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 “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的文言文。在实际教学中,所花时间最多,师生最感吃力的是语言方面,也即是最基础的文言文字词教学。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体会谈一谈文言文字词教学。一是文言文文字的教学,二是文言文实词教学,三是文言虚词教学,在文言文字词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要求学生记忆背诵,还应该重视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强调有系统的、有分类的、有比较的教学,这样才能更好调动学生对祖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学习兴趣!我们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摸索,去归纳,去掌握这些规律,为学习文言文铺路搭桥。关键词:文言字词教学、字、实词、虚词、体会谈谈文言文的字词教学“新课标”对文言文的教学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既然是“理解”,这就要求学生把文言课文的内容在头脑中作一番转化,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语言问题,文章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时代背景及作者的情况,还有天文地理,典章制度,官职、祭祀等古代文化常识。在实际教学中,所花时间最多,师生最感吃力的是语言方面,也即是最基础的文言文字词教学。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体会谈一谈。一、 先说说文言文文字的教学: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许慎对“六书”作了较详细地说明,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的基本方法。近代学者从字形与语音的关系着眼,将汉字结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表音成分的表音字,包括象形,指事和会意三种;另一类是有表音成分的形声字。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分类教学,下面我也分类进行谈谈。1、表意字、象形。象形就是用简单的线条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如:日、月、人、马就是象形字。、指事。知识就是在象形上面加上一些指示性的标记,或只用符号表示抽象事物。如:上、下、至、出、本、末、刃等。、会意。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合起来表示一个意义。如:众、从、步就属于会意字。2、 形声字形声字是带有表音成分的一类字,它由表意和表音两种成分组合而成。表音部分为“声符”,表意部分为“意符”。如:“江” 、“河” ,其意符为“水”,表示两个字意义与水有关,声符“工”和“可”,表示它们的读音。3 、转注和假借、转注。转注是指同一部首而能够互训的字。如考和老,同属老部,而考可以解释老,用老也可以解释考。、假借。假借字一般与造字的原义无涉,只是因为同音才借用。如:北,原义是二人相背,借为北方的北;易,原义是蜥蜴,借为难易之易;然,原义为燃烧,借为虚词之然。二、 文言文实词教学古今语言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尤其是实词,中学语文教材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实词有1000个左右,而且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因此,实词的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文言实词的教学要着眼帮助学生掌握文言实词运用的规律,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要求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文言实词的基础知识;二是指导运用,将知识转化为阅读能力。我把这两方面的内容综合在一起,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文言文的实词教学问题。1、一词多义,说文解字,先解本义,再作分析。古汉语中单音词多,字就是词;学生对字的认读扎实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提高。如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中,始说“君有疾”,而后说“君有病”。“疾”与“病”有什么异同呢?疾的古字是一个站立的认,其右下臂的腋下中了一支箭(矢),因伤而生病,“疾”的本义是病。病的古字是:左边是一个病床,右边表示一个人,合在一起是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所以本义也是病。两个字的本义都是病,但程度有区别;箭只伤到右臂下,故伤不重,所以“小病为疾”;病人以卧床不起,所以“大病为病”。再如“引”字,本义是拉弓。在塞翁失马“丁壮者引弦而战”一句中,用的就是本义。在大铁锥传“引之长丈许”一句中“引”是“拉长”的意思。在李塑雪夜入蔡州“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一句中,“引”是“召引”、“叫过来”的意思。在这一课的“复夜引兵出门”一句中,“引”是“率领”的意思。在乐羊子妻“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一句中,“引”是“取过来”的意思。在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一句中,“引”是“退”的意思。由此可知,一个词有多种意义,但其中有一个“纲”统领着,这个“纲”就是词的本义;其引申义都与本义有着或多或少,或远或近的语义联系。教学中,一定要把本义讲清楚,有了这个基础,那么在一定语境中,其他意义就容易理解了。 2、运用互文、对文的规律,从已知探求未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或词组里,地位相对应的词的意思常常互相呼应,或彼此补充渗透,这就是互文。例如答司马谏议书里的“辟邪说,难壬人”中,“辟”是抨击的意思,“难”是驳斥的意思,两个词意义相近,就是互文。对文,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或词组里,地位相对应的意思正好相反。例如出师表中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一句中,“亲”和“远”,“兴隆”和“倾颓”,意思相反,这就是对文。3、关于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用作别类词,具有另一类的语法功能,离开了具体句子,这种功能就不存在了。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的“蹄”作“用蹄踢”讲,离开了这一句,这种意义就没有了。因此,活用的意义用不着记。在具体的句子里,要判断活用词的词义并不难,一靠词的本义,二靠语境。词义既能推断,词性变化的判断更不会有什么困难。关于词类活用的规律,课本涉及的有: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语言规律的掌握要建立在大量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因此对初学文言文的初中学生来说,不仅不要求掌握规律,连术语也不必用;只要能读通,读懂就可以了。三、 再来说说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文言虚词本身的角度来看,虚词的本质在于它的“虚”,用法灵活多样、复杂琐碎,增加了记忆困难,正所谓“实字易训,虚词难解”。二是从虚词教学的角度来看,虚词的重要性往往未能引起师生充分重视。陆俭明先生指出:“虚词在汉语里重要作用,早为大家共识,并一再为人们所强调;但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并不是都很注意引导学生充分重视虚词的作用。”三是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从小开始接触的多是现代文,对文言文接触少,语感较差,加之文言虚词古今差异较大,致使学生对文言虚词乃至整个文言文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可以这样说,文言虚词教学已经成为制约中学文言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就针对文言虚词的教学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1 、文言虚词的发展变化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中,词汇的发展变化是最敏感和最显著的。文言虚词作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这也是文言虚词难于掌握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现代汉语虚词相比较,文言虚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有些文言虚词消亡了,而有些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特殊;二、文言虚词的古今对应关系比较复杂。、古有今无现象消亡的文言虚词:如:吾、汝、尔、斯、孰、胡、良、举、也、矣、哉、耳、夫等等。特殊的两种虚词:无定代词“或”和“莫”、指示代词“相”和“见”、无定代词“或”和“莫”:“或”和“莫”是分别表示肯定和否定的代词,现代汉语没有和它们相对应的虚词,其用法应当特别注意。或(表肯定):表示“有的人” ;表示“有的事物” ;表示“有时” ;表示“任何人” 。莫(表否定):表示“没有谁”或“没有人” ;表示“没有什么” 。、指示代词“相”和“见”:古代汉语中,“相”和“见”两个副词都具有指代性。“相”表示动作行为趋向一方,受事者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使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见”表示受事者自己,也可以译为“我” 、“自己” 。、古今对应关系文言虚词的变化还表现在与现代汉语虚词的种种复杂的对应关系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对多现象。有的文言虚词用法多样,在现代汉语中便有多个词与之相对应。如“乃”与“你” 、“你的” 、“你们” 、“她们” 、“就” 、“即”“只” 、“是” 、“于是” 、“却” 、“如果”等相对应。、多对一现象。有时几个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此相对应。如:汝、而、乃、若等作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们)” ;“斯、兹、是、之、其”作近指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这” 。、对应中的不对应现象。有些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的词语对应关系中又包含着功能或用法上的不对应。如: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之” 、“其” 与现代汉语中的代词“他”相对应,但“之” 、“其”作为人称代词,在句子中一个只作宾语,一个只作定语。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文言虚词在其发展过程中,意义产生了变化,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对应关系,以免以今律古。2、文言虚词的特点文言虚词的教学,首先应当从整体上把握文言虚词的特点。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有的放矢。总起来看,文言虚词主要有以下特点:、数量少,使用频率高:虚词是封闭性的,数目不多,常用的有13个:之、其、而、以、于、则、者、也、矣、乎、哉、焉、所。单音词多,复音词少:文言虚词以单音词占大多数,一个字就是一个词。但也有少量的复音词,如“得无” 、“无乃” 、“何况” 、“俄而” 、“是故” 、“业已”等等。、古今虚词差别大:语言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文言虚词发展到今天只有少数虚词还在使用,而且多限于书面语言;多数文言虚词已经不用了。即使使用的,其意义和用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3、文言虚词的解读传统的文言虚词解读方式是存在一定不足。有些教师的教学仅是按照课文中出现的虚词孤立地分析讲解其用法,然后根据课后练习题进行训练。往往忽视了学生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效率低下。对文言虚词的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重视语境,审读辞气。重视语境,就是要重视对文言虚词所处的语言环境的分析。利用语境,有助于我们分清文言词的虚实;利用语境还有助于我们确定文言虚词的词性及用法。审读辞气,就是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深入把握文言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和感情。句子语气的显示、神情的传达方面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运用得恰当,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提高学生的兴趣,并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能力。、重视教材的个例对文言虚词的解读,不能仅限于列举其用法,还要有充实可靠的例句作支撑。这就要求要重视教材的个例。选取文言例句不仅仅是为了佐证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且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而教材中的个例是学生平时学习的范本,也使学生最熟悉、印象最深刻的,因而便于学生记忆。也就是说让学生把虚词的用法放到经典反问中记忆,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而不是干巴巴地只记住虚词的几个义项或几种用法。、重视比较运用学习文言虚词还要在课内外结合的基础上重视比较运用。对文言虚词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局限于大纲规定的篇目,还要把视野拓展到课外。四、下面我再谈谈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1、对照比较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对照比较法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去获得准确的知识,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字词句都可以对照比较,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如一词多音多义比较,有的同形、同音而不同义,有的同形而不同音、不同义。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入朝见威王”的“朝”(读,当“朝廷”讲)、“朝服衣冠”的“朝”(读,当“早晨”讲),词义不同,读音不同。这样比较,便于理解词义,读准字音。又如古今词语比较,赤壁之战中“诸人各顾妻子”的“妻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璧有瑕,请指示王”的“指示”,与现代汉语不同。这里,“妻子”是两个名词,“妻子儿女”的意思。通过对照比较,学生的思路更为广阔了,能全面地具体地深入地分析问题,既懂得“应该这样”,又懂得“不应该那样”,进而把握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本质特征。2、温故知新虚词也好,实词也好,句式也好,许多学生学了后头,忘了前头。讲新课时,我总是启发引导学生联系旧课已学过的知识,以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性,这样,讲过的课文越多,例句就越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给学生的印象也就越深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了显著的学习效果。例如,“然”可以作词尾,即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后面,作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的”“地”相当。我讲到赤壁之战中的“勃然”,联系到黔之驴中的“庞然”、愚公移山中的“杂然”、捕蛇者说中的“汪然”;后面讲到庖丁解牛中的“怵然”,又联系到鸿门宴中的“默然”、石钟山记中的“森然”、促织中的“猝然”等。这样,学生对“然”作词尾就掌握得比较牢固了。总之,前前后后,反反复复,同学们对文言文的感性知识越学越具体,对词汇和句式的积累越学越丰富,越学越实在,因而越学越深刻,越学越有兴趣。3、突出重点贪多求全,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源源本本一大套,这是文言文教学一大忌,因为这种单位时间内(分钟)多中心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得益甚少。实践告诉我:根据教学目的,根据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把力气用在刀刃上,就能收到纲举目张之效。也就是说,凡是教材关键处,学生困惑处,就要大胆讲,要言不繁,讲深讲透,使学生一课有一得,课课有所得,得得相关联;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OCIB国际贸易模拟实训报告专业翻译与校核合同
- 2025年度农业生态修复工程碎石采购与供应合同
- 2025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北京市新能源车牌租赁及续约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联建住宅项目智能化系统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电影演员应急备份聘用合同
- 2025版金融行业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及修复服务合同
- 2025年教育信息化项目学生信息隐私保护评估合同
- 2025年社区便利店餐饮服务合同:融合智慧订餐系统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转租合同含租赁期满续租及租金调整协议
- 工作交接表模板
- 佛吉亚卓越体系知识手册
- 3.2 歌曲《牧童之歌》课件(9张)
- 可穿戴设备可靠性优化技术
- 小升初分班考必刷题(试题)-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数据治理与数据中台建设方案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