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与二甲醚的发展.ppt_第1页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与二甲醚的发展.ppt_第2页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与二甲醚的发展.ppt_第3页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与二甲醚的发展.ppt_第4页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标准与二甲醚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家 标准与二甲醚的发展 2010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 年第4号(总第159号) 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批准发布公告)联合批准发布城镇燃气用二甲 醚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25035-2010,自2011 年7月1日起实施。二甲醚作为城市燃气的应用,近 年来逐步被人们所关注,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 家标准的发布,对二甲醚的质量有了严格的规定, 使得二甲醚的应用有法可循。随着相应标准、技术 的不断完善,对推广二甲醚作为城市燃气的进程发 挥重要的作用。 一、GB 25035-2010城镇燃气 用二甲醚国家标准的两大特点 l GB25035-2010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 家标准明确规定,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用只 能纯烧,而且要求专瓶专用。这是该国家标 准的两大特点。 1、 GB 25035-2010明确城镇燃气用二甲 醚的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项项目 质质量指标标 二甲醚质量分数,% 99.0 甲醇质量分数,% 1.0 水质量分数,% 0.5 铜片腐蚀,级 不大于1 从表一可以看出,二甲醚质量分数 99.0%,甲醇质量分数1%,就生产工艺 而言,二甲醚主要是由甲醇脱水而成,二 甲醚与甲醇的物理、化学性质基本一样, 这意味着城镇燃气用二甲醚的质量中不可 能掺混其他物质,也就是说二甲醚作为城 镇燃气用只能纯烧。 2、 GB 25035-2010明确城镇燃气用二甲醚 的钢瓶应符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 定,并应按GB 14193的规定充装钢瓶。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是我国关于气瓶安全监 察的法规。规程第17条规定,“气瓶必须专 用。只允许充装与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改 装使用。”GB 14193是关于“液化气体气瓶充装 ”的规定。液化二甲醚是低压液化气体,标准规 定二甲醚在60时的饱和蒸气压力(表压)为 1.35MPa,充装系数为0.58kg/L。这表明液化二甲 醚充装必须专瓶专用,且对饱和蒸气压力和充装 系数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GB25035-2010城镇燃气用二 甲醚国家标准明白无误地表明二 甲醚不允许掺烧,也不允许用其他 钢瓶混装。这意味着目前以在液化 石油气中掺烧二甲醚的二甲醚生产 企业来说,无疑是面临封杀,二甲 醚行业必须加快洗牌。 二、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之路行 不通 v 2010年11月底新闻媒体曝光了湖南株洲TD燃 气公司在液化石油气中“二甲醚”掺假不法行为 ,工商管理部门当场查获TD燃气公司在20多吨液 化气中掺入了4吨二甲醚,事发后公司副总被公 安局抓获立案侦查,公司三名责任人被采取强制 措施。众所周知,2008年3月7日,国家质量监督 检验检疫总局颁发了关于气瓶充装有关问题的 通知,明确禁止在液化石油气中添加二甲醚。 v2010年6月29日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安 全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决定,从即日起在全 国联合开展整治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专项行 动 。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在液化石油气中 掺混二甲醚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依法严处,涉 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这次国家四部门联合 整治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的行动,强有力的 表明了国家权威部门的一个共同声音:坚决杜 绝在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违规行为。 v以往查处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假自行为主要是以质量 技术监督系统为主,这次查处株洲TD公司燃气公司 在液化石油气中掺假二甲醚的行为是由工商管理部 门查处的,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更加彰显了政府主 管部门严厉打击液化石油气掺假的决心,对那些不 惜以身试法、见利忘义的不法分子起到了威慑作用 ;同时,通过株洲TD公司二甲醚掺假被立案侦查事 件再次表明液化石油气掺混二甲醚之路行不通。 v 作为一种公认的优质清洁替代燃料,二甲醚缘 何“沦落”到依附液化石油气才能生存的地步?真是 令人深思。 三、“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是伪 命题 o 几年来一些地方的二甲醚生产企业或经销 单位为寻求二甲醚出路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 们提出的“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问题 不科学,“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是伪 命题。 o “复合”作为物质材料的一种型式通常发生在 两种固体之间,是用物理的方法将两种固体复合在 一起,中间必定有分层的界面,只不过这个分层的 界面很薄而已,例如胶合木板、“钢-不锈钢”复 合钢板便是一种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 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 在宏观上组成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当然,两种液体 混合后也有分层现象,如同油和水混合后,最终是 油浮在水面上,这是油和水两的密度不同所致,并 没有发生分子间相混合的现象,那只是油水形成分 层,并不是油水之间的复合。 o 将液化石油气和液化二甲醚混装在密封容器 (钢瓶)中则不属于复合。从物理性质可知,液化 石油气是低压液化气体,液化二甲醚也是低压液化 气体,两者的物理性质相近。将液化石油气和液化 二甲醚加入到密封的容器(例如钢瓶)中,形成混 合的低压液化气体,两者分子发生混合,是“你中 有我、我中有你”的物理状态的混合,并没有发生 两种液体分层的现象,如同在盛有红酒的酒杯中加 入雪碧,杯中的颜色变成淡红,两者是分子间的相 互混合,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也没有分层界面的现 象,喝到口中是既有红酒又有雪碧的混合口感。所 以,液化石油气和液化二甲醚混装在密封容器(钢 瓶)中只能是混合,不能称之为复合。 o 可见,液化石油气与液化二甲醚钢瓶之间不 存在“复合”的物理状况,“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 合燃料”命题不科学,或者说“液化石油气二甲醚 复合燃料”是伪命题。 o 之所以有人提出“液化石油气二甲醚复合燃料” 这个伪命题,是想借“复合燃料”之名掩盖其“在液 化石油气中掺混二甲醚”掺假之实。 o 随着GB25035- 2010城镇燃气用 二甲醚国家标准 正式发布和实施, 喧嚣一时的“液化 石油气二甲醚复合 燃料”命题将不复 存在。 o 同样,“在液 化石油气中掺混20% 二甲醚”只是一个 经验数据,并没有 科学的依据。 四、贯彻实施城镇燃气用二甲醚国 家标准,促进二甲醚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二甲醚生产大国,预 计2010年的产能将超过1000万吨,随着GB液 化二甲醚钢瓶国家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二甲 醚将迎来新春天。“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二甲醚行业的企业家和有识之士,应该以 果敢的胆识摆脱对液化石油气掺混的依赖,以 更高的视野、更宽阔的胸怀走二甲醚纯烧的 发展之路。 v 1、随着石油工业炼油技术的提高,原先 液化石油气中的C3、C4、C5将提炼成高端的化 工产品,液化石油气作为民用燃料的供应量必 将逐渐减少;恰逢其时二甲醚作为清洁环保的 能源补充液化石油气退位的空缺,可以预料几 年后二甲醚必将迈入民用燃料的殿堂。有远见 卓识的二甲醚企业应及早做好准备,望洋兴叹 将会后悔莫及。 v 2、 随着GB 25035-2010城镇燃气用二 甲醚正式发布,二甲醚的系列标准如GB液 化二甲醚钢瓶国家标准、GB液化二甲醚瓶 阀国家标准、“二甲醚燃气灶具”行业标准、“ 耐二甲醚密封材料”行业标准、“二甲醚调压器” 行业标准等也将陆续发布,届时业内人士不再 发出标准缺失的叹息,而是如何执行标准将会 成为主要问题。 v 3、 在天然气管网到达不了或暂时到达不 了的城镇,二甲醚将理想的替代能源。 v 4、 在城镇集中建筑的社区、楼盘,以二 甲醚作为管道集中供应的燃气是理想的选择。 v 5、 广州亚运会前为营造广州市清新环 保的环境,广州市规定在市区及周边地区限制 和逐步淘汰4t/h及以下的燃煤工业锅炉。工业 生产不能停顿,锅炉不能停止运行,改用二甲 醚为工业锅炉燃料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工业锅 炉以二甲醚为燃料将会更加清洁、更加环保, 热效率更高。各级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对燃煤 工业锅炉改造给予资金扶持,何乐而不为。推 而广之,工业锅炉改用二甲醚为燃料同样适用 于其他城市和地区。 v 6、陶瓷行业是耗能大户,当前主要是以 煤为燃料,严重污染环境,如果改用二甲醚为 燃料,将大大节约能源,还陶瓷工业园及周边 城乡一片蓝天白云。 v 7、二甲醚作为金属切割的能源大有用武 之地,是替代乙炔的理想能源。 v 8、二甲醚看好车用、船用燃料市场,由 于二甲醚的十六烷值高于柴油,可以作为柴油 机的替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