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doc_第1页
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doc_第2页
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doc_第3页
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doc_第4页
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需要是人行为产生的动力源泉,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愉快、振奋等;当人的需要得不满足时,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痛苦、失望等,如果人的合理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受挫感、忧郁感和压抑感,进而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的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能更好的帮助幼儿,我们应该努力研究幼儿的心理需要,并且还要努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理需要。一、热爱幼儿,关注幼儿,满足幼儿对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 在我们进行的一项相关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喜欢某某老师,那是因为这位老师通过言行、表情对幼儿表示爱与关注。比如,幼儿说喜欢某某老师,那是因为“她帮我梳头打辫子。”、“她常摸我的头”、“她带我去她家”、“她说她喜欢我”、“她经常对我笑,还经常弯下腰来跟我说话。”、“我们出去散步时,她总是牵着我手。”、“我喜欢张老师,因为她经常叫我发玩具。” 我们老师的上述这些行为,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但它们在幼儿的心里却都代表着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关注。而这些爱与关注,不仅使我们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而且也使幼儿园成为幼儿的真正乐园,成为幼儿真正向往的地方。 幼儿渴望着我们的爱与关注,我们的爱与关注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幼儿这方面的心理需要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幼儿很可能就会通过一些不符合常规要求的行为(如攻击行为、恶作剧、毁坏物品、故意捣乱、生病、吃手指、对抗等)来引起我们的关注。二、尽量给每个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满足他们成就的需要 幼儿喜欢某项教育活动,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项教育活动能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如许多幼儿说:“我喜欢折纸课,因为我会折战斗机,我折的战斗机飞得最高。”、“我喜欢猜谜语课,因为我一猜就中。”、“我喜欢舞蹈课,因为我可以到讲舞台上去跳舞。”、“我喜欢算数,因为我算得快。”、“我喜欢画画,画完后,可以把自己的画贴在教室。”、“我喜欢跳舞,因为老师说,我跳舞跳得好。”、“我喜欢做手工,因为老师说,我手巧。” 我们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个幼儿都经常有机会获得成功的经验,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培养他们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三、给幼儿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允许幼儿犯错误、富有同情心的,气氛宽松和谐的幼儿园环境,满足幼儿心理的安全需要 给幼儿创造一个符合其心理安全需要的环境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对于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心理上的一个很大的挫折。如果此时教师能关心他们的情感需要,对他们温柔友好,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处于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会逐渐地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开展新的社会交往。有些幼儿在幼儿园不敢解大便,总是要憋到回家以后,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上厕所,有的甚至将大便拉在裤裆里了,也不敢告诉老师。这往往是幼儿害怕畏惧老师的一种集中的典型的反应。幼儿害怕畏惧教师,这说明幼儿园没有给幼儿以安全感。如果长期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生活,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幼教工作者一定要关注幼儿心理安全需要,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宽松愉快的没有任何外在心理压力的环境之中健康茁壮地成长。四、给幼儿多点自由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 幼儿生性好动,每个幼儿都有自主活动的心理需要,即每个幼儿都有要自由,要摆脱约束,打破框框,要独立,并且按照冲动自由地行事,这就是幼儿自主活动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十分喜欢自由度较大的教育活动。比如,有的幼儿说:“我喜欢户外活动,因为可以跑来跑去。”、“我喜欢手工课,因为可以做,可以说。”、“我喜欢上厕所,因为可以自由说话。”、“我喜欢玩胶泥,因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 幼儿是喜欢自由自主的。但是在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严肃的、有秩序的、有组织的不能自由讲话(老师称之为“乱讲话”)的“课”所占的时间太多太多,幼儿真正自由自主的时间却很少,所以幼儿喜欢上厕所,或者厌倦幼儿园的生活也就不奇怪了。 综上所述,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努力满足幼儿的各项合理的心理需要,而不应使之受到压抑,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师的美好形象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孩子的引航,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更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然而幼儿教师是孩子最重要的的启蒙老师。记得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非凡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家长和教师。那么怎样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儿教师呢?1教师要有宽容,仁慈之心幼儿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需要我们细心地呵护。由于幼儿能力和经验有限,他们经常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仁慈之心,要心平气和地接受幼儿的错误,并将之当作孩子不断进步所必需的阶梯。相反,如果教师总是十分严厉地对待幼儿,不能原谅幼儿所犯的任何错误,那么,幼儿园就会成为地狱,教师就是恶魔。所以,我认为幼儿园教师是富有宽容、仁慈之心的人,这样,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就不用过分地为避免犯错误或者为已犯过的错误过分地担心,如此一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才会轻松愉快,否则,他们就会在持续不安中感到日子痛苦难熬。2幼儿教师要活泼开朗并且快乐常溢于言表幼儿年龄小,他们在情绪的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易感染性,即他们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特别是容易受到教师的情绪的影响。因此快乐应成为幼儿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主导情绪,微笑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3教师要有公平的爱心有了老师公平的爱,幼儿在幼儿园里就会生活得心安,他们不会为了得到老师的爱而刻意地去表现自己或者通过一些能引人注意的“违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注意,进而得到老师的爱。4教师要有耐心,要沉得住气不过,我们老师也不是什么圣人,总会有生气的时候,但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我们“有气”时,要注意发泄的策略,比如,在我们实在忍耐不住时,可先暂时停下“教育活动”,待到心平气和时再重新开始进行活动等等,尽量避免给孩子们留下一个“可怕的形象”。5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优点,作为教师应当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很棒的。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对孩子的细心观察和深入了解。6教师要努力追求事业上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教师要对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并不断地从幼儿教育工作中获得成功和幸福的体验,因为教师在事业上能否体验到乐趣和幸福,将会影响她们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幼儿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只有内心幸福的教师,在工作中才能给予孩子们以幸福。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成长。教师是孩子的启迪老师,孩子也是教师的老师。看到孩子成长,感受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