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彝族支系山苏民族学生语文学习初探何建友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龙潭乡中心小学 653311 内容提要:我县彝族支系山苏族主要分布在青龙厂镇和龙潭乡,其中我们龙潭乡山苏生占全乡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多。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原因。山苏民族的生活一直很贫困,政治、身份地位低下,从古之今读书人和识字人很少,他们的素质一直难于提高。目前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经济和文化教育有所改善。但如何来提高山苏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语文成绩一直困扰着学校教师们。也是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提高 山苏 学生 学习语文能力历来我乡乃至全县的山苏民族学生语文成绩普遍很差,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为此,政府和学校绞尽脑汁,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先是在每个山苏村寨建盖学校教学点,派驻一名教师,解决就地扫除文盲、半文盲。但随着社经济的发展,这一做法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现在又采取收缩这些校点,集中办学的办法,目的是通过收缩集中,使教师资源得以组合,让山苏民族学生从汉、彝族学生的身上学到先进的东西,对汉语言方面学习和发展也有所帮助。但目前我乡小学阶段的山苏民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还是很差。至此我不避浅陋,就小学阶段的山苏民族学生如何学好语文等问题,根据以往几年的教育经验,略谈几点看法。一、山苏语文成绩差要从历史探源、与经济发展、思想观念有关 “山苏”也称“车苏”、“扯苏”。 现今在我们元江县境内主要分布在江东一带的龙潭乡和青龙厂镇,以及洼垤乡的极少数。它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之一,彝族音译为“阿能颇”在元江彝族文化中说汉、晋时期滇南一代的“叟族”是“阿能颇”的先民,在历史上他们是一支勇猛强悍的名族。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中说:“境内有车苏者,居高山之上,恳山为田,艺荞稗,不资水利。然山地跷薄,一岁一移其居,以就地利。暇者猎兽而食之。大略与罗罗风俗同。”这是对山苏民族历代刀耕火种、居所不定、狩猎为主的生活的真实写照。山苏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他们的语言属彝族语系。从古至今山苏民族中读书人和识字人极少,他们长期以靠刻木、结绳、用石子划线和数石粒来记事。以竹筒、竹筐计算重量。田地面积以谷篮子的挑数和劳力投入的数量来计算。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惠农政策的深入,目前山苏民族的生活和文化水平相应比以前有所提高,他们的意识逐渐在转化,而原始落后的计算、计数、计量方法正逐渐被科学的东西所替代。当今社会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日俱增,也只有通过交往和交流才能促进发展,而交往是需要以语言作为媒介的。要扩大民族交往,增强山苏民族学好汉语的意识,必须使山苏民族群众认识到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从而让他们重视送自己的子女上学,掌握科学知识,尤其要让他们明白只有学好汉语知识,才能进行有效地交流和沟通。而要学好汉语,就必须扎实打好小学阶段的语文基础知识。诚然,怎样让山苏民族学生学好汉语的职责,就落到我们民族教育者的身上,尤其是语文教育教学者的身上。二、语文教师首先了解山苏民族学生说汉语的基本特征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山苏人生活极其贫困,政治、身份地位低下,被当做“当今原始人”,民间还流传着“蚂蚁不过河,山苏不算人”的说法,这是山苏人的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山苏民族居民多数村寨主要集居于高海拔地方高山或半山腰,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给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滞后,因而山苏民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十分的落后。在我们乡,七个村委会中每个村委会就有两个山苏村寨,十几年前他们与汉、彝族的生活水平有着天然之别。解放后,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极为关心改善他们的民生问题,近几年来不断向他们推广新的农业科学技术,采取多种措施扶持种植烤烟,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投入大量的资金兴修水利、兴建学校,尽力提高山苏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解决就地入学、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问题。现在又集中办学,师资力量充实,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山苏民族学生学习语文相当困难。由于历史落后,山苏民族各方面的素质都比较低,老年人一辈几乎不会说汉话,中年人一辈会说一点点,年轻人会说一些,但不流畅,本民族口腔较重。而山苏语自身又没有文字,再加之本民族的素质难以提高,绝大多数家长送子女读书的观念淡薄。特别是女孩子,还存在“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封建思想。他们只愿意把孩子留在身边,为家里做些事,不重视把孩子送往学校念书,经常要老师催促或亲自去做思想工作,才肯让子女来学校读书。即使来了,也是无心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逃学跑回家。因而许多孩子学习语文感到比较吃力。到了初中,由于小学阶段基础差,绝大多数孩子成绩跟不上而怕学、厌学,甚至逃学、辍学。能读到初中毕业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这样的现状,要提高山苏民族的素质谈何容易。就拿我们龙潭乡小学来说,是山苏民族学生较多的学校,占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多,生活贫困,见闻少、语言发展能力差,对汉语口语不能表达,刚入学的孩子听不懂汉话,更是一句汉话都说不上来。因此我乡,乃至全县的山苏民族学生语文成绩普遍很差,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山苏民族学生缺乏汉语口语基础,许多词汇在自己的语言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教师又很少会说山苏话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和生活中很难把它们翻译成民族语,也很难用民族语言给学生解释清楚。如:三苏语言中的“阿哆嘛着”表示普通话口语是“没有火”,要使山苏学生知道“没有火”就是他们所说的“阿哆嘛着”,这得通过实际的生活实践反复的刺激他们的大脑,使得在他们的大脑中留下印象,今后不断地出现“没有火”这个汉语语言才能得以巩固、记住。这样往往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情况。再加上他们认为山苏语言与汉语文字不一致,一说到学习语文,学生就产生畏惧心理,不能正确、流利的朗读一篇课文,记不住所学生字和词汇,更不善于和老师表达交流。在平时的读书学习中,他们对识字、学词、学句、阅读时语感不强,很难领会其义。对汉语口语的表达和语文的学习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于是有些学生虽有学好语文的愿望,但没有足够的信心,感到心有余,而力不从。有些学生由于怕学语文、缺乏自信等原因,对语文的学习成绩渐渐地越来越差。因而语文教师只有了解了具体情况,并根据山苏民族学生的实际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具体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汉语言文字的信心。给与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关爱,给他们学好汉语言文字的勇气,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十分必要的。山苏民族学生学不好汉语言文字不仅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是受内在条件的限制。由于山苏人生活圈子很狭小,山苏小孩几乎呆在家里,很少带出外界,见识少。从小受山苏话的影响,再者他们一般没有通过读学前班就直接进入一年级的较多,因为学前班收学费、保育费和生活费,由于思想落后,教育子女意识淡薄,所以他们家长有的宁愿打酒喝,也不愿意交这些费用,有的交了这些费用以后,生活会很拮据。另外入学年龄也迟,一般都超出规定入学年限一、两岁。这样,山苏语音在语音发音上更趋于定型。所以入学一年级的时候,教学汉语拼音非常难,不管教师怎么指导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他们就是发音不到位、发不准音。如:翘舌音zh、 ch、 sh,他们不注意发音部位而发成平舌音z 、c、s。他们把一只(zh)念成 一只(z),老师(sh)念成老师(s),迟(ch)到说成迟(c)到。前、后鼻音发不准,一律念成单韵母音。如:欢迎(yn)读成欢迎(y)朗读(ln)念成朗读(l),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在给他们讲解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强化舌尖前音训练,教师要多作示范,多教给他们发音方法,并进行循序渐进反复练读,一直到会读,以至于在句中能够准确发出读音。山苏民族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总是把两套声母和单韵母、后鼻韵母混为一谈。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耐心地帮助他们发准音,再设计一些zh、 ch、 sh与z 、c、s的变音字给他们去记,并根据汉字声旁,进行推类记忆,另外可以用声韵配合规律来分辨。如:u、un、un三个韵母在普通话中只能与zh、 ch、 sh相拼,而不能与z 、c、s相拼,只要记住以z 、c、s为声母的少数代表字就可以类推出大部分念z 、c、s的字。如:念准咱z、责z、足z、字z、词c、才ci、四s、桑sn等之后与此相关的字词也就记住了。在多数山苏民族学生的读音中,常把“ou”读成“ei”如:小狗(gu)读成小狗(gi)周(zhu)老师说成周(zhi)老师,还经常把一元(yun)念成一元(yn)全部(qun)念成前部(qin)等多种情况。那么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都要坚持跟他们说普通话,一方面要使他们潜移默化的受到老师发音的影响,一方面要提倡、鼓励他们也要说普通话,随时注意他们的发音情况,及时给与纠正。在他们的学校生活中,学校要提倡教师们应从一入学开始就要做到上述做法,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训练了他们的发音,壮大了他们的胆量,建构了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在循序渐进的培养了山苏生的语感。语文教师只有耐心的了解山苏生的基本请况,找到新的突破口,加强他们的发音训练,才能促使山苏学生学好语文,从而达到提高汉语水平的目的。二、语文教师应该怎样促使山苏民族学生学好语文山苏民族学生由于历史、交通、经济和观念等落后,从咿呀学语开始,就受本民的族语言环境的熏陶,学习语文必定会遇到语言障碍。比其他学生学习语文更吃力得多,这样,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促使他们学好小学阶段的语文,打好汉语言文字的基础?当然在平时生活中和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口语表达的能力。他们的语文学习切不可心急,要降低要求,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首先要从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入手,特别是汉语拼音知识,一定要让他们过关。消除他们怕“说”汉话的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大胆的说,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如:说一两句话,能基本说清楚意思的要给予肯定表扬,从而让他们领略到进步的喜悦;使他们渐渐从“胆小”、“害羞”、“拘束”中解脱出来,变为说话自然大方,内容正确,语言通顺连贯,力求使他们变得大方起来。这样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为学好语文充满信心。老师要使山苏民族学生学好语文,当然也少不了对他们进行“说”的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说好汉话的前提下,才能学好语文。如果老师在平时做到尊重、体量、关心山苏学生,尽力给他们营造一种轻松的语言气氛,那么学说汉话、学习语文的兴趣会更加浓。他们会认真的去学习汉话,学好语文,并会从心底感到说不好汉话,学不好语文就对不起老师。因而语文老师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说汉话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1.要求山苏学生在平时交谈中用汉话说,多和汉、彝族学生交朋友,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从山苏语到汉语的过渡。2.学校提倡全校师生讲汉语(普通话),营造普通话训练的语言环境。3.教师先做示范,从入学的第一堂课开始就必须用汉语(普通话)讲课,课堂提问要求用普通话回答问题,耐心诱导他们用汉话讨论问题。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4.每天早读指导他们用普通话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时问老师或查字典订正。5.撤并村校点,把全乡山苏民族村的校点全部收缩到乡中心小学集中办学,让他们与汉、彝族学生混合在一起,这样起到互相学的效果。6.教师有目的的设置一些与汉语有关的课外活动,激发学好汉话的兴趣。如:举行汉语会话竞赛、普通话朗诵比赛、课前三分钟讲话等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效果,从而培养他们说好汉语的能力(针对高年级)。7、新课教学时由于山苏生基础差,起点低,接受能力差,教师要不厌其烦的多带读、导读,多教他们认字、识记生字词,多指导他们遣词造句,多写字(针对低年级)。总之,对山苏民族学生语文的教学,教师要采取适合他们特点、行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分协议书保密
- 隐私策略和用户协议书生成
- 店面合作协议书合同范本
- 怎样写赠予协议书
-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销售中的盈亏问题)(说课稿)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导航协议书有什么用
- 2025物流合作协议样书
- 安全传输协议书在哪设置
- 2025规范合同协议书官方版
- 课堂教学设计模版
- 《保护患者隐私》课件
- 无人仓库运营成本分析-洞察分析
- 人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电子版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
- DL∕T 831-2015 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 工业园区环保管家技术方案
- 《西方管理思想史》课件
- 纽伦堡审判国际法
- 2024年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妇产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验收汇报
- 202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评定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