终端,su -成root用户;2、tar -xzvf lumaqq.tar.gz /这一步会生成一个叫LumaQQ的目录3、cd LumaQQ4、chmod +x lumaqq /设置lumaqq这个程序文件为可运行5、此时就可以运行lumaqq了,用命令./lumaqq即可,但每次运行要输入全路径或切换到刚才生成的LumaQQ目录里6、为了保证不设置路径就可以用,你可以在/bin目录下建立一个lumaqq的链接,用命令ln -s lumaqq /bin/ 即可,以后任何时候打开一个终端输入lumaqq就可以启动QQ聊天软件了7、如果你要想lumaqq有个菜单项,使用菜单编辑工具,比如Alacarte Menu Editor,找到上面生成的LumaQQ目录里的lumaqq设置一个菜单项就可以了,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到/usr/share/applications目录,按照里面其它*.desktop文件的格式生成一个自己的desktop文件即可。建议开发者们不要用red hat/red flag/suse等第一代Linux操作系统,用这些除了方便(也就是说比较傻瓜型)、界面豪华点外没什么好。用debian/ubuntu等第二代吧,apt命令安装软件是最简单的。apt命令会自动解决软件安装过程中的依赖问题,会把没有的包安装上,会把版本低的包自动升级,当然,都是要经你确认一次的。如果你使用Red Hat等第1代Linux系统,安装软件是比较麻烦的事,rpm -ivh softA.rpm是用来安装softA软件的,但通常情况下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提示说需要安装softB1, softB2, softB3等一堆软件,然后你安装softB1软件包时,可能又会提示你说需要安装softC1, softC2, softC3, softC4等一堆软件这样一来你就只够时间到处去找这些软件包了。光盘上没有就得去网上下载,网上还得搜索半天,时间都花在搜索软件包了。而且就算找到这些软件包,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softC2软件包必须在softC1软件包之前安装才可以,顺序错了也安装不成功。但这谁知道呢?难啊。所以,你没有时间来安装体验软件的功能了,更别说开发软件了。建议你安装第2代Linux操作系统,典型的是Debian Linux和Ubuntu Linux,我之前在文章“如何在安装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里提到一个简明安装手册,你下载来照着操作就可以安装Ubuntu了。第2代操作系统在安装软件方面相当简单:第一步,搜索你要的软件,比如你要找一个游戏软件,它的名称叫myward,这个游戏软件的说明是:my own war game。搜索这个软件包就只需要输入命令apt-cache search myward,或者输入软件名称的一部分apt-cache search war,或者你不知道软件名称,输入软件说明里的一部分文字apt-cache search game,都可以找到个软件,找到后进行第二步,只需要输入apt-get install myward,即后面跟上软件名称就可以安装了。我是做程序开发的,不希望自己只会google找东西,希望有更多的时间研究Linux内核。 Shell基础从程序员的角度来看,Shell本身是一种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从用户的角度来看,Shell是用户与Linux操作系统沟通的桥梁。用户既可以输入命令执行,又可以利用Shell脚本编程,完成更加复杂的操作。在Linux GUI日益完善的今天,在系统管理等领域,Shell编程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深入地了解和熟练地掌握Shell编程,是每一个Linux用户的必修功课之一。 Linux的Shell种类众多,常见的有:Bourne Shell(/usr/bin/sh或/bin/sh)、Bourne Again Shell(/bin/bash)、C Shell(/usr/bin/csh)、K Shell(/usr/bin/ksh)、Shell for Root(/sbin/sh),等等。不同的Shell语言的语法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交换使用。每种Shell都有其特色之处,基本上,掌握其中任何一种就足够了。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重点是Bash,也就是Bourne Again Shell,由于易用和免费,Bash在日常工作中被广泛使用;同时,Bash也是大多数Linux系统默认的Shell。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区分Bourne Shell和Bourne Again Shell,所以,在下面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bin/sh,它同样也可以改为#!/bin/bash。 利用vi等文本编辑器编写Shell脚本的格式是固定的,如下: #!/bin/sh #comments Your commands go here 首行中的符号#!告诉系统其后路径所指定的程序即是解释此脚本文件的Shell程序。如果首行没有这句话,在执行脚本文件的时候,将会出现错误。后续的部分就是主程序,Shell脚本像高级语言一样,也有变量赋值,也有控制语句。除第一行外,以#开头的行就是注释行,直到此行的结束。如果一行未完成,可以在行尾加上,这个符号表明下一行与此行会合并为同一行。 编辑完毕,将脚本存盘为filename.sh,文件名后缀sh表明这是一个Bash脚本文件。执行脚本的时候,要先将脚本文件的属性改为可执行的: chmod +x filename.sh 执行脚本的方法是: ./filename.sh 下面我们从经典的“hello world”入手,看一看最简单的Shell脚本的模样。 #!/bin/sh #print hello world in the console window a = hello world echo $a Shell Script是一种弱类型语言,使用变量的时候无需首先声明其类型。新的变量会在本地数据区分配内存进行存储,这个变量归当前的Shell所有,任何子进程都不能访问本地变量。这些变量与环境变量不同,环境变量被存储在另一内存区,叫做用户环境区,这块内存中的变量可以被子进程访问。变量赋值的方式是: variable_name = variable_value 如果对一个已经有值的变量赋值,新值将取代旧值。取值的时候要在变量名前加$,$variable_name可以在引号中使用,这一点和其他高级语言是明显不同的。如果出现混淆的情况,可以使用花括号来区分,例如: echo Hi, $as 就不会输出“Hi, hello worlds”,而是输出“Hi,”。这是因为Shell把$as当成一个变量,而$as未被赋值,其值为空。正确的方法是: echo Hi, $as 单引号中的变量不会进行变量替换操作。 关于变量,还需要知道几个与其相关的Linux命令。 env用于显示用户环境区中的变量及其取值;set用于显示本地数据区和用户环境区中的变量及其取值;unset用于删除指定变量当前的取值,该值将被指定为NULL;export命令用于将本地数据区中的变量转移到用户环境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更复杂的例子,结合这个例子,我们来讲述Shell Script的语法。 1 #!/bin/bash 2 # we have less than 3 arguments. Print the help text: 3 if $# -lt 3 ; then 4 cat 5 ren - renames a number of files using sed regular expressions 6 7 USAGE: ren regexp replacement files. 8 EXAMPLE: rename all *.HTM files in *.html: 9 ren HTM$ html *.HTM 10 11 HELP 12 exit 0 13 fi 14 OLD=$1 15 NEW=$2 16 # The shift command removes one argument from the list of 17 # command line arguments. 18 shift 19 shift 20 # $* contains now all the files: 21 for file in $*; do 22 if -f $file ; then 23 newfile=echo $file | sed s/$OLD/$NEW/g 24 if -f $newfile ; then 25 echo ERROR: $newfile exists already 26 else 27 echo renaming $file to $newfile . 28 mv $file $newfile 29 fi 30 fi 31 done 我们从头来看,前面两行上一个例子中已经解释过了,从第三行开始,有新的内容。if语句和其他编程语言相似,都是流程控制语句。它的语法是: if ; then elif ; then else fi 与其他语言不同,Shell Script中if语句的条件部分要以分号来分隔。第三行中的表示条件测试,常用的条件测试有下面几种: -f $file 判断$file是否是一个文件 $a -lt 3 判断$a的值是否小于3,同样-gt和-le分别表示大于或小于等于 -x $file 判断$file是否存在且有可执行权限,同样-r测试文件可读性 -n $a 判断变量$a是否有值,测试空串用-z $a = $b 判断$a和$b的取值是否相等 cond1 -a cond2 判断cond1和cond2是否同时成立,-o表示cond1和cond2有一成立 要注意条件测试部分中的空格。在方括号的两侧都有空格,在-f、-lt、=等符号两侧同样也有空格。如果没有这些空格,Shell解释脚本的时候就会出错。 $#表示包括$0在内的命令行参数的个数。在Shell中,脚本名称本身是$0,剩下的依次是$0、$1、$2、$10、$11,等等。$*表示整个参数列表,不包括$0,也就是说不包括文件名的参数列表。 现在我们明白第三行的含义是如果脚本文件的参数少于三个,则执行if和fi语句之间的内容。然后,从第四行到第十一行之间的内容在Shell Script编程中被称为Here文档,Here文档用于将多行文本传递给某一命令。Here文档的格式是以开始,后跟一个字符串,在Here文档结束的时候,这个字符串同样也要出现,表示文档结束。在本例中,Here文档被输出给cat命令,也即将文档内容打印在屏幕上,起到显示帮助信息的作用。 第十二行的exit是Linux的命令,表示退出当前进程。在Shell脚本中可以使用所有的Linux命令,利用上面的cat和exit,从一方面来说,熟练使用Linux命令也可以大大减少Shell脚本的长度。 十四、十五两句是赋值语句,分别将第一和第二参数赋值给变量OLD和NEW。紧接下来的两句是注释,注释下面的两条shift的作用是将参数列表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参数删除,后面的参数依次变为新的第一和第二参数,注意参数列表原本也不包括$0。 然后,自二十一行到三十一行是一个循环语句。Shell Script中的循环有下面几种格式: while cond1 & | cond2 ; do done for var in ; do done for ( cond1; cond2; cond3 ) do done until cond1 & | cond2 ; do done 在上面这些循环中,也可以使用类似C语言中的break和continue语句中断当前的循环操作。第二十一行的循环是将参数列表中的参数一个一个地放入变量file中。然后进入循环,判断file是否为一个文件,如果是文件的话,则用sed命令搜索和生成新的文件名。sed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个查找替换程序,从标准输入,例如管道读入文本,并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sed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搜索。在第二十三行中,backtick()的作用是取出两个backtick之间的命令输出结果,在这里,也就是将结果取出赋给变量newfile。此后,判断newfile是否已经存在,否则就把file改成newfile。这样我们就明白这个脚本的作用了,Shell Script编写的其他脚本与此相似,只不过是语法和用法稍有不同而已。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明白了Shell Script的编写规则,但还有几件事情需要讲述一下。 第一个,除了if语句之外,Shell Script中也有类似C语言中多分支结构的case语句,它的语法是: case var in pattern 1 ) ; pattern 2 ) ; *) ; esac 我们再就下面一个例子,看看case语句的用法。 while getopts vc:OPTION do case $OPTION in c) COPIES = $OPTARG; v) ; ?) exit 1; esac done 上面的getopts类似于C语言提供的函数getopts,在Shell Script中,getopts经常和while语句联合起来使用。getopts的语法如下: getopts option_string variable option_string中包含一串单字符选项,若getopts在命令行参数中发现了连字符,那么它会将连字符之后的字符与option_string进行比较,若匹配成功,则把变量variable的值设为该选项,若无匹配,则把变量的值设为?。有时候,选项还会带一个值,例如-c5等,这时要在option_string中该选项字母后面加上一个冒号,getopts发现冒号后,会读取该值,然后将该值放入特殊变量OPTARG中。这个命令比较复杂,如有需要,读者可以详细参阅Shell编写的相关资料。 上面这个循环的作用就是依次取出脚本名称后面的选项,进行处理,如果输入了非法选项,则进入?指定的部分,退出脚本程序。 第二个,Bash提供了一种用于交互式应用的扩展select,用户可以从一组不同的值中进行选择。其语法如下: select var in ; do break; done 例如,下面这段程序的输出是: #!/bin/bash echo Your choice? select var in a b c; do break done echo $var - Your choice? 1) a 2) b 3) c 第三,Shell Script中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的函数,其语法形式如下: functionname() 例如我们可以把上面第二个例子中第四到第十二行放入一个名为help函数体内,以后每次调用的时候直接写help即可。函数中处理函数调用参数的方法是,直接用上面讲过的$1、$2来分别表示第一、第二个参数,用$*表示参数列表。 第四,我们也可以在Shell下调试Shell Script脚本,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echo输出查看变量取值了。Bash也提供了真正的调试方法,就是执行脚本的时候用-x参数。 sh ?x filename.sh 这会执行脚本并显示脚本中所有变量的取值,也可以使用参数-n,它并不执行脚本,只是返回所有的语法错误。(n101) 堆和栈的区别一、 预备知识程序的内存分配二、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2、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呵呵。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4、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5、程序代码区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二、例子程序这是一个前辈写的,非常详细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main()int b; 栈char s = abc; 栈char *p2; 栈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p1 = (char *)malloc(10);p2 = (char *)malloc(20);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二、堆和栈的理论知识2.1申请方式stack: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 int b; 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heap: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如p1 = (char *)malloc(10);在C+中用new运算符如p2 = new char(5);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2.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2.3申请大小的限制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线程的堆栈空间默认为1M)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2.4申请效率的比较: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快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2.5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栈: 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栈的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安排。2.6存取效率的比较char s1 = aaaaaaaaaaaaaaa;char *s2 = bbbbbbbbbbbbbbbbb;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而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比如:void main()char a = 1;char c = 1234567890;char *p =1234567890;a = c1;a = p1;return;对应的汇编代码10: a = c1;00401067 8A 4D F1 mov cl,byte ptr ebp-0Fh0040106A 88 4D FC mov byte ptr ebp-4,cl11: a = p1;0040106D 8B 55 EC mov edx,dword ptr ebp-14h00401070 8A 42 01 mov al,byte ptr edx+100401073 88 45 FC mov byte ptr ebp-4,al第一种在读取时直接就把字符串中的元素读到寄存器cl中,而第二种则要先把指针值读到edx中,在根据edx读取字符,显然慢了。2.7小结:堆和栈的区别可以用如下的比喻来看出:使用栈就象我们去饭馆里吃饭,只管点菜(发出申请)、付钱、和吃(使用),吃饱了就走,不必理会切菜、洗菜等准备工作和洗碗、刷锅等扫尾工作,他的好处是快捷,但是自由度小。使用堆就象是自己动手做喜欢吃的菜肴,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而且自由度大。windows进程中的内存结构在阅读本文之前,如果你连堆栈是什么多不知道的话,请先阅读文章后面的基础知识。接触过编程的人都知道,高级语言都能通过变量名来访问内存中的数据。那么这些变量在内存中是如何存放的呢?程序又是如何使用这些变量的呢?下面就会对此进行深入的讨论。下文中的C语言代码如没有特别声明,默认都使用VC编译的release版。首先,来了解一下 C 语言的变量是如何在内存分部的。C 语言有全局变量(Global)、本地变量(Local),静态变量(Static)、寄存器变量(Regeister)。每种变量都有不同的分配方式。先来看下面这段代码:#include int g1=0, g2=0, g3=0;int main()static int s1=0, s2=0, s3=0;int v1=0, v2=0, v3=0;/打印出各个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v1); /打印各本地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v2);printf(0x%08xnn,&v3);printf(0x%08xn,&g1); /打印各全局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g2);printf(0x%08xnn,&g3);printf(0x%08xn,&s1); /打印各静态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s2);printf(0x%08xnn,&s3);return 0;编译后的执行结果是:0x0012ff780x0012ff7c0x0012ff800x004068d00x004068d40x004068d80x004068dc0x004068e00x004068e4输出的结果就是变量的内存地址。其中v1,v2,v3是本地变量,g1,g2,g3是全局变量,s1,s2,s3是静态变量。你可以看到这些变量在内存是连续分布的,但是本地变量和全局变量分配的内存地址差了十万八千里,而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分配的内存是连续的。这是因为本地变量和全局/静态变量是分配在不同类型的内存区域中的结果。对于一个进程的内存空间而言,可以在逻辑上分成3个部份:代码区,静态数据区和动态数据区。动态数据区一般就是“堆栈”。“栈(stack)”和“堆(heap)”是两种不同的动态数据区,栈是一种线性结构,堆是一种链式结构。进程的每个线程都有私有的“栈”,所以每个线程虽然代码一样,但本地变量的数据都是互不干扰。一个堆栈可以通过“基地址”和“栈顶”地址来描述。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分配在静态数据区,本地变量分配在动态数据区,即堆栈中。程序通过堆栈的基地址和偏移量来访问本地变量。低端内存区域 动态数据区 代码区 静态数据区 高端内存区域堆栈是一个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栈顶地址总是小于等于栈的基地址。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函数调用的过程,以便对堆栈在程序中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函数调用规定,这些因素有参数的压入规则和堆栈的平衡。windows API的调用规则和ANSI C的函数调用规则是不一样的,前者由被调函数调整堆栈,后者由调用者调整堆栈。两者通过“_stdcall”和“_cdecl”前缀区分。先看下面这段代码:#include void _stdcall func(int param1,int param2,int param3)int var1=param1;int var2=param2;int var3=param3;printf(0x%08xn,?m1); /打印出各个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m2);printf(0x%08xnn,?m3);printf(0x%08xn,&var1);printf(0x%08xn,&var2);printf(0x%08xnn,&var3);return;int main()func(1,2,3);return 0;编译后的执行结果是:0x0012ff780x0012ff7c0x0012ff800x0012ff700x0012ff6c0x0012ff68函数执行时的栈顶(ESP)、低端内存区域 var 2 var 2 var 1 RET “_cdecl”函数返回后的栈顶(ESP) parameter 1 parameter 2 parameter 3 “_stdcall”函数返回后的栈顶(ESP) 栈底(基地址 EBP)、高端内存区域上图就是函数调用过程中堆栈的样子了。首先,三个参数以从又到左的次序压入堆栈,先压“param3”,再压“param2”,最后压入“param1”;然后压入函数的返回地址(RET),接着跳转到函数地址接着执行(这里要补充一点,介绍UNIX下的缓冲溢出原理的文章中都提到在压入RET后,继续压入当前EBP,然后用当前ESP代替EBP。然而,有一篇介绍windows下函数调用的文章中说,在windows下的函数调用也有这一步骤,但根据我的实际调试,并未发现这一步,这还可以从param3和var1之间只有4字节的间隙这点看出来);第三步,将栈顶(ESP)减去一个数,为本地变量分配内存空间,上例中是减去12字节(ESP=ESP-3*4,每个int变量占用4个字节);接着就初始化本地变量的内存空间。由于“_stdcall”调用由被调函数调整堆栈,所以在函数返回前要恢复堆栈,先回收本地变量占用的内存(ESP=ESP+3*4),然后取出返回地址,填入EIP寄存器,回收先前压入参数占用的内存(ESP=ESP+3*4),继续执行调用者的代码。参见下列汇编代码:;-func 函数的汇编代码-:00401000 83EC0C sub esp, 0000000C /创建本地变量的内存空间:00401003 8B442410 mov eax, dword ptr esp+10:00401007 8B4C2414 mov ecx, dword ptr esp+14:0040100B 8B542418 mov edx, dword ptr esp+18:0040100F 89442400 mov dword ptr esp, eax:00401013 8D442410 lea eax, dword ptr esp+10:00401017 894C2404 mov dword ptr esp+04, ecx(省略若干代码):00401075 83C43C add esp, 0000003C ;恢复堆栈,回收本地变量的内存空间:00401078 C3 ret 000C ;函数返回,恢复参数占用的内存空间;如果是“_cdecl”的话,这里是“ret”,堆栈将由调用者恢复;-函数结束-;-主程序调用func函数的代码-:00401080 6A03 push 00000003 /压入参数param3:00401082 6A02 push 00000002 /压入参数param2:00401084 6A01 push 00000001 /压入参数param1:00401086 E875FFFFFF call 00401000 /调用func函数;如果是“_cdecl”的话,将在这里恢复堆栈,“add esp, 0000000C”聪明的读者看到这里,差不多就明白缓冲溢出的原理了。先来看下面的代码:#include #include void _stdcall func()char lpBuff8=0;strcat(lpBuff,AAAAAAAAAAA);return;int main()func();return 0;编译后执行一下回怎么样?哈,“0x00414141指令引用的0x00000000内存。该内存不能为read。”,“非法操作”喽!41就是A的16进制的ASCII码了,那明显就是strcat这句出的问题了。lpBuff的大小只有8字节,算进结尾的0,那strcat最多只能写入7个A,但程序实际写入了11个A外加1个0。再来看看上面那幅图,多出来的4个字节正好覆盖了RET的所在的内存空间,导致函数返回到一个错误的内存地址,执行了错误的指令。如果能精心构造这个字符串,使它分成三部分,前一部份仅仅是填充的无意义数据以达到溢出的目的,接着是一个覆盖RET的数据,紧接着是一段shellcode,那只要着个RET地址能指向这段shellcode的第一个指令,那函数返回时就能执行shellcode了。但是软件的不同版本和不同的运行环境都可能影响这段shellcode在内存中的位置,那么要构造这个RET是十分困难的。一般都在RET和shellcode之间填充大量的NOP指令,使得exploit有更强的通用性。低端内存区域 由exploit填入数据的开始 buffer 填入无用的数据 RET 指向shellcode,或NOP指令的范围 NOP 填入的NOP指令,是RET可指向的范围 NOP shellcode 由exploit填入数据的结束 高端内存区域windows下的动态数据除了可存放在栈中,还可以存放在堆中。了解C+的朋友都知道,C+可以使用new关键字来动态分配内存。来看下面的C+代码:#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func()char *buffer=new char128;char bufflocal128;static char buffstatic128;printf(0x%08xn,buffer); /打印堆中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bufflocal); /打印本地变量的内存地址printf(0x%08xn,buffstatic); /打印静态变量的内存地址void main()func();return;程序执行结果为:0x004107d00x0012ff0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