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任务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任务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任务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任务型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型教学设计内容提要通过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有关任务型教学的文章,依据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活积累,先从任务型教学的内涵着手,包括本质定义、推行宗旨、教学特点三方面谈起,然后介绍了任务型教学的一般实施思路,最后强调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几个注意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贴近文本抓住关键,要注重训练时效,要注重实践学以致用,要重视完成任务后的评价等观点。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任务活动 语言实践正文一 任务型教学的内涵任务型语言学习(the task-oriented language learning)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研究工作者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实效和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尽管二十多年来,各派各系的研究者对任务型教学的诠释千变万化,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但其核心总是一致的。那就是学习者通过参与具体活动、创设真实情景来进行互助合作、交流互动的语言实践而成功习得目的语言的。因为语言的本质就是“交际、领悟”,语言学习很难像自然学科教学那样通过聆听讲授、观看实验、独立思维而取得成功。正如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所倡导的那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训学的成就。”其“任务”二字的含义就是学生用所学外语去做某事。任务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整堂课自始至终引导帮助学生去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活动,让他们有目的地有责任感地实施自己的特定语言行动,即通过外语进行交际,从中诱发学习语言的趣味,并感受成功,从而积累外语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用该语言的能力。长期从事第二语言学习者心理特征和个体差异研究的教授Skehan对“任务型”中的任务做了五点定义:意义的表达是第一位的(Meaning is primary.)。任务活动固然是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而在课堂上虚拟设计的交际活动,但这种准交际活动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实在意义,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游戏而游戏,仅图形式,不图实际。如果纯粹是形式上的语言操练,没有生活目的,学过了也会忘掉。任务中要有问题需通过语言交际进行解决(There are some communication problems to solve.)。真实交际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换信息、交流观点、沟通情感的自然而真实的语言环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使用。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情感,提高综合素质。与实际生活的活动相似(There is some sort of relationship to comparable real-world activities.)。在一般生活中会做些什么事情,任务型教学就会模拟这些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最受关注的是完成任务(Task completion has some priority.)。任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都能以学得的语言形式去完成某一交际任务。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否完成的能力,要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学习经验,要能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任务的评价取决于结果(The assessment of the task is in terms of outcome)。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不要求表演得多好多完美,不希望没有一点缺点,那是不现实的。尽管学生表现不自然,语言不流畅,甚至有纰漏,只要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目的,双方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配合协调,即为过关。二 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思路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任务,怎样利于习得外语就怎样设计。要结合当堂教学内容,吃准知识重点,联系旧有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好铺垫,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并不加以变化,由浅入深,连环成套,由数个微任务(mini-task),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任务系列。在教师设计的繁简相嵌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要能充分得到语言操练,熟悉多种句型句式和应对语汇,不断纠正母语干扰的错误,熟悉外语文化情境和风俗习惯,不断积累外语知识,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掌握书面的语言知识点。随着不断深化课堂任务,学生学习语言回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用不着老师具体布置,学习进程越来越浓缩,越来越快速奏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程序可参考Willis在她1996年的专著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的看法,任务型课堂教学一般分三个步骤。任务前奏(pre-task)、任务周转(task-cycle)、语言汇总(language focus)。1. 任务前奏教师引入任务,要让学生对任务要求要有整体感知,要知道今天要做什么事,要学什么内容,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内容。就是让学生对将要做的事情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有一个明确的目的。经过这一阶段,学生才能去关注,才能有awareness,有意识地关注。例如,在进行FUN WITH ENGLISH 7B Unit1 Welcome to the unit的第一部分Countries and capital的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呈现一幅世界地图和一些不同国家的风景名胜或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告诉学生接下来的任务,让他们有意识的看那些图片,并将有关的图片联系起来。又例,教7B Unit1的语法数字之前,要求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字,如生日,电话号码,车牌号,幸运数字等;如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长城、长江、黄河等的长度,珠穆朗玛峰等山峰的高度。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把自己收集的数字告诉同学,并记录下同学告知的数字,比一比谁记得多而准。这样一来,学生对这一任务非常感兴趣,课上积极主动地做“事情”,有的学生还把班上同学的电话号码制成通讯录,有的学生列出了我国近二十年来的人口增长情况,并阐述了计划生育的重要性。任务的实施必须有清晰的步骤指引和操作指令,设计指令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行动起来,因此布置任务的话语要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词语,要有举例示范,还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这些指令以保证学生们都很清楚要做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做。要使学生有信心,只要根据指令和步骤去做,就有希望成功。2.任务周转学生执行任务,计划汇报任务、报告任务的完成情况。此阶段主要通过实练交际活动,激活旧有知识,获取新知识,使学生感性地熟悉并提高语言能力。在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中都有一个中心任务(Main task),它是每个单元的高潮部分。在这里,要引导和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巧、能力,完成特定的任务,布置任务要求目标明确、步骤清晰。任务本身以及完成任务的环境应该真实,完成任务后,学生应能提供具体的产品。7A Unit1的Main Task中要求学生能够口头相互作自我介绍,然后要求介绍父母、兄弟姐妹或朋友一方面,最后写出英语短文。7B Unit1的Main Task 则要求学生在复述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少年的家,要求学生想象自己梦想中的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3.语言汇总学生相互评测执行任务情况、再次操练语言难点。这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互相激励并纠正错误,巩固难学和易错的地方。课后要求学生自主地开展一些与课堂内容和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到图书馆找资料,网上下载信息和开展社会调查等;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课堂,丰富课堂内容,扩大语言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动可以有个人,小组或全班等各种形式,它的目标更明确,任务更具体,内容更系统,学生学习更主动,效果更明显。三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注意点综合上文对任务型教学的本质、宗旨、特点和流程的分析阐述,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特提出以下几个注意点:1. 任务活动的设计应注重语言训练的时效,切忌追求花哨。“新课标”提出任务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有些老师以为,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自由完成他们喜欢做的事,片面理解任务型教学中的“兴趣”、“做事”和“主体”等因素。其实,这种任务只能属于一种课外兴趣活动。真正的任务型教学既重视学生的兴趣,也重视教学的要求;既重视“做”,也重视“学”。但有的教师因为过分追求课堂的趣味性和热闹性,使用了好多玩具、游戏、谜语什么的,把教学过程弄得花里胡哨的,却忽视了任务型教学是仿真式的准交际活动,其实质是在较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进行语言实践,如“新课标”指出的那样,“活动要有利于学生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我们不能让学生只图任务的完成,忘了语言的吸收,要重视语言的训练,要讲究实效。“任务前奏”要强调重点、确定难点、预作铺垫。“语言汇总”要扬长避短,裨补阙漏。2. 任务活动的设计应贴近文本抓住关键,切忌红杏出墙。虽然说在任务型教学中我们倡导教师应有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虽然说我们的教学活动应由课本向外延伸拓展,但我们不能舍本逐末,丢了西瓜捡了芝麻。因为我们的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编排,有其整体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每一单元,每一课,各有重点,自成系列。我们在设计任务活动时,要反复揣摩课文,明确主要语言现象。切忌为了花样翻新,只抓皮毛,不顾骨髓,更不能脱离文本,另搞一套。一堂课的任务活动,根据任务目标,比如巩固一种时态,掌握一种句式,熟悉若干交际用语等,设计可多可少,可大可小,但必须前后连贯,配套成龙,各起特定作用,万不可节外生枝、横插一杠。任务活动可以复习前课,可以展开本课,可以巩固本课,可为后课铺垫,但绝不可无中生有,花生墙外。任务的设计也分多种形式。例,测断任务:在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师生问答后,导入课文,要求学生未读课文前,先根据老师由课文内容制作的CAI图像预测课文内容,并由图像提出自己的问题。理顺任务:教师打乱图像顺序,要学生阅读课文后,将图片按正确顺序重新排列,并根据提供的Key Words依次叙述图像内容。熟记任务:限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完课文,并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解疑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当堂所学知识,运用推理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了解采访,调查研究,分析处理方案,提出合理建议。这些任务可带到课外完成,再在下堂课上汇报。“新课标”也指出,“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任务: 新课标指出,活动要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可以要求学生顺着课文原意,拓展情节,临时组合两人或多人进行演示。讨论对于课文人物有何感想,讨论课文内容有何警示作用,讨论现实生活中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等等,促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进行发散性思维,膨化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上种种任务与课文紧密结合,前后沟通,循序渐进,前面的任务为后面的任务衬垫,后面的任务有赖于前面的任务的完成,由浅入深,课内外相结合,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和口头表述能力等。3. 任务活动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忌遗忘学困生。新课标指出,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布卢姆认为,教学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又要最大限度的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任务型”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找到合适不同水平学生的任务,或者创设不同水平层次的活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地发展。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是普及教育。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我们在设计任务的难度时,要兼顾两头,让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完成任务。但同时也要让每一位学生体会到有一定的难度,太容易会麻痹斗志,不思进取;太难会兴味索然,丧失锐气。要让学生既能遭遇挫折,磨练意志,又能体会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热情的持久性。对于同一个材料,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比如,在FUN WITH ENGLISH 7A Unit3的教学过程中,学完C1的对话后,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或在组员的帮助下,把用来替换的词语用铅笔写在画线部分的旁边,然后再进行角色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稍加改编后进行表演,可以把a pair of football boots替换成 a pair of jeans等。教师应及时解决他们在形成新对话时遇到的问题,以确保他们能顺利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可以运用What can I do for you? Can I help you? How much do they cost? What colour would you like?等句型,还可让他们三人或多人一组,扮演shopper和两母女或妈妈带着双胞胎去购物等,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4. 任务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实际,学以致用,切忌纸上谈兵。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Skehan说:“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学习过程看作是做中学的过程学习语言这一系统的发展形成过程是通过实际参与而获得的。”他的意思就是说,任务型教学就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应该说任务型教学以人为本,重在信息传递和语言交流。也就是说为用所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除了将任务活动贯穿整堂课的始终,还要将任务延伸至课本、课堂之外,或者说将课外的学生生活溶进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中,给学生提供机会、设置场景,让他们体会在生活实践中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在教授7B Unit2 Welcome to Sunshine Town的语法内容how much/many时,课前给他们布置任务:二位或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创设购物场景,于是同学们的积极性就来了,有的设计了在饭店里,有的设计在超市里,有的设计在McDonalds,为了使创设情景真实,同学们精心进行准备,有的从家里带来马铃薯、萝卜、番茄、苹果、梨、香蕉、橘子、西红柿,、牛奶、可乐、牛肉、面包等等,并根据市场价格,标出定价,然后表演购物,既扮演“顾客”,有时也扮演“老板”。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真实体会how much/many的用法。总之,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