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一) 物联网:重点关注八大牛股物联网是今年以来的市场热点之一,如何看待该行业的发展前景?哪些公司值得关注?国家中长期信息技术将以物联网为中心,涵盖从感知层、网络层到应用层的各种关键技术,看好物联网架构的三个层级:首先是行业应用上,看好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智能交通和安防;其次是行业信息化上,看好信息化程度较低的行业的快速普及的速度;最后是网络基础和集成电路上,看好光通信和集成电路封装两个细分领域。相关公司主要关注石基信息 、广联达 、辉煌科技 、银江股份 、交技发展 、海康威视 、通富微电 、日海通讯 等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策略: 迎接云计算黄金年代 荐10股“云计算”领域是跨国IT巨头未来“决斗”的主战场。由于意识到“云计算”将是一场改变IT格局的划时代变革,几乎所有重量级跨国IT巨头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开始在“云计算”领域扎根,这个阵营的主力包括Amazon、Google、IBM、Mircosoft、VMware、Cisoco、Intel、 AMD、Oracle、SAP、HP、Dell、Citrix、Redhat、Novell、Yahoo等等。美国硅谷目前已约有150家涉及“云计算” 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云计算”庞大的市场规模超乎想象。按照最乐观估计,IDC推算未来3年全球“云计算”领域将有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显然,全球各IT巨头竞相进入“云计算”领域背后的原因是未来天文数字般的市场规模以及由此带来的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自2010年开始,各大IT企业已经展开一场硝烟滚滚的争夺战,以实现自己在“云计算”市场中未来的霸主地位。机构投资者“重兵囤积”,海外“云计算”龙头公司股价5年暴涨6倍。无论是只把“云计算”当做一部分业务的大公司Amazon,还是专注于SaaS的小公司 salesforce,都已经实现了商业模式上的成功,最近5年股价暴涨6倍。此外,率先受益的虚拟化技术提供商VMWare以及为绩效评估提供云计算服务的SuccessFactors也在美国资本市场受到热捧,被机构重仓持有,SuccessFactors目前市盈率更是高达200倍以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资本市场对“云计算”主题的认可程度和行业发展趋势。中国“云计算” 市场规模有望在2015年达到一万亿。东方策略团队测算,根据北京“祥云工程”、上海“云海计划”及工信部重点示范的其他三个城市的发展情况,预计 2015年全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能达到7500亿至一万亿人民币,有望占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15%以上的产值规模。实际上,这也与我们所提到的“云计算”对于IT产业具有重大意义的判断是一致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我们认为,与国外云计算由以市场需求驱动企业自主发展为主有很大不同,由于市场结构、技术发展阶段、投资习惯等原因,未来中国的“云计算”发展将首先以政府采购及企业自主购买两端同时发展,并最终带动全社会实现云计算普及化。投资标的选择:对于“云计算”投资主题,我们建议重点关注华胜天成、华东电脑、浪潮信息三家公司;其次也可关注卫士通、浪潮软件、东软集团、宝信软件、长城开发、鹏博士、中国软件等公司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新能源龙腾绿色动力2010 年10月18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20年,新能源将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发改委随后在对有关决定解读时指出,绿色新能源技术发展和产业化是解决能源危机、优化能源结构的根本出路。近10年来,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诸多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发展应以巨大内需市场为后盾,快速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新一代核能;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未来,我国“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2020年,不仅包含核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还包括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对传统能源升级,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力度,提高传统能源清洁化利用水平,同时推进替代产业发展,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规模。随着规划实施,未来10年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截至2009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比重仅为8%左右,根据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预计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到2020年比重达到15%。可见未来十年我国对新能源的需求非常巨大。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利用规模将达到2600亿立方米,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预计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8.3%左右。水电利用规模将达到2.5 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也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1.8%,达到2.6%左右。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将有望达到11%左右,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则会从2009年的70%左右下降到63%左右。据初步测算,到2020年要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15%的目标,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规模达到3.8亿千瓦以上,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5亿千瓦,太阳能装机容量达到20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达到3000万千瓦。同时,“十二五”拟推可再生能源十大重点工程,包括: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等。其中,重大水电基地工程将推动金沙江、怒江流域的水电开发;我国此前规划的七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工程,其中将有五大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建成;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将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两方面进行双重标准考核。“十二五”期末,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5GW,风电装机目标为9000万千瓦。我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 规划将力求与电网“十二五”规划进行衔接,在“十二五”期间重点解决大型风电基地等可再生能源并网瓶颈问题。2010年7月5日,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又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包括:西部光伏电站建设、西部风电基地建设、广西防城港核电一期工程等。风能风光无限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支持风电建设和发展,而该行业发展屡超预期。2007年发改委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实际上该目标2010年即可完成,预计2015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为9000万KW(含海上风电500万KW),2020年全国风电规划装机2.5亿KW(含海上风电3000万KW)。同时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11%左右,到2020年比重达到 15%,其中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2%左右。国家能源局也加快了中国沿海地区大型风电基地建设,推出了江苏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海上和潮间带风电基地建设规划,并开始了多个海上风电场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沿海多省已完成或正在准备海上风电规划,到“十二五”末,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计划分别是70万、460万、150万、300万和40万千瓦,到2020 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为155万、945万、370万、700万和110万千瓦。2009 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0129台,装机容量1380.32万KW,超过美国排名全球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第五年翻番。截止2009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约2580.5万KW,预计2020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2.5亿千瓦,也就是说未来11年中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大约为2000万千瓦,而 2009年新增装机容量已达到1380.32万千瓦。据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中心最新测算,中国陆地和海上风电的潜在开发量分别为23.8亿千瓦和2亿千瓦,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巨大。随着风电开始步入高速成长期,我国企业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在2009年全球十大风机厂商中,我国已有三家企业跻身前三。同时,受益于全球风电市场的快速发展,2007年起我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开始探索向海外市场扩张。从2009年统计数据看,国内风电设备出口正在稳步增加。未来几年风电叶片行业将持续繁荣,2009年中国内地新增装机容量1380 万KW,对应叶片消耗(以兆瓦级风机占比80%以上推算)约为10000套。“十二五”期间,叶片需求将主要为1.5MW的40.25m以上的大叶片。目前,我国叶片生产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研发能力强、产能规模大的企业手上,叶片生产企业也将会较大的盈利空间。核能爆发增长核电运营成本在三种新能源中最低,发电成本接近甚至低于火电的成本。中国核电的支持政策,已从“适度”到“积极”,再变为“大力发展”,体现了国家对发展核电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推进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能源局将进一步加强AP1000核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组织协调,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国产化依存工程管理、进出口政策调整、科研攻关组织,加大重要技改资金支持力度。我国将继续加快沿海地区核电发展,同时推动内陆核电项目,形成东中部核电带。到2015年,我国核电利用规模将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将提高1.5%,达到9%。到2020年核电规模至少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据世界核能协会(WNA)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总计有439台现役核电机组,另有59台在建。2009年全球核能发电量为2560亿KW。中国核发电量为65.7亿KW,约占全球核能发电份额的3%;中国运行机组数为11,约占全球机组份额的3%。我国核能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仅有1.9%,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20.2%,日本28.9%,法国75.2%)。目前中国有24台核电机组在建,33台拟建,共计57台,建设期集中在2010到2016年,另外还有150台正在规划中,未来5年将迎来核电建设的高峰。加之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不断提高的要求,为国内核电设备供应商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且核电主要设备技术门槛非常高,不会出现大量企业挤进来竞争的情况。核电设备占核电站总投资的50%左右,将受益最大。太阳能前景光明由于太阳能发电目前相对其他新能源成本高、技术效率还比较低,因此政策的规划引导和补贴成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9年我国推出了太阳能屋顶计划和金太阳示范工程,对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提供补贴。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对太阳能建筑进行补贴,标准为20元/Wp。据测算,该补贴标准大约可以覆盖相关企业生产成本的30%-50%,大大降低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金太阳示范工程提出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受“金太阳工程”和建筑屋顶光伏项目推动,国内光伏内需市场开始启动。截至2009年底,全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达300兆瓦。国家能源局最新透出的目标是,到2015年国内光伏装机要达500万千瓦;到2020年,光伏装机达2000万千瓦,因此我国太阳能光伏市场空间巨大。同时,我国企业还将充分受益国际光伏市场的巨大发展。2008年全球光伏产量达6.4GW,新增装机量达5.6GW;2009年产量达9.3GW,新增装机量达7.3GW。光伏产业产量过去5年间增加超过8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EPIA预测,到2014年世界光伏市场市场需求在政策推动下将会达到30GW,从2010年到2014年年复合平均增长率约为17.9%。从太阳能电池产量来看,目前是晶硅电池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但未来薄膜、聚光光伏和聚光光热随着技术发展也存在发展潜力。因此,随着国内外光伏市场增长,晶硅电池市场前景广阔。非晶硅薄膜电池的投资在2008年开始成为市场一大亮点,随着技术进步其投资规模预计在未来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世界主流非晶硅薄膜设备供应商普遍预计在2012年其薄膜电池成本可降到0.5-0.6美金/kg,转换效率研发目标约12%-14%,随着工艺稳定性和效率研发的不断提升,非晶硅薄膜市场将稳定增长。智能电网能源安全坚强后盾20002009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达11.7%。2009年,全社会用电量为36587亿千瓦时,较2000年增长了172%。2020年,电力需求将在 201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76700亿千瓦时。未来,全国电网电力流向总体上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并在各区域之间形成合理的能源流向和电力流向。国家电网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电网建设发展目标,即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为原则,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并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电网智能化建设,分别是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和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建设实施。20092020 年国家电网总投资将达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其中,用电环节占智能化投资的比重最高,达到30.8%,其次是配电环节占23.2%,变电环节占19.5%。第一阶段20092010年电网总投资为5510亿元,智能化投资为3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 6.2%;第二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5万亿元,智能化投资为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1.7%;第三阶段电网总投资为1.4万亿元,智能化投资为 1750亿元,占总投资的12.5%。同时,国家电网“十二五”特高压规划指出,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的基础上,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还将建成11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2020年建成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中心,东北特高压电网、西北750千伏电网为送端,联结各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大核电基地、大可再生能源基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在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情景下,电网投资年均约3000亿元(比传统模式增加500亿)。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可提升我国电网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快速发展,实现对石油的大规模替代,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带动通讯产业、电器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智能电网所带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预计每年能节约土地200亩、增加就业机会 14.5万个,同时促进节能减排,减排SO2约100万吨,减排CO2约1.5亿吨,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四) 高端制造: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会 荐7股机械行业继续非整体性表现,传统政策支撑子行业机会需等待,新兴政策支持行业机会需把握由于机械各子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不同,其面对的市场迥异决定将继续表现为非整体性机会。我们认为传统投资拉动的工程机械、汽车消费政策推动的机床以及冶金矿采、航运行业设备将会因为行业增速逐步进入低谷期带来投资机会的弱化。相反随着“十二五国家重点新兴产业的政策”的逐步推行,新兴产业将从国家层面迎来支持和业绩增速的保证。我们认为重点把握核电相关设备、航空发动机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公司的机会。工程机械:大的投资机会需等待销量趋势性确定增长的再次来临前期政策放松预期带动以工程机械反弹,目前工程机械整体估值的水平普遍仍然较低,2010年动态市盈率为15倍左右,我们认为在目前大盘估值提升的情形下,相比众多估值高企的投资品种,其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所以继续反弹的机会仍然存在。但未来三个月随着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预计出现较大下滑,未来1-2个季度工程机械销量仍将经历环比回落,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的过程,我们认为明年上半年见到同比增速低点。所以建议等待投资方面的驱动力好转,工程机械销量趋势性确定增长的再次来临后,再把握可能而来的较大行情。短期内可关注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如山推股份。核电领域:上游制造是中坚核电设备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和投资门槛,同时对设备稳定和安全有着极高的要求,所以核电设备制造行业的集中度处于电力设备行业的最高水平。因此核电核心设备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领域最值得投资者关注,特别是在大型铸锻件、主循环泵和核级泵、核安全级阀门、焊接等核心技术装备方面,具有较大发展机遇。核电锻造工艺需要大型万吨自由锻造压力机,核电的高速成长将创造60亿-70亿元/年的大型铸锻件需求,而国内铸锻件制造产能的释放将加快进口替代的步伐,目前国内只有中国一重和二重重装等具有大型万吨锻造机的制造技术。根据目前估值状况和前景,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中国一重和海陆重工。海洋工程设备:十二五开发海洋石油投资将达2500-3000亿,国内迎来黄金发展期十二五期间,中国海上能源战略将更为主动。中海油公司为实现十二五产量目标,在中国的近海大陆架和大陆坡,将会再建设5000万吨的生产能力,同时将会有2-3个深水油气田要建成投产,总投资将超过 2500-3000亿元人民币。而5年内全球海洋油气工业将投资1890亿美元在遍及全球的海洋上建立15000个油气勘探和开采井,全球海上浮式生产设备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金融危机催化了中国众多企业转向海洋工程领域。当前中国有15家船厂投资了大约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拓海洋工程业务,来自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兴新了一个行业。我们认为第一梯队包括烟台莱佛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中远船务等企业,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建造。由此建议关注中海油服、中集集团、中国重工。航空发动机:兼具成长价值与资产整合看点的投资机会09 年7月中航工业成立“振兴航空发动机委员会”通过了中航工业关于加快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决定,立足于加快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更被列为构成国家实力基础和军事战略的核心技术而将长期加大支持力度。我们认为军队装备更新换代引发航空发动机稳定增长,民机需求引致民用航空发动机中国制造,同时相关技术在非航空领域应用广泛,实现大幅进口替代。预计未来20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航空动力作为中航工业整机资产整合的唯一境内上市平台,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处于不断增发收购资产,最大限度分享行业增长,建议持续关注。下半年投资策略: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机会综上所述,在周期性因素明朗前,我们继续维持中期策略的基调,即行业整体防守,沿新的政策导向调整结构和布局。行业总体评级“中性”。我们认为应紧抓从国家层面迎来支持和业绩增速的保证的新兴产业,重点把握核电相关设备、航空发动机以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公司的机会,精选个股伺机出击 (五) 电子信息:把握新兴产业布局十二五规划热点 荐3股电子行业回归正常成长轨道在经历一年多时间30%以上的复苏性高速成长后,全球电子行业正在回归到正常的成长轨道。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全球电子行业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LED照明等新兴应用下保持5%左右的平稳增长。LED及触摸屏将步入高成长阶段LED行业高增长时代已经开启。2009-2013年全球LED复合增长率达到41%,其中大尺寸背光源和照明应用,将成为最主要的应用增长点。同时,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摸产品的推动,触摸屏应用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国内电子行业将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电子行业受全球产能转移、国内产业升级、下游消费升级、城市化推进等因素的影响,未来几年仍将保持1520%左右的增长。“十二五”期间,属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平面显示、集成电路、半导体照明、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将会获得巨大发展,相关领域龙头公司将会受益。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在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装备制造、半导体照明材料及产品等领域的个股,如晶源电子、大族激光、彩虹股份等。风险提示电子产品价格加快下降的风险和行业景气度加快下行的风险。 (六) 新材料:行业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 投资要点新材料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的基础,如果说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那么新材料就是新兴产业的先导。投资新材料领域,是绕不开的永恒主题。对于新材料行业,我们的投资逻辑是“两个方向,一条主线”:(1)自上而下选择相关行业;(2)自下而上选择标的;(3)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则是持续贯穿其中的主线。其中,自上而下选择行业的标准为:符合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符合国内新材料需求发展方向;符合国家政策支持方向;根据上述标准,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电子信息、生物医用、新型建筑、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以及化工新材料。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可行性试题及答案
- 智能机器人研发及销售合同
- 行政管理经济法考试细则试题及答案
- 建筑学建筑材料及结构设计知识点回顾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评价机制试题及答案
- 水电工程外部环境影响试题及答案
- 中级经济师职业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提升创新能力的团队活动计划
- 2025年生物试题及答案
- 对视等级测试题及答案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护理
- 2023年04月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公开招聘教科室文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监事会成员任职决定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课件
- 桌面运维工程师能力试卷试卷题库面试版本
- 工业园区物业保洁工作作业指导手册
- 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 GB/T 9634.4-2007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4部分:环形磁心
- 2022年阜宁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 GB/T 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
- 95598工单大数据分析及压降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