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月考1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漂亮的书写,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过程中努力做到书写工整、美观。阅卷者将根据卷面情况给你记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6分)(1)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qunq 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高尔斯华绥品质)(2)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tla 着木皮拖鞋踏在狭窄木楼梯上的踢踏声。(高尔斯华绥品质)(3)我看着他满是zhzhu 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高尔斯华绥品质)(4)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qd 了。(杨绛老王)(5)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zu 。(杨绛老王)(6)沉重的jisu 会掉下,黑暗的牢狱会覆亡。(普希金致西伯利亚的囚徒)2.默写填空(请选择其中6句。填写时注意序号的对应)(6分)(1)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2)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帝高阳之苗裔兮, 。(屈原离骚)(4) ,又重之以修能。(屈原离骚)(5)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6)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7)嗟乎!大阉之乱, ,四海之大,能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8)日月忽其不淹兮, 。(屈原离骚)(9)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10)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骚)3.将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写序号),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4分)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杨朱的贵我人格,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徐子的君子式人格,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平和公正,循规蹈矩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 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顺序:_ 4.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比喻句,并形成排比句。(4分)比喻是画家手中的颜料,能为景物增色;_,_;_,_。巧用比喻,可摹难绘之景,可抒难言之情,可说难明之理。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56题(8分) 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1)暴_(2)首领_(3)牖_ (4)屈_ _6、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10分)毛遂自荐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毛遂比至楚 比:等到B.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 历阶:不停地连续登阶C. 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奋:振作、发扬 D. 而王弗知恶焉 恶:憎恨8下列句中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2分)A.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B. 毛遂按剑而前曰C. 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D. 三战而辱王之先人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毛遂是一个不但胆识超群、辩才出众,而且能主动请缨,善于抓住施展才华机会的人。B、毛遂之所以迫使楚王接受合纵的联盟,主要是以赵国的实力为后盾,有类似于“城下之盟”的意味。C、毛遂终于赢得了同行的信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当其他人一筹莫展时,只有毛遂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凭才华逼迫楚王接受合纵。D、毛遂于楚王较理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利害,在外交场合真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2)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112题(7分)减字木兰花苏轼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1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1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四)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316题(15分)巷 柯灵(1)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2)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3)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她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她又是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4)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她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5)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苏,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燥,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6)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7)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正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13(1)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分别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出它的各自的特点。(6分) 答:乡村的陋巷 、 、 (2分) 上海的里弄 、 、 。(2分)(2)这些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来表达。答:衬托了“巷”的 、 、 (2分)14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答: 15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一忽儿是“她”,又忽儿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答: 1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A文章开头用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又作为全文的纲领,展开下文;结尾含蓄婉曲,表达了作者赞美“巷”的意义所在。 B第三段中“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崭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开朗。 C第四段中,作者说小巷“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但又反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尽管“家家有一本哀乐帐,一部辛酸史”,但全然没有今非昔比的伤感。D文章隐含了作者对这不平等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排遣这种怨气,这“小巷”便成了好的去处。一进小巷,便别有洞天,虽是人间,但胜似天堂,宠辱偕忘。E最后一段,铺陈芸芸众生、社会百相,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人以群分,应各归其所;言辞简洁却锋芒犀利,一个“请”字,实则是一个“滚”字。作者爱悦直书纸上。三、写作(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让你心中盛满感动;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2)不得抄袭;(3)书写规范,工整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阅卷人:王文英、邹颖、周荷娟1、(1)鬈曲(2)趿拉(3)褶皱 (4)取缔 (5)愧怍 (6)枷锁2、(1)虽九死其犹未悔 (2)路漫漫其修远兮(3)朕皇考曰伯庸 (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5)恐年岁之不吾与 (6)春与秋其代序(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8)春与秋其代序(9)恐美人之迟暮 (10)来吾导夫先路3、4、答案:比喻是诗人想像的翅膀 能为抒情添彩 比喻是哲人智慧的火花 能点亮激励人们前进的真理之灯二、阅卷人:杨秋月、章文倩、王春媚(一)5、(1)暴:显露 (2)首领:头颅,借指性命(3)牖:窗 (4)屈:使屈身,倾倒(二)7、D 恶:羞愧 8、C A:臣:名词的使动用法。B:前:名词作动词。D:辱:名词的使动用法9.、B 主要是凭勇气和不怕死的精神,由“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可以看出。10、(1)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2)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 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楚王怒斥道:“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就像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