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曼妮).doc_第1页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曼妮).doc_第2页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曼妮).doc_第3页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曼妮).doc_第4页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案(曼妮).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曼妮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人们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懂得大胆推测和科学论证是研究宇宙的重要手段。 教学重点:了解火星和地球被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 教学难点:阅读第5自然段,理解矿物中的水分是如何分离,形成湖泊和海洋的。 教学过程:一、揭示本课学习目标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齐读课题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2、什么是“孪生兄弟”?(同一胎出生,双胞胎) “孪生兄弟”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长相相似)板书:相似 差异 火星与地球有什么相似处呢?读一读课文,交流出示填空题:“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有,同样是,甚至。”)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句话中连用了四个“同样”,(板书:同样)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出示课文句子)。 你知道这是什么句式吗?(排比句) 句中的四个“同样”让我们读起来有什么感觉?(火星和地球之间十分相似)而且我们读起来也非常有气势。 看来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真是恰如其分、名副其实、十分形象、顺理成章 难怪人们把地球和火星称为太阳系中的“孪生兄弟”。 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火星与地球之间极大的相似程度,好比“孪生兄弟“。 (指名朗读“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孪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个“同样”、“甚至”、“难怪”等词。) 2、你觉得课文用这个比方来形容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很幽默、形象、生动)形象的比方让本来枯燥的科普论文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课题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表示解释说明) 3、过渡: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对“孪生兄弟”,科学家们也由此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这种推测有没有依据呢? 二、第二自然段 轻声读读第二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想法。 这种推测是有依据的。 (1)“科学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资料,发现” (出示火星河床图片)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资料。指名朗读第一句。 (2)“2004年3月以后,人们通过钻孔分析,进一步证实。” 小结:看来科学家的推测是有依据的,大胆的想象推测离不开科学严密的研究认证。 (出示 推测推断)(板书 有水和生命的存在)三、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看来,火星上确实曾经有过水的存在。那么,火星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由读读35自然段,找找答案。2、让我们回到40多亿年前,地球与火星诞生之初。交流 第一种猜测,出示: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3、指名读第3自然段。 “家常便饭”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经常发生) 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替换它?(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 看来,替换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那你觉得用“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十分寻常、普普通通”哪个更好? (“家常便饭”通俗易懂,更加形象。)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词暗示当时太阳系内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 (“经常、突如其来、无数、四处”) 对,现在你知道文中“家常便饭”的意思了吗?。 谁能通过朗读来给我们再现当时的情景。 (指名朗读第3段) 4、齐读:彗星和陨石风暴持续了数亿年,由于彗星本身大多是些大冰块,因此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 5、火星上的水还有什么来源? (1)(“在兄弟俩诞生之初,形成了湖泊和海洋。”) 这段话比较难懂。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它的意思。你可以用口头介绍的方法来谈谈你的理解,也可以图解的形式,笔头进行表达。 请一位学生上台补充示意图。 火山喷发 蒸气(飘散在空中) 矿物(水) 水 雨水(湖泊、海洋) 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张图的意思。(学生看着图练习解说) (2)从宇宙飞船拍摄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满了。看着这些照片,我们仿佛可以听到。 读着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请说一说,也可以选用老师提供的词语: 浊浪滚滚、奔腾咆哮、排山倒海、一泻千里 齐读最后两句话。(3)出示句子,这两句话中的“也许”、“可能”又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科学家们的推测。) 毕竟是几十亿年前的事了,人类还没有诞生。但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可以帮助人类来推测当时的情形。 四、学习第三段 1、地球和火星有什么差异呢?出示:“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这是什么句?读读文章,在全文起什么作用?2、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 3、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1)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2)读读第7节,思考,练说:假如你是火星上的一滴水,你是怎么离开火星的?指名交流。(3)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 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五、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弄明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