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的位置面积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陕西的地理位置和面积】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的黄河中游,地处东经1052911115和北纬31423935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甘肃、宁夏,北邻内蒙古,南连四川、重庆,东南与河南、湖北接壤。 全省地域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约880公里,东西宽约160490公里。全省以秦岭为界南北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和汉江、丹江、嘉陵江等。 全省土地面积为20.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1%。其中耕地面积415.4万公顷,园地面积68.1万公顷,林地面积1020.3万公顷,草地面积313.4万公顷,其它农用地30.3万公顷,未利用土地面积130.8万公顷。全省土地按地形分,其中山地面积74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6.0%;高原面积926.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5.0%;平原面积391.0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9.0%。 陕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16摄氏度,年降水量396-802毫米。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陕西的地形地貌】陕西地域狭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的特点也很明显。有高原、山地、平原和盆地等多种地形。南北长约870公里,东西宽200至500公里。北山和秦岭从北到南把陕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地三个地貌区。其中高原926万公顷,山地面积为741万公顷,平原面积391万公顷。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等。秦岭在陕西境内有许多全国著名的峰岭,如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 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陕南和关中重要的水源地,具有调解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功能。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支流从北向南有窟野河、无定河、延河、洛河、泾河(渭河支流)、渭河等。秦岭以南属长江水系,有嘉陵江、汉江和丹江。 陕西横跨三个气候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色,关中及陕北大部具有暖温带气候特色,陕北北部长城沿线具有中温带气候特色。其总特点是:春暖干燥,降水较少,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多风沙天气;夏季炎热多雨,间有伏旱;秋季凉爽较湿润,气温下降快;冬季寒冷干燥,气温低,雨雪稀少。全省年平均气温916,自南向北、自东向西递减:陕北712,关中1214,陕南1416。1月平均气温-113.5,7月平均气温是2128,无霜期160250天,极端最低气温是-32.7,极端最高气温42.8。年平均降水量3401240毫米,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降水南多北少,即陕南为湿润区,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北黄土高原海拔8001300米,约占全省总面积45%。其北部为风沙区,南部是丘陵沟壑区。经过50年来的建设,陕北防护林体系、生态农业、沙漠绿洲等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畜牧业较为发达,煤、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关中平原西起宝鸡,东至潼关,平均海拔520米。东西长360公里,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9%。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气候温和,物产丰富,经济发达,粮油产量和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2/3,是全省的精华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陕南秦巴山地包括秦岭、巴山和汉江谷地,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6%。秦岭在省境内东西长4005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终南山海拔2604米,太白山海拔3767米,华山海拔2160米。巴山位于本省最南部,海拔米。秦巴山区是林特产的宝库,汉江谷地土质肥美,物产丰富。【陕西气候特征】 陕西属大陆季风性气候,由于南北延伸达800公里以上,所跨纬度多,从而引起境内南北间气候的明显差异。长城沿线以北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陕北其余地区和关中平原为暖温带半干旱或半湿润气候、陕南盆地为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大部为暖温带湿润气候。 陕西温度的分布,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716。其中陕北711;关中1113;陕南的浅山河谷为全省最暖地区,多在1415。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陕北104,关中31,陕南03。最热月月平均气温,陕北2125,关中2327,陕南2427.5。春、秋温度升降快,夏季南北温差小,冬季南北温差大。 年降水量的分布是南多北少,由南向北递减,受山地地形影响比较显著。年降水量陕北400600毫米,关中500700毫米,陕南700900毫米,其中陕南的米仓山、大巴山和秦岭山地中、西部高山地区,年降水量多达9001250毫米。 陕西省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的3964,夏季降水量又以陕北地区最为集中。秋季次之,占全年的2034。春季少于秋季,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1324。冬季降水稀少,只占全年的14。暴雨始于4月,于11月结束,主要集中在78月。 关中、陕南春季第一场320.0毫米的降水过程一般出现在月上旬末到中旬。初夏汛雨出现在月下旬后期到月上旬前期,此期间,暴雨相对集中,关中、陕南出现洪涝较多。秋季,我省关中、陕南又出现相对多雨时段,称为秋淋,一般出现在月上旬末至中旬初。 陕西的主要山脉、河流、自然资源、旅游资源1、主要山脉太白山海拔高度3767米,化龙山2917米,首阳山2719米,终南山2604米,华山2160米,白于山1823米,巴山15002000米,子午岭14001600米。 2、主要河流无定河流域面积30261平方公里,河长491.2公里,延河7687平方公里,长284.3公里,泾河45421平方公里,长455.1公里,渭河62440平方公里,长818公里,北洛河26905平方公里,长680.3公里,嘉陵江9930平方公里,长244公里,汉江61959平方公里,长652公里,丹江7551平方公里,长244公里。 3、自然资源陕西省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2种,其中能源矿产5种,金属矿产27种,非金属矿产57种,水气矿产3种。该省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资源分布广泛,但相对集中,矿产种类较齐全,但结构不尽理想;资源丰富,但总体勘查程度低,可经济开采的储量少,难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量多;能源矿产具突出优势,但一些支柱性矿产短缺;除能源矿产外,金属、非金属矿产特大型、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多,富矿少,中低品位矿多,单一矿少,共伴生矿多。 陕西省矿产资源分布区域特色明显。陕北和渭北以优质煤、石油、天然气、水泥灰岩、粘土类及盐类矿产为主;关中以金、钼、建材矿产和地下热水、矿泉水为主;陕南秦岭巴山地区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为主。我省已查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价值4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 陕西省保有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的重要矿产有:盐矿、煤、石油、天然气、钼、汞、金、石灰岩、玻璃石英岩,高岭土、石棉等,不仅资源储量可观,且品级、质量较好,在国内、省内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有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矿产,如铁、铜、锰、铝、锡、钨、铂族金属、萤石、钾盐、磷、金刚石等,或贫矿多、或探明储量少无可供规划矿区,或开发利用条件差,少数矿种至今仍未探明储量。4、陕西的旅游资源以及分布图陕西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北与内蒙、宁夏接壤,西与甘肃相连,南与四川、重庆、湖北相通,东与山西、河南毗邻。是中国大西北的门户,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古有“丝绸之路”通向西亚、中亚各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陕西东西较窄而南北较长,全省南北长1000公里,东西宽360公里,从北至南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秦巴山区三个自然区。总土地面积20.58万平方公里。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在洛南境内发现了160万年前的猿人遗址,还发现了距今115万年完整的兰田猿人头颅骨化石、距今18-20万年的大荔智人化石和距今4-5万年的河套人遗址。陕西境内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非常丰富。举世公认的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的族居地和陵寝都在陕西,黄帝陵成为中华民族敬仰的圣地。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先后有西周、秦国、秦王朝、西汉、新莽、东汉(末年)、西晋(末年)、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大夏、北周、隋、唐等15个王朝和国家在此建都,为陕西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有气势恢宏的帝王陵墓,有规模宏大的古城垣和宫殿遗址,有保存完整的古建筑,有香火旺盛的名刹古寺。这悠久历史赋予陕西掘之不尽、观之不胜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然历史博物馆。陕西又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陕西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多名山大川。巍峨的秦岭山脉横亘陕西中部,滚滚黄河纵穿秦晋峡谷,造就了华山、骊山、太白山、天台山和黄河壶口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陕北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雄伟壮观,陕南的岚山毓色可与江南媲美。陕西是中国文物特大省,文物景点达3575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9处,省级307处,收藏各种文物200万件以上,其中国家级文物123组件。陕西古遗址、古建筑、古陵墓、碑碣石刻及国家级文物数量之多,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陕西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8座。世界文化遗产处:西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处:西安的华山;西安临潼骊山;保鸡天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9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3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点5个,省级1个。改革开放以来,陕西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目前已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和经营规模。2000年全省有旅游涉外饭店120家,旅行社232家,全省直接和间接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8万人。目前全省开发旅游资源100多处,初步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向东西南北辐射的四条旅游热点线路,点线结合形成了不同文化内涵,不同产品风格的十大旅游区,在全国旅游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05年陕西省年末常住人口为372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回升。全年出生人口37.2万人,出生率为10.02;死亡人口22.3万人,死亡率为6.01;全年净增人口14.9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01。2005年全省总人口年龄构成为014岁人口占19.76,15 64岁人口占71.6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58。2005年全省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385万人,占37.23,乡村人口2335万人,占62.77,全省人口密度174人/平方公里。2005年全省总人口中,其中男性1913.6万人,占51.44;女性人口1806.4万人,占48.56,性别比为105.93(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 2004年人口分布情况是西安市725.01万人,宝鸡市369.20万人,咸阳市489.75万人,铜川市84.33万人,渭南市536.75万人,延安市208.80万人,榆林市336.79万人,汉中市373.99万人,安康市294.97万人,商洛市240.62万人,杨凌示范区14.23万人。 2000年总人口3644万人;2001年总人口3659万人;2002年总人口3674万人;2003年总人口3689.5万人;2004年总人口3705.2万人;2005年总人口3720万人。 2005年陕西省技术工人500多万人,初级及以下工人389.6万人,占76.7%,中级工96.6万人,占19.1%,高级工、技师、高技师21.9万人,占4.3%,高技能人才数量比全国4%的平均水平高出0.3个百分点。全省有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万人,其中地方所属公有制单位65.39万人,占60.61;非公有制单位16.80万人,占15.58;中央驻陕单位25.70万人,占23.82。在地方所属公有制单位的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占51%,中高级以上职称占33.65%。 陕西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为回族。关中地区自古就是我国由东北通往西南、西北通往东南的交通要道;西安古代的长安,既位于这一重要通道的枢纽,又是沟通东西交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唐、宋以来,阿拉伯史书、波斯、中亚等地的商人、外交人员、宗教家在这条路上不断来往,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多种原因,先后定居下来。这一地区在回族形成过程中,就成为重要的地区之一。 2005年陕西有少数民族人口约20万,无民族县。其中,朝鲜族、苗族、侗族、土族、白族和锡伯族超过百人,满族、蒙古族、壮族和藏族超过千人,回族人口超过10万。 西安市长安县(韦曲镇)高陵县(鹿苑镇)蓝田县(蓝关镇)户县(甘亭镇)临潼县(骊山镇)同至县(二曲镇)银川市耀县(城关镇)宜君县(城关镇)宝鸡市宝鸡县(虢镇镇)岐山县(凤鸣镇)凤翔县(城关镇)扶凤县(城关镇)千阳县(城关镇)眉县(城关镇)陇县(城关镇)太白县(嘴头镇)麟游县(九成宫镇)凤县(双石铺镇)咸阳市礼泉县(城关镇)泾阳县(泾干镇)永寿县(临军镇)三原县(城关镇)彬县(城关镇)兴平县(城关镇)长武县(昭仁镇)乾县(城关镇)旬邑县(城关镇)武功县(普集镇)淳化县(城关镇)榆林地区(榆林市)榆林市清涧县(秀延镇)绥德县(名州镇)神木县(神木镇)佳县(佳芦镇)府谷县(府谷镇)子州县(双湖峪镇)靖边县(张家畔镇)横山县(横山镇)米脂县(米脂镇)吴堡县(宋家川镇)定边县(定边镇)延安地区(延安市)延安市安寨县(真武洞镇)洛川县(凤栖镇)子长县(瓦窑堡镇)陵县(桥山镇)延川县(延川镇)富县(富城镇)延长县(延长镇)甘泉县(城关镇)宜川县(丹州镇)志丹县(保安镇)黄龙县(石堡镇)旗县(吴旗镇)渭南地区(渭南市)渭南市韩城市华阴市蒲城县(城关镇)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架装配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审计科长面试题目及答案
- 丽水2024年数学试卷
- 照明安装技术方案
- 机房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工厂质量管理与过程控制方案
- 七年级秋期数学试卷
- 南安市2024数学试卷
- 庭院景观绿化设计与施工方案
- 七年级升八数学试卷
- (3.1.1)-野外地质工作安全(一)
- GB/T 845-2017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
- GB/T 328.20-2007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20部分: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
- FZ/T 01093-2008机织物结构分析方法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 军工产品技术状态管理讲义课件
- 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规则-TSG D3001-2021
- 互联网医院建设方案
- SQL注入技术原理及实战
- 东方通——数据中心项目数据交换平台技术方案
- 医学精品课件口腔开髓
- 标准作业指导书SOP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