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心 理理 学学 导导 论论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 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自身需要之 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主观反映,是由某种外在的刺激或内在的身 体状况作用所引起的体验,只是反映的内容 和方式与认识过程不同。 情绪和情感是复杂的心理现象,其中包括认 知活动、生理反应和行为表现。主要有三方 面的特点。 1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是情绪和情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是个体对不同事物的自我感受与体验,它涉 及人的认知活动以及对认知结果所进行的评 价。 2具有明显的机体变化和生理唤醒状态 表情是明显的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形式, 它通过面部肌肉、身体姿势和语言语调等方 面的变化表现出来,在情绪和情感中具有独 特的传递自身体验的独特作用。 3具有独特的生理机制 在情绪和情感活动过程中,不仅大脑皮层, 而且在大脑皮层以下的丘脑、下丘脑,边缘 系统,网状系统等部位也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和情感 都能够找到与之相对立的情绪和情感,它们 表现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相 互对立的两极。 情绪和情感在快感度方面的两极是“愉快 不愉快”。 情绪和情感在紧张度方面的两极是“紧张 轻松”。 情绪和情感在激动水平方面的两极是“激动 平静”。 情绪和情感在强度方面的两极是“强弱” 。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绪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工具 。 (二)组织的功能 人在知觉和记忆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情绪 和情感则对心理过程进行监督,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 (三)信息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通过表情来传递 信息、沟通思想并实现其信号功能。 (四)动机功能 人的需要是行为动机产生的基础和主要来源,情绪和 情感作为是个体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主观体验,它激 励人去从事某些活动和行为,提高活动的效率。 三、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通常与个体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 2情绪是反应性和活动性的过程 3情绪具有情境型和短暂性的特点 4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虽然它们所表达的主观体验的 内容有所不同,但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 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同时又是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的表现强度, 情感的性质决定了在一定情境下情绪表现的形式。 情绪发生的过程往往深含情感的因素。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分类 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Schloberg,1954)提出情绪是由愉快 不愉快、注意拒绝、睡眠-紧张三个维度组成,并提出了由倒锥体 情绪三维模式图。 20世纪60年代末,普拉切克(R.Plutchik,1970 )以情绪的强度 、相似性和两极性三个维度,把情绪划分为如图 所示的情绪三维 模型。 罗素(Russel,1980)采用情绪词评价和归类方法,把情绪划分为两个维 度:愉快度和高强度。 在愉快度维度上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在强度维度上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 强度,根据两个维度可组合为四种基本情绪类型:高兴:愉快高强度; 轻松:愉快中等强度;厌烦:不愉快中等强度;惊恐:不愉快高强 。 二、基本情绪 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绪是快乐、愤怒、悲哀、恐惧等四种 基本形式,它们与基本需要相关联,具有很高的紧张性。 (一)快乐 快乐是达到所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产生的舒适感受和 体验。 (二)愤怒 当个体在遭受攻击、威胁、羞辱等强烈刺激下,感到自己 的愿望受到压抑、行动受到挫折、尊严受到伤害时表现的 极端情绪体验。 (三)悲哀 悲哀是个体失去某种他所盼望的或追求的事物时产生的主 观体验。 (四)恐惧 恐惧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危险刺激或预期有害刺激时产 生的强烈情绪感受与体验。 二、 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在某种事件或情境影响下,人在一定 时间内产生的情绪,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 情和应激。 (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较微弱、平静而持续的带有渲染作用 的情绪状态 (二)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 (三)应激 应激是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受到威胁时出现的非 特异性的身心紧张状态,表现在出乎意料之外的 紧张状况下引起的情绪体验。 三、情感状态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反映了人的 社会关系和生活状况,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一)道德感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与标准,评价自己 和他人的思想、意图及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 (二)理智感 理智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认知活动所得成就评价过程中产 生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智力活动中的感受。 (三)美感 美感是个体根据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的主观感受和获得理 解的精神愉悦的体验。 (四)热情 热情是个体是对人、事、物等肯定的、强烈的、稳固而又 深厚的情感体验。 第三节 表 情 一、 表情的含义 表情是个体在情绪和情感状态下的生理 和心理,以及外部行为上表现的变化或 活动。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睛、额眉、鼻颊、口 唇等肌肉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体验。 (二)身段表情 身段表情是指除面部之外的身体其他部 分表达的情绪动作。身段表情分为身体 表情和手势表情。 (三)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个体通过言语的声调、速度 、节奏等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言语表 情中的语调表情又称为副语言。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Hall,1966) 在经过多年深入研究后,将人际距离由 亲到疏划分为四种不同的人际距离: (1)亲密区。即最亲密的人际空间距离 ,彼此间可以接近到312英寸; (2)个人区。即朋友之间的距离,彼此 的身体距离可以接近到1236英寸; (3)社会区。即熟人之间的距离,彼此 的身体距离介于458英尺之间; (4)公众区。即陌生人之间或一般公开场 合的社会交往活动。 第四节 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生理反应 情绪产生时会伴有某些生理上的反应。这些 反应主要包括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变化和脑电 波的变化。 (一)植物性神经活动的变化 植物性神经系统又称为内脏神经,可以分为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分支系统,重要 是控制各种腺体活动、内脏器官和血管运动 的神经系统,它们所控制的活动。 1呼吸 呼吸会随着情绪状态的不同在呼与吸的次数 、呼与吸的快慢和质量上有明显不同。 2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 情绪状态下循环系统的活动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表现为心跳速度和强度的改变 ,另一方面表现为外周血管的舒张与收 缩的变化,例如满意、愉快时,心率正 常;恐惧或暴怒时,心跳加速,血压升 高,因而心率、血压和血管容积的变化 可间接反映情绪的变化,作为情绪测量 的生理指标。 血管容积的变化很复杂,在同一情绪状 态下,各器官的血管活动有着不同的活 动。 3皮肤电 在一般情况下,皮肤具有一定电阻参数,当 人在情绪状态时,皮肤内血管或舒张或收缩 ,汗腺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这便引起皮肤电 阻的变化,通过对皮肤电流的测量和记录, 就可以间接测定情绪反应。 研究表明,在吃惊、恐惧和困惑等紧张情绪 状态下,皮肤导电电流会有所增加。 是用皮肤电反应记录的在看四种性质不同电 影时的情绪反应结果。图中四条曲线是四组 被试在看不同性质电影时的皮肤电反应记录 。 4内、外分泌腺 人体内有两种腺体,外分泌腺,即汗腺、泪 腺、唾液腺、消化腺等和内分泌腺,即甲状 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脑垂体和性腺等。 这些腺体都有相应的分泌物产生。 生理反应是个体在情绪状态下发生的生理变 化。许多实验表明,不同情绪状态存在着不 同的生理反应模式。有研究进行了确定恐惧 与愤怒的不同生理反应模式。 结果显示,恐惧时会诱发出三种生理反应的 变化:呼吸增加、手掌皮肤阻抗降低、某部 分肌肉紧张增加。愤怒时则记录到了不同类 型的生理反应:心率增高、皮肤电增高、整 个肌肉紧张增加,血压上升。 (二)脑电波的变化 脑电波又称脑电图,它有四种波形: 波、波、波和波。在情绪状态时 ,不仅外周生理上有变化,而且神经中 枢也有变化,所以脑电波也会发生相应 变化。在强烈情绪状态下,人的脑电波 与正常状态下的脑电波不同。 情绪状态对波的影响最大。在焦虑状 态下,枕叶的波消失,脑电波振幅减 小;此外在额叶区、运动区、颞叶区的 脑电波振幅都较正常状态时小。 (三)测慌的原理和机制 测谎是通过测谎仪来测量个体在被检测时是 否出现某些生理反应而判断他是否说谎的过 程。 测慌仪是一种多道心理测试技术来检测受测 者是否说谎的仪器,是利用受测者因说谎产 生的某些生理反应的原理而设计制成的生理 记录仪。 主要是根据个体的情绪状态与生理反应之间 的关系的生理反应指标来综合判定,它可以 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如心率、血管容积 、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 测慌过程实际是运用了联想原理。测谎 过程中,个体的相关部位和电极连接在 测慌仪上,主试向个体首先呈现一系列 与案情毫无关系的“中性”问题,并记 录由此情绪状态下的生理反应作为测谎 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基线,即用此基线比 较说谎时情绪状态的生理反应。 测谎仪的功能以及由此测得的生理反应 仍有相当限制,因为引起个体生理变化 的原因有时并不是由于说谎的缘故,可 能是个体的紧张或对某些问题或关键词 的理解有误而导致情绪状态上的反应。 二、情绪与大脑皮层 (一) 情绪的脑机制模型 情绪与大脑皮层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之间 的关系是情绪的脑机制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可以看到,对相关情绪刺激的 认知,是在大脑皮皮层的相应区域产生的, 然后再将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和边缘系统 ,从而导致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和某 种特殊类型的情绪行为。 在此同时,个体自己自己的情绪状态体验与 感受也在大脑皮层上产生,并导致某些与此 相关的行为活动。 (二)情绪与额叶 对临床病人的观察以及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 术的应用,有关情绪的生理研究表明,大脑 皮层,特别是额叶与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具有 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当情绪冲动在边缘系 统中心产生时,情绪表达将受大脑额叶的控 制。 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也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在 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动转化为生理变化 中起重要的中介作用。 任何刺激都可作为信息,被中枢神经系统加 工与处理,接着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和生理 变化。 第五节 情绪理论 一、早期的情绪理论 (一)詹姆斯朗格理论 詹姆斯朗格理论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感觉,即 情绪是因身体器官对特殊的兴奋刺激反射性变化而产生 的。 情绪经验的产生过程是,先有引起个体反应的刺激,刺 激会引起个体的生理或身体的反应,如身体器官、内脏 和肌肉的反射性变化,正是由于这些身体上的生理反应 ,导致了个体的情绪经验,产生情绪。 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情绪经验的性 质、组成原因,强调身体的,特别是内脏的反应是情绪 经验的来源,重视情绪体验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但与“情绪是生理变化的原因”的观点相反,片面强 调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控 制与调节作用,因此受到了不少批评,并受到了诸多争 议。 内 脏骨 骼 肌 感受器 大 脑 皮 层 (二)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n)在1927 年,针对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提出了三点 质疑: 第一,在各种情绪状态下身体的生理变化差 异较小,无法在生理变化上对复杂多样的情 绪做出区分; 第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体内各个器官对 刺激的反应迟缓,不足以说明个体情绪瞬息 变化的特点; 第三,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可以用人为办法诱 发出来,但只能激发某种生理状态,却不能 诱发出某种特定情绪,例如无法诱发出人的 愉快情绪。 大 脑 皮 层 丘 脑 内 脏 感 受 器 骨 骼 肌 1 5 4 2 3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 论 人对事物的评估与情绪产生相关,人的认知 与评价会左右人对情绪的解释与反应。 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益时,就会产生趋 近的体验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有害时,则会产生回 避的体验和相应的生理反应。 当人把知觉对象评估为与己无关时,就会产 生漠然的体验而予以忽视。 (二)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个体认知的参与以及认知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 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重要机制,即情绪经验 来自个体对三方面信息的认知: 一方面是对刺激情境性质的认知,如是可笑的 还是可怕的; 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生理变化的认知,如自己 觉得如何; 另一个方面是各种情绪状态是由交感神经系统 以一定形式唤醒的。 人通过周围环境暗示,以及自己对刺激信息的 认知加工,再对情绪状态进行解释与分类。认 知是个体对刺激信息引起一定生理唤醒引导下 进行解释而导致情绪的产生。 情绪体验 刺激情境 生理变化 过去知识经验 第六节 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一、 情绪智力 沙洛维把情绪智力描述为由三种能力组成的 结构,这三种能力是:第一,能准确评价和 表达情绪的能力;第二,具备有效调节情绪 的能力;第三,将情绪体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综合体物业公司员工劳动纪律与职业素养协议
- 网络主播签约经纪公司服务协议模板
- 离婚协议书中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具体规定
- 节能减排物业公司员工劳务合同及环保指标达成协议
- 玫瑰精油神经酸胶囊产品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合同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模拟测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第四版 练习与答案 朱崇娴 - 第1-5章
- 农业银行2025烟台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交通银行2025重庆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业银行2025衢州市秋招无领导小组面试案例题库
- JC-T 2113-2012普通装饰用铝蜂窝复合板
- JB T 6527-2006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
- 2022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详解(附古诗文翻译)5
- 定制手办目标市场调研
- 新版规范(201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详细应用)
- 机器学习基础讲义
- 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处理规定-事故调查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查房课件
- set2020标准文件编写工具软件使用说明书
- 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论文
- 动叶可调式轴流风机液压调节系统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