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备课教材分析本单元主题是:荡气回肠的美好情怀,包括精读课文一封不平常的信革命烈士诗两首许世友四跪慈母,略读课文鸡毛信和“积累与运用五”。学情分析本单元文章都是表现真挚的人文情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人世间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1、 识记生字词,并能正确、规范书写。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情感,感受人间真情。4、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5、 通过口语交际,引导学生懂得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从小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好品质。教学重难点1、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美好情感,感受人间真情。2、 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字词卡、搜集资料、课件教学课时 9课时17不平常的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以事情发展为顺序,以信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的记叙文。它向人们讲述了战士们细心安慰老人和英雄妈妈强忍失子之痛,坚持托人代笔写回信的感人故事。文章语言朴实,平中见奇,言简意赅,结构严谨,体现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语言风格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学生对这些知识了解的不多,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了解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课堂上通过朗读对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的美好情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和对英雄母亲的深情厚意,感悟蒙生妈妈强忍失子之痛,佯装不知,坚持给战士们写回信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中为什么说是一封不平常的信。教学方法感情朗读法 、讨论法、 自主探究法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一大群人在说谎。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1、什么是:“不平常”?(特殊的,与众不同的,和别人不一样)2、信,对我们来说再平常不过了。可作者谢根林却说信不平常,这到底是怎样的信呢?今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中国的抗日战争。二、初读,寻找兴奋点出示自学要求: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沿着起因(赵蒙生死)发生(排长写信)发展(赵妈托人代笔回信)结果(感悟到赵妈的坚强和伟大)这一线索,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2、比赛查字典,上讲台在黑板上板演,准确认读生字。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在文中画出课后习题2中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第一封信是排长替牺牲的战友赵蒙生写给母亲的:第二封信是赵蒙生母亲请人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是大叔替赵蒙生母亲写给战士们的)2、指名读一读这三封信。3、通过同学们的朗读,大家明白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了吗?4、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5、“不平常的信”到底指的是哪封信?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全班交流。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什么样的士兵。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抓重点词:一直。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想:这是一封什么样的信。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两次假设对比,说说自己的感受。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文中两封给战士们的回信。四、精读,抓住情感升华点在整个故事中,除了课文提到的不平常的信以外,还有很多不平常的人、事、物。不平常的你发现了吗?再读课文找一找。课件出示:不平常的人、事、物。五、真情流露,评选感动班级人物同学们,赵蒙生牺牲了,但他死得悲壮,死得光荣。但对于失去战士的战友们来说这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这要是让赵蒙生的母亲知道了,她该有多伤心啊!所以才有了战士们定期给英雄妈妈写信的欺骗行为,这是善意的谎言,充分体现了战士们和英雄母亲之间的深情厚谊。 在这些善意的谎言里我们看到了很多真诚的人,有真情的人。课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动,下面我们再找找最让你感动的部分读读。说说谁最让你感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六、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课后练习2的词语。2、熟读课文。板书设计17.不平常的信战士 蒙生妈 互相关心深厚情谊 18、革命烈士诗两首教材分析囚歌是叶挺同志1942年11月21日写的。此诗是在囚禁叶挺同志的第二号牢房墙壁上发现的。这首诗写出了诗人不畏敌人的威逼利诱,为了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耕荒是蓝蒂裕临刑前在渣滓洞楼上第六号牢房写给儿子的遗书,希望儿子继承他的遗志,为祖国而生,为祖国而战,革命到底。这两首诗都抒发了革命烈士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诗句语言精练,节奏鲜明,直抒胸臆,朗朗上口,一直为人们所传诵学情分析学习这两首诗的重点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诗句的意思,体会先烈们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读懂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3、体会内容中蕴涵的情感,学习先烈们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先烈们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教学难点理解文中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朗读录音带。2、搜集相关历史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囚歌一、解字导入新课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2、介绍时代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你了解的知识来给我们介绍一下。二、初读,质疑问难1、师放范读录音带。2、生自读课文,要求想办法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3、学生质疑,师筛选补充。三、研读课文1、刚才我们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那么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2、设疑: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这不是矛盾吗?在小组内读读一、二节诗,讨论刚才的问题。3、小组交流,体会两个“自由”的不同,全班汇报。相机出示词语卡片理解“人”“狗”“一个声音”“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等的喻义,重点体现在“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课件出示从电影中剪辑的一幅图:革命英雄图,叛徒形象图,丑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形象图,引导学生看图,联系诗歌,说说他们之间会说什么?自由讨论。4、再读诗第一、二小节。集合学生从书中读到的,从影像中看到的,从老师那儿听到的进行强烈对比,相信学生对敌人和叛徒的憎恨会更深一层,对叶挺的坚贞不屈会更加佩服,真情流露,感情会水到渠成。5、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么我情愿选择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节。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同桌讨论,汇报)、师小结:虽然人的身躯在烈火和热血中燃烧了,但人的尊严,人的精神还在,它们将获得永生!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怎么样?(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的壮志豪情?(“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6、指名读,全班评析,学生再读。四、指导朗读1、初步划出节奏。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2、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多形式读背诵。耕荒一、故事引入,渲染气氛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叶挺同志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其实像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师讲述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1127大屠杀等历史事实。简介作者。2、学生听录音带范读耕荒。二、自读诗歌,质疑解难1、学生试着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这是写给自己孩子的遗嘱,体会诗中的意思,自由交流。三、联系囚歌,理解喻义1、囚歌和耕荒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差不多,两位都是革命烈士,请同学们试着联系囚歌中的词句意理解方法来理解这首诗歌。2、交流。重点指导对“荒沙”“满街狼犬,遍地荆棘”“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理解。3、猜想这位父亲在给孩子写遗嘱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气节和心愿。4、朗读,读出父亲对孩子的爱,对敌人的憎恨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儿子看到父亲的遗嘱时会怎样想?怎样做?2、假如你是作者的孙子,知道了爷爷的英雄事迹,会怎么想?会怎么做?五、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背诗歌六、搜集更多革命烈士的诗歌,开展革命诗歌交流活动板书设计囚歌人 门紧锁 狗 洞敞开 诱 坚贞不屈 高叫 爬自由 视死如归渴望 但怎能 拒希望烈火永生耕荒从荒沙中来到荒沙中去 心系祖国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 勇于献身19许世友四跪慈母教材分析许世友是解放军中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他的豪饮放言、少林武功、农民本色、赤胆忠心在老百姓中间广为流传,他是一位铁骨铮铮的英雄豪杰。而本文则通过刻画他四次跪拜母亲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流露出他无限柔情的一面。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许世友四次向母亲下跪的情形。学情分析课文感情真挚,人物语言、动作刻画细腻,表现出了母子间的人间真情。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结构和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习许世友将军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品质。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2、体会母慈子孝的伟大品质。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交流法教学准备了解许世友将军的故事;搜集英雄名将的尊老故事。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1. 同学们,大家课前搜集了一些有关许世友将军的故事,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抽学生讲一讲。)2. 教师总结:许世友是解放军中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他武艺超群、英勇善战,在革命战争中屡建奇功,是一位真正的英雄豪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是关于他与母亲的几个动人故事,展示了将军无限柔情的一面。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 指名读课文,学生互评,教师再范读。2. 说说课文具体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由发言,从中检查学生熟悉课文的情况。)3. 让学生讲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对于简单的问题,如词语、句子的理解问题,先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等方式弄懂,再抽学生相互补充,最后教师总结、纠正。对于大家共同的重难点问题在讲读课文时解决。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 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 许世友是在哪几种情况下向慈母下跪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 读了课文你觉得许世友是一个怎样的人?2. 讨论交流。(1)许世友是在哪几种情况下向慈母下跪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导和补充。第一次下跪(第24段):许世友请求母亲不要卖妹妹。第二次下跪(第58段):许世友因自己连累母亲受遭毒打,心中难受。第三次下跪(第9段):看着母亲生活艰苦。第四次下跪(第1013段):与母亲告别,不知归期, (2)重点品读课后2题许世友与母亲的对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3)你觉得许世友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四、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1.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地把这些内容叙述清楚的?五、总结课文六、情感拓展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应当像许世友将军那样,牢记身边的亲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学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关心他们,报答他们。七、小练笔板书设计 19、许世友四跪慈母许世友 (情 谊) 慈母 比山还高、比海还深20.鸡毛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儿童团长海娃克服重重困难,把一封鸡毛信送给游击队并配合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在对敌斗争中的机智勇敢。学情分析现在的学生离战争比较遥远,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剧电影中见到过,因此学习本组课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文章中的几篇课文,应该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给学生比较广阔的视野,比较详实的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战争中孩子的机智勇敢,让学生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1、 用较快速度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 根据小标题,学习把课文划分为几个小故事。3、 用浏览与精读结合的方法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精神。懂得在怀人面前要想办法机智地和他们作斗争。4、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海娃勇敢机智的品质。2、把握重点去感受海娃的优秀品质。教学方法 浏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一定看了不少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吧,谁能介绍一下? 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课堂,没有温饱,是敌人的炮火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他们与侵略者斗智斗勇,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的故事。这就是鸡毛信二、检查预习情况:、围绕课题质疑:你知道什么是鸡毛信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故事的主人公叫(),他是()。()、()让()把鸡毛信送到(),交给()。 (3)、鸡毛信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吗?、海娃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把鸡毛信送到的? 、你现在知道了为什么送这封鸡毛信了吗?二、学生用三分钟的时间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指生交流。、师小结:海娃为了送鸡毛信可以说是历尽艰险,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才出虎穴,又如龙潭,整个故事环环相扣,我们不妨根据情节的发展变化把它划分为几个小故事,例如,开头交待海娃接受任务,我们可以算作一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接受任务。老师一共拟了六个小标题:(课件出示)、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再次被抓。、机智带路,诱敌入圈。、完成任务,受到表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小标题来划分一下这六个小故事。、小组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划的。、指生回答,师对不同意见可以进行一下订正。、 在这六个小故事中,比较一下,你认为那几个故事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指生答:藏信、夜逃、诱敌这三个故事写得最详细。四、精读课文,读中感悟。师:海娃送信,一路上凭着他的勇气和智慧战胜了困难,课文中这样的情节很多,你最喜欢哪一个?自己可以读一读,划一划,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边划出最感动的部分。、学生自由在小组里交流,谈自己的感受。、 指生在全班交流,结合朗读训练。重点:“诱敌”这一段,可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最后一段。、为什么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八路,小英雄”?、学了这篇课文,你最应该向海娃学习什么?、 拓展:(课件)介绍有关的英雄故事,如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少年英雄王二小,学生可以课外去了解。五、播放鸡毛信精彩片断。六、布置作业:、 以机智的小英雄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课外阅读英雄故事。 板书设计 放羊放哨 接受任务鸡毛信 巧妙藏信 巧答盘问 羊群被夺 (沉着机智、勇敢坚强) 积累与运用五教材分析这个“积累与运用”安排了温故知新、语海拾贝、互动平台、自主阅读园地、综合性学习和习作百花园。教学目标1、区别破折号的三种不同用法。2、积累名言。3、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4、能有条理地向别人述说尊老爱老的故事,并从中受到教育。5、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动。教学重难点1、破折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