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学会计的难点 因为不少学友和会计爱好者的一再要求,所以写这篇文章,既可以供会计理论学习,也可以作为会计实际工作的参考。 初学会计,难免会遇到不少难点,如果不下决心把这些难点彻底弄通弄懂,会使得会计人员一直处于一种迷茫和朦胧的状态,对会计的进一步学习和会计工作能力的提高造成重大障碍。有些会计人员直到退休,不少基础会计问题都未得到解决。 现将一些难点归纳并分析如下,供大家探讨。 1 、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 会计恒等式到底有多少?由于各种教科书的观点不完全相同,会计恒等式出现很多种,随意归纳一些如下: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利润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资产+(收入-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众多的会计恒等式给会计初学者带来了困惑,增加了难度。实际上会计恒等式应当只有一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初学者只需要牢记和理解这一个等式就可,至于收入-费用=利润,现金净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则可当成两个一般公式,知道就行,不必去多记多考虑和思考。其余所谓等式都是引申出来的,没有实际价值,稍微了解一下就行,现实中无任何价值,国家考试时也不考。 会计恒等式的作用和意义贯穿于整个会计学科之中,是一切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也是编制报表的基础。 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是说单位的资产不是投资者投入的(包括取得的利润),就是负债形成的。比如:某单位有100万元的资产,其中60万是投资者投入的,40万是借款借来的,资产100万=负债40万+所有者权益60万。这100万资产属于资金占用,这负债40万和所有者权益60万属于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反映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进一步说明,假如还是上述某单位,资产100万=负债40万+所有者权益60万,经过经营,现收入50万,费用40万,利润10万,用上述公式表示就是收入50万-费用40万=利润10万。 两个等式同时列示如下: 资产100万=负债40万+所有者权益60万 (1) 收入50万-费用40万=利润10万 (2) 等式(1)加等式(2),得等式(3): 资产100万+收入50万-费用40万=负债40万+所有者权益60万+利润10万 (3) 即:资产110万=负债40万+所有者权益70万 最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上述演算说明,无论经济业务发生什么变化,会计恒等式都是永恒不变的。 会计恒等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从上面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但实际上复式记账又是会计恒等式形成的原因。 复式记账,是指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记录,复式记账能弄清楚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单式记账,是指每发生一笔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记录,单式记账不能弄清楚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如果某公司销售商品收入一万元存入银行,按复式记账,在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一方面在银行存款中记录,另一方面在收入中记录(假设不考虑增值税),以后不管过了多长时间,都知道这笔存入银行的一万元款项是销售商品的收入。而单式记账因只在银行存款一个账户中记录,时间长了就会记不清这一万元是销售商品的收入,还是其他收入(如对外投资的收益)。再如某公司购买商品用银行存款支付八千元,按复式记账,一方面记录库存商品(假设不考虑增值税),另一方面记录银行存款,什么时候检查业务,都知道这八千元是因购买商品而支出的。单式记账由于只在一个账户即银行存款中登记,账务一多就想不起当时是购买商品支出还是其他原因(如借款利息)的支出。 再回到上面,还是比如某单位有100万元,其中60万是投资者投入的,40万是借来的。按复式记账,当投资者投入60万时,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资产)中记录增加60万,另一方面在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中记录增加60万;当取得借款时,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资产)中记录增加40万,另一方面在借款(负债)中记录增加40万。资产(银行存款)两笔60万加40万是100万,负债(借款)和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分别是40万和60万,这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由此可见,会计恒等式是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而复式记账又是会计恒等式形成的原因,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 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是会计初学者的难点,也是所有会计人员实际工作中的难点。 预付账款,是指为购买商品预先付给供货方的款项。 预付账款是资产类账户(科目,下同),可以这样理解,预付出去的款项最终要购买回商品作为自己单位的资产,或者最后因没有购入而能得到退回的款项,所以是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如果被核算单位预付的款项较少,也可以不设预付账款这个账户,把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的借方。 会计实务中预付账款核算举例: 为购原材料预付某公司10万元,一月后购原材料含税价9万元,增值税17%,原材料已入库,余额收回。作会计分录如下: (1)预付时: 借: 预付账款 100000 贷: 银行存款 100000 (2) 购原材料时: 借: 原材料 76923.08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额)13076.92 贷: 预付账款 90000 (3)余额收回时: 借: 银行存款 10000 贷: 预付账款 10000 预收账款,是指因销售商品预先从购货方收取的款项。 预收账款是负债类账户,可以这样理解,预收到款项是为了销售自己的商品,如果没有销售出商品,应退回款项,预收的款项是单位的负担,所以预收账款是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如果被核算单位预收的款项较少,可以不设预收账款这个科目,把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的贷方。 现实中预收账款实例: 预收某企业货款15万元,当月销售给该企业商品12.5万元(含税价),货已发出,增值税17%,余款退回。作会计分录如下: (1)预收时: 借: 银行存款 150000 贷: 预收账款 150000 (2)销售时: 借: 预收账款 125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106837.61 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额)18162.39 (3)余款退回时: 借: 预收账款 25000 贷: 银行存款 25000 把下列账户作一比较: 账户(科目) 类别 增加 减少 资产负债表上该项目的填列 应收账款 资产 借方 贷方 应收的借方和预收的借方 应付账款 负债 贷方 借方 应付的贷方和预付的贷方 预付账款 资产 借方 贷方 预付的借方和应付的借方 预收账款 负债 贷方 借方 预收的贷方和应收的贷方 实践证明:应收、应付、预付、预收账户的借方全部是应收的款项,应收、应付、预付、预收账户的贷方全部是应付的款项。记住这句话,犹如掌握了杀手锏,理论上和实践中遇到再难的这一类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3、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 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如果用纯理论来讲述,初学者一时较难掌握,假使结合实际讲,学员比较容易理解。 待摊费用,指已经支付,但由本期和以后各期摊销(或负担,下同)并且摊销期限在1年(含1年)以内的费用。 待摊费用属于资产类账户。 先支付后摊销是待摊费用的主要特点。先支付好理解,即把一笔费用一次性的先全部支出,后摊销,是把已支付过的金额平均摊销到各期(一般是各月),即由各期负担。摊销或负担,是把金额记入费用的意思。记入的费用主要有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为什么要把金额记入费用,因为需待摊的费用已经支付,企业已经付出,把付出的数额记到费用中,增加有关费用,可以冲减收入,少缴所得税,从而达到合理纳税的目的。那么能不能把已支付的金额一次性记到当期呢,不行,根据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该记到哪一期的费用就应记到那一期。有没有特殊情况呢,有,较小的金额是可以支付时一次记到费用中去的。 待摊费用是摊销期限在1年(含1年)的费用,超过1年摊销的费用在长期待摊费用中核算。 举例说明 : 某公司2008年12月28日支付2009年度报刊杂志费12万元。作分录如下: (1)2008年12月28日支付时: 借: 待摊费用 120000 贷; 银行存款 120000 (2)2009年每月摊销时: 借: 管理费用 10000 贷: 待摊费用 10000 预提费用,指预先列入费用但实际尚未支付以后到期支付的费用。 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账户。 先摊销(或负担,下同)后支付是预提费用的突出特点。先摊销后支付就是先把金额记入费用,以后再一起支付款项,也就是采用预先提取的办法,即预先提出这笔费用来入账,等以后一起支付。那么预提费用既然难理解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有些费用由于种种原因当期(一般是月)不支付,而是按规定定期(如季、半年度、年度等)支付,这些费用实际已经发生,如果当期不入账,到支付时一次记为费用,既不符合会计原则的规定,又因为金额较大,过多冲减收入有偷税的嫌疑,所以必须采用事先提取的方法,当然,如果金额较小,就不需要预提,可以在支付时直接记入费用。 举一会计实例: 某企业生产用房租费用每月为28000元,每季度支付一次。作会计分录如下: (1)预提时: 借: 制造费用 28000 贷: 预提费用 28000 (2)支付时: 借: 预提费用 56000 制造费用 28000 贷: 银行存款 84000 2006年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理由是两者不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所实行的新的核算方法不但更难理解,理由似乎也不充分,会计现实中仍用着这两个账户。 4、计提和结转 计提,是会计常用语,理论上没有定义,初学者的难点倒不是别的,是如何解释这两个字。一般来说,可以理解为计算和提取的意思。计算,是根据规定的内容和规定的比例来进行计算,提取,是编制凭证,就是说,编制好凭证,就提取了。现实操作计提时,记账凭证后面可以不附原始凭证,较大的单位可以附单位自行编制的汇总表。 一般核算单位需要计提的项目有: 计提工资 计提福利费 计提工会经费 计提教学经费 计提折旧 计提税金及附加 计提所得税 结转,也是会计常用语,同样教科书没有定义解释,初学会计的人既得不到讲课老师的正确解释,又问不出来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老师的回答是这样做就行了,看起来这是初学会计的一个难点。 其实说透了并不难。结转,可以理解为把一个账户上的金额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至于为什么要结转,答案也很简单:会计核算的需要。那么会计核算需要哪些结转,情况可各不相同。现把一般单位需要结转的主要业务列示出来并分析如下: (1)在途材料原材料。在途材料是没有入库的材料,原材料是入库后的材料,入库后需要把在途材料账户上的金额结转到原材料账户上去。 (2)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这是工业企业从生产到销售的一系列结转,把制造费用结转到产生成本中去,是因为生产成本包括着制造费用。把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中去,是因为生产成本是未完工的产品,库存商品是完工产品,已完工产品金额需要结转出来。把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是把库存商品中已销售商品的金额转到主营业务成本(即销售成本)中去。如果是商业企业,需结转的情况较少,只需从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就可以了。服务行业可以按工业或商业类推。 (3) 损益类账户本年利润。损益类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期末(月末),应把所有损益类账户的金额全部转到本年利润上去,实际上是把金额集中到本年利润上去,能清楚地反映本年的盈亏状况,还便于进一步核算。 (4)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本年利润账户反映的是本年的盈亏状况,利润分配反映的是以前年度的盈亏状况,每年年末,必须把本年利润上的金额全部转到利润分配中去,反映了历年的盈亏,预示着一年账务的终结。 结转的方法。不少初学者总觉得结转时无从下手,这里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结转是把一个账户上的金额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所以如果需转出的账户的金额在借方,就先把它贷掉,转入的账户的金额就记借方;如果需转出的账户的金额在贷方,就先把它借掉,转入的账户就记贷方。 例如:制造费用账户月末的借方金额为84692.08,根据核算的需要,需结转到生产成本中去,因制造费用要转出的金额在借方,就先把它贷掉,即贷记制造费用84692.08,制造费用借、贷抵消已为0,要转入的账户生产成本借记84692.08就行了。 即: 借: 生产成本 84692.08 贷: 制造费用 84692.08 再如:本年利润账户年末的贷方金额为183307.11,根据规定,需结转到利润分配账户中去。因需转的金额在贷方,先把它借掉,即借记本年利润183307.11,本年利润账户上的金额已为0,转入的账户利润分配贷记183307.11就结转完了。 即: 借: 本年利润 183307.11 贷: 利润分配 183307.11 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和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名字为什么这么长,这么难记,其实把它拆开来分析一下就不觉得长和难记,它是由主营业务所形成的各项税金和教育费附加等的总费用,是损益类中的费用类账户,几乎每一个会计核算单位都要用这个账户,也是每个会计初学者见了有点“头大”的问题。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包括的应交的税金主要有: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包括的其他应交的费用有教育费附加,现实中还有水利基金等。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一般通过计提来核算,当计提时,可以这样理解,一方面计算出各项应交的税金及应交的教育费附加等作为几笔负债,另一方面把这些负债的合计数作为费用记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中去。简单地说,就是把计提的负债作为费用进行记录。 其中,城市维护建设税、教学费附加是根据当月应交的“三税”的7%和3%来计提,这“三税”分别是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种流转税,现实中的水利基金根据本月的销售收入的0.08%来计提。 举例说明: 某公司本月主营业务收入为307692.31元,本月应交的增值税税额为24700.85元,则本月计提(计算、提取)税金及附加的过程如下: 先计算: 城市维护建设税=24700。85*7%=1729.06 教育费附加=24700。85*3%=741.03 水利基金=307692。31*0。08%=246.15 再提取: 借: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2716.24 贷: 应交税金-城市维护建设税 1729.06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741.03 -水利基金 246.15 财务费用,是损益类的费用类账户。 理论上的财务费用不难理解,它是核算借款利息支出、汇兑损益(外币汇率变动产生的损益)和金融手续费等的账户。 但现实中的财务费用核算既存在银行借款利息支出,还存在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收入和支出都结转到本年利润中去。 举例说明: 某企业本月计算出短期借款利息为6666.67元,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321.67元。现用两种方法核算如下: 方法一: (1)预提利息费用时: 借: 财务费用 6666.67 贷: 预提费用 6666.67 (2)计算利息收入时: 借: 银行存款 321.67 贷: 财务费用 321.67 (3)结转至本年利润时: 借: 本年利润 6666.67 贷: 财务费用 6666.67 借: 财务费用 321.67 贷: 本年利润 321.67 方法二: (1)预提利息支出时: 借: 财务费用 6666.67 贷: 预提费用 6666.67 (2)计算利息收入时: 借: 银行存款 321.67 贷: 财务费用 321.67 (3)结转至本年利润时: 借: 本年利润 6345 贷: 财务费用 6345 6、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一定单位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是静态的报表,是账户式的报表。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是动态的报表,是多步式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列方法各教科书上都有,现实中会计人员每个月都得填制,填列的方法不算太难,这里不再详述。 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却是一个难点,各类教科书上论述得也是欠缺的。并且理论上一般说得比较简单,现实中却是错综复杂的。 那么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所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就是这两张报表的内在联系,就是说,这两张报表既是单独表示的,又是存在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中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配送计算试题及答案
- 国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游戏化教学培训课件
- 贵商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协会法务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律顾问职业技能鉴定面试模拟题解析
-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建筑师考试备考策略与实战经验
- 新员工社保讲解
- DB1508T 152-2024 玉米品字型播种北斗导航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
- 2025年固定矫治器粘接护理常规流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蔬菜专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检验变更管理办法
- 重庆渝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0的认识》公开课课件
- 能源费用托管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Unit 4 Plants around us单元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
- 消除母婴传播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