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乡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_第1页
某乡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_第2页
某乡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_第3页
某乡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_第4页
某乡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某乡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 太平镇乡村旅游研究报告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和农村资源为依托,农旅结合、以农为主、强农兴旅的新业态。它的生态、旅游、创收、辐射等基本功能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创业致富,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 年 4 月,我省出台了江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内的乡村旅游进行了细致规划。为更好地推进太平特色小镇建设,我镇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及农村第三产业,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经验。 一、太平镇基本现状 太平镇地处南昌市西北 部,位于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和梅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腹地。距南昌市区 22 公里,地域面积 方公里,人口总数 11496 人,其中农业人口 10694人,耕地面积人均不足 1 亩。全镇辖 6 个行政村, 3 个垦殖分场, 1 个街道社区居委会。太平镇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民风淳朴。境内有南昌之巅 41 米的洗药湖,有国家 4A 级狮子峰景区,有翠竹飞瀑的神龙潭景区等十余处风景名胜,景点引人入胜,自然景观让人留恋往返。 二、太平镇发展乡村旅游情况 环境打造成效显著。成立集镇管理办公室,对集镇环境2 / 8 卫生、车辆停放、港 道清理等进行长效管理。继续巩固太洗公路、蛟万公路沿线通道 “ 五化 ” 改造提升效果,对沿线管线、村庄等环境进行进一步提升,实现垃圾下山全覆盖,镇村环境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同时投入 7 万元成立了一支 10 人的公路环境管理队伍,对全镇 50 余公里镇村公路的环境卫生进行长效管理。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加强集镇、村、分场和旅游公路沿线卫生保洁,实现垃圾下山全覆盖。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全镇连续 11 年实现无火警无火灾。 2016 年底,我镇被国家环保部授予 “ 国家级生态乡镇 ”称号。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在示范点的带动下,全镇 90%自 然村完成村庄环境 “ 三清三改 ”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对所有偏远自然村的公路进行水泥硬化,全镇水泥公路通车总里程达 里,在全区乃至全市率先实现自然村村村通水泥公路;有线电话和移动网络 100%覆盖,有线电视 100%进自然村。新建了太平自来水厂、农贸市场、集镇停车场、心锁广场、太平文化广场;实行亮化工程,集镇范围内安装路灯44 盏,房屋亮化 10 余栋等。 产业培育初见成效。我镇按照建设 “ 生态文化休闲重镇 ” 的工作思路,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严格保护,先后引进了以培育精品特色文化休闲产业市场为重点的文化艺术产业街 区 心街;南昌市唯一一家以客家文化为背3 / 8 景,集餐饮、住宿、会务、娱乐为一体的客家文化产业园 狮山茶场客家风情园;集葡萄酒窖藏、酒文化展示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红酒文化园 美堡葡萄酒庄;集度假、会务、婚影、居住为一体的欧式度假中心 恒茂森林海;集休闲、度假、酒店为一体的全国连锁生态木屋度假区 逸景营地度假酒店;集采茶、赏茶、制茶、品茶为一体的茶文化体验区 茗茶观光园等 10 多个大型生态旅游休闲项目落户,并投产经营。成功打造了以南源农家乐、湾头农家乐、泮溪农家乐、梓木坑农家乐等 “ 四朵 ” 金花为代表的乡村农家庭院式农家土菜、农家客栈旅游精品线路。 三、太平镇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太平镇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探索了一条由单一的特色农业生产向生态游发展的成功之路,但是太平镇休闲观光农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总量、规模、形式等都很有限,相关的组织、管理、服务、宣传都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资金投入渠道不畅 我镇休闲观光工程投资巨大,单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够,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体前来投资兴建。但由于我镇位于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和梅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腹地,受景区规划限制; 同时,观光旅游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外知名度不够,前来投资的企业或个体尚4 / 8 未形成规模,导致我镇休闲观光工程兴建进程缓慢。 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亟待提高。作为 “ 农家乐 ”经营服务的主要内容, “ 农家饭 ” 基本都是由农户的主妇掌勺,提供餐饮服务的服务员也都是子女或亲戚。他们都是当地的村民,不懂如何为城里来的客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只能依靠淳朴的心态和憨厚的气质得到游客的理解和谅解。提高 “ 农家乐 ” 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是当前最急需、最迫切、最重要的 问题之一。 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 由于乡村旅游在我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都是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兴起和经营的 “ 农家乐 ” ,发展有很大的盲目性。以我镇合水分场为例,由于距离太平集镇较近,而且村庄四周山水环绕、风景秀美,具备发展 “ 农家乐 ” 的良好条件,目前已经开办 “ 农家乐 ”30 多家。但功能雷同,定位单一,都只能提供吃农家饭、棋牌等简单的服务,没有各自独有的特色农家菜、招牌菜,参与式的乡村旅游产品未开发出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没有很好地融合发展、延长我镇乡村旅游产业链。 旅游人才资源匮乏 近几年,太平镇 大力统筹镇村联动建设,推动城乡一体5 / 8 化发展,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此过程中,迅速发展的乡村旅游与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逐渐凸显:一是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不知道如何延伸产业链、如何延长游客在乡村的停留时间来增加收入;二是疏于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不高,或是有热情但服务技能欠缺,低水平的服务带来的往往是低收入的回报。 四、太平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统筹发展规划,明确出发点。一是坚持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太平镇位于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和 梅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腹地,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同时, “ 一核两轴四片区 ” 的城镇空间定位,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坚持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建设与特色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同时,以特色产业为依托,打造仟荷湾、南源、泮溪等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特色乡村。如仟荷湾和南源,是南昌市两个 “ 五位一体 ” 综合示范村。通过小城镇的带动,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完善基础设施基础上,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打造生态新村,建设南溪、枫林等具有 园风光、乡村旅游特色的新农村。三 是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按照 “ 广栽树、多种花、不露土 ” 的要求,在整体建设上,突出不破坏山水风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理念;在特色打造上,突出开发绿6 / 8 色旅游资源,建设生态宜居太平的思路;在资源整合上,突出生态优先,加强生态建设。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把握着重点。一是改造提升太平心街。着重调整心街业态,将心街整体打包给有实力的公司运作,在心街附近建设一处占地面积为 1500 平方米左右的啤酒文化广场。把心街打造成为南昌市文化艺术街区的新地标,把太平集镇打造成具有欧洲品位的特色小镇。二是抓好环境提升工程。巩固蛟万公路、太洗公路沿 线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全覆盖工程。启动旅游公路沿线林相改造工程。加强对泮溪油菜花、湾头荷花的管理,并在南源太平湖项目种植向日葵园,形成春看油菜花、夏赏荷花、秋揽红叶、冬观冰凌的景色。三是综合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对心街周边的管网、港道、人行道板及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升级,争取修建太平镇团山村虹河谷至洗药湖、太平镇团山村梓木坑至二 0 八高地登山游步道。建设占地 1000 平方米的团山生态停车场。四是加快旅游配套项目建设:紧抓在建项目进度。采取主要领导挂帅,副职分包,明确节点、责任,细化任务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 罗马假日、千百味森林酒店、美堡酒庄、灵芝生态园、水韵琴湾等项目;优化在办项目服务。做好花海度假村、江中玫瑰城堡、太平湖等项目的开工手续办理工作;跟踪在谈项目。对海航珺唐度假酒店、亚龙四季旱雪场、户外极限运动基地、赣电集团项目、宁波北仑7 / 8 港物流公司等意向性项目加紧跟进,加强沟通协调,争取项目早日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同时。配合做好神龙潭景区创4A 相关工作。 扶持特色产业,找准切入点。一是做优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用好省委、省政府 “ 旅游强省 ” 政策,以心街为龙头核心,做好心街业态调整提升工作,并配合开展各类旅游主题活动, 实现季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二是做大农家乐产业。借南源、湾头两村打造 “ 五位一体 ” 之势,大力发展农家乐、庭院式农家客栈,重点培育农家乐示范户,做到 “ 文化、绿化、洁化、口味、趣味、品味 ” 六进农家,提升农家乐的消费档次,逐步向精品化发展。并充分利用各村资源,逐步把农家乐产业推向南溪、枫林等处。三是做强生态种养产业。推进南源果蔬采摘园、南溪枇杷园、雷竹产业园、开心农场、合水灵芝生态园等项目建设,形成龙头、品牌,带动全镇高山种养产业的发展。 突出宣传推介,抓好着力点。全方位推介我镇休闲观光工程,除充分利用电视、报刊、 网络等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外,建议由各级主管旅游部门给予具体指导,帮助策划包装和宣传推介,在更高层上提升形象、提升吸引力。我们已更新镇域内显要位置的大型广告宣传牌,更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