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男子1500米全程速度节奏特征研究 1 男子1500m跑比赛速度奏的趋势及变化特征 在计时类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运动全程的速度并非始终保持恒定,而是会根据外部环境、生理及心理状态等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表现出一定的节奏特征。种种证据表明,速度节奏与计时类项目的运动成绩密切相关。对计时类项目速度节奏的系统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者们己经明确了计时类项目常用的6种速度节奏类型,并对比赛持续时间在30s-lmin的短距离项目,以及比赛持续时间在6-8min以上的长距离项目的速度节奏类型归属也基本达成了共识。比较而言,由于中距离/中等持续时间项目的类型繁多,且代谢更为复杂,因此,现有研究对该类项目所适宜采用的速度节奏的观点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男子1500m跑也是一项对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都有很高要求的中距离项目,但相对于1500-4000m自行车200-400m游泳、赛艇等其他中距离项目,学术界对1500m跑速度节奏的关注并不是很多。Tucker等曾调查了 1500m跑及其他中长跑项目世界纪录的速度节奏特点,但仅是指出男子1500m跑的速度节奏更接近于长跑,而与另外一个中跑项目800m跑的速度节奏存在明显区别。Hanon等虽然对成绩在3niin45s以内以及3min35s以内的男子1500m跑运动员的速度节奏进行了比较,但遗憾的是,由于其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反应,因此并没有对不同水平运动员速度节奏方面的差异进行讨论。中国一些学者也曾对男子1500m的速度节奏特点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多是结合生理学、生物力学等学科理论,甚至是依赖主观经验对1500m跑的速度节奏特点进行了较为定性的描述和分析,明显缺乏相关数据的支撑。 研究表明,相同的计时类项目,其速度节奏的总体趋势有很强的相似性,但依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参赛目的等的不同,其速度节奏发生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对国际优秀男子1500m跑运动员比赛速度节奏进行分析,总结其趋势及变化特点,可能会对长期以来都是中国田径运动中的弱势项目一一男子1500m跑的发展找到突破路径。 2 男子1500rn跑全程速度节奏的能量代谢特征及影响男子1500tn跑成绩的生理因素 速度节奏的变化源于运动能量输出的改变,因此对速度节奏研究的关键即是明确其能量代谢的动态变化过程。对运动状态下,机体能量代谢的过程进行实时监测是相对困难的。在实践中,有氧供能的变化一般可通过摄氧量来间接地反映,而无氧供能的评定受技术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一种能被公认的测试方法。1988年,Medbo等在”氧亏”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测试,确立了量化无氧代谢供能的累积氧亏(AOD)测试法。在接下来20多年的时间里,AOD法以其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被认为是一种“黄金标准”,广泛地应用于无氧代谢能力的评定及其他无氧代谢能力测评方法有效性的判别。在Medbo等的基础上,一些学者也相继对1500m跑的无氧代谢特点展开了研究。如Spencer等测量得到澳大利亚高水平男子1500m跑运动员专项测试有氧和无氧供能的比例为84:16。则证明了一般水平男子1500m跑运动员专项测试无氧功率为1.13ml/02/kg/s,有氧和无氧供能比例为80:20。不过,遗憾的是,受跑类项目做功方式的限制,目前的这些研究多为跑台模拟测试,而缺乏更为符合专项特征的场地测试结果;相关研究也仅关注了对供能总量的计算,而忽略了不同途径代谢供能在运动全程的动态变化,更没有将能量代谢与速度节奏的变化联系起来。另外,由于Medbo等最初确立的AOD测试法,要求进行不低于10次、强度在30-100%V02max、每次运动lOmin的测试。但后人在应用AOD测试法时,往往只考虑了测试的简便性而忽略了严谨性,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就对AOD测试法进行了相应地简化,影响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另外,不同代谢途径的供能水平由相应的生理机能所决定,所以也可由不同的生理指标来反映,因此寻找一种能有效评定运动员训练状态以及区分运动员水平差异的生理指标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不过,随受试对象、测试方案等的不同,有关研究对不同生理指标与男子1500m跑成绩关系的看法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大量研究己证实,最大摄氧量、无氧阈(AT)和跑步经济(RE)是有氧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解释了耐力项目成绩70%的差异来源; 而Wingate30s无氧功以及最大无氧跑速(MART)、累积氧亏(AOD)则是评价无氧供能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男子1500m跑要求运动员在有氧和无氧两种供能途径,碟酸原、糖酵解和糖氧化三个供能系统上都具备较强的能力。因此,造成上述研究产生分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男子1500m跑能量代谢的复杂性有关。以上研究表明,对男子1500m跑全程能量代谢进行实时监测对于明确其代谢属性,发现其速度节奏变化与能量代谢的关系,进而蹄选能有效评定运动员专项水平的敏感指标有重要的意义。但进行上述研究的一个前提是要对场地条件下,动态评定男子1500m跑无氧供能能力的测试方案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的论证。 3 速度节奏干预条件下男子1500m跑全程的能量代谢特征 研究速度节奏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一种既能保证生理系统不受损害,又能获得优异比赛成绩的最佳节奏(optimal pacing)模式。然而,影响比赛的外部因素众多,而运动的人体又极其复杂,因此目前对比赛最佳节奏的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出发,比较以何种速度节奏的变化方式才能更为有效地发挥生理机能。对速度节奏的探索往往需要借助于干预节奏测试,因此干预节奏的设计是体现该类研究价值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有关中距离计时类项目速度节奏研究的干预节奏设置主要可分为三类:进行先快后慢的快起式干预节奏、先慢后快的慢起式干预节奏以及从始至终速度保持不变的勾速干预节奏。Bailley等对于普通受试者的功率自行车测试证明,强度变化20%的快起节奏较匀速或慢起节奏的运动,提高了 3min全力运动有氧供能的总量,但对6min全力运动的有氧代谢无明显影响。而Jones等对于普通受试者的2min全力功率自行车测试,虽然也证明了强度变化20%的快起节奏能较慢起或勾速节奏运动更能促进有氧供能总量的提高,但同时还指出了慢起节奏(强度变化20%)比快起节奏运动更为显著地引起了无氧供能总量的提高。另外,Fukuba等利用相似的干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测试后发现,在强度变化为17%的力竭性干预节奏测试中,快起或慢起节奏对受试者无氧供能总量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别。 以中外男子1500m跑比赛的速度节奏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相对速度的变化情况,目的是发现不同名次、不同赛次、不同水平男子1500m跑运动员速度节奏的总体趋势及变化特征。以不同专项成绩男子1500m跑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借助便携式生理仪器设计并实施与专项相关的场地测试,目的是:在保证测试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简化AOD的测试程序;利用场地1500rn跑测试,观察不同成绩受试者以获得最快成绩为目的运动时,速度节奏的特点和机体有氧、无氧供能动态变化的情况,并从速度节奏的角度,分析不同成绩受试者能量代谢的特点及差异;结合1500m跑的能量代谢特征,探寻能有效反映男子1500m跑专项运动水平的敏感生理指标。上述三份较有代表性的报道,基本上反映了目前中距离计时类项目干预节奏测试研究的现状:1.受试者多为健康男性,缺乏具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的相关测试结果;2.强度控制多利用测功仪器完成,缺乏场地测试研究;3.干预强度的设置多以生理模型为依据,强度变化往往远大于现实比赛中速度节奏变化的幅度;4.研究一般仅关注于干预节奏对有氧和无氧总量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纺陈列培训课件
- 口腔喷剂销售方案(3篇)
- 家乡的环境变化我的家乡作文(12篇)
- 业务合作意向协议函
- 智慧社区共享平台协议
- 项目沟通记录工具
- 改写扩写改写望洞庭350字14篇范文
- 质量控制与检测流程管理工具
- 最美的风景在追梦的路上550字11篇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精液分析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教师招考试题及答案临沂
- 2025年咖啡师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松毛岭战役课件
- 劳务合同完整版(2025年版)
- 厂房物业服务合同(合同范本)6篇
- 《镁铝合金的腐蚀与防护》课件
- 标准预防-课件
-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24年春季版)
- 心肺复苏术-cpr课件
- 防止外力破坏事故的重点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