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之蕴”:“文本解读的操作与写作的方法”交流会综述作者(来源):师之蕴工作室发布时间:2011-04-15访问人次:93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4月13日下午1:30,“师之蕴”人在阳光明媚中聚首进修学院,进行“文本解读的操作与写作的方法”交流会。进修院景桃李争春,生机盎然;交流会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成员们刚刚坐定,就领到了沉甸甸的两本新书,是关老师推荐佐滕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学校的挑战 创建学习共同体再忙,读书养气是根本,这也是“师之蕴”人一贯追求。 会议开始,关老师先简单回顾“师之蕴”所践行和坚持的经验、方法,强调学法写法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的重要性,除了“听中学”,我们更要“做中悟”,提炼经验,共享收获。因此才安排了这次交流会。本次交流者:张春敏、杨文厚、孙晶、孙加影、李年珍、王颖。接下来,各成员依次交流。 重固中学张春敏老师以练内功,修文气发言。主要从三方面交流: 1视角转变。从“怎么教”渐渐转向“教什么”,从教什么再走向文本解读。体会:文本解读是教师专业水平的基石;是语文老师修为的内功。 2贵在习法。孙绍振老师的解读文本三层次和“师之蕴”圈点目标三维度的方法有机结合并用,刚开始之时一种纯粹的方法操作,久而久之便能形成思维。张春敏还用自己按“师之蕴”经验和方法所写的三种随笔(综述式随笔、点评式随笔、阅读式随笔)展示了自己的成长与历练。 3形成品质。除了寻找自我风格,还要秉承“师之蕴”人惯有的行动品质坚持行动学习,掌握解读方法;坚持的品质坚持读书养气,提升为师的境界。 总结:练文本解读的内功,修语文教师的文气,是语文老师专业成长的走向! 最后,张春敏老师对领衔人关老师有观点、有方法、有示范的讲座和对青年教师关怀与扶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会将这种风格这种责任心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尚美中学杨文厚老师以习得反思方进步,主要从两方面交流:1学方法。解读有学法方能胸中有良策。文厚用三句话“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烂笔头不如勤瞅瞅”“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了对学习方法的记忆、默会、巩固。 2用方法。胸中有良策方能游刃有余。正因为掌握了文本解读的两种方法,明确了随笔写作的八种格式,才能在文本解读的操作与写作上游刃有余。接下来,杨老师以六年级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尝试用解读文本三层次法进行解读,并展示了对应的表格式解读随笔,与大家分享解读与写作的成果。 总结:解读随笔就是为了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 豫英学校孙晶老师以习惯促我成长,主要从两方面交流: 1养成 “文本三层次”的解读习惯。孙老师结合春风百合花开在那颗星子下三篇文章的解读谈了对文本解读方法的好处与见解:一是促使对文本解读的深入追问;二是聚焦对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三是提高对课堂环节的驾驭能力;四是引发对教学反思的有效梳理;五是提供对观课评课的思路依据。 2养成“用笔说话”的思考习惯。孙老师以在那颗星子下解读随笔为例,尝试对文本进行分段式解读、主题性解读,并尝试结合教学目标的解读方式和趋于规范性的“说话”方式。并指出,在尝试规范性的“说话”时,需注意:关注格式,力求清晰;关注句式,工整对仗;关注语言,表达诗意;关注细节,规范行文。 总结:孙晶老师再次强调师之蕴主张:成长看习惯,能力看方法;以及自己默会的内涵:方法变成习惯;习惯促我成长。孙晶老师的徒手交流,思路清晰,侃侃而谈,听者叹服! 毓秀学校孙加影老师以父爱这本书,要用心来读解读背影为题,孙老师先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之后便细致分段解读,同时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进行课堂预设甚至环节设计生动展示了解读如何对应目标、如何转化成环节设计的操作过程。 总结:虽身为入职第二年的新教师,孙老师扎实的文本解读带给大家的触动却很深。 豫英学校李年珍老师以羚羊木雕之解读操作,总结了五步解读法:第一步,把握教学主题;第二步,确定文意文体;第三步,利用解读图式把握文脉线索。即表层(语言)中层(意脉)深层(文体与风格);第四步,根据具体文本内容解读重点语段句。第五步,结合学生学情确定三维目标。 总结:李老师的操作方法具体而清晰,直接将解读与课堂操作结合起来,让其他成员受益匪浅。 朱家角中学王颖老师以不断探索,力争实效从一节公开课看“有效教学”之“改进上课”。王老师选题是“师之蕴”期初布置成员关注研究教学五环节的“上课”专题。她选择不同典型案例,尤其自己告别权利的瞬间课堂教学进行比照,从五个方面谈自己对“有效教学”之“改进上课”的这一环节新的理解和体会: 1课堂导入重视有效性。观点:上课伊始精彩而有效的导入,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氛围。成功的导入是沟通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设计合理安排。观点:问题是课堂教学活力的“发动机”,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具有合理的程序性和阶梯性。 3交流讨论把握时机。观点:教学过程中要及时组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如在理解知识点的关键处和得出结论前,在学生思维冲撞时,当教学中出现疑难问题,其理论性较强,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时,或某一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或者留有空白时,要引导学生讨论,讨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结论,甚至没有结论。 4总结感悟提炼提升。观点:将学生在课堂中讨论的问题进行系统归纳,引导学生掌握通过讨论总结出的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发现、探索新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5多媒体运用重效果。观点:多媒体要直观简洁,视觉效果突出,能对教学有帮助,不能片面追求无用的花俏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盲目追求高技术含量,把简单知识复杂化;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简单使用课件代替过程与方法的探究。 交流完毕后,关老师现场点将,请向明雄老师和杨易成老师临场点评。 向明雄老师提出两点看法: 第一,文意的指向。三层次中的第二层次,是文章的隐形意脉,这是解读的关键。当前的语文教学对指向教学似乎比较薄弱,这就使得作文中的思路形成很受影响。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第三层次,是文章风格。作家风格在作品中的体现、折射。作为一个特例的独特审美价值,承载的社会学、政治学等其它意义。这里需要我们大量阅读作者的文本和背景材料,并寻找有利的资料支撑,诠释作家的作品,才能达到如鱼得水解读的可能。 第二,解读的转化。首先是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赞同文本细细解读,转化结合教学学段、知识序列的做法。其次要有利于学生学习策略和认知结构的发展,特别是有助于学生促成学生元认知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成为一个能有意识汲取知识和方法的人。同时,要符合教师的自身掌控课堂的能力。 杨易成老师认为各位老师不但默会文本解读的操作方法和写作方法,更是将方法落到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内化。他非常赞同孙晶老师“方法变成习惯;习惯促我成长”的观点,认为在“师之蕴”经验的指引下,坚持运用这些方法定能促成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青年教师点评完毕,高中组领衔人曹国辉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 曹老师先介绍了高中组最近两位青年教师胡海涛和王颖同文教学的两堂课告别权利的瞬间研修课例“主体视角的高中语文教学主张现代散文解读与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接着,曹老师从散文教学的特点,结合文本解读和两堂课进行总评:首先是感情的基调。从两位老师的基调看,就是要体会华盛顿告别权利的瞬间的感染力。两位老师把握较准;其次是作者的主观期望。作者的写作动因往往是他的内心需求。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对我们深入理解把握这篇课文,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两位老师对作者的把握有稍稍的不足,使得我们对文章隐性的内涵有稍稍的不够。第三,要靠文本去感染人,要靠文化去感染人。两位老师很有感染力,对文本的把握是到位的。但学生的理解把握稍有难点。尤其主题观念上,因为历史的原因还拐不过弯,海涛还是比较放不开。第四,散文的教学在于语言。两位老师对语言的把握上,都是非常注重的,对关键重点的字词能细心耐心地引导。 结合王颖老师刚才的交流,曹老师再详谈感受:王老师以此作为有效教学、改进上课的主要内容,特别好的是用典型案例来举例。注意学习借鉴,非常有针对性。每条经验,都有案例引路,很好。但是这个导语,开始的题目是很大的。两个方面,四个事例,各有不同的角度。如秦始皇、吕后、武则天、卡扎菲四个人,引出文本,从时间成本来讲,是不是多了点。其次,问题的设计,抓住瞬间,紧扣课题。第二个抓住瞬间,品味语言。但东西方文化有差异,该怎么让我们中国的学生了解,产生心理共振?这两个问题下来后,是不是能回到前半部分?第三,王颖老师的讨论抓住了差异。讨论是有讲究的。王颖老师的讨论,很有必要。开头和结尾的设计特别有韵味。 之后,曹老师又提出两点改进:第一,两位老师对文本的逻辑顺序把握得很准。这篇文章不止谈怎么对待权利的问题。这篇文章按照作者的解释,最核心的应该是:告别权力是为了制约权力。这才是李辉要告诉读者的。第二个可以改进的,是关于对这篇文章的解读顺序问题。不妨把后半部分的放到前面来,由浅入深,会更水到渠成,更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最后,关老师作总结。 一、关于交流。 上学期有对课例观点的交流。交流是历练,也给历练者无穷的回味;交流是平台,给登台演说者无穷的思考。今天交流的方式是推荐式,还不太公平的。下次适当提前布置的主题,然后大家限时准备,临场抽签式。抽交流者,也抽点评者。验证蕴有多厚。 因为入职阅历和成长差异,大家选择交流的方式不同,给我们多维共振思考的机会。“讲上课”,将是下一阶段的重要目标。 积蕴,要讲: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大家讲讲是很锻炼人的。 积蕴,要写:写的功力要到位。名师都是写手,都有很多文章。这就涉及到师之蕴的习惯性。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解读是一个功夫,但如何转化为教是更重要的一个能力。提醒青年老师每年写一万字,这是个自我督促、自我历练的过程。希望以后讲的时候,就着ppt,徒手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 积蕴,要做:顾泠沅老师说,要想成为名师就要不断地行走在能力极限的边缘。一次次地突破之后,能力就出来了。就自我发展而言,要调控自己的工作节奏,形成自己随手的功夫。随手的功夫快,也是“师之蕴”的目标。 二、关于解读。 1解读方法:要有解读的操作方法和写作方法。但不一定能上手就用,还须感悟、体会。后六中学将很普通的事情,做得有方法、有习惯,符合规律,结果教学质量冒到溧阳市第一第二。“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做事要有方法,好习惯。2教学有效:语文教学如何回归到语文上去,是个根本的问题。老师的学习方法,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才是关键。老师解读到位,不一定全拿到教学中去,关键是如何筛选教学目标。解读是对文本从陌生渐渐就走到熟悉的感知过程;写既是巩固记忆,也是思维反复斟酌的过程中;解读就从第二层开始与学生对话;如何勾画知识序列,对上我们年段的学生层次,才体现教学有效性。 3方法特征:方法是什么,关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蠡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广宗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地震监测测绘合同书模板
- 2025版食堂承包合同补充协议范本(含节假日特殊服务)
- 2025版事业单位教职工合同制聘用规范范本
- 2025年度生态旅游用地地基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成都二手房交易税费计算及缴纳指导合同
- 2025年度电子劳动合同智能语音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养护与植物保护合同范本
- 2025房地产剩余价值抵押与养老产业投资合同
- 《尿液红细胞及形态》课件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单词表带音标
- 一例臀部巨大脓肿切开引流患者的个案护理汇报课件
- 液化石油气机械修理工施工质量管控详细措施培训
- 中建挂篮悬臂浇筑箱梁施工方案
- JCT2199-2013 泡沫混凝土用泡沫剂
- 创业的励志格言80句
- 加油站主要生产设备清单
- 国寿新绿洲团体意外伤害保险(A款)条款
- 人工流产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 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评定纠正措施落实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