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doc_第1页
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doc_第2页
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doc_第3页
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教育专家谈美国小学生阅读:是课堂主流教学活动,看完之后,颇有些感慨,国外的孩子太幸福了,中国的孩子太苦了。在美国,小学学校图书馆的阅读资源质优量足,藏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俱佳,数量为在校学生人数的10倍左右,不同难度的书比例适当,每年更新部分藏书。美国小学生入学时获得一张印有自己姓名和学号的学校图书证。学校充分使用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将阅读作为精神休闲的方式。阅读也是美国小学课堂上的主流教学活动。美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没有统一教材,学校和老师有权根据所在各州的课程标准,自行选择教材供学生阅读。此外,美国小学每天都有大约20分钟的阅读时间。一年级主要由老师绘声绘色地为学生们阅读,与其互动;二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老师挑选趣味性强、便于表演的绘本,鼓励孩子们阅读和表演;中高年级则基本由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时间是神圣的,不会被挪为他用。而在中国,所有老师和孩子身上都压着“应试教育”这座大山,使得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疲倦不堪,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在承受种种压力,五花八门的补习班接踵而至。小孩子一回到家,家长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在学校学了什么?我不知道家长的这句话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他们会把学习当成什么?我只是在想,长此以往,孩子们对学习还会有兴趣吗?如果没有兴趣,那学习将会是一件很苦、很累的事情。 现在我所在的学校属于城乡结合地带,孩子们思想单纯,观念保守,犹如井底之蛙,所见所闻太狭窄了,为此,我常绞尽脑汁,到底我能做些什么?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几点具体做法。一、把握一切机会,让孩子多看、多说。学了课文北京亮起来了之后,我布置了学生一个任务,仿照课文说一说、写一写南昌的夜景,原本我以为孩子们能够有话说,有东西写,但结果却让我大失所望,他们连南昌有哪些有名的景点都不知道,最有名的八一广场他们没有去过,离孩子们最近的湖滨公园也没有几个人知道,我无可奈何,只能从网上搜了一些南昌有代表性的景点图片先让学生看,再启发指导学生仿照着说、写,慢慢的,学生终于知道该如何下笔了。此外,本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前往红谷滩春游,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一路上,孩子们亲眼所见什么叫“川流不息、光彩夺目、环形立交桥、勾画轮廓”这是课堂教学一个很好的拓展链接,多看、多说,多运用,其实孩子们学习起来也可以很轻松。二、充分利用课外资源。我们班上的孩子课外书买的太少,看的更少,仅靠这一本薄薄的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办呢?我充分发挥孩子们在校征订杂志的作用,班上只有少数几个家境较好的孩子征订了小星星、小学生之友、大灰狼画报之类的杂志,我充分利用这些书,每次要发给学生之前,我先“拦截”下来,有幽默的童话、优秀的作文、趣味测试题我先审查一下,然后在班上念给孩子们听,每当孩子们看到我手捧厚厚的杂志走进教室,他们立马就会安静下来,他们知道我又给他们带来了他们最爱的好朋友,老师要讲故事了,他们马上就会瞪大眼睛,竖起耳朵,一眨不眨地盯着你。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孩子听故事的时候,我还时不时地提些问题,那其实都是我临时准备的,有关于字词方面,有关于短文理解方面,也有的句子念到一半,我戛然而止,让他们继续补充完整。学生不知道我会提什么问题,也不知道我会什么时候提问,所以孩子积极性一直都那么高。有时我也会提些较简单的问题,把机会留给那些后进生,答对了奖励一面红旗,所以学生渐渐地爱上了听故事,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二年级开始孩子们就在接触日记,于是我也就教给了孩子写日记的格式与方法。起初,我想布置孩子们每天写一则,但后来发现欲速则不达,每天写孩子们根本就不愿写,而且也没有东西可写,后来我布置的就没有那么频繁,当学校组织了春游活动,我让孩子们写,写前简单辅导,写后则全班讲评;当学校组织了礼仪操比赛,正好全体同学都参加了,一个多月的辛苦训练,就为了这一刻,那一天学生都是紧张而激动地,这难道不是最好的题材吗?此外,如果班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上了一堂什么有趣的课,我都会让孩子们写下来,慢慢的,孩子们学会了说,想说。在批改学生日记时,我也放松要求,学生哪怕有一两个好词、一两个好句我也都会圈下来,甚至标点符号运用得恰当,这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