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doc_第1页
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摘要】:伤逝原是鲁迅先生于1925年新文化运动时期所创作出的一部文学作品。在1981年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之时,为纪念鲁迅先生,施光南将小说伤逝改编为一部同名歌剧。歌剧剧本的创作忠实于原著,用叙事加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在20世纪20年代初,涓生与子君为爱而勇敢的与封建传统作斗争并赢得爱情胜利。但最终由于相爱简单相处难以及他们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故事最终以子君死亡,涓生愧悔的悲剧收场。本文通过阅读参考文献,研读鲁迅的伤逝及其他小说,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等方法,重点分析了歌剧伤逝中子君的咏叹调及子君这个人物形象。全文从四部分加以论述:第一介绍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第二对歌剧音乐人物形象的分析;第三针对子君咏叹调的唱段分析;第四结语。以歌剧伤逝中子君经典唱段一抹夕阳、风萧瑟、不幸的人生三首作品进行人物,音乐及演唱的分析,塑造音乐中子君形象的框架,为更细致的诠释子君唱段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也帮助我们提供了解作品和演唱相关知识,并培养歌唱者更深层地体会这些作品的潜在魅力。歌剧伤逝的创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剧也不例外,此时的歌剧创作,较之以往有很大的创新,歌剧伤逝拉开了我国抒情歌剧的序幕,在我国歌剧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歌剧伤逝施光南子君咏叹调【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J617.2【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8引言8-9第一章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及音乐特点9-111.1创作背景9-111.1.1作者简介91.1.2歌剧脚本的创作背景及特点91.1.3歌剧伤逝的音乐特点9-11第二章子君的人物形象分析11-122.1子君的人物形象分析11-12第三章子君的唱段分析12-233.1春的咏叹一抹夕阳12-163.2秋子君的彷徨与呐喊:风萧瑟16-203.3冬最后的哀歌:不幸的人生20-23第四章子君唱段的用声特点及音色控制23-254.1子君唱段的用声特点234.2音色的控制23-25第五章结语25-26参考文献26-27攻读学位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