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诗meupatdoes的多模态意义构建2.doc_第1页
视觉诗meupatdoes的多模态意义构建2.doc_第2页
视觉诗meupatdoes的多模态意义构建2.doc_第3页
视觉诗meupatdoes的多模态意义构建2.doc_第4页
视觉诗meupatdoes的多模态意义构建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视觉诗“Me up at does”多模态意义的构建 本文的修改得到北京大学姜望琪老师的赐教,谨致谢忱。文责自负。 摘要:传统的文学批评对视觉诗歌褒贬不一。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了目前此类诗歌分析方法的不足,据此提出了视觉诗歌多模态话语分析模式。 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为理论框架,对e. e. cummings 的可视诗“Me up at does”进行了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的尝试性研究。研究重点:1) 可视模态的再现、互动意义、构图意义;2)文字模态的概念、人际、语篇功能; 3) 多模态意义的整合。研究验证了以下观点: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系统的、全面的解读视觉诗歌的最佳途径;2)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Gibbon 2000) , 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希望此研究对视觉诗的多模态分析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多模态化;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整合;视觉诗On the Multimodality of the Visual Poem “Me up at does” Abstract:Opinions about “visual poetry” have differed among traditional literary criticists. After providing a brief review of deficiencies of the hitherto text-based analyses of such poems, the writer proposes tentatively a model of multimodal approach to visual poems based upon the theory of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and the theory of multimodality. e. e cummings poem “Me up at does” is taken as an example in the study because it has seldom been chosen to be analyzed in this way. It is analyzed following a strict procedure in the study, namely, multimodal decomposition, mono-modal meaning construe, and multimodal meaning integration. The particular focuses of the study are laid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the construe of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 interactive meaning, and compositional meaning embodied in the visual modality of the poem; 2) the analyses of ideational function, interpersonal function, and textual function presented in the verbal modality of the poem; 3)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eaning textured in the poem. It is proved by the study that multimodal approach proves a systemic and a more thorough way in interpreting poems of such. Meanwhile, it further verifies the fact that multimodal analytic approach to language integrates language and language related resources (Gibbon et al, 2000). Thereafter, it makes discourse interpretation more comprehensive and approximative. Hopefully, the provoking result of this study will inspire further studies on multimodal approach to visual poetry.Key words: multimodality; decomposition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construe of mono-modality; integration of multimodal meaning; visual poetry董崇选指出,真正以“形”取胜的诗可以统称为“视觉诗”(visual poetry)。视觉诗的“形”可能存在于全篇,也可能存在于段落诗节或诗行字词。视觉诗是透过文字本身的字形,或透过排列组合文字与符号(包括标点符号),在版面上吸引眼睛造成特殊视觉效果的诗篇。所谓图形诗(shaped poem)、具象诗(concrete verse)、图案诗(pattern poetry)、棒状诗(rhopalic verse)、修剪诗(pruning poem)、排版诗(type poems)、打字诗(typewriter poems)、网络诗(web verse)、或电子诗(e-poetry),凡是经营视觉效果的诗都可以称为视觉诗。视觉诗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是诗坛争议最多的一种诗歌形式。有些人鄙视它,例如Joseph Addison 曾说过:真才在于意念的雷同与调和,假才则见诸字母、音节、字词、乃至句子与全篇的雷同与调和,像“颠倒字母次序改缀字(anagram)、”字母另表时期语”(chronograph)、避用某字母之行文”(lipogram)、离合诗句(acrostic)、“打油韵”(doggerel rhyme)、双关语 (pun, quibble)、以及造成“蛋、斧头、祭祀等图形”的造型诗等(转引自董崇选,2004);还有人批评它不够严肃。针对于此,董崇选认为严肃与否的问题不在于作品的造形本身,而在于其造形的贴切性(decorum)。如果在严肃中不过分造作,铺排形式只会强化气氛。其实,人生本身就是悲喜参杂、严肃轻松混在一起的。在诗中严肃的部分,如果掺入一点轻松嬉戏的“形”,有时也会带来“喜剧凸显”(comic relief)的效果,让悲者益悲,严肃者更加严肃。艺术就是选择与安排的工夫,在“形”的空间里,选择对了,安排好了,便是成功的创作。这里我们赞同董崇选的这种观点。同时我们认为一种诗歌形式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诗人的创作技巧,更在于读者的解读技能。传统的分析模式局限于单一的言语信息,忽视构成可视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的其他最符号系统的分析,因而无法充分的诠释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而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为可视诗的研究提供了一套同时分析视、听和文字互相兼容的系统研究体系。一视觉诗的研究回顾目前国内外对视觉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评论:探讨诗歌的形式技巧、语言与文字以及标题(张淑媛, 2003、段景文,2002);2) 叙述文体学及修辞学:探讨此类诗歌的偏离、突出、和隐喻化(Kidder,1979、 Widdowson, 1992、赵翠莲,1994、,罗益民,2004);3) 功能文体学:探讨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李冰梅,2006,于学勇,2007);4)音系学:探讨视觉诗歌的视觉语音,即使用视觉形式进一步确定诗歌拼写的语言所指(Cureton,1985b、Griffiths, 1980、Funkhouser ,1984),这个层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5)认知语言学:探讨可视诗的诗学效果的内在机制(Cureton,1985a:,Hiraga,2005、任育新,2008);5)多模态话语分析:打破单一言语信息的框框,转向更开阔的视野,把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交际纳入分析框架(辛志英,2008)。代表性研究见:(Welch,1984、Leeuewn,2006、王华民,2004、胡丹,2007、王红阳,2007)。回顾上述的不同研究方法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存在以下两点局限性:第一, 除90年代后兴起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外,其他各种研究视角都局限于单一的言语信息。忽视了构成视觉诗其它符号系统的分析。第二,多模态话语分析克服了以往话语分析只关注言语信息的不足,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但目前国内外在该项研究中都刚刚起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视、多媒体、海报、视觉广告功能文体分析及口语的研究上,对视觉诗歌的研究还寥寥无几。针对于此,本文以“Me up at does”为例,尝试对其进行多模态的文体分析,以期待建立视觉诗歌的多模态文体分析模式。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综述模态(modality)是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等等符号系统(朱永生,2007)。多模态(multimodal)是指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符合话语,或者说任何由一种以上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李占子,2003)。Kress (2001)指出:所有模态都具有表达意义的潜势(meaning potential)。模态的意义与社会文化语境是分不开的。朱永生指出,多模态话语分析从系统功能语言学那里接受了语言是社会符号(social semiotic)和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的观点,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接受了系统理论,认为多模态话语本身也具有系统性;接受了纯理功能假说( meta-function hypothesis),认为多模态话语与只包含语言符号的话语一样,也具有多功能性,即同时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接受了语域(register)理论,认为语境因素和多模态话语的意义解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Gibbon 2000),它不仅可以看到语言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可以看到其他符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进而发现人类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模态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朱永生,2007)。三视觉诗歌的多模态分析模式各类视觉诗不外乎是在创造各类篇形、段落、诗节形、行形、或字形,而诗人创作各类 “形”时所使用的工具不外乎文字、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创造的结果或许是具体的物像、可辨别的图案、亦或是激发联想的特殊标示。Bemsen (2002)指出:多模态表达可以分解为同时表达意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模态。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将语言和其他相关的意义资源整合起来,它不仅可以看到语言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而且可以看到诸如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从而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进而发现人类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模态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据此,我们认为视觉诗歌的多模态文体分析可按照如下3个步骤进行,如图1: 图1: 视觉诗多模态分析步骤单模态意义的构建多模态意义的整合模态分解当我们对视觉诗进行文体分析时,首先要对视觉诗的多模态进行分解,识别的标准就是看涉及的符号系统有多少。一旦单模态被确定,我们将从不同模态相应的三大元功能着手进行意义解析,最后将各种模态的意义进行整合,以此来构建文本的整体意义,挖掘作者的创作意念。本文尝试以e.e. cummings 的可视诗“Me up at does” 为例,通过对其多模态分解、单模态意义构建、多模态意义的整合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丰富意蕴,希望对可视诗歌的多模态分析有一定的启示。该诗歌的选择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1)“Me up at does”属于视觉诗歌中的排版诗,因而具有视觉诗歌的典型性;2)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对其进行过系统的分析。四“Me up at does”的模态分解及单模态意义构建根据模态的识别标准,我们把“Me up at does”分解为以下二种模态:言语模态、视觉模态、听觉模态。下文将对这两种不同模态的意义构建进行一一阐述。全诗如下文所示:Me up at doesout of floorquietly Starea poisoned mousewho is still aliveis asking what have i done that You wouldnt have by e.e. cummings (引自H.G. Widdowson, 1992)4.1 言语模态言语模态即构成该诗歌的文字、句法、语音等符号系统。从文字上看,这首诗共由26个单词、8个诗行、32个音节组成组成。从语篇上看,这首诗是由1个小句(clause)A poisoned mouse who is still alive quietly stares out of the floor up at me (and)is asking what have I done that you wouldnt have构成的。描写的是一只行将被毒死的老鼠从地上静静地抬起头诧异地望着故事的叙述者,似乎在质疑:我们老鼠做过的事情你们人类那件不会去做呢?下面我们将从语言的三大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的角度来对言语模态做一简要的分析。4.1.1概念功能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者的内部经验世界及各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功能,它主要由及物性系统来体现。及物性(transitivity)系统是表现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做的一切在句子中表达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并指明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本诗歌的及物性主要是通过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来体现的。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件的过程(a process of doing)。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来表示,“动作者”(actor)和动作的目标(goal)一般由名词 或代词来表示,如表2:表2:物质过程 A poisoned mouse stares atMe (动作者)(物质过程)(目标)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a process of saying)。“讲话者”不一定是人。在言语过程中,“受话者”也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出现。“说话内容”(verbiage)可能是要传递给受话者的某个信息,也可能要受话者做某件事,如表3:表3:言语过程(The mouse) is asking (me)what have I done the you wouldnt have (讲话者)言语过程(受话者)(说话内容)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出“我”( me,人类 )在两个及物过程中充当的是目标和受话者,而动作者和讲话者都是那只行将被毒死的老鼠 (the poisoned mouse who is still alive)。作者的这种安排表明这首诗歌的焦点是一只行将被毒死的老鼠对人性弱点的质疑和嘲讽。但从本诗歌的叙事手法上看,作者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口吻,是以旁观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叙事,“我”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事视角移入本文内部,成为内在式的视角。也就是说,故事是从第一人称“我”的口中叙述出来的,这使得读者仿佛也跟着进入到“我” 的角色和意识之中,参与到“我”内心中不同声音的狡辩、霸道、和交锋,为“我”的尴尬而尴尬,为“我”的内疚而内疚,为我的蛮横无理而羞愧。读者与叙事中人物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视角拉近了诗作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4.1.2 人际功能人际功能是指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判断、推断和评价等功能,它主要是由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体现出来的。语气结构体现小句的人际功能,包括传统语法中的语气、时态和情态等内容,反映情景语境中语旨(tenor)这一变量。 全诗由2个并列型( parataxis)的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 A poisoned mousestares out of the floor up at me , (and he) is asking what have I done 和1个嵌入句(embedded structure) who is still alive组成。所涉及的5个动词的第一动词的时态除了would外均为现在时(而would 又被称作过去现在时动词preterit-present)。全诗只采用了一个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wouldnt)。全诗除 what have I done 为疑问语气外,其它均为直陈语气。对此我们的分析如下:动词现在时态和直陈语气的选用,说明作者的创造手法是以叙事为主的。并且所叙述的主题是一个现实的主题。作者既不想把它写成是一个往事的回忆,也不想它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件,更不想它是未来即将上演的一个故事。它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它是现实、严肃的、发人深省的。不过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及物动词的直陈语气的表达式应为:“主语+谓语+宾语”,而该诗的第一个小句复合体却毫无章法可循,咋读起来语无伦次,晦涩难懂,令人迷惑不解,难以琢磨。与此相反,第二个小句复合体完全复合句法规则,语法规范,语序合理。反复阅读研究后,我们发现造成第一个小句复合体的晦涩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语序混乱。原文的语序为:“Me up at does / out of floor / quietly Stare / a poisoned mouse”。在这4个诗行中,只有一个行为动词“stare”,而它又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因此,如果后面接宾语的话,要借助介词 “at”。 接下来我们又发现,这些成分中能充当主语的只有名词短语“ a poisoned mouse”。据此,我们把它改写为“a poisoned mouse / quietly stares / out of the floor / up at me”(一只行将被毒死的老鼠从地上抬起头安静地但却是惊诧地望着我)。第二,原创句子中,不仅语序异常,句法也有误。stare作单数第三人称的名词短语“a poisoned mouse” 的谓语,应该与其主语保持数上的一致,其正确的语法形式应该为stares。读到这里,读者不禁会问,诗人使用如此不合章法的语句的目的何在呢?我们认为作者所采用的是“陌生化”的写作手法,即从常规语言的语境中提升、拔高,而常规语言依然保留维持词语的清晰,帮助表达信息,给人带来一种耳目一新的陌生感觉。通常情况下,当读者在看到不寻常的语言现象时,总被它吸引,给予它较多的注意,甚至思忖揣摩它的含义。反复阅读之后,表面上的不知所云的语句变得清晰明了起来,接下来人们便会反思作者的真正意图何在呢?这与作品要表达的主题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使用语言是人类的本能,而诗中的主人公在面对一个行将被毒死的老鼠变得语无伦次,这恰到好处地讽刺了人类的狐假虎威、懦弱、虚伪的人性弱点:虽然人类征服了整个世界,操纵着生杀大权,掌控着其他生物的命运,但他们的内心却是极其脆弱的。当他们违背了道德良心的时候,不论他们外表上如何镇静、若无其事,惶恐与不安的内心世界却在他们的言语之中暴露无遗。相比之下,老鼠的话语却是连贯流畅、咬文嚼字与人类的颠三倒四、语无伦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这一妙笔从句法上加强了诗歌的对等性,即人与鼠的对等。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诗文所采用的26个单词被平均地分配到两个诗节中(每个诗节各13个单词),这在文字的数量上同样造成对等的效应。恰恰是这种语义外的对等加强了诗歌的主题意义:人与鼠本来没有多大的差别,相比之下,人类并不像我们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富于人性。(我们将在4.2节进一步分析这首诗歌在视觉上营造的更多的对等)。下面再来谈谈情态动词wouldnt在构建人际功能时所起的作用。情态系统表达的是说话者的判断和评价。诗歌中“Wouldnt have(done)” 出现在老鼠的话语里。这是一种对过去事实的虚拟的表述方法,意思是不会/不应该但却做了,有语气婉转的韵味。纵观全诗,我们发现,老鼠在称谓人类时使用的均是大写首字母的人称代词“Me, You”,而且是在他们不应该被大写的位置上,而对自己的称谓却使用了本应大写却被小写了的人称代词 “i”。对此我们认为,作者是想借此向读者展现老鼠表面上对人类的“崇拜”和“敬仰”以及对自己的谦卑。正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老鼠对人类的质疑也显得那么奴颜婢膝,这从另一个侧面,辛辣地讽刺了人鼠共同的虚伪与懦弱的本性。4.1.3 语篇功能语篇功能指语言将其本身与其使用者所处的情景环境相联系的功能,它主要是由主述位(theme-rheme)系统来实现的。具体表现为说话或写文章时的语序和衔接手段。在功能语法中主位是信息的起始点,是小句的开始点。一个主位结构由主位和述位构成,主位一旦确定,剩下的成分便是述位(rheme)(黄国文:2000)。主位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当主位与出现在各语气类别第一个位置的典型的语气结构成分重叠时即为无标记主位,否则为有标记主位。主位推进理论是指篇章中前后句的主位和述位、述位和述位、主位和主位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诗文中的两个小句复合体的主位相同,属于平行型主位推进类型: A poisoned mousestares out of the floor up at me , (and he) is asking what have I done 。朱永生指出: “大多数语篇的主位推进都比较复杂,往往是几种模式的结合使用”朱永生(2001:104-105)。然而这里作者刻意选择了单一的主位推进模式,即均以a poisoned mouse 来做主位。对此我们作出如下解释:1)前文我们提到全诗共由26个单词,8个诗行(lines)组成。而这26个单词被作者平均分配到了诗行中,造成了视觉上的对等效应(对此,我们将在视觉模态的意义构建中做进一步的分析)。出于文字数量的考虑,第二个小句复合体前面的连接词(and)被省略掉了,再加之第一个小句复合体的主位又是个有标记主位(marked),如果再采用其他主位推进模式,必然会大大的增加了阅读的难度,造成读者的理解障碍。因此,这里作者恰到好处的选用了单一的主位推进模式,既从谋篇上克服了句法混乱给理解造成的不便,又有益于篇章的认识和理解;2)诗歌通篇以a poisoned mouse 作为信息的起点,使之成为信息的焦点。据此,在人鼠的较量中,原本是强者的人类成了事件中的配角,而原本是弱者的老鼠却成为主角。此举的目的在于引发读者站在老鼠的立场上去换位思考:“为什么由我们人类来操控动物的命运?老鼠做过的哪件坏事,我们人类没有做过呢?”另外,从语音方面看,首先,这首诗歌的32个音节被平均分配在2个诗节中(每一节个16个音节)。其次,这首诗是一首四行体(Quatrain)的环抱韵诗。它是由2个诗节(stanzas)组成。所采用的脚韵是协韵(slant rhyme),所采用的韵式是abba。这种韵式的特点是押韵的两个单词语音相近,但却又不完全相同。这些音韵方面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整个语篇要传达的信息:人与鼠的对等性,引发读者去寻找其中蕴藏着的哲理:人与鼠虽然是不同的生物,但他们确实有很对等性。上述对视觉诗 “Me up at does”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在诗歌意义构建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的分析,证明了Halliday 的观点: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再者,这三种元功能不是离散性的成分,它们可以通过整个结构体现,互相重叠(胡壮麟等,2005:12)。通过言语模态的分析,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诗歌主题和作者的创造意念。接下来,我将从视觉模态入手来进一步挖掘该诗歌的深刻的文体及社会意义。4. 2 视觉模态视觉诗的视觉模态即该视觉诗的“诗形”信息或 “印刷体式”的信息。它是透过排列组合文字与符号(包括标点符号),在版面上吸引眼睛造成的特殊视觉效果。视觉诗的视觉效果并不局限于篇形。许多视觉诗实际上只在局部的段落或个别诗行文字里。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利用文字、标点、符号、排版等制造出某种段形、节式、语状、字样以产生某种相关的形色,来强化或辅佐意义。这时,它强化或辅佐的意义或许是局部的文意,但整体而言,它也必须要能帮助全篇的诗情或诗意。(董崇选,2004)。Kress & Leeuwen (1996:1)认为:“正如语言的语法决定词如何组成小句、句子和语篇,视觉语法将描写所描绘的人物、地点和事物如何组成具有不同复杂程度的视觉陈述”。据此,他们比照Halliday 的三大元语言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分别从再现(representational)意义、互动(interactive)意义、构图(compositional )意义三个层面来分析视觉符号的意义建构。再现包括叙事再现 (narrative representations)和概念再现。 下面我们将从视觉再现、互动、和构意成三大元功能的角度对其逐一进行分析。4.2.1 再现意义Leeuwen(2006)的研究表明,印刷体式也是一种模态研究。它的再现意义可以通过印刷体式所呈现的动作和特点来实现。 这首诗采用的是竖行形式,它不同于其他的具象诗歌,表面上看并不存在具体的物象或可辨别的图案,诗人在这里构建的是一个激发读者联想的特殊标示。但这需要读者去认真审视与思考,因为诗歌的含义被诗人贯穿于诗的形式之中,诗情画意的解读完全靠读者的心领神会来诠释。仔细观察我们发现,作者运用了绘画艺术中平衡对称的原理来彰显其主题意义的。它的对称意象表现在: 1)诗中两个大写的代词“Me”和“You”在诗行位置上的对称。它们分别被别具匠心地安排在两个诗行的同一个位置上(从诗节的分界算起,这两个诗行都是第四行),这便构成了视觉上的凸显对称;2)两节诗的诗行距的排版也是一一对称的。它们的诗行距比例均为2:1:2。印刷体式中的这些对称的特征在给读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有力的烘托了诗歌的主题:人与鼠类本无差别。而这些视觉上的对等是言语和声音所力所不及的。它从一个侧面辅助了诗情、诗意的刻画。4.2.2 互动意义: 互动意义是通过印刷体式所展现的互动和表现事物的态度和情感来加以考虑的。这首诗共由两个诗节组成。从印刷体式的角度来看,老鼠趴在地上惊视着诗的叙述者。为了迎合到老鼠的目光,叙述者需要同时俯视着奄奄一息的老鼠。老鼠在诗中做了两件事情:惊视(Stare)着“我”并问了(is asking)一个问题。因为老鼠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说话,因此人鼠的对话要通过人的参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要凝视着老鼠的目光,同时要思考如果老鼠会说话的话,它在行将被毒死之前会说些什么呢?进一步观察我们发现,表示这两个动作的动词被作者巧妙地分别安排在从两个诗节分界处算起的第二行里。这样安排,一方面构成了视觉上的篇章对称,另一方面人与老鼠的对视被勾画成一幅“索取”类图像(参加Kress & Leeuwen,1996):从高处往下俯瞰的人在索取顺从,而恳切地从下往上看的老鼠,则在讨好、索取人类的怜悯。人鼠心理互动就这样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给读者带来的是感同身受、融入其中的感觉,克服了普通诗歌言不尽意的弱点。另外我们还发现,人类颠三倒四的话语被置于印刷版式的正上方。这说明它是全诗所要传递的最显著的信息,是多模态话语的起点(point of departure):即人类虽然主宰这世界,操纵着生杀大权,但面对着老鼠的质疑他还是表现出惶恐不安的心理状态。但是尽管如此,老鼠还是要被毒死的。无论老鼠如何乞怜、质疑,厄运已定,无可挽回。老鼠的独白被置于下方,因而“我做了什么,你们人类不会做呢?”就成为全诗最实际和真实的信息,即多模态话语想要传递的信息焦点(information focus),而这恰恰形成了对人类的弱点的无情的、犀利的讽刺。正是诗人巧妙地采用了可视意象,使得这首诗表现形式更加生动活泼、耐人寻味,更具有商榷性,使之读起来更加韵味无穷。让我们从一只濒临死亡的小老鼠的吃惊的目光中,解读出:事实上,人类只是一种高级动物 ,动物的弱点也是人的弱点。而比起动物,人类有时更加虚伪、霸权而且懦弱。而这种图像中的视觉对称关系是用语言无法实现的。4.2.3 构图意义构图意义是语篇的单位的组成设计和突显。印刷体式中被突出的语篇单位构成前景化,而其它语篇单位则成为背景。例如字母的形状、大小写、标点符号等都可以帮助实现这一功能。除了给读者造成意象上的视觉对称,作者还别具匠心的运用了Me, i, You违背常规的大小写字母形式。按照英语的语法规则,“me”是一个宾格形式的代词,当它出现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时,首字母不能大写,而作为第一人称代词的主格形式的“i”,无论出现在句子的什么位置上都要大写。作为代词主格形式的you,当它出现在从句中的时候,应该小写。这种大小写的异常,使得这三个代词脱颖而出,造成了视觉上的前景化(foregrounding),在读者心中产生一种强烈而独特的视觉印象和震撼力,引发读者的好奇与深思:在鼠类的眼里人类是威严与权利的象征,就像一个俯首称臣的臣子在朝拜他的君主时,尊敬地称其为“陛下”,谦卑地称自己为“臣”,而习惯于受拥戴的君主,则傲慢地称自己为“朕”。通常这种谦卑与傲慢是通过措辞、或语音来表现的,而在这首诗里作者却巧妙的运用了字母书写的特殊形式,在视觉上完成了人物的心里刻画,真可谓是别具匠心、运笔如神。从标点符号上看,全诗没有使用一个标点符号。整首诗由一个小句构成:A poisoned mouse who is still alive quietly stares out of the floor up at me (and) is asking what he has done that I (the narrator of the poem a human being) wouldnt have. 但由于作者的原创中的一个小句复合体(引述小句)是is asking what have i done that You wouldnt have,这显然是个特殊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形式,因此按照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引述动词(is asking)后面要加逗号,特殊疑问句的末尾要加问号,并且整个疑问句要用引号引起来,即: is asking,“what have i done that You wouldnt have?”。那么为什么作者不使用这些标点符号呢?我们认为,很可能出于如下两个原因:1)直接引语是话语和思想的原原本本的表达。如果使用了标点符号,what have i done that You wouldnt have 就成了老鼠所说的话了,而现实中老鼠是不会讲话的,也就是说,老鼠只有在童话故事里才会被赋予人类的语言。而这里作者要表现的是一个严肃而且现实的主题,虽然这个主题是通过人与动物的交流来体现的,但作者并无意将其置于童话世界当中,而人鼠对话在现实生活中又是不可能实现的。逗号、引号的省略可以引导读者把这句话理解成是老鼠的心理活动,换句话说,这句话不是老鼠自己说出来的,而是读者通过老鼠惊诧的目光解读出来的。这样即实现了人鼠的对话,又不失其主题的严肃性;2)至于问号的省略,我们认为作者的目的在于给读者留下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这句话不仅仅可以是个特殊疑问,也可能是设文,更可以是一个反诘,抑或是一种声讨,其结果是不着笔墨,却胜似笔墨,赋予语言更多的情感色彩,恰到好处地表达诗歌所要传达的丰富的思想内涵。诗歌的讽刺意义被淋漓尽致展现在读者的面前。难怪cummings赢得了“当代诗坛最尖锐的讽刺家之一”。作品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人性弱点的冷嘲热讽。五“Me up at does”的多模态意义整合构建前文我们对“Me up at does”的多模态进行了解构分析。研究表明,每种符号资源所作的选择都同时实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Baldry(2000)。下面我们将对各种模态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整合,以期更加完整、贴切地诠释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创造意念。言语模态的分析表明,作者在该诗歌的创造中,非常规地利用语音、文字、句法等手段,寥寥数语,道出了自己的创造目的:借用老鼠的眼睛和口对人性的弱点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视觉模态的分析表明,视觉诗歌的创造,既要考虑诗文的音感、含义、语境等因素,也要考虑篇形。才e. e cummings在这首诗的创造中,透过排列组合文字与符号,在版面上传神地刻画出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人鼠对峙时那一瞬间的微妙的心理活动。而这种视觉符号所传达的意义,是寥寥数语所力不能及的。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图抵千言”(a picture paints a thousand words)。它有力地强化了诗歌的诗情与诗意的传达,进一步再现了诗歌的主题:比起动物,人类有时更加霸权而残忍、虚伪且懦弱。六结语研究表明,视觉诗通过多种不同的模态来表达意义具有多模态性。视觉诗中的语言文字和图像都能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而且文字和图像共同作用生成意义。Barthes认为可视模态与文字说明是关联的,由于可视模态本身的意义飘忽不定,必须借助文字说明才能确定意义。我们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个观点。但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忽略对可视模态的研究。恰恰相反,在语篇分析过程中,言语模态以外的模态系统在意义交换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因为它们对语篇意义的整体构建的辅助或加强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多模态符号系统的意义构建的研究可以使话语意义的解读更加全面、更加准确,进而发现人类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模态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多模态共同携手使得诗歌除了有韵律美、意象美、言辞美、还赋予了它视觉欣赏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相信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文体分析领域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注释 e. e. cummings (18941962) 美国诗人、立体派画家,美国现代实验派诗人的杰出代表。据McMichael (1976), 自幼喜欢绘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到欧洲学习绘画,1920年加入旅居巴黎的海外艺术家行列,他们在视觉艺术方面的试验深深地影响了cummings的文学发展。 参见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339 所涉及的5个动词包括:2个小句复合体动词stares, ask、1个嵌入句动词is、和2个被投射句动词do和would. 这里我们所采用的是黄衍(1988)的主位推进模式六分法。 从诗的韵行上看,这首诗采用的是abba的模式。因此我们说它是由2个诗节组成的。参考文献 董崇选.视觉诗的道理J.第五届通俗文学与雅正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兴大学中文系,99-109. 2004.段景文. 一把打开肯明斯诗迷的钥匙J. 国外文学, 2002(4).胡丹. Emmett Willams 诗“She loves me not”多模态话语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李冰梅.肯明斯诗歌中的偏离与连贯J.国外文学, 2006(2).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罗益民.英语诗歌文体的语用策略J.外国文学研究,2004(3).任育新.卡明斯视觉诗L(a的语用认知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9).王红阳.卡明斯诗歌“l(a”的多模态功能解读J.外语教学,2007(9),王华民.语言的非语音介质在语义表达中的作用J.外语学刊.2004(2).辛志英.话语分析的新发展多模态话语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5).于学勇.论E.E. 卡明斯诗歌的语篇衔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张淑媛、冷慧玲. 试论叛逆诗人卡明斯的实验主义诗歌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12).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赵翠莲.落叶与象征:用文体学手段评卡明斯的L(a的视觉效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4(4).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朱永生,严世清. 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Baldry Anthony, B. (ed). Multimodality and Multimodiality in the Distance Learning Age. Campobasso Palladino, 2000.Barthes, R. Elements of Semiology M . London: Cape, 1967.Bernsen, N. O.Multimodality in Language and Speech Systems From Theory to Design Support Tool in B. B. Granstrom, D. House, Karlsson, L (eds.): Multimodality in Language and Speech Systems. Kr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Cureton, R. D. Poetry, Grammar, and Epistemology: The Order of Pronominal Modifiers in the Poetry of E.E. CummingsJ.Language and Style.18,no.1 (Winter),1985aCureton, R. D. Visual Form in e.e. Cummings: No Thanks J.Word&Image.2,no.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