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信力建设研究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其日益成为沟通政府和公众的新渠道,对于公众而言,拥有了一个更加便捷的表达途径;对于政府而言,提高了行政效率,增强了工作透明度。然而,新媒体却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促进了舆论监督,也对政府公信力带来了极其严峻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政府、网民、新媒体三方面都要从自身出发,推动政府公信力建设进程。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公信力;网络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64-01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及无线网络为传播平台,以电脑、手机及其他无线设备为终端的新媒体发展迅速。随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网络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促进了社会民主制度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虚假信息的传播使得政府公信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因此,政府、新媒体、网民等都应该成为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中坚力量。 从政府方面来说,由于政府监管不力,缺乏健全的法律的保障,部分政府公务人员服务意识法律意识淡薄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公众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地挑战者政府公信力,公众盲目追崇网络信息,从众心理导致非理性行为。新媒体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网络媒体和虚拟平台的超时空性和互动性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时空界限,从而在网络上使该事件的讨论越来越激烈。如果政府的做法违背了民意,就必然会导致网友对相关政府部门产生越来越多的不满和不信任,最终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政府公信力在政府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政府公信力的长期缺失必然会损害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工作效率,导致社会信任度下降,影响社会稳定。新媒体的出现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所以抓住新媒体这个良好机遇来改善政府公信力减弱的现状刻不容缓。以下将从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 一、政府方面 (一)健全网络法律法规,规范网民政治参与行为。当前我国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网民发言具有匿名性而且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审核,虚假信息频繁。我国于1994 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随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时规定,但是我国一直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立法。因此,必须完善我国的政治参与法律体系,规范公民参与政治的程序,为网民的政治参与提供法律保障。 (二)提高官员服务意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政府的权力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有可能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寻租和腐败。因此,保证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还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工具,提高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积极性,调动社会监督的力量加强对政府行为的有效监督,使政府依法行政落到实处。 (三)建立有效的信息公开机制和整体性回应机制。在信息高速流通的时代,政府想要通过信息封锁来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和控制已经不太现实,要想终止公众对于某一网络舆论危机事件的质疑,就要公开透明,主动回应公众疑惑。 二、网民方面 (一)提升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实现理性参与。刘文富先生在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提到了当前网络信息社会,网民需要具备的三种基本素质:即必要的对网络信息获取和加工处理能力、应用和创造网络能力,网络分析识辨能力。网民只有具备了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冗杂繁复的信息海洋中找到准确有用的信息并作出理性的思考,最终才能真正有效的参与国家政治文化生活。 (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实现网民自律。一个网络伦理建设不健全的网络世界会对政府公信力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针对网络道德建设,要加强网民的网络道德教育,正确引导网民自觉规范网络参与行为。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从各方面监督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要想进一步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提高政府公信力就必须提高网络伦理道德程度。 三、新媒体方面 (一)建立高素质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媒体是信息的传播者,媒体工作者必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违背职业道德的后果就可能造成舆论失范,严重的后果可能影响社会稳定,作为一名合格优秀的传媒人,就更应该向社会大众传播真实可靠的信息,带给社会正能量。 (二)建立健全对网络媒体的监督机制。我国网络制度的发展不健全使得网络社会混乱无序,网络危机事件频发。网络的隐蔽性与随意性也为网络危机事件埋下了隐患,一些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的漏洞发布消极虚假信息,人为地制造网络空间的舆论危机。因此要严格监督网络媒体的发言,建立发言审核机制,对那些蓄意制造谣言的网民予以管制。 (三)加强电子政务建设,试行有限网络实名参与。试行网络实名制可以避免网络参与非理性、不合法等消极后果,网络实名制是指网站必须验证和记录其用户真实的身份信息后才能允许用户在网络空间留言或进行其他活动。政府需要建立个人实名信息管理机构、规范个人信息的查询权限,保护实名网民的信息安全。 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信力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就可能事半功倍地大幅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反之,就可能使得政府公信力迅速下降。因此,政府在面对网络舆论危机时,应积极主动地面对危机,认真分析事件原因、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不能一味的消极回避,而应该主动地公开信息,自觉接受舆论的监督。同时网民和新媒体也应该提高自身媒介素养,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下更好地运用新媒体。 参考文献: 赵娜.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06,407. 范敏,谭立.构想网络实名制体系J.上海信息化,2001(6). 作者简介:王心洁(1992.10-),女,汉族,河南信阳人,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1803-2025船用交流低压配电板
- 审计运营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火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危险地形课件
- 梯形面积课件
- 2025年财务分析师招聘面试实战模拟题及案例解读
- 2025年残联就业指导员面试技巧及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冲刺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风电场安全管理高级运维工程师考试重点解析
- 桥梁施工员培训课件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高级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地建筑钢板租赁合同范本
- 光传输业务配置课件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青海辅警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全册课文原文翻译
- 钢结构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 流程优化活动方案
- 消防装备认识课件
-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 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