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练习题.doc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练习题.doc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练习题.doc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练习题.doc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下册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3、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一、填空1、放大镜是 凸透 镜,它具有放大 物体图像 的功能。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3、透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二、选择。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A )有关。A、凸度 B、材料 C、面积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B )。越大越小不变三、问答:请说说放大镜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广泛应用?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科学概念:使用工具能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一、填空1、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都是由许多彩色的鳞片组成。2、蚜虫的天敌是草蛉。二、选择1、蚜虫的天敌是( 3 )。蚂蚁 麻雀 草蛉2昆虫头上的触角相当于它们的( 3)。眼睛 嘴巴 鼻子3蟋蟀的耳朵长在( 3)。头上 肚子上 足上4观察蚜虫时一般要选用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2)。5倍 10倍 100倍三、画一画。画出你用放大镜观察到的蚜虫的样子。3、放大镜下的晶体 科学概念: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一、填空。 1、自然界中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2、人们把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等这样的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3、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 的固体。二、 判断。 1、糖、碱、明矾全是晶体。( ) 2、课堂上我们制作晶体的方法是蒸发。( ) 3、晶体的形状都可以 用肉眼看到。( ) 4、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六角形的。( ) 5在制作晶体的实验中,使用较浓的食盐溶液更容易看见食盐晶体。( ) 三、选择。 1、晶体是(c)。 A、不规则外形的固体 B、可以流动的固体 C、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列文虎克通过显微镜把他看到的(B)仔细地画了下来。A、各种晶体 B、微小的生物C、各种动物 3、观察白糖可以使用的工具是(A)。 A、放大镜 B、显微镜 C、天文望远镜 4、晶体有(A、B、C)等形状。 A、立方体 B、金字塔形 C、六角形 5、自然界中的很多(C)物质都是晶体。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四、问答。 1、 放大镜下看到的白糖、味精、盐的颗粒分别是什么样的? 2、画出放大镜下的白糖和食盐的晶体。 4、怎样放的更大科学概念:1、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2、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一、填空 1、如果一个放大镜平贴在书上能看清一排有个字,提升高度以后字被放大到最大而不模糊时只能看清个字,说明这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 4 )倍。 2、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二、判断 、在17世纪人们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放大的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列文虎克发明的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300倍。() 三、选择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B)。越大越小不变、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A)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列文虎克巴斯德罗伯特.胡克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科学概念: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填一填。1、生物体是由 细胞 组成的。2、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 玻片 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3、英国科学家 胡克 是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二、选择。1、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1 )。 1、2、3、4 1、4、3、2 1、4、2、3三、问答。你能说一说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吗?四、画一画。你能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吗?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科学概念:生物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细胞的器官也是不同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功能单位。一、判断:1、细胞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 )2、头皮屑是死亡的细胞。 ( )3、血液中的白细胞能杀死病菌。( )4、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细胞的器官也是不同的。( )5、所有的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二、列举。请列举出几种细胞的名称和作用?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科学概念:1.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4.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一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1、鱼缸里的水变绿了,是微生物繁殖的结果。2、列文虎克在雨水、河水、井水中都找到了微生物。二、选择。1、研究鱼缸里 的鱼为什么发绿需要借助( A)来观察。 A显微镜 B放大镜 C平面镜2、观察水中的微生物需要( B )。 A用小勺把水倒在载玻片上 B用滴管把水放在载玻片上 C用滴管把水放在载物台上三、简答。1、怎样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答:1、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2、如果显微镜下的微生物运动迅速,采取什么方法才能观察清晰?答: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 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8、微小世界和我们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一判断(对的打“ ”错的打“”)1、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2、面包是微生物为我们提供的食物。( )3、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月球上的环形山。( )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二、填空。1、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生物的 (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2、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它们好像一个个微小的工厂。三、简答题。 传染病的流行与微生物有关,请问微生物都是有害的吗?请简单说出人类利用微生物服务生活的例子。答: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比如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他细菌地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利用乳酸菌发酵发酵,可以大量生产乳酸菌奶饮品;一部分微生物能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称为环保微生物。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一、判断。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2、世界上的岩石、房屋、马路、不会发生变化。()二、选择。1、下列变化中,物质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的是(A、D),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B、C)。A、玻璃杯掉到地上碎了 B、柴燃烧 C、铁钉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2、在下面四种变化中,产生新物质的有(A、B、D),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有(C)A、汽油燃烧 B、在馒头上滴上碘酒 C、水结成冰 D、食物被消化三、问答题。水结冰和铁生锈在物质变化的本质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四、实验。我观察到蜡烛燃烧中的变化五、运用。要使一根木棒变成两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要使一根木棒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物质,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各写两种)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一、判断。1、物质的变化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2、物质在变化时,只要产生了新的物质就属于化学变化。()二、选择题。1、夏天的饭菜容易变馊,发出一股酸味,这种现象属于(B)。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有(A、C、F、G、H、K、L),属于物理变化的有(B、D、E、I、J)。A、米饭烧焦B、面粉做成馒头C、秋天树叶变黄D、钢锭打成菜刀E、池塘中的水枯了F、盐酸滴在石灰石上G、清石灰水吹气后变浑水H、糖加热至黑色I、打开冰箱门后冒白气J、树木做成家具K、岩石烧成石灰L、馒头发霉三、问答题。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每种3个)四、实验。把白糖放在燃烧匙里面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面的表格。加热白糖变化记录表加热前形状颜色气味加热过程中形状颜色气味加热后形状颜色气味五、应用。请举出5个对我们的生活有帮助的物质化学变化的例子。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选择1、仔细咀嚼米饭会有甜味,那是因为(B )A、米饭中含有淀粉 B、唾液消化了淀C、米饭中含有白糖2、碘酒遇到(AC )时,颜色不会发生改变。A、滑石粉 B、淀粉 C、水3、用碘酒可以检验食物中含有(B )。A、维生素 B、淀粉 C、脂肪4、碘酒与淀粉反应时颜色发生的变化属于(A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都不是二、是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含有淀粉?请利用本课学到的知识填写下面表格。食物含淀粉打不含打其他发现馒头香蕉土豆白菜叶生姜奶糖豆浆玉米三、探究拓展台在一杯清水中滴一些淀粉糊,用筷子搅拌均匀,分别装在A、B两个透明的小瓶中。实验过程“1、在A瓶里滴一滴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 A瓶中的颜色变蓝了,因为A瓶中的淀粉遇到了碘酒所以变蓝了。2、在加热后的B瓶里加一些唾液,盖上瓶盖摇晃几下后,再滴入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B瓶中的颜色不变 ,这是因为淀粉和唾液混合后变成了麦芽糖,瓶中的淀粉消失了,所以颜色没变。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一、选择1、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 )。A: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B没有发生变化 C 液体的白醋变成了固体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可使燃烧的火柴( B )。烧得更旺 慢慢熄灭 不会熄灭3、科学研究后发现: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氧气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属于( C )。 二、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1、把实验过程画一个流程图:倒入小苏打(1份)倒入醋(3份)取一只玻璃杯 观察燃烧的火柴在玻璃杯中燃烧的现象用手触摸玻璃杯的外壁,感觉变化盖上玻璃片 2、观察记录 小苏打的特点是白色,呈粉末状,手感细腻;白醋的特点是无色,呈液态,有刺鼻的酸味;把小苏打倒入白醋后看到的变化是 杯子里的醋变成白色,并且往上冒气泡 ;用手摸一摸玻璃杯外壁,感觉是 凉凉的.三、探究拓展台你还发现哪些物体发生变化后产生了气体?这种现象属于什么变化?第五课 铁生锈了科学概念: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练习:1、铁片和铁锈存在哪些不同,填写下表。颜色光泽空隙手感敲击导电磁铁铁片灰白色有无光滑较坚韧能导电能吸引铁锈红褐色无有粗糙较脆不能导电不能吸引2、铁生锈与水有没有关系?你打算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科学概念: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一、选择题 1、硫酸铜溶液的颜色是(C ) A、白色 B、五色 C、蓝色 2、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 C ) 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变颜色 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 3、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发生变化属于( B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颜色变化 二、判断题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 )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了新物质。 ( )3、生成气体的变化肯定是化学变化。 ( )4、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 ( )三、连线题 物理变化 在米饭上滴碘酒 发生颜色变化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生成气体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 发光发热 水变成水蒸气 发光、发热 第七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科学概念:1、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使铁生锈。2、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3、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练习:一、选择题 1、影响铁生锈的速度( C )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 C、是水和空气的共同作用 2、下列哪个地方的房屋铁窗容易生锈?(B ) A、干燥的沙漠 B、潮湿的热带海边 C、干燥的高原 3、下列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铁器生锈?(abf) A、涂上油漆 B、放在干燥处 C、用纸包起来 D、放在地窖里 E、放入水中 F、完全放入食用油中 二、问答题1、生活中人们是怎样防止和减缓铁生锈速度的,说说其中的道理。答:保持干燥、洁净 ,在表面覆盖保护层,电镀不易生锈的金属等。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2、王大爷家有两口铁锅,一口闲着,一口天天用来炒菜,你认为那口锅生锈的速度快,为什么?8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紧的联系,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物质的变化。一、判断1、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2、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只要产生了新物质就属于化学变化。( )3、很多物质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同时进行的。(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二、选择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A、木材加工成家具 B、烟花在空中炸开 C、小苏打和白醋混合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A、土壤沙漠化 B、加工玉石 C、吃进食物变成身体需要的营养三、简答1、 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请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2、说一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 第三单元 宇宙第1课 地球的卫星月球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一、 判断1、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2、月球是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3、伽利略发明了人类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4、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5、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二、选择1、阿姆斯特朗曾说过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这句话是说的人类留在( A )上的第一个足迹。A 月球 B 火星 C 天王星2、一个人在月球上能举起180千克的物体,那么他在地球上能举( A )物体。A 30千克 B 180千克 C 60千克三、问答: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学到的有关月球的什么知识?(至少写4点)答书上第47页 第2课月相变化科学概念: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一、判断1、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光是它自己发出的。( )2、月亮在圆缺变化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月相。(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二、问答1、 怎样区别上弦月和下弦 月?答:看到的时间不同。上弦月在日落时已经在天空中行走了一段时间,因此日落后就能看到上弦月高挂天空;而下弦月在午夜时才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因此要到日出时才会高挂天空。2、每月初一到十五月相是怎么变化的?答:月缘的方向不同。上弦月相当于比太阳晚从地平线升起,因此太阳在月球的西边,因而上弦月的半圆形月缘指向西方;而下弦月则比太阳早从地平线升起,因此太阳在月球的东边,所以半圆形月缘就指向东方了。三、画一画画出初八、十五、二十四的月相的情况3.我们来造“环形山”科学概念: 1、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2、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陨石撞击是主要原因。一、选择题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是( 3 )。分布着大平原分布着大面积的海洋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分布着许多高山月球上的“环形山”多数是( 1 )圆形椭圆形方形不规则形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形成,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2 )。外星人挖的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火山爆发形成的“月球人”生活的遗址二、问答题“撞击说”是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原因的一种猜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经过人们长期观察发现在包括地球在内的一些行星和许多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类似月球上的“环形山”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加容易、猛烈和频繁。所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三、实验操作。“月球面环形山撞击说”撞击说模拟实验研究计划研究的问题月球面的环形山是由于撞击形成的吗?我的猜测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因为,经过人们长期观察发现在包括地球在内的一些行星和许多卫星及小行星的表面都有类似月球上的“环形山”的“陨石坑”;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得撞击更加容易、猛烈和频繁。所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实验器材重量不同3个,1个1米1米0.5米的木箱,细干沙适量。实验方法将细干沙装满木箱。分别从80厘米、120厘米、200厘米的高处自由抛下比较轻的铅球,并记录“撞击坑”口的直径以及深度。用另外两个铅球重复上面的第(2)步骤。观察到的现象铅球重量高度80厘米120厘米200厘米实验结果以及原因分析日食和月食科学概念: 1、日食和月食是太阳、地球、月球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一、选择题。日食是( 1)挡住了照射到(2 )的太阳光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地球太阳水星火星木星月食是( 2 )挡住了照射到(1)的太阳光形成的天文现象。月球地球太阳水星火星木星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1 ),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 3)初一左右初九左右十五左右二十五左右任何时候,没有规律日食现象分为( 1、2、3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环食月偏食月食现象分为( 4、6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全食月环食月偏食二、画图题。请在下图中画出日食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太阳 地球 请在下图中画出月食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太阳 地球 三、问答题。日食是怎样形成的?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月食是怎样形成的?答: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月食。参考答案二、画图题。请在下图中画出日食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太阳 地球 月球 请在下图中画出月食发生时月球所处的位置。 太阳 地球 月球 第5课太阳系科学概念:太阳和围绕它运动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一、判断1、太阳和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组成的天体系统就是太阳系。( )2、在八大行星中,海王星距离太阳的距离最远。( )3、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但公转周期最长。( )4、太阳系位于宇宙的中心。( )5、太阳系中没有彗星。( )二、选择1、八大行星中个头最大是( A )A 木星 B 天王星 C 海王星2、地球公转一周是( B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3、地球自转一周是( A )A 一天 B 一个月 C 一年4、人类在不断探索宇宙,神舟五号的航天员是( A )A 杨利伟 B 聂海胜 C 费俊龙5、以太阳为中心,八大行星从里到外的顺序是( B )A 水星、火星、地球、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B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C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6、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接近地球的是( C )A 水星 B 金星 C 火星7、2003年6月10日,勇气号发射成功;同月25日,机遇号发射成功。2004年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月3日和24日(北京时间各晚一天)分别登上( C )A 水星 B 月球 C 火星三、问答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假如将来我们要移民最有可能去八大行星的哪个星球,为什么?第六、七课 在星空中(一)(二)科学概念:1、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3、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一、判断1、星座是人们根据星星组合成的形状想象出来的。( )2、北极星是北斗星中的一颗。( )3、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银河的两边。( )4、北极星非常亮,我们可以借助北极星找到北斗七星。( )二、选择1、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都是( A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2、北斗七星是( A )的明显标志。A 大熊座 B 小熊座 C 狮子座3、观察星座最好的季节是( C )A 春季 B 秋季 C 夏季4、夏季大三角除了牛郎星和织女星,还有就是(B )A 天狼星 B 天津四 C 北极星5、北斗勺口的两颗星沿直线向前延伸(C )倍的距离可以找天北极星。A 3 B 4 C 5三、画图请写出下列星的名称,并在合适的位置标出北极星的位置。四、问答1、小华喜欢野外冒险,有一天夜晚迷失了方向,而他又没有带指南针,你有办法帮助小华吗?如果有,请把你的办法写下来。答:有办法,可以在天空上找到北极星,那就是北的方向。2、在课堂中你做过星座模型吗?请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好吗?答:找一张边长5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纸板,按图打上7个小孔;在1至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厘米、12厘米、15厘米、17厘米、27厘米、27厘米、14厘米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小球;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记录下橡皮泥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附录答案:三、画图北斗七星(北极星在勺口倍距离处)第八课 探索宇宙科学概念: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判断1、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 )2、科学家发现现在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 )3、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4、宇宙虽然是无边无际的,但是人类已经看到了宇宙的边缘。( )5、我国已经实现了宇航员登月考察。( )6、光年是时间单位。( )7、恒星是永恒的,是不会消失的。( )8、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二、选择1、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A )千米。A 30万 B 40万 C 35万2、会发光发热的是( A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3、银河大约是由1000亿至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A )光年。A 10万 B 30万 C 60万4、( B )第一个发明的了望远镜。A 列文虎克 B 伽利略 C 罗伯特 胡克5、2007年10月,我国成功发射的探月卫星是( C )A 神舟五号 B 神舟六号 C 嫦娥一号三、问答学了这一单元,你对宇宙又有了什么认识,请你用一段说一说。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第一课 一天的垃圾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一、判断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丢弃的垃圾对环境没有太大的危害。( )3、收集垃圾时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 ( )二、选择1、垃圾的产生大多来源于 (A )A、家庭 B、野外2、丢弃的垃圾对环境的危害(A )A、很大 B、 不太大3、北京全市日产垃圾大约 ( C )A、15万吨 B、100万吨 C、1。15万吨三、简答1、收集垃圾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 注意洗手2、写出垃圾分类的方法。答:按材料分 按是否有毒分 按是否容易腐烂分3、说说垃圾被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什么影响?第二课 垃圾的处理科学概念: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一、判断:1、很久以来,人们使用在地上挖坑填埋的办法处理垃圾。 ( )2、填埋垃圾的方法是最安全有效的。 ( )3、垃圾填埋场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 ( )4、填埋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建筑房屋。 ( )5、焚烧垃圾不会造成污染。 ( )二、问答1、真正的垃圾填埋场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答: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要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2、垃圾焚烧的优缺点有哪些?答:垃圾焚烧的优点是:减量,它可以使垃圾从量上减少90,大大降低垃圾填埋量。缺点是:垃圾焚烧最大问题是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严重污染。现代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空气污染的防治。三、实验操作题:请你设计模拟实验说明垃圾填埋的危害。答:可以用细石子和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在试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弄成墨水色了,这说明垃圾被埋在地下,其中有害的东西仍会浸滤出来污染地下水。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科学概念: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一填空:1减少垃圾数量_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2_重新使用判断_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二判断: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 )2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 )3垃圾混倒还是垃圾,垃圾分类就是资源。 ( )三选择:1以下可以减少污染的行为有( B )。A使用一次性用品 B 延长物品使用寿命 C购买包装气派的商品2系统解决垃圾问题应包括( ABC )。 A减少垃圾的数量 B回收利用 C无害化处理3( A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A重新使用 B填埋 C焚烧四探究拓展:商品过度包装可能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请你给生产厂家提出改进的建议。答:商品过度包装会浪费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更重要的是污染环境等;建议生产厂家进行大包装、简包装并对使用过的包装回收重新利用等。4、分类和回收利用科学概念: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一、填空: 1、减少垃圾 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2、 废物利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它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3、当我们无法减少一些材料的使用时,可以回收垃圾中的这些原材料并重新加工利用它们,这样不但能 而且能节约大量的减少垃圾 节约原材料 。二、判断1、过期的药品可以随垃圾一起扔掉。( )2、使用过的饮料瓶子等塑料制品可以回收,在制作其他塑料制品。( )3、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 )4、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 )5、有些垃圾可回收利用。( )6、回收纸张在造纸没有污染。( )7、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8、垃圾被填埋后危害就消除了。( )9、用不同的方法重新使用已用过的东西,可以减少垃圾数量。( )10、回收玻璃比直接用原料制取玻璃便宜。( )三、选择1、目前全世界对固体垃圾采取的最积极、最科学的处理方法有( 3 )1、减少数量 2、再次利用 3、回收利用2、以下可以减少污染的行为有( 2 )1、使用一次性用品 2、延长物品使用寿命 3、购买包装气派的商品3、系统解决垃圾问题应包括( 2 )1、减少垃圾的数量 2、回收利用 3、无害化处理4、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 2 )水无法饮用。1、600千克 2、600吨 3、60吨5、用垃圾作堆肥需要选择( 3 )1、可以回收的垃圾 2、能够溶解于水的垃圾 3、容易腐烂的垃圾四、操作题调查了解生活垃圾的分类要求。一般分为几类?每一类包含的是哪些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5、一天的生活用水科学概念: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一、选择:1全世界有( A )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A、60% B、6% C、三分之一2、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 B ) A、增加 B、减少 C、富余3、目前,(A )个国家严重缺水?A、100多个 B、40多个 C、200多个4、全世界倡导的节水方法是(A ) A、把用过的不太脏的水储存起来以作二次使用。 B、把大容量的抽水马桶水箱改为小容量的。 C、不用自来水浇蔬菜花草和拖地拖地等。5、事实上,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A ) A、2.53% B、5% C、3%6、人类目前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只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 B ) A、海 水 B、浅层地下水 C、 深层地下水 二、判断1、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四分之一。( )2、水是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不需要节约用水。( )3、缺水是一部分国家的事情,和我们无关。( )4、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离不开水,所以没法节约用水。( )5、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别人不节约我自己节约没用,我也不用节约了。( )三、简答题1、一个家庭每天哪些地方需要用水?如果一天缺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需要用水的地方:如果没有水:2、你有哪些节水的好方法?我们能为保护水资源、防治污染做哪些事情? 节水的方法: 我准备这样做: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