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8.doc_第1页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8.doc_第2页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8.doc_第3页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8.doc_第4页
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试卷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周报 专业辅导学生学习第四单元测试卷一. 基础知识: 1. 下列划线的生字注音全对一项( ) A. 淳朴chn酬和chu门楣mi苋菜jin B. 招徕li荸荠b q铁铉xun家醅pi C. 怵s抠ku蔫nin钹b 2. 解释下列词语: 即物起兴 囊萤映雪 肃然起敬 顾名思义 随机应变3. 找出下列句子的错别字,并改正。 A.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的方式。或见景声情,既物起兴,用各种丰富的比喻,比赛机智才能。 B. 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眉上。 C. 最有意思的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篮天空中钻去。 D. 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的压韵的吆喝。 4. 请你以“春天”为主语,写一段描写性的语句。并用上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_ 5. 吆喝一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1)“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2)“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 (3)“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4)“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二. 课内阅读:(一)比较阅读 (甲)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沈从文云南歌会) (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请问上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二) (1)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2)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3)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4)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管事的跟刷子李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5)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6)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7)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8)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 (9)“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10)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11)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 (12)“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学本事吧!”。 (13)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 1. 第(1)段写“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的原因是什么? 2. 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第(5)段“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用别人的话来写“刷子李”的刷墙技术高超,这属于什么描写方法?_(A. 外貌描写B. 心理活动C. 正面描写D. 侧面描写) 4. 第(13)段“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怎样理解? 5. 仔细阅读文段,想一想,“刷子李”“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6.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摩这些话,看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围绕这一话题,分小组展开讨论或辩论。 (三)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1)来时,便听说台北是个多雨的城市,尤其是冬季,雨下得更是非同凡响,为世界上许多城市所不能比。我不是专门到台北来看雨的,我从家乡来,我说家乡话,我唱家乡戏,我带着家乡情来看家乡人。为两岸的文化交流,我们一行20人,应台湾名伶刘海燕女士的盛情邀请,到台湾演出河南豫剧。 (2)演出可谓盛况空前。我们的观众有的是驱车200多公里赶来的,有的是被人用轮椅推进剧场的。有的一来便当起了“义工”,贴戏报、打水扫地、搬运道具,看到什么活儿都抢着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时间,乡音乡韵一片,其情深深,其意切切切,场面十分感人。 (3)对台北的河南老乡来说,他们来看家乡戏,主要是来找家乡情的。一位叫贾文斌的老人,在头一天看戏时,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开,他颤巍巍地说:“我一听到这梆子敲、板胡响就想回家”80岁的老人说着说着就像小孩一样哭了起来。一位麻老先生对我们说:“我吃过台湾的几十种水果,世界上近百种水果,哪一种也没有家乡的榆钱和柿子有味,几十年不尝了,想啊!”台北河南同乡会的乔律师说:“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生是河南人,死是河南鬼”他们跟我们谈这些的时候,那黯然的神情,那铿锵的声音,不正是深沉的思乡情愫的袒露吗?他们的生命源头在故乡,那里有生养他们的老祖宗,那里有他们的根哪! (4)舞台上,一出卖苗郎、几句寻儿记就使台下看戏的老乡们大哭失声几回回。是想起了至今仍未找到的家乡的父母?是想起了年轻时手拉手陌上采桑的结发妻子?还是想起了当年挥泪“十八相送”的情景?数十年天各一方,演出的剧情勾起了他们人生际遇中最深刻的记忆,他们怎能不悲伤、不痛哭呢? (5)屋外的雨还在无休无止地下着,下雨的天气给人带来惆怅。雨如信使,传达着一种情思,创造着一种怆然悲凉的气氛。我们归来时,老乡们冒雨赶来送行。车开了,透过雨幕,我只看到了使劲挥动的手,却无法看清他们脸上流的是雨还是泪我在心里向老乡呼唤:回家看看。春天,一串串肥嘟嘟的榆钱,晚辈们会采下让你尝鲜;秋后,房前屋后,披上路边,柿子黄澄澄红丢丢的一片,晚辈们会摘下送你手边。再听几回地道的家乡戏吧,原汤原水原汁原味。 (6)雨,台北的雨,不停不歇,下着,下着 1. 题目是“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文中也多次写到雨对比,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北冬季确实多雨。 B. 密密的雨丝和绵绵的乡情有相通之处。 C. 融情于景,把浓浓的乡情融入对雨的描写之中,形象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 D. 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与荔枝蜜一课写法相同。 2. 本文运用了_、_、_、_等表达方式。 3. “盛”的意思分别与(1)(2)相同的一项是( ) (1)盛情邀请(2)盛况空前 A. 参加盛会B. 盛意难却 C. 身着盛装 D. 盛气凌人 4. 第(3)段中“紧紧”、“抓”、“久久”和“颤巍巍”四个词语,表现了贾文斌老人怎样的感情? 5. 第(5)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与前文哪句话相呼应?找出来写在下面。 6. 文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肥嘟嘟”等语句,十分通俗、口语化,而又富有地方特色。从文中再找出一例,写在下面。 7. 听了贾文斌老人、麻老先生和乔律师的话,“我”会说些什么?联系文章中心,发挥想像,把“我”说的话写在下面。 【试题答案】一. 1. B2. 略 3. A声生B眉楣C篮蓝D压押 4. 略 5. (1)(很自然地将话题由北京商贩运用“乐器”招徕顾客转到口头叫卖,扣住了文章标题“吆喝”。) (2)(从卖吃食的转而谈论三种夜间吆喝:唱话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3)(从“一日”转到“一年”) (4)(是对吆喝的一种评论、概括。对吆喝叙述介绍自此开始退让为对吆喝的评价品析。)二. (一)甲段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细致,如在目前。乙段着力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第一段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二) 1. 这是在与自己挑战,以特殊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超凡出众。 2. 承上启下。3. D 4 这句话交代了“刷子李”之所以有“绝活”的原因是靠自我的不断磨练和自我挑战。 5. “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艺出众,技艺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更是奇崛之极。他以这样的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吃这一碗饭的同行,使自己成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实际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领。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干云。 6. 文中的这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