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激励研究.docx_第1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激励研究.docx_第2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激励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激励研究 摘要我国循环经济主要靠政府促进,政府财政政策是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国内外财政学界就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关注。在此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循环经济中的财政支持,分析政策的成效,评价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为政府制订更为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循环经济;财政政策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2803 一、国内外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研究现状 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如何利用财政等经济工具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际财政学界、环境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个研究热潮,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国外财政学界围绕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问题,在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一般均衡理论和实证分析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具体包括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财政政策的意义、财政政策的分配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的使用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为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指导。 近几年,我国财政学界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一直比较关注,研究思路基本上分为:一是分析我国现行有关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如李里、程瑜、张扬和朱锡平、梁劲、陶勇等。二是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借鉴其先进经验,提出完善我国财政政策的措施。如钱易、叶太平、何炳光、韩宝平等。三是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某一个角度切入,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其中较为集中的是对环境税收的研究。界定环境税收的概念,考察国外环境税政策,特别是OECD国家的成功做法,探讨在我国建设环境税制的思路。如安福仁和周生军、武亚军、付伯颖和齐海鹏、杨金田和葛察忠。总的看来,国内的研究多从政策层面展开,以定性分析为主,规范研究突出,而关于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将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我国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影响,评价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为政府制订更为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依据。 二、发展循环经济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 当前我国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市场作用在加强,政府职能在调整,财政职能在转换,环境状况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对已经采取的有关循环经济的财政政策进行反思,以利于进一步完善。 (一)分析思路。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物质循环方式运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它所要求的物质循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在经济体系内多次重复利用;二是经济体系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可以为环境所同化,并且排放总量不超过自净能力。分析财政政策对循环经济的激励效应,可以介入的角度有很多,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起步较晚,相关的统计数据不够完备,这为构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根据现有的统计数据,本文确定了“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四个指标。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即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所取得的产值,揭示了企业废弃物利用的程度。从循环经济的理论来看,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是循环经济实践中重要的数量指标,以其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将会从废弃物重复利用的角度反映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实际情况。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既有民间投资的推动,又有财政资金的激励,因此,选择3个自变量,即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指标代表了民间资本和财政资金对循环经济的双向推动,反映了在两方合力的作用下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即企业自身治理固体废物的投入,强调了民间资本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作为财政统计指标,突出了财政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效应。 (二)模型的建立。以“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GP)为被解释变量,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循环经济财政政策模型。 基本模型是:GP= 是回归系数向量,表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和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净影响”。当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时,两者是互补关系,意味着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有正效应,即有助于激励“三废”综合利用,也就是有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为负且显著时,两者是替代关系,意味着在民间投资或财政政策的作用下,“三废”综合利用会减少,即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回归系数不显著时,无法判定民间投资和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的影响效果。 (三)数据说明。表1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公布的数据整理而得。检验的样本空间是20002006年的观测数据。 (四)回归的结果及分析 GP=5.43FF+0.12PT9.57IT T=5.442.12 -2.29 R=0.95 dw=1.88 回归分析揭示了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PT)、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IT)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效应。括号内的数字为t统计量,S.E.是回归函数的标准差,R是可决系数。R=0.9697说明拟合情况很好,“三废”综合利用的相对变化可以由自变量给予96.97的解释。回归结果显示,财政环境保护和城市水资源建设支出(FT)与“三废”综合利用具有正的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的弹性系数为5.43,表明财政政策对“三废”综合利用激励作用明显。财政每投入1的环境保护资金,“三废”综合利用增加5.43。环境污染治理投资(PT)对“三废”综合利用也具有促进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12,表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每增加1,“三废”综合利用增加0.12。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均通过10的显著水平检验,而且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对“三废”综合利用的激励作用明显弱于财政环境保护支出。工业治理固体废物完成投资与“三废”综合利用具有负的相关性,弹性系数为9.57。 “三废”综合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经济体系各部门联合并协调运作,实现在现有产业体系中,将一个部门的废弃物用作另一个部门的原材料,达到物质能源在体系中的循环利用。从物质的属性看,虽然大部分废弃物属于可再生的资源,但将废弃物还原成可用的一次性资源的成本很高,经济性相对较差。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以逐利为目的,由企业自觉地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广泛开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一定的困难。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特点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了仅靠企业一己之力,“三废”综合利用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财政作为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政府激励制度之一,其内在规定性,如政府公共投资多少,税收措施的引导,对循环经济发展活动都会产生极为明显的激励效应。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市场主体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大小取决于通过该项活动所能取得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如果利用废弃物带来的利润水平过低,必然会严重影响发展循环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因此,给予适当的财政投资或补贴,保证投资主体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是激励投资主体扩大生产规模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财政政策的安排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力。循环经济能否得到有效激励,不仅取决于市场主体可追求的经济利益强度,而且还取决于市场主体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能力,而适当的财政科技投入则是市场主体创新资金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发展循环经济整体上需要国家的财政政策进行扶持、引导。 三、结论 现行财政政策在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的财政政策主要功能是激励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设计和实施的出发点仅仅局限在一般的“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利用和资源节约的水平上,并没有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去构造财政政策和进行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