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_第1页
2014年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_第2页
2014年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_第3页
2014年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_第4页
2014年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图网校: 2014年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考试参考资料2014河北沧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150人考试公告、报名注意事项、职位表等最新资讯及免费备考资料请点击:/ue2iQ一、数字推理。每道试题给出一个数列,请你依据数列的排列规律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理的一项。请开始答题:1.0,2,6,12,(),30。A. 14B. 16C. 26D. 202.-26,-6,2,4,6,()。A. 16B. 12C. 14D. 63.4,7,12,20,33,(),88。A. 54B. 42C. 49D. 404.6,10,16,24,32,()。A. 29B. 31C. 33D. 325.13,1,1,1317,(),2165。A. 1733B. 1533C. 1753D. 16.0,1,5,23,119,()。A. 719B. 721C. 599D. 5217.12,19,29,47,78,127,()。A. 199B. 235C. 145D. 2398.12,1,43,1912,()。A. 11860B. 11919C. 10936D. 107609.9,17,13,15,14,()。A. 13B. 14C. 13?5D. 14?510. 1,34,95,716,259,()。A. 1538B. 1136C. 1427D. 1829二、数学运算。每道试题呈现一个算式或一段表述数量关系的文字,请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正确答案。请开始答题:11. 某年级共有304人参加新生入学考试,试卷满分为100分,且得分都为整数,总分为15200分,问至少有多少人得分相同?()A. 4B. 5C. 6D. 712. 某陶瓷公司要到某地推销瓷器,公司与该地相距900千米。已知瓷器成本为每件4000元,每件瓷器运费为2.5元/千米。如果在运输及销售过程中瓷器的损耗为25%,那么该公司要想实现20%的利润率,瓷器的零售价应是()元。A. 8000B. 8500C. 9600D. 1000013. 某饮料厂商进行促销活动,每5个饮料瓶可以兑换1瓶该饮料,小刚买了一箱该饮料共有39瓶,问小刚最多能兑换到多少瓶该饮料?()A. 7B. 9C. 10D. 1114. 有三辆不同车速的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4分钟、6分钟、7.5分钟分别追上骑车人。已知快速车每小时50千米,中速车每小时36千米,那么慢车的车速是多少(假设骑车人的速度不变)?()A. 25.5千米/小时B. 28千米/小时C. 30.4千米/小时D. 32.8千米/小时15. 有若干人,若排成一个实心方阵,则多出5人;若增加31人,则可排成一个比原方阵多一层的实心方阵,问原来方阵有多少人?()A. 33B. 50C. 69D. 9016. 平安夜,商店门口挂着一串由136个不同颜色的灯泡组成的彩灯,且是按照“3个黄灯、4个红灯、5个绿灯、7个蓝灯、3个黄灯、4个红灯”的顺序循环从左至右排列的。问这串彩灯最右边的一个灯泡是什么颜色?()A. 黄色B. 红色C. 绿色D. 蓝色17. 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小红每分钟走52米,小强每分钟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若小红提前4分钟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钟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A. 2200B. 2340C. 2196D. 256018. 有一批工人完成某项工程,如果增加 8个人,则 10天就能完成;如果增加3个人,就要20天才能完成。现在只能增加2个人,那么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少天?()A. 25B. 20C. 30D. 3519. 某地区目前就业状况如下:有2900人报考公务员,博士生有450人,研究生有600人,大学生有1200人,专科生有650人。要保证考上公务员的有600人是同一学历,问至少有多少人考上公务员?()A. 2248B. 601C. 2150D. 120020. 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狗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A. 650米B. 700米C. 600米D. 750米21. 某公司针对甲、乙、丙三种美食的受欢迎情况向135人进行调查,有99人喜欢甲种美食,有57人喜欢乙种美食,有73人喜欢丙种美食,其中有34人三种美食都喜欢,有30人一种都不喜欢,则只喜欢其中两种美食的人数是多少?()A. 64人B. 56人C. 58人D. 60人22. 已知甲、乙、丙各对应着73,74,75三个数中的一个,现按下面的规则修改这三个数。第一步,将乙对应的数改为甲的对应数与乙的对应数之和;第二步,将丙对应的数改为乙的对应数(已改过)与丙的对应数之和;第三步,将甲的对应数改成丙的对应数(已改过)与甲的对应数之和;再回到第一步,按此规则循环下去。如果在某一步做完之后,甲、乙、丙对应的数都变成了奇数,则停止运算。那么为了尽可能多地运算几步,74是哪个的对应数?()A. 甲B. 乙C. 丙D. 都可以23. 一个弹力球从128米的高处自由落下,每次着地后又跳到原来高度的一半落下,第6次着地到第7次着地所经过的路程为多少米?()A. 12米B. 10米C. 4米D. 6米24. 有6个座位和6名学生,座号和学生的编号都为1、2、3、4、5、6。现安排这6名学生坐到座位上,要求没有一个座位空着,但学生的编号与座号不全相同,则有()种安排方法。A. 720B. 719C. 819D. 82025. 一个人在河中游泳,逆流而上。在A处将帽子丢失,他向前游了20分钟后,才发现帽子丢了。他立即返回去找,在离A处20千米的地方找到了帽子,则他返回来追帽子用了多少分钟?()A. 20B. 30C. 40D. 50第一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二部分!=2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小题,参考时限35分钟)一、阅读理解。本部分每道题后面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来完成陈述。请开始答题:26. 在现代民主制国家中,法律至少在形式上追求六个方面的价值目标,即平等、民主、秩序、自由和效率以及程序的正义。为了实现上述的价值或协调上述价值以充分发挥其调整社会关系的功能和效率,法律必须首先确立其在社会成员中的权威,使人们自愿接受它所确立的行为规范,而要促成这种结果,就一定要依靠民主制度自身的建设。民主愈发达,就愈能有效地控制权力的滥用和特权的滋生。这将会为法律的适用和遵守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法律也因此而更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民主是现代法最核心的价值目标B. 民主是实现现代法价值的前提和基础C. 民主决定现代法的发展方向D. 民主是现代法的威力与作用的保障27. 娃娃鱼不善于追捕,只是隐蔽在滩口的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进行突然袭击。它的牙齿又尖又密,猎物进入口内后很难逃掉。它的牙齿不能咀嚼,只是张口将食物囫囵吞下,然后在胃中慢慢消化。娃娃鱼有很强的耐饥本领,甚至两三年不进食也不会饿死。它同时也能暴食,饱餐一顿可增加体重的五分之一。食物缺乏时,还会出现同类相残的现象,甚至以卵充饥。娃娃鱼喜食鱼、蟹、虾、蛙、蛇等动物。这段文字介绍了娃娃鱼的()。A. 性情特点B. 生活特性C. 捕食习性D. 消化功能28. 家的温暖自然是有父母之间、夫妻之间互为牵挂相依的浓浓的亲情维系。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我们追求了数千年仍然是无果期盼。为了亲人朋友间亲情的传递,从远古的跑马传书、信鸽递信的见信如面,到现在快捷的交通工具,日行万里都嫌慢;从声讯传播到视频面对面仍然觉得隔膜,我们仍然需要团聚在一间属于自家的屋子里。看来,再现代再先进的通信手段,亲情传递都不如亲人们面对面、眼对眼来得直观与真切。这就是中国人的亲情情结吧!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是()。A. 再发达的科技也不能取代亲情传递 B. 中国人的亲情情结在于亲人的团聚C. 家是维系亲情和传递亲情的纽带 D. 传递方式不同,亲情的表现也不同29. 有一个人在河边钓鱼,他钓了非常多的鱼,但每钓上一条鱼就拿尺量一量。只要比尺大的鱼,他都丢回河里。其他钓客不解地问:“别人都希望钓大鱼,为什么只有你将大鱼都丢回河里呢?”这人轻松地回答:“因为我家的锅只有尺这么长,太大的鱼装不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A.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B. 知足者常乐C. 正确认识自身D.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0.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因此,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人除了依靠自身以外,无法有确切把握地依靠别人;另一个原因则是社会给人所带来的困难和不便、烦恼和危险难以胜数、无法避免。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根据这段文字,文中的“我的拥有就在我身”的含义是指()。A. 主观唯心主义,世上一切完全为我所有B. 世上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受我派遣C. 一种充满主体意识的朴素唯物主义心理 D. 对身边所拥有的事物都感到十分满足31. 许多人很崇尚言论自由,以为言论自由就可以解决思想自由的问题。实际上,言论表达的自由并不必然走向思想自由。假如我们观察网络媒体上的有些表达,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极端化的趋势,严谨的人不一定参与表达和讨论,同时网络媒体上有许多非理性的谩骂和恶意攻击等等。结果虽然言论自由了,但一个人的思想表达很容易遭到围攻。这不是思想自由,仅仅是言论自由而已。这段文字意在强调()。A. 思想自由的前提并非言论自由B. 言论自由将导致思想的极端化C. 思想自由并不等同于言论自由D. 言论自由不必然导致思想自由32. 如今,电脑、手机风行于世,“键盘手”“拇指族”便与日俱增。如此这般之下,出现年轻一代“提笔忘字”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寻常了。平素里总以为轻轻松松就能打出来的字,怎么换了用笔去写就要抓耳挠腮呢?有关专家对此已是见怪不怪,并给出了一个专业术语,叫做“电脑失写症”。有病就应该去医治,可颇让人担忧的是,这种一时忘记了几个字该如何去写的“病症”,是否真能迅速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又有多少人愿意未雨绸缪地敏锐警觉起来。这种“时髦”的微恙小症,会不会异变为一种“文化断层病”?文章中的“文化断层病”指的是()。A. 键盘拼写汉字代替用笔写字B. 汉字文化传承中出现裂痕C. “提笔忘字”的“电脑失写症”D. 年轻一代不再习惯用笔写字33. 一家知名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所见,但最后被录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说:“这样的人值得信任。”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 聪明的不做胜过愚蠢的做B. 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C. 能保守秘密的人值得信任D. 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34. 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够填补人们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不能同样填补道德的缺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高智商的人却没有获得成功,究其自身原因,多发生在人格的残缺和扭曲上。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 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比智慧对人更重要B. 一个人可以缺乏智慧,但绝不可以缺乏道德C. 智慧的缺陷可以填补,而道德的缺陷不可填补D. 道德的缺陷,常可带来智慧上无可弥补的缺陷35. 早在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先生就已意识到国人对“科学”存在失之偏颇的理解。他指出:“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就是相对的尊重科学的人,还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我们若不拿科学精神去研究,便做哪一门学问也做不成。”梁先生将国人对科学的态度,概括为两点:一是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二是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从这段文字,我们不能推出的是()。A. “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的人指的是“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B. “那些绝对的鄙厌科学的人且不必责备”,其原因是他们信奉宗教神权C. 梁先生认为那些“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的性质”的人是因为把科学看得“太窄”了,这些人实际上也是不懂科学精神D. 梁先生认为中国人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就将被现代科学所淘汰36.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是遵纪守法、通情达理的好公民。然而,事实却常常与我们的想法相悖我们斥责那些不愿意当众揭穿小偷的“冷漠”旁观者,却往往发现自己也是该被指责的一员。想象一下,如果昨天晚上你刚抨击了一群“麻木”的乘客,今天早上上班或上学的路上就目击了一个不幸的受害者被小偷偷走了钱包,而你却和大多数人一样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的行为和你对自己的看法大相径庭,并且产生自责或者羞愧的感觉尤其是当你再次面对昨晚的慷慨陈词时。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因为做了一件和我们习惯的(而且通常是正面的)自我概念不符合的事情而产生的不舒服感称为认知失调。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 人们的想法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悖B.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是遵纪守法、通情达理的好公民C. 说明认知失调产生的原因是人们的行为和对自己的看法产生了矛盾D. 介绍什么是认知失调37. 在开始剧烈运动之前,专业的运动员一般都要先做一些热身运动。热身的过程通常持续十几至数十分钟不等,一些专业的滑雪手或场地自行车手在开始训练之前,甚至要做一到两个小时的热身运动。一般认为,热身运动可以使运动员的肌肉升温,加快其摄氧速度,并且促进肌肉的无氧代谢能力,提高肌肉的潜能,最终提高运动员的成绩。长久以来,人们都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但是很少有人想过,热身运动到底做多久才最合适?在开始训练前,是否真的有必要完成令人筋疲力尽的一到两个小时的热身运动呢?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热身运动对专业运动员提高成绩很重要B. 热身运动时间短些比长些好C. 热身运动并不一定时间越久越好D. 热身运动其实是没有必要做的38. 民间草根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热情成为这一波中国文化热的巨大推动力量,它的出现和规模,完全超出了知识精英的预期,其力量也远不是学院知识分子可以相比的。其中虽然带些盲目的成分,但毋庸置疑的是,“文化场”不再是学者一统天下。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和民间的文化价值取向将成为知识精英必须重视的因素。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新一波中国文化热主要源于民间B. 民间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力不容忽视C. 民间草根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带有盲目性D. 知识精英需在借鉴草根文化的基础上寻求新发展39. 国际金融经济危机与主权债务危机相继爆发,使西方标榜的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国际社会反思其弊端。目前无论是欧洲推崇的高福利“莱茵模式”,还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过度放纵的西方经济社会制度导致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思。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全球应反思西方发展模式的失败B. 西方发展模式的弊端是过度放纵C. 西方发展模式开始走下“神坛”D. 西方两种主流发展模式都已过时40. 是非自有公论。世界上的事情是繁杂的,国情和文化各有不同,但判断是非总要标准一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都认为是犯罪,而硬要包装成“正义”去打压别人,事到临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为什么这个时候不讲“普适”了?对别人一套,对自己则是另一套。看起来“普适”不过是骗人的口号,皇帝的外衣。西方国家控制世界的资源和舆论,坐了几百年的顺风车,现在遇到困境,迭出洋相。美国自诩最好的政治制度成了美国渡过危机的最大障碍,尽显弊端。欧洲深陷债务泥潭,社会治理失效,如不改革难有出路。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得正确不正确,要由历史和事实判断。今天的中国人有自信走好自己的路。面对时势起伏,我们更加坚定。这段文字主要是说()。A. 西方国家在是非问题上对内和对外采取双重标准,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 西方国家对国内和国外的标准应该完全一致C. 西方国家过去的路走得不正确D. 我们应该更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用理睬别人怎么看阅读下面文章,回答4145题。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在说云飞泉跃、山鸣谷应时,我们比说花红石头重,又更进一层了。我们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作我们的同类,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比如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陶渊明何以爱菊?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由此可见,移情作用是和美感经验有密切关系的,移情作用不一定就是美感经验,而美感经验却常含有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中的移情作用不单是由我及物的,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所谓美感经验,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比如我在观赏一棵古松,我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我的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我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古松的形象引起高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高风亮节的气概移植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所以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古松。真正的美感经验都是如此,都要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移情作用往往带有无意的模仿。从心理学看,这本来不是奇事。凡是观念都有实现于运动的倾向。念到跳舞时脚往往不自主地跳动,念到“山”字时口舌往往不由自主地说出“山”字。通常观念不能实现于动作者,是由于同时有反对的观念阻止它。比如念到打球又念到泅水,则既不能打球又不能泅水。如果心中只有一个观念,没有旁的观念和它的对敌,则它常自动地现于运动。聚精会神看赛跑时,自己也往往不知不觉地弯起胳膊动起脚来,便是一个好例。在美感经验之中,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意象上面,所以极容易起模仿运动。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从理智观点看,移情作用是一种错觉,是一种迷信。但是如果把它勾销,不但艺术无由产生,即宗教也无由出现。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这仍然是移情作用。从一草一木之中见出生气和人情以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