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何理解人.ppt_第1页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ppt_第2页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ppt_第3页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ppt_第4页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一猜 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 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 心理学如何理解人? 杨雪龙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你会如何看待“学生不想上学”的行为? 心理学对人的理解 人受本能的驱动 人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人是有潜能、有价值、有 不同需要的 人就像计算机一样理性分 析问题 人生来就具有崇高性,每 个人具有平等的价值 行为是心理防御机制的结果 行为都是塑造出来的 行为如何表现取决于需要是 否得到满足 我们如何行为取决于我们对 事物的评价 行为只是个人内在冰山的一 角 一、意识冰山理论 二、性本能理论 三、人格结构理论 四、防御机制理论 五、行为改变 催眠、释梦、自由联想、移情分析 如何理解人的行为?(精神分析的视角) 意识冰山理论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或无意识 生本能 死本能 性本能 生存本能 本能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 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 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 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 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 活动的内在动力。 性心理发展 阶段 口唇期 出生到12、18个月 肛门期 12-18个月到3岁 性器官期 3岁-6岁 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潜伏期 6-12岁 两性期 12岁-成年 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 欲望、本能 快乐原则 自我 自己意识到的 现实原则 超我 理想、规范 道德原则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要想保持心理健康, 三个部分必须保持平衡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很多时候,超我与本我之间,本我与现实之间, 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 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 ,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 接受,同时本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 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 理防御机制 。 压抑 指一个人将不能被社会或自己意识所接受的 欲望、情感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 潜意识中去,使自己意识不到,而使内心 保持“纯洁”、“安宁 否 认 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 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 投射 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 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 退行 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 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 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 。 转移/移情 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 ,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 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 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 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 自己心理上的焦虑。 合理化 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 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 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 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升华 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 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 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行为改变 催眠治疗 释梦:梦的解析 、梦是愿望的满足、 显梦与隐梦 自由联想 移情分析与处理 一 、行为都是有功能的 二 、行为都是被塑造的 三 、行为塑造 如何理解人的行为?(行为主义的视角) 任何行为都是有功能的 任何行为的形成, 一定是适应当时的情境的 一、如何理解行为的功能? 从生存的角度理解行为 逃避- 逃跑- 免于死亡 争强好胜-进攻-获得领地 麻木- 装死- 逃过一劫 如何理解这些行为? 寝室里有人不洗脚 有人上厕所后不关门 反复检查 当你尝试去理解某人的行为,特是你 曾经觉得难以理解的行为对其生存的意 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口若悬河 胆小怕事 二、行为是如何被塑造的? 行为都是被塑造的 巴普洛夫与狗 斯金纳与小白鼠 华生与小阿尔伯特 强化 学习、坚持 情境 行为 结果 惩罚 不学习、放弃 行为结果的影响 思 考 如何理解在众人面前讲话害羞的行为? 如何改变? 三、行为塑造 系统脱敏 满贯暴露 阳性强化 行为是可以被塑造的 抓住积极的反应 强化新的行为模式 改变就会发生! 一 、需要层次理论 二 、行为改变:尊重、真诚、积极关注 、倾听、共情 如何理解人的行为?(人本主义的视角)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尊重需要 归属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来访者中心疗法 如何倾听? 身体放松、开放、稍微前倾,与对方保持良好的 目光接触; 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的语言表达,细读对方的非 语言行为; 适时适度地给予回应:鼓励/赞美、询问、共情 如何共情 共情是指一面聆听当事人叙述,一面进入ta 的内心世界,以感同身受的方式体验ta的想 法和情绪,然后跳出ta的内心世界,将对ta 的了解,传递给ta知道。 换位思考、感同身受 当事人:“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我学习和工作 都很努力,但到了评奖、选先进的时候总也轮不 上我。我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不比别人差,努力为 同学服务,有什么事情总是抢着做。我不像其它 人那样爱出风头,我只是实干。” 咨询员:你学习和工作都很努力,各方面做得也 挺好,但评奖的时候却总是落选,这让你感到很 困惑和委屈。(初级共情) 咨询员:“请再告诉我一点有关你不爱出风头的事 ,你的风格是否使得他人容易忽视你,即使你干 的不错。”(高级共情) 一 、情绪ABC理论 二 、行为改变:辨识不合理信念、驳斥 不合理信念、替换不合理信念 如何理解人的行为?(认知主义的视角) 情绪ABC理论 eg: 荒岛上的推销员 失望而归这个岛上的人都不愿穿鞋,要成功推销是没有希望的 兴奋前往这个岛上的人还没有鞋子穿,成功推销的希望极大 A:诱发性事件 B:信念、看法 C:情绪和行为后果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 物的看法所困扰。”艾利斯 请就以下事件,写出你的想法,并注明每一 种想法下的情绪、行为 事件一:你的好友说周末会找你去逛街, 但整个周末他/她都没有和你联络。 事件二:你回办公室的时候,跟同事打招 呼,可没一个人回应你。 辨识不合理的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三个核心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应该”、“必须” (2)以偏概全 (3)灾难化 驳斥不合理信念 问题情境 A 当众发言 不合理观念 B我一定要表现得很好,否则会被人笑话的 情绪/行为反应C 紧张、焦虑、浑身发抖,无法集中注意力 反驳不合理观念D 如果我没表现好,结果真的有那么糟糕吗?别人会整天无事可 干,天天评论我吗? 我想表现好,就一定能表现得好吗?有些结果怎样并不完全由 我控制。 我为什么非要表现那么好呢?难道敢于尝试不是一种勇气吗? 别人上来难道就一定比我强吗? 理性的想法和适当 的情绪、行为 E 驳斥不合理信念 问题问题 情境 A 最近一次考试试没考好 不合理观观 念 B 我真没用,不是读书读书 的料 情绪绪/行 为为反应应C 焦虑虑不安、自卑,无法集中注意力 反驳驳不合 理观观念 D 一次失败败不代表一个人永远远失败败,这这次发挥发挥 不好 也不代表我笨、没用,这这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错误 理性的想 法和适当 的情绪绪、 行为为 E 一 、个人内在冰山理论 二 、压力状态下的沟通方式 三 、行为改变:探索个人冰山、一致性 沟通 如何理解人的行为?(萨提亚的视角) 分析内在冰山 当事人:最近很多事情都堆积在一起,暑期实践 结束后要写总结材料,因为其他人都说忙,队长 (学生会主席)就把总结的所有事情都交给我一 个人,加上我在学生会里担任一个部门的部长以 及一个新生班级的助班,刚开学事情很多很多, 上学期的考试成绩又不太好,我简直要崩溃了。 压力状态下的沟通方式 指责 讨好 超理智 打岔 沟通姿态图 如何看待学生de自杀意念? 需关注12类学生 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 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 刺激的学生。 2.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 、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 的学生。 3.既往有自杀未遂史或家族中有自杀者的学生。 4.身体患有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 5.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6.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8.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学生。 9.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10.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11.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 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 12.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危机识别 在文章或日记中写到如“我活着对家庭是一个巨大 的负担”等 思考死后的世界、如何死会不痛等 “我不想活了” 无法控制冲动,行为暴躁 避开朋友或亲人、不想和人沟通或希望独处 身边有可用的致命物品或方式 撰写遗嘱,分送有价值的财物,感谢(谢谢你这段 时间这么尽力帮助我)等 突然的心理与行为改变:比如做出超出原本性格的 事、情绪的突然变化 你可以做: 给他更多的关注 陪伴他 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相关人员 书籍推荐 【美】 理查德格里格 / 菲利普津 著,王垒 / 王甦等 译.心理 学与生活,人民邮电出版社 【美】赫根汉著,郭本禹 译 心理学史导论(上下册), 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