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褚丽红.doc_第1页
盘古开天地褚丽红.doc_第2页
盘古开天地褚丽红.doc_第3页
盘古开天地褚丽红.doc_第4页
盘古开天地褚丽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古开天地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一、 预习课文二、 查字典给生字词注音三、 教学课题1、 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初步理解“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的伟大。四、 教材分析教材简说: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 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文章在表达上的这些特点。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难点在于用自己的话清楚条理地复述课文,通过内容的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五、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释疑法、分组讨论法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图猜成语故事。用课件出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的图片,请学生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故事。【百度搜索】/i?ct=201326592&cl=2&lm=-1&nc=1&ie=utf-8&tn=baiduimage&pv=&fm=rs3&word=%E5%A5%B3%E5%A8%B2%E8%A1%A5%E5%A4%A9%E5%9B%BE%E7%89%87/i?ct=201326592&cl=2&lm=-1&nc=1&ie=utf-8&tn=baiduimage&pv=&fm=rs2&word=%E5%85%B3%E4%BA%8E%E7%B2%BE%E5%8D%AB%E5%A1%AB%E6%B5%B7%E7%9A%84%E5%9B%BE%E7%89%87/i?ct=201326592&cl=2&nc=1&lm=-1&st=-1&tn=baiduimage&istype=2&fm=index&pv=&z=0&ie=utf-8&word=%E5%90%8E%E7%BE%BF%E5%B0%84%E6%97%A5 2、引导总结发现。 猜了这三个故事你有什么发现?(这三个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现在,让我们再来猜一个神话故事中的角色,这个角色,看过神话故事的人都知道。听好了相传,是他把天和地分开了。(盘古)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个神话故事,题目叫盘古开天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用手指在空中跟老师一块写。2.读课文师:大家读过这篇课文了吗?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1页,再次把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一遍,把课文读通顺。碰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记住它。3.检查生字词师:下面我们先来读读生字词。指名读生字词。(幻灯出示)第一组词:血液 滋润 混沌师:大家发现没有,这组词有什么特点?(三点水)师:说明了这些词?初步理解“滋润”“混沌”。第二组词:四肢 肌肤师讲解“月”字旁的由来。第三组词:猛劈 缓缓 辽阔 祖宗指名学生领读两遍。(二)初读课文,提领全文1、初读课文:听范读【百度视频】/programs/view/kBxs24I9Opg/2、找出中心句,理解主要内容。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神话故事。你们知道它讲了谁干什么的故事?师: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说明谁干了什么?快速读文章,可以轻声速读,也可以不出声默读,看看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找到马上举手,我看看谁最快。指名回答。师:真不错!课文就是在讲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事情。(幻灯出示)3、齐读。师:是呀!文章的结尾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4、.找出中心词,提领全文。师:那么,在这句话里,哪个词写了“盘古开天地”呢?(师划出“开”字)先不忙着说,我想请同学们通过读句子,把这个词强调出来,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是哪个词。男生读,女生读。师:看来大家的意见都非常一致,一起说说是什么词。5、.理解“创造”。师:看老师写这个词。师一边板书,一边解说。6小组交流:请学生交流由这个“立刀旁”“走之底”大家想到了创造需要什么。然后小组汇报,老师总结表扬 (三)品读二、三段,感悟语言。 1、展开下面三个板块的教学: 板块一、 出示句一: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指导读正确。 (2)怎样的动作是“抡起”呢?(指名做做这个动作吗。) (3)谁来做“猛劈”的动作? (4)朗读这个句子,要求让人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 板块二、 在一声巨响之后,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 出示句二: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你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四对反义词,一对近义词) (2)理解“浊”:给“浊”组词。说说什么情况下清水会变浊。 (3)那你能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味道来吗?(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板块三、 出示句三: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1)请你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想,你好像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自由读) (2)交流感受。(3)(出示课文插图)你看,盘古就是这样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盘古这样的动作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顶天立地(板书:顶天立地) (4)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顶天立地的气势。 2、引读课文2-3段,再现开天地的过程:课文读到这里,盘古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了,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些句子,记住开天辟地的盘古,顶天立地的盘古。请你接着我的话读。当宇宙还处于一片混沌时,盘古从沉睡中忽然醒来了,他见周围(句一)。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句二)。天地分开以后,(句三)。盘古这样顶天立地的,就一天吗?一年吗?十年吗?而是,这样 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四)品读第四段,体悟语言节奏美。1、小朋友们,天地分开了,可盘古却倒下了。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呢?请你自己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读) 2、反馈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偏正词组的大量运用及其表现力: (1) 在学生回答时用红色出示偏正短语。 (2) 请你读读这些红色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怎么样的什么”的偏正词语) (3)现在我变了点戏法,将词语前半部分蓝色部分遮住了。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感觉怎么样?(平淡无味、单调不够生动形象、没感情) (4)没了这些词语就不美了,看来这些词语真的挺美的,挺有用的,挺值得我们去积累的。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像,当你读得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一幅画了。 把你读得最好的词语读给大家听。 3、这些词很美,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 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 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 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 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 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 滋润万物的雨露。 (1)你最喜欢哪段就把那段读得最美。 (2)谁愿意向大家展现一下诗人的风采? (3)我们一起合作读。请大家接着我的话读,比比谁更像诗人。 (五)总结全课,指导书写 1、小结:小朋友们,你看到了吗?那辽阔的大地,那奔流不息的江河;看到了吗?那茂盛的花草树木,那滋润万物的雨露;听到了吗?那隆隆的雷声。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创造的,让我们用一句话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景仰吧!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 2、写字 (1)出示:辽阔肌肤 血液滋润 创造 今天,咱们要写的字也很有意思,里面藏着5个词语,一起来读。 (2)老师范写,学生书写。 3、作业 讲讲这个故事。 七、 教学反思:盘古开天地是一篇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在这节课中我能够(1) 运用神话故事的图片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抓住重点,创设情景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讲了盘古分开天地。在教学时,抓“抡”“猛”等词语体会盘古的动作,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用的所妙之处。课文描写天地变化时用了这段话“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应用了大量的反义词,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找出来,体会作者用这些词语所妙之处。创设一定情景,让学生体会盘古为了让天地成形,做了怎样的付出。“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静静站1分钟,你累了吗?想象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老师引读:不知过了多少年,盘古就这样顶天蹬地。一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百年过去了,生接读 一万年过去了,生读结果“盘古也累的倒了下去。(3)学生进行合作朗读,感悟盘古身体的巨大变化当然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学生朗读时,虽然我用了许多方法,比如范读,男女分读,指名朗读,合作读等,但是仍不能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朗读,个人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其次对有些环节的处理还欠考虑。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这许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将磨砺自己,促使自己不断进步。八、 教师个人介绍省份: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 学校:七庄小学 姓名: 褚丽红职称: 电话:0536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