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核舟记导学案1新版苏教版.docx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核舟记导学案1新版苏教版.docx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3核舟记导学案1新版苏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舟记核舟记课堂学习活动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流利朗读课文。2掌握一、二小节中常见文言字词的解释,疏通文意。学习过程:活动一:读一读,背一背。【背一背】简介虞初新志和作者魏学洢(约1596一约1625),字子敬,明代末年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市)人。著有茅檐集。课文选自张潮(清代文学家,以刊刻丛书在当时知名)编辑的短篇小说集虞初新志。【读一读】简介苏轼前后赤壁赋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诬以诗诽谤朝廷,下狱。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到使,实际是流放;但他以读书和游览自娱,表现了旷达的胸襟。元丰五年他曾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矾游玩:一次是农历7月16日,一次是农历10月15日。并写下著名的前后赤壁赋。下文说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正是苏轼在这两次游览中先后见到的景象,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雕刻品“核舟”就是用文坛上的这个掌故作题材的。 活动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扫除阅读障碍将重要字音和该注意的朗读节奏整理到下面空白处小组内尝试进行合作朗读展示小组或个人在全班展示朗读的成果活动三:再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一、二小节文意。结合注释各人自己翻译课文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讲解,其他组员修正将本小组认为最重要的六个词语、两个句子写在小黑板上组内展示,一人对着黑板讲,其他人听小组在全班展示并作适当讲解活动四: 练习反馈。独立完成练习组间互查班级展示1.给下列字注音髯( ) 褶( ) 箬( )膝( ) 篆( ) 篛( )黍( ) 虞( ) 椎髻( ) 壬戌( )2.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的的字都是多音字,写出它们的读音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为宫室、器皿、人物( )珠可历历数也(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神情与苏、黄不属( )3.用“|”标示朗读下列句子时的停顿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虞山 王毅叔远甫刻 罔不 因势象形盖大苏泛赤壁云楫左右舟子各一人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有奇巧人( ) 罔不因势象形( )( ) 高可二黍许( )( )箬篷覆之( )( )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