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野生黑木耳人工驯化技术研究.docx_第1页
寒地野生黑木耳人工驯化技术研究.docx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地野生黑木耳人工驯化技术研究 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木耳、光木耳、黑菜等,属木耳科、黑木耳属 1 - 2 ,不仅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还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保健食品 3 - 5 。黑龙江省属寒地地区,黑木耳菌种种质资源十分丰富,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该地区野生黑木耳菌种的驯化,进而选育出适合寒地栽培的产量高、品质优良的黑木耳菌种,并将其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去,使寒地黑木耳生产具有良好的种源供应。 1试验材料 选取黑龙江省东北部野生黑木耳资源比较丰富的10个地区进行野生黑木耳菌种的采集,每地区采集1种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菌种,共采集10种(表1)。 表1菌种来源 2试验方法 2. 1菌种纯化 在无菌条件下,将采集的10个野生黑木耳菌株用70%酒精对其子实体表面消毒1 min,然后马上移入0.1%升汞溶液中消毒12 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最后用灭菌剪刀将其剪成2 mm2 mm大小组织块,接入马铃薯综合培养基90 mm平皿中,26恒温培养9天后,挑取培养好的无污染的菌落边缘菌丝体,进行平板接种。反复移植23次可达到纯化目的。 2. 2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测定 将得到的纯化菌种置于26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从培养的第2天开始进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即每天上午10点用直尺测量菌落直径并记录,共测量8天。培养9天后进行生长势测定,即平血对比试验,通过对比菌落形态及菌丝浓密度可得出菌种的生长势。试验结束后,将10个菌株转接到马铃薯综合培养基斜面上进行保存。 2. 3野生黑木耳菌种袋料栽培试验 在伊春市带岭区东山进行袋料栽培试验。每个菌株平行做100袋栽培袋,菌袋规格选用16.5 cm33 cm聚乙烯菌袋,袋料高度为1820 cm。栽培培养基采用木屑(阔叶硬杂树)78%、麦麸20%、葡萄糖1%、石膏1%,加水至含水量60%70%制作而成。将牡丹江市雪梅食用菌研究所公司生产的雪梅1两3黑木耳栽培菌种做为对照菌株,在24的暗房中培养至菌袋菌丝长满,然后散色光照促使耳基形成,最后将菌袋移到耳场进行出耳栽培,记录菌株袋料栽培菌丝特征、满袋天数、耳片特征和出耳产量,并计算污染率。 3结果与分析 3. 1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 由野生黑木耳菌种菌丝生长速度与生长势(表2)可知:2、5、1号野生黑木耳菌株的菌丝比其他7株的生长速度快,且生长势好。 表2野生黑木耳菌种菌丝生长速度与生长势 注:+菌落圆正,菌丝浓密,洁白;+菌落较圆正,菌丝较密,洁白;+菌落较圆正,菌丝较稀疏,灰白色;+菌落不圆正,菌丝稀疏,灰白色 3. 2野生黑木耳菌种袋料栽培 由袋料栽培菌种满袋天数、菌丝生长特征、污染率(表3)可知:除了野生10号菌株菌丝生长势慢、菌丝稀疏,野生6号和7号菌丝较细外,其它各菌株生长正常,菌丝洁白、粗壮,满袋天数在2937天之间;野生1、2、3、5、8和9号耳基较多,其它则较少;各试验菌株中野生1号和6号的污染率高于对照菌株,其它的低于对照菌株或与之持平。 表3袋料栽培菌种满袋天数、菌丝生长特征、污染率 由袋料栽培菌种耳片特征及出耳产量(表4)可知:野生2、3、5、6和7号菌株子实体多呈单片状,耳片颜色较深,表现为耳根小、易开片等特征,质量较好,其它菌株多呈菊花状,耳根大,子实体不易展开或易连片,质量较差。野生2号和5号出耳量均高于对照菌株,平均出耳量都在51 g /袋以上,其它菌株出耳量均低于对照菌株。 表4袋料栽培菌种耳片特征及出耳产量 4结论 4. 1野生2号、5号和1号黑木耳菌株的菌丝比其他7株生长速度快且生长势好。野生2号和5号在出耳量、污染率以及耳片质量等方面要优于其他野生菌株。 4. 2野生2号和5号菌株表现优异,分别命名为JD02和LX05。 参考文献 1方芳. 食用菌生产手册M. 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李玉. 中国黑木耳M. 长春: 长春出版社, 2001. 3吕作舟. 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4高金辉, 王维俭, 张厚良, 等. 四种木质栽培原料对黑木耳生长性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