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应链物流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供应链物流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研究目的各异、研究方法多样,导致目前对供应链物流的概念认识还不统一、研究对象不一致,本文从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范例和研究方法四个角度对供应链物流进行总结与评价。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 研究对象 研究假设 研究视角 研究方法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支撑下,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以信息共享实现协同运作,以降低经营不确定性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不仅越来越得到企业的认可,更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与重点。然后,由于供应链物流研究年限较短,研究视角各异,导致概念都还很模糊。一些学者从供应链层面研究物流管理,认为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就是供应链物流;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企业的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一部分,按照供应链的理论进行研究,把物流管理的供应链化称之为供应链物流。供应链下物流管理和物流的供应链理念相互交织,同一个概念不同人有不同理解,导致现在的研究还比较混乱,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当前的供应链物流研究进行梳理,在进行文献梳理前,先确定文献分析的视角。 现代哲学研究成果认为,科学是一个个人知识社会化过程的结果。科学能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依赖于科学博弈过程中所处的“制度环境”与“组织形式”。就科学研究领域而言,制度就是“学术规范”,组织就是“科学共同体”。 按照托马斯库恩(2003)的理解,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共有一个范式的人组成,一个范式就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库恩将其称为“学科基质”(disciplinary matrix)。“学科”是指一个专门学科的工作者所共有的财产;“基质”是指这些共有财产由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组成,基于国内学者刘宝宏(2004)的解释,它应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是“符号概括”,即科学共同体成员能无异议也不加怀疑地使用的公式。就信任研究而言,是指公理性的研究假设;二是“形而上学范式”或“范式的形而上学部分”,是指一类共同体成员共同承诺的信念,或者说相信的特定模型。对应于供应链物流研究,主要是指对供应链物流研究对象、本质的认识问题;三是“价值”,是所有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实际上主要是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取向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理论的应用价值,即预言是否应当精确,定量预言是否比定性更受欢迎等;另一方面是理论自身的评价标准,如简单性、自洽性、似然性以及与其他理论的相容性。四是“范例”,是指科学教育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以及期刊文献中常见技术性问题的解答,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示范、启发如何做研究。 对于一群学者因何结合起来而成为科学共同体,新制度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罗纳德哈里科斯(2003)认为是共同使用的分析工具、所依据的共同的理论方法或研究方法以及共同的研究对象。其中,研究对象是决定性因素,研究方法则由研究对象决定,研究工具则是一个相对不重要的因素。本文将库恩的“学科基质”与科斯的观点相结合,确立对当前供应链物流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性总结的四个维度,即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范例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概念混淆不明确、对象界定不清楚 供应链物流是相对于供应链提出来的,提出和研究的历史很短,其概念和内涵还在探索阶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提法。国外对于供应链物流还没有明确提法,研究者都是站在供应链角度,进行物流管理研究。国外对于供应链管理有3类观点,即管理哲学、管理执行和管理活动的集合。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埃拉姆(Ellram)与库伯(Cooper);霍利彦(Houlihan);廷德尔(Tyndall)等,他们认为SCM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是采用系统论方法,把SCM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只需实现各自功能的一些不关联的部件组合。换句话说,SCM思想是将联盟关系的概念扩展至多个公司共同努力,管理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所有货物流动。将SCM作为管理活动集合的代表人物是鲍尔索利斯(Bowersox)和克洛斯(Closs),他们认为SCM是:公司通过扩大其一体化整合行为的范围,将客户和供应商一体化,公司通过外部整合的方式扩展一体化的整合行为。这样,SCM的思想就转变成SCM的执行:贯彻落实此思想的行为集合。将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哲学思想,供应链物流则是此思想指导下的物流活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全球物流研究团队(Global Logistics Research Team)基于供应链视角,他们于1995年研究了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通过对北美、欧洲和太平洋盆地17个不同国家的111个企业的采访,经过研究从32种物流能力中确定了17种通用的物流能力,并且把他们分成四组能力:定位能力、集成能力、敏捷能力和监控能力。 在供应链管理作为管理活动集合,史蒂文莱希等人站在物流企业角度,对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合作的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通过对学术与实践性文献进行研究,找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之间合作成功的25个因素,最为重要的是为客户着想、可靠性、变通、准时、方便,这为供应链物流的服务者提供了行动指南。但无论基于管理哲学的物流管理研究,还是基于管理行为的物流服务研究,都没有明确提出供应链物流的概念,对其研究也没有上升到学科角度。 国内最早有这方面论述的是2000年,李建辉在会议上提到了供应链物流条码,但文中没有特别指明供应链物流。国内比较明确提出供应链物流的是刘志学(2002),他认为供应链物流管理应该是站在供应链的层面,对供应链所有成员的订货处理、制造、装配、库存管理和分销作为一个整体流程,进行集成管理,并建立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模型;并从策略层面提出实现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六大转变。张光明等(2002)提出供应链物流,明确供应链物流包括供应链成员内部物流和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物流,指出第三方物流可以承担供应链整体物流的执行者。沈雁(2002)供应链物流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物流还包括供应链合作伙伴之间的物流,并应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运输商的评价,对供应链物流范围界定在分销领域。这些学者对供应链物流的概念界定是供应链成员内部及成员之间的物流管理,并且需要进行统一的协调运作。第二种观点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均为供应链物流,魏晓宁等(2003)认为供应链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与传统物流管理相比有显著特点,即信息共享、过程同步、合作互利、交货准时、相应敏捷、服务满意,他这个界定为以后的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或客户服务评价奠定了基础。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王波等(2008)、向乐乐(2009)。第三种代表观点是,按照供应链的管理哲学进行物流管理,即供应链物流,这些学者站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度,以客户需求作为出发点,进行物流企业运营方面研究。代表人物有:蒋宏武(2003)、李宁(2008)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对于供应链物流的研究,可总结如下: 概念界定还不统一:有三类不同的观点,供应链物流能否作为学科研究尚未有定论。 研究对象差异度大:第一种概念强调从供应链角度进行物流系统规划、协调与沟通,研究对象集中于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或者能够对供应链物流进行整合的企业;第二种概念则强调是供应链管理哲学下物流管理的特征,其研究对象可以是任何企业或行业;第三种概念则重视物流的供应链运作,研究对象是物流服务提供商。 研究视角不同:由于供应链物流概念不统一,涉及面广,大多数研究者选择供应链不同企业作为研究视角进行研究,也有从供应链物流整体进行研究,不同视角下的供应链物流无法进行有效评价。 基于此,本人认为供应链物流是以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供应链成员及成员之间通过协作、整合、集成实施的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包含供应链成员内部以及成员之间的物流,供应链物流强调遵循供应链管理哲学进行物流的统一管理,其绩效、能力评价应以最终客户需求作为评价标准,而非单一的企业或某一环节。 研究假设: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物流管理者的模糊性 任何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一定的假设前提。假设可以是公理性假设,也可以是假说性假设,前者是一种不言自明、所有“科学共同体”成员必须无条件接受的“工具主义”抽象,后者是根据已有经验事实,经验知识与理论基础所提出的一系列猜想性命题组合。以“工具主义”抽象作为假设无争议可言,以假说作为假设则需要不断地证伪。供应链管理的提出理论假设是:环境的不确定性,信息共享可以减少不确定性,即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理论。在该假设下,供应链管理强调企业信息共享、企业战略联盟与统一运作管理,以最终客户的评价作为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的尺度。供应链物流提出就是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上,因此,该理论也遵循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假设,在此假设下,供应链物流需要从供应链层面进行物流管理,而进行统一管理的实施主体(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就必须明确,否则就无法进行供应链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运作的实施主体、绩效评价的标准、供应链物流成员之间的成本分摊等都无法进行。这样,如果供应链物流统一实施的主体不明确,供应链物流的研究对象就会不清楚,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也失去一定意义。 供应链物流的研究文献中,由于对研究对象不明确,许多研究停留在某行业的供应链物流管理,但缺乏实施主体,有的集中在供应链物流集成、信息共享的理论研究,多为理论性的研究,缺乏实证分析。有的学者注意到这些,假设出一个核心企业为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核心企业进行供应链物流的网络构建以及运营管理。国外大多数学者站在生产企业角度进行供应链物流研究,代表性人物有:Levi(大卫 幸奇-利维)等(2001)、BALLOUR(2002)、Verma(2009)。 国内一些学者假设核心企业为生产制造业,持此观点的有:唐纳德(2001)、马士华(2006)、周万森(2006),李肖钢(2007)等这些学者站在生产制造企业角度进行供应链物流研究,并进行供应链物流能力与绩效评价。也有学者明确提出物流服务提供者可以作为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杨竹青、杨路明,2007)。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供应链物流的假设是一个统一进行物流管理的集成者,或者说是其管理者,但仅以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作为假设进行研究,会导致这个管理者的虚无性,导致理论研究的服务对象不明确。供应链物流由于在不同行业特点不同,其网络结构也不相同,必然导致核心企业不一样。因此,供应链物流应当根据行业状况和供应链网络结构,明确核心企业的前提下进行研究。 研究范例:理论与行业应用同步进行且研究方向相对集中 学科基质理论认为研究范例是指研究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解答以及期刊文献中常见技术性问题的解答,其目的在于启发进一步的研究。通过对供应链物流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截止到2011年1月,中国知网(www.省略)上供应链物流为主题文献233篇,与供应链物流相关文献912篇。其研究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方向,理论研究范例较规范、集中,行业应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几大行业。经统计,理论研究文献135篇,行业应用研究文献70篇,其他类文献28篇。各类研究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一)供应链物流理论方向较集中且视角不同一 供应链物流理论研究集中在:供应链物流绩效与能力评价、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供应链物流的协同运作与集成、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优化与合作伙伴选择这五个方面,其他的还有关于供应链物流成本降低、供应链物流概念等文献(见图2)。 1.供应链物流能力与绩效研究立足供应链层面且缺乏服务对象。供应链物流能力与绩效评价研究一直是供应链物流研究的热点,只有对供应链物流能力与绩效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才能评判供应链物流运行的效率,为供应链物流具体运作提供理论支持,因此,该问题从2003年到现在一直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热点。陈畴镛等(2003)认为供应链物流为供应链环境下物流管理,其绩效评价分供应链物流整体绩效,即客户服务水平绩效和企业内部物流绩效两个方面,并应用平衡记分卡原理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马士华(2004)首先提出了供应链物流能力,之后,马士华、孟庆鑫(2005)对供应链物流能力进行了系统回顾,认为供应链物流能力有形、无形、综合三个要素构成,从供应链层面进行物流能力构成要素研究,而非传统的企业物流能力。他们分别研究了供应链物流的运作能力和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能力构成要素与评价。但可以发现,供应链物流能力和基于供应链的物流能力是有所区别的,评价的对象和主体都不一样。曾峰、蔡鉴明等(2005)则从物流运营系统网络等客观因素和物流运营管理的主观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刘伟华等则认为供应链物流能力有要素能力和运作能力两部分组成,并从过程管理角度对影响物流能力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能力提升策略。张旭辉等(2008)则应用ANP(网络分析法)对供应链物流的客户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但关于谁是评价的对象,即供应链物流的实施者不够明确。通过上面分析,不难看出:这些研究都基于供应链物流整体层面,进行供应链物流能力的评价,但评价的对象还不太明确。 2.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研究以服务特定企业作为出发点。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应该以供应链的运作模式为基础,目前的许多研究还是以特点企业为研究对象,王健、周万森(2005)生产制造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投机延迟相结合的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通过定单销售、定单装配、定单制造、定单设计四种模式进行供应链物流延迟模式的实施。陈建华、王?、马士华(2005、2006)提出了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并构建了基于“集配”中心的供应链运作网络。安进(2006)研究了由精益供应链物流服务集成商构建的精益供应链运作模式,首次提出了供应链物流系统运行的主体,即实施者。李肖钢(2007)则分析了海尔、戴尔、丰田三大企业的供应链物流模式。张阐军等研究了基于虚拟库存的企业供应链物流模式。这些学者的研究都立足于特定企业(一般是生产制造企业),根据企业,进行运作模式的选择,其研究视角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哲学的企业物流运行模式的构建,这些问题研究为供应链网络设计与优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3.供应链网络优化与合作伙伴选择研究以数据模型研究为主缺乏行业针对性。供应链物流网络设计、优化及合作伙伴选择的研究一般以特定数据模型为基础,进行一般性研究。在面向供应链的物流网络设计方面,发达国家取得了一些研究和实践价值。如:Vidal C.J(1997)、Fumero F(1999)和Cheong m.L.F(2005),这些学者针对企业物流网络展开,但还是基于“链”(价值链、供应链)的框架下取得的,没有上升到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国内在供应链物流网络方面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的代表人物是鞠颂东(2008),他对供应链的组织、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是基于一般性研究,未进行行业分类研究。 关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评价,梁静等(2006)分析供应链中制造商、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外包关系,信息共享程度对外包影响,建立了协同工作环境下的激励契约模型,影响了信息共享对供应链物流外包的影响,为物流成本在供应链成员分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对如何进行信息共享、成本如何分摊没有进行研究。杨菲等(2006)对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竞争合作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物流企业与核心企业合作的因素及企业的合作竞争机制,该研究立足于物流企业层面。韩国丽、徐天亮(2008)对供应链物流合作信用进行研究,从能力、信任度、投入强度和协作能力四个方面建立了信用评价的构成要素,该研究是站在供应链核心企业选择合作伙伴的角度。向乐乐(2009)供应链物流的企业信用的风险管理,对供应链物流的风险文献进行梳理,对供应链物流的企业信用风险产生来源及防范方法进行研究,并建立预警机制。杨浩军(2009)则站在物流客户需求者角度,对供应链物流服务质量进行研究,发现供应链物流对服务可靠性、服务相应项要求更高,对服务柔性要求更加关注,但对各个行业具体的供应链物流服务需求缺乏研究,因而服务对象就缺乏针对性。 4.供应链物流协同运作与集成管理研究。供应链物流协同与集成式建立在供应链物流网络构建、合作伙伴选择基础上的,供应链物流协同与集成研究主要应用数学模型和个例分析为主,基于一般性的供应链层面研究。杨浩雄等(2005、2006)研究了供应链物流协同的激励模型,曾红(2007)则对协同的战略联盟进行研究,程才(2007)、胡珑瑛(2008)、龚凤美等(2008)对供应链物流的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和协同运作进行研究,徐琪(2009)对供应链物流的金融集成协同进行研究。这些研究都是立足于供应链视角,应用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一个指导建议,为行业或企业的物流系统与集成管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5.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研究。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信息集成和整合进行了研究。Kalakota(1999)等认为, 供应链上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的整合可以显著地改善其管理水平。Kendall (1997)、Greis 等(1997)、Mason- Jones 等(1998)、Cachon等(2000)的研究均表明, 供应链中有效信息的获取和共享能够加速企业的信息流动、降低库存水平、减少运输和生产费用、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供应链物流信息的共享与集成,如Bourland(1996)、Lee(1997)、Lee 等(2000)、Cachon 等(2000)、施先亮(2008);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的技术实现,这方面学者有:Martin(1996)、Lyons(2005)、赵刚(2003)、曹洋(2005);供应链物流信息共享模式,如Yu(2002)、梁静(2004)、马士华(2005)等;供应链物流信息集成度研究有:Mehmet(2002)、杨浩雄(2005和员巧云等(2008)。这些研究立足于某特点节点企业。 (二)供应链物流行业应用研究 其中涉及供应链物流在各行业应用的文献126篇,研究最为频繁的是农业食品业21篇、物流服务业11篇、钢铁制造业9篇、商业零售业7篇、钢铁业6篇、化工业6篇、其他行业11篇。各行业研究频度如图1,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农业、食品业、汽车制造业。这与这两个行业供应链结构的复杂性有很大关系,而且这两类产品的需求时间方面相对较高,说明供应链物流的研究与行业结合较紧密(见图3)。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现有的供应链物流研究要么集中在供应链物流的理论研究阶段,要么集中在行业应用阶段。理论研究集中在供应链物流的网络、节点企业的研究,缺乏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实施主体;而行业研究主要是基于企业视角,又相对缺乏对供应链物流整体系统的运营分析。如何将两者研究实施有机结合是以后研究主要方向。 研究方法: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效结合不够 通过对供应链物流的文献梳理可知,其主要研究方法有:数据模型分析法、归纳总结分析法、实证研究分析法和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法等。供应链物流在物流能力评价、客户评价以及成员合作等方面多为数据模型分析法、实证研究分析法,其研究主要范式为假设影响的因素和指标,进行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整理出结论,这种分析方法多为归纳整理。该研究方法决定了理论研究多为行业或特点企业相关成果,缺乏共性的理论。而对供应链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物流信息、协同运作模型等则主要通过数据模型方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数量分析,但研究的视角多为企业层面,缺乏供应链整体物流管理,而且缺乏实证研究。供应链物流在各行业的应用则多为规范研究、案例研究方法,通过个案成功归纳出一般性经验,这些研究往往导致归纳的不完全性;同时,一些规范的研究虽然对象明确为某个行业,但缺乏研究成果的实施对象。 目前,供应链物流的研究,以供应链物流能力评价、客户评价、成员合作为代表的实证、数据研究方法和以行业应用为对象的规范、归纳研究方法缺乏有效结合。如何通过归纳方法整理出供应链物流行业运作一般性规律,再通过实证研究应用于一个特定行业,并以特定企业作为供应链物流管理者进行数据模型的研究有待进行有效整合。供应链物流研究通过个例归纳出行业一般规律,再通过行业一般规律指导特定企业的研究范式还有待检验。 结论 通过供应链物流文献回顾,不难发现目前还存在研究对象不统一、研究角度不一致,研究假设与研究方法还有待改进。供应链物流作为一个学科,首先必须解决研究对象不统一的问题,将供应链物流确定为供应链层面统一的物流管理,才能解决研究视角不一致问题。其次,供应链物流研究视角必须是基于行业背景的,有明确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的,没有明确的供应链物流管理者,必将导致研究服务对象不明确,没有行业背景,必将导致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不明确。再次,供应链物流的范式还有待提炼,通过个案进行供应链物流特定行业研究,再将行业规律指导与供应链物流的管理者,以便其组织实施,然后在统一规划协调下进行节点企业供应链物流运作研究,这样就可以确保研究的方法明确,研究的视角不同下的目标一致性。在共同的研究对象、研究假设、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下,供应链物流将从供应链物流绩效与能力评价作为出发点,在供应链层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4669-2:2025 EN Document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marking and handling - Part 2: Functional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CMH solutions
- 【正版授权】 ISO 7207-2:2025 EN Implants for surgery - Components for partial and total knee joint prostheses - Part 2: Articulating surfaces made of metal,ceramic and plastics material
- 【正版授权】 ISO 15638-23:2025 E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Framework for collaborative telematics applications for regulated commercial freight vehicles (TARV) - Part 23: Tyre pre
- 【正版授权】 ISO 1014-3:2025 EN Coke - Part 3: Determination of porosity
- 【正版授权】 IEC 60888:1987 FR-D Zinc-coated steel wires for stranded conductors
- 【正版授权】 IEC 60404-1:2016+AMD1:2025 CSV EN Magnetic materials - Part 1: Classification
- 【正版授权】 IEC 60245-5:1994 EN-D Rubber insulated cables - Rated voltages up to and including 450/750 V - Part 5: Lift cables
- 雀巢产品面试题及答案
- 村计生考试题及答案
- 计量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建筑公司分包合同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苏打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秋季学期德育工作计划:向下扎根向上开花
- 附着式钢管抱杆铁塔组立施工方案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PPT
- (完整word版)身份证号码前6位表示的地区对照表
- 高中生物的学习方法
- GE彩超Logiq操作手册培训课件
- 罐头食品工艺
-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原始记录表
- GB/T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