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探析.docx_第1页
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探析.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层气开发及其发展前景探析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被人们恨之入骨、敬而远之的煤层气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人们认知。煤层气的开发,需要相应的技术予以支持,所以本文针对煤层气一体化开发技术做出相应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对今后煤层气开发方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煤层气;开发;前景 煤层气又称之为瓦斯,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属于非常规能源的一种,是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然后主要以吸附气的状态存于煤层中的一种气体。 一、煤层气一体化开发技术 我国煤炭、煤层气资源量类型较多,从低变质的褐煤煤气层到高质变的煤层气均有发育,但是开发的方式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煤矿区拥有地面煤层气开发、井下抽采以及煤层卸压增透等开发技术,或者是通过技术的组合来开发煤层气资源。 (一)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 在地面煤层气开发技术中主要包含了多分支水平井、垂直井、U型井、丛式井等相关技术。在当前国内的煤层气开发之中,多数的直井选择套管完井的方式、多分支水平井选择裸眼洞穴完井,但是裸眼洞穴完井技术由于对于煤储层的条件要求偏高,所以,在实践方面的成功案例较少。 (二)煤层气井下抽采技术 该技术主要包含了分源双系统抽采技术、模块化区域递进式抽采技术、卸压层抽采技术和保护层抽采技术等。考虑到不同的地质采矿条件,煤矿区的抽采方式也有所差异,如果能将煤层顶底板抽采、采空区抽采以及本煤层的抽采相互的创新组合,就能够形成立体化的、多种多样的井下煤层气抽采体系。 (三)煤层卸压增透技术 如果煤层渗透率与含气饱和度偏低,就需要利用煤层卸压增透技术,以便煤层气抽采率的提高。这一类技术,主要是利用保护层开采卸压增透技术、深穿透射孔技术、深孔预裂爆破技术、高压水力增透技术等。 在未来的煤矿煤层气的抽采中,应该偏向于依托矿井钻孔,进而将地面井组压裂区相互贯通,提高井下孔本身的导流能力,满足煤层气的抽采要求,从而实现矿井抽采与地面抽采之间的相互结合,同时也方便煤层气的立体化抽采;井下水平长钻孔钻进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有利于煤层气抽采率的提高,也能缩短采煤实际的要求周期;通过大管路、高负压等矿井抽采技术的发展,也能通过压力差的利用,从而实现煤层气矿井抽采率的提高。 煤炭资源与煤层气的同源同体伴生性也就决定了在开发两种资源时,又存在相互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在开采煤矿区煤炭资源所引起的岩层移动时空关系,对于煤层气资源开发钻孔的布设、抽采效果以及采气方法的选择都会产生多方的影响,另外,开发煤层气,对于开采进度、顺序以及煤矿的安全等也有着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二、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前景 第一,国内主要的高煤阶煤层位于华北地区,因此,预测华北地区煤层气资源能够达到17.15*1012m3,占据全国总量的62.5%。由于这一类煤阶拥有含气饱和度高、含气质量好以及含气量高、资源丰富大的那个特点,一般来说,拥有封盖条件好、煤储层物性好、煤层割理发育、保存条件有利等优点。 第二,在国内,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区域在西北与东北。虽然这一类气田含量相对偏低,但是由于其含气饱和度较高、煤层较厚、拥有良好地物性,因此很容易形成煤层气高产区。就相关预测分析,在这一区域之内,低煤阶煤层气远景资源量能够达到8*1012m3,占据全国总资源量30%左右。 第三,我国另外一个煤层气富集区在华南。主要目的层是二叠统煤层,富煤带在川滇黔地区,可供采煤的总厚度达到10-20m之上;在华南区域之内,拥有相对较大的残留型含煤盆地23个,其远景资源量达到2.15*1012m3,站全国总资源量8%左右。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华南区煤层拥有含气饱和度高、含气量大灯特点,但是因为后期构造带来的影响,所以其煤层气的资源处于相对分散的状态。 第四,江西萍乐地区煤层气含量也较为丰富,拥有的勘探面积超过2400km2,其煤层气远景资源量达到400*108m3,在对该区域煤层气成藏条件进行深入研究后,找出有利的区域做好煤层气的钻探。在南方,也拥有部分巨厚煤层分布的小盆地,这些小盆地都是低煤阶煤层气勘探的主要其余,如云南省的第三系小盆地等。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只要能够坚持煤层气的开采原则,能够合理地利用煤层气的开采技术,再配合上煤层气开发与采矿的科学规律,必定就能够实现安全的煤层气开发利用,以便满足能源、节能、环境以及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效益。 参考文献: 吴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