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唐僧的评价无论是看过小说的,还是看过电视的,大抵都会说唐僧是个“脓包”。他这个人,一不会武功、二没有法术,却还要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当师父。在徒弟面前,为人师表、气宇轩昂;遇到妖怪,就魂飞魄散、跪地求饶。所以很多人要骂他脓包。给唐僧用“脓包”这个词,应该最早是来自孙悟空的嘴里,他见到师父给妖精吓得哭鼻子,就会说“一哭便脓包行了”。有人说,这表明孙悟空看不起唐僧这个师父,西游记这部书的作者也看不起唐僧这个人物。我看未必! 我们首先回顾西游记这部书的第十二回玄奘秉诚建大会,观音显像化金蝉和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对唐僧请缨去西天取经时的描写喜看电视的网友也可以对应电视剧第四集困囚五行山后半集中的内容。 书上第十二回写到,唐太宗见了观音菩萨留下的颂子,当时在寺中问曰:“谁肯领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经?”问不了,唐僧帝前施礼道:“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李世民听了很是高兴,与唐僧拜了兄弟,玄奘感谢不尽,道:“陛下,贫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顾如此?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到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当天唐僧回到洪福寺里,有多僧和几个徒弟问取经之事,并告诉他说:“师父呵,常闻人言,西天路远,更多虎豹妖魔。只怕有去无回,难保身命。”唐僧答道:“我已发了弘誓大愿,不取真经,永堕沉沦地狱。大抵是受王恩宠,不得不尽忠以报国耳。我此去真是渺渺茫茫,吉凶难定。” 书上第十三回写到唐僧出了长安关外,到了法门寺,法门寺和尚也提醒唐僧路途的艰险“有的说水远山高,有的说路多虎豹,有的说峻岭陡崖难度,有的说毒魔恶怪难降。三藏箝口不言,但以手指自心,点头几度。众僧们莫解其意三藏答曰: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弘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众僧闻得此言,人人称羡,都叫一声忠心赤胆大阐法师夸赞不尽” 由上述描写我们可以看到,唐僧是主动请缨到西天拜佛求经的。而且,他在真正踏上征程之前,通过一些渠道也大体对自己将要面临的困难和危险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仍然坚持要到西天求经,保大唐江山永固。其忠心可鉴、胆识可鉴。再看书上第十二回的书赞儿,对唐僧外形的描写:“玄奘法师大有缘,现前此物堪承受。浑如极乐活罗汉,赛过西方真觉秀。锡杖叮当斗九环,毗卢帽映多丰厚。诚为佛子不虚传,胜似菩提无诈谬。”显然,书的作者也给了唐僧很高的赞誉。 假如世人看西游到此打住,那么恐怕时值今日,唐僧此人将是一位人人传颂的,顶天立地的大英雄。其魅力,将不亚于关羽关云长。但是可巧的是,唐僧在书上第十三回紧接着就遇上了“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唐僧太心忙了,天不明就离开了巩州城,结果落入到了妖怪的陷坑里。当唐僧落到了妖精的手里时,书上这样说“这法师战战兢兢的,偷眼观看唬得个三藏魂飞魄散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从此,唐僧就开始了遇到妖精就“魂飞魄散”的旅程,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胆小如鼠”的印象。那么,书上的这些对唐僧遇到妖精就“魂飞魄散”的描写,真的就是说明唐僧是个“胆小如鼠”的脓包吗? 我想起了前几年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节目,一名女记者在路上随机采访一些过路的小伙子。当这些小伙子被这名记者问到,遇到歹人行凶,会不会挺身而出、见义勇为时,这些小伙子都答道会路遇不平,当拔刀相助。但是随后,演播室里的主持人就又给观众泼了一盆冷水。不用我说您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当真的有人以强欺弱时,却很少有人挺身而出。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去当英雄。但是很多人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当着女朋友的面,却都习惯于把自己描绘成英雄。其实,很多人也都想象自己能够成为英雄,但当危险真的摆在自己面前时,却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胆量,远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小的多。遇到困难,心志退缩;遇到危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正是人性真实的一面。 对唐僧评价2 其实,恐惧感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正常的条件反射。我们大可不必去要求任何人没有恐惧感,这也与他是不是英雄或是不是狗熊没有任何关系。天不怕、地不怕的,也不一定就是英雄。 唐僧自别了长安,踏上西天取经的征程,历尽了九九七十七难,最终取到了真经,得到了正果。路途中,不知遇到了多少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不知走过了多少峻岭陡崖、急流恶水;也不知又有多少儿女情长、聚散离合。说什么仙人指路,怕什么煎炸蒸煮,唐僧却始终没有放弃去西天取经的理想和信念。 在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中,他被妖精关在了一个六尺长短的即像个猪食槽子,又像口棺材的石匣里“嘤嘤”哭泣,你看他说了什么:“自恨江流命有愆,生时多少水灾缠。出娘胎腹淘波浪,拜佛西天堕渺渊。前遇黑河身有难,今逢冰解命归泉。不知徒弟能来否,可得真经返故园?”他说的是:“不知徒弟能来否,可得真经返故园?”可见,唐僧在生命攸关的时候,想到的是可否取到真经,并非是简简单单的怎样才能活命。 也许您要说,唐僧知道他有孙悟空这么个徒弟,所以不怕西天路上艰险。我们不妨再举一例。我们先不说唐僧曾因孙悟空“行凶杀人”几次想把他赶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回到上面提到过的“初出长安第一场苦难”书上第十三回。这一回唐僧刚离了长安,还没有孙悟空等这三个徒弟。唐僧连同两个从者一起被老虎精等怪物抓住,“食其二,留其一”,妖怪“将二从者剖腹剜心,剁碎其尸,将首级与心肝奉献二客,将四肢自食,其余骨肉,分给各妖。只听得啯啅之声,真似虎啖羊羔,霎时食尽。把一个长老,几乎唬死。” 如果是您,您刚一上路就遇到了这个场面,您会怎样?再看唐僧被太白金星救了之后,就又“牵了马匹,独自个孤孤凄凄,往前苦进”这还不算,“三藏舍身拼命,上了那峻岭之间。行经半日,更不见个人烟村舍一则腹中饥了,二则路又不平,正在危急之际,只见前面有两只猛虎咆哮,后边有几条长蛇盘绕。左有毒虫,右有怪兽,三藏孤身无策,只得放下身心,听天所命。”我不知道是否也有哪位批西游的到这给吓哭了。命苦的见过,可没见过命这么苦的。唐僧的苦难一环接一环,打从娘胎出来就受苦。难怪他被妖怪关在石匣里之后,有他有着那样一段哭诉。 取经路上,除了一次次的身命危险之外,美女佳人、荣华富贵的诱惑也是屡见不鲜。在书上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中,太师来给唐僧说亲,孙悟空打趣的说“千里姻缘似线牵哩”,唐僧说道:“徒弟,我们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却去西天取经?那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托国之富,但唐僧想到的却还是取经。 我读四大名著,最大的感触就是里面的人物活得痛快。你说三国里面英雄多不多?那里面的英雄人物,动不动就“仰天大恸”,我觉得西游里面的人物更是如此。唐僧远在他乡,遇到妖怪保全性命,这有什么错?唐僧一心西天取经,却屡屡受挫,难道伤心落泪也是错?这些妖怪,要吃唐僧不说,还要吃出个花样来,什么煮呀、蒸呀、腌呀,孙悟空曾狠这些妖精:“我师父与你有甚毒情,这般算计吃他!”猪八戒也曾都哭到:“苦命的师父啊!远乡的师父啊!” 唐僧最终取到了真经,但我认为更重要的,就是他能够坚持走完了这段路。无论遇到了什么,这都只是个过程,参透了这个道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就都不用怕了。 必须改变对“唐僧”的评价 唐僧是什么人?唐初的和尚。由于他成了西游记的主角,自然成了妇孺皆知的人物。可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实在不怎么样:优柔寡断、不辨是非,只因长得白净,引得多少男妖女鬼要吃唐僧肉,几乎断送了取经大事。除了意志坚强一心向佛,几乎没什么优点。难怪郭沫若先生要“千刀当剐唐僧肉”了。说句公道话,如果唐僧在大雷音知道国人对他这样评价,不哭得背过气去才怪呢!一位研究中国文化的外国学者,对于唐僧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如此“愚氓”,颇有微词。这样一位伟大的佛学家、翻译家、旅行家、文化使者,竟被一部小说糟蹋得不成样子。而我们中国人对唐僧的评价,竞然同小说一模一样。唐僧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国宝”。一定要改变对唐僧的错误评价!小说要看,历史也要学;小说不能代替历史。唐僧,唐朝僧人也。俗姓陈,法号玄奘,乃长安大慈恩寺一高僧。困于对佛教经典的一些疑惑,萌发了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去求取真经的愿望。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宽松,一是唐朝提倡道教,佛教受到排挤,二是长安附近受灾,社会秩序比较乱,严禁国人出境,玄奘的请求自然没得到朝廷的批准。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混入逃难的人流踏上了西去的征途。玄奘私自西行的消息被朝廷发现了,“通缉令”贴到了西去的各个关口,可以想象,西行的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经历如何呢?删繁就简,述说一下下面七件事,取经的脉络就清楚了:一、边关受阻。第一个关口是凉州(甘肃武威),因把守严密,玄奘未敢闯关,绕道瓜州(甘肃安西)仍未通过。 二、两次受阻,只好进入沙漠,幸好有一胡人石盘陀愿意帮玄奘通过沙漠,没想到,不过几天的工夫,石盘陀的热情就被漫天的风沙和唐朝的禁令吓没了,不但不愿西去还险些把玄奘杀了。 三、面对茫茫沙海,一匹马一个人,走一步退半步,储备的水又意外被打翻。从此,五天四夜滴水未进,险些丧命,幸而老马识途帮他找到水源,得以继续西行。四、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通过沙漠后进入高昌国,国王麴文泰因笃信佛教,不但热情招待玄奘,待还派人马一路护送。五、进入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受到西突厥可汗的热情接待,顺利通过西域。六、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在天竺各大寺院学经讲学十几年,他的博学和对佛经精辟的讲解,倾倒了众多法师高僧。玄奘的崇高威望已传回大唐。七、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不但没受到违犯出国禁令的处分,反而受到唐太宗的接见和高度评价,甚至想让他还俗当官,辅佐自己管理国家。玄奘婉言谢绝后,在长安弘福寺开始翻译佛经,撰写大唐西域记。从此以后,佛教在唐朝又兴旺起来。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玄奘圆寂于陕西玉华寺肃成院。 怎样评价玄奘呢?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间,佛教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到了隋唐遂产生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米粽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因宗派林立互有倾轧,对很多问题各有各的论断。为了弄清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去留学去调研。玄奘的这种进取精神,是国人要学习的第一点。 单人匹马过沙漠,没有点“精神”是不行的。玄奘对佛教的信仰是他的精神支柱,这同我们高举红旗喊着口号冲向敌人的精神是一致的。可惜,我们今天缺少的正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支柱。这是国人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核心考点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考核趋势题目及答案2023
- 敏捷项目管理2025年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探索活动实施方案计划
- 课程整合幼儿园班级的有效探索计划
- 法学概论复习季度计划与分配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数学七下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八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企业战略与政策风险试题及答案
-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策略重点基础知识点
- 台达VFDM变频器说明书
- 社会保险缴费征管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 课题申报参考:行业协会商会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 2024年基金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含答案(夺分金卷)
- 罐车司机安全培训课件
- 基于认知模型建构与应用发展科学思维
- 企业战略性技术创新与产业自主可控水平
- 检验科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 湖北省武汉市华科附中2025届高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 运输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管控措施
- 建筑工程防汛管理制度(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