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固难徙”之小章大义摘 要:屈原在橘颂中赞美了其“深固难徙”的特点,该文以此为阐释起点,从橘树“深固难徙”的特性寻绎屈原在先秦诸子中的独特性,进而探求屈原对爱国主义传统的开创意义及其爱国原型形成的原因。关键词:橘颂 深固难徙 屈原 爱国与离骚天问等宏章巨帙相比,屈原的橘颂无论从篇幅、表达风格、情感深广度来讲,都显示出创作青春期的明朗单纯。然而,意义的单纯并不代表浅显,这篇作品可以作为阐释起点来探求屈原爱国原型的形成以及对爱国主义传统的开创。一、深固难徙:从橘颂的独特性看屈原的爱国橘颂是屈原唯一的一首咏物诗,屈原其他作品中虽然也出现了众多香草,但是这些香草却是君子高洁人格的陪衬、象征,不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在众多植物中,诗人如此偏爱橘树是因为它具有一种独特的品质:“深固难徙”。此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而类似的表达在诗中亦反复出现:“受命不迁”“独立不迁”“行比伯夷”。诚如晏子春秋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的这种专一特性格外为屈子所钟情,而橘树的其他品性则是君子自古公认的道德标准。在屈子之前,先秦各家先贤已有所论及。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相对于橘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相对于橘树“廓其无求、秉德无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对于橘树“淑离不淫”),但类似“深固难徙”的表达却是第一次出现在屈原的笔下。屈原的一生就是“深固难徙”的最好注脚。二、“深固难徙”的价值判定(一)唯一性:屈原“爱国”的古今评价偏差从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来看,屈原是第一个被冠以“爱国”称号的诗人;从共时性上考察,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出现了众多文化巨人,而屈原是唯一一个被认为“爱国”的诗人。在“唯一”和“爱国”的双重判定中,“爱国”毫无争议,然而,在历史上则出现了与今人相左的评价。西汉扬雄曾说:“遇不遇命也,何必沉身哉?”司马迁也感慨:“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司马迁也认为屈原的悲剧乃是“自令若是”,以其才能与声望,他完全没有必要这样自我毁灭。扬雄、司马迁的质疑源自屈原的“唯一”性。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在争取人才,新兴的士阶层也在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途径,人才在各国的流动非常频繁,因为“战国时期正是国家观念将要形成而还未形成的时期这时的人可以有国家观念也可以没有,当时才智之士往往漫游诸国之间,以求得自己的发展,那原是一时的风尚”(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在此时代风尚下,漫游诸国并不会受到道德谴责,离楚国、游诸侯似乎成为屈原理所应当选择的道路。但是,事实是,在客卿客游天下的大潮之中只有屈原一个人“深固难徙”,虽然他也有过挣扎。(二)“深固难徙”的历史意义在历史上,屈原独特的人生选择体现出非凡的意义。首先,屈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忠诚”这种道德类型。在其他士人国家观念尚未形成之时,屈原以其对楚国无比深沉浓烈的爱恋凸显出个体与邦国的特殊关系:血脉相连,不离不弃,你在我在,你亡我亡。死,这种极端行为显示出最高的忠诚。忠诚,是爱国思想的最核心品质,始自屈原。其二,屈原的忠诚在历史发展中得到嗣响和加强。谭嗣同,这位屈原的老乡在就义之前说“不有一死,无以召后人”,死这种极端行为往往比求生更能震撼人、感召人。中国文学史上有三个时期出现了大量歌颂屈原、解读屈原的诗人和作品,分别是南宋前后、明清之际、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外族入侵,中华民族再一次面临亡国灭种危机,这时候的人们不约而同地把屈原当成精神领袖、异代知己。“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潇湘夜雨哭精灵,想见孤臣憔悴形”(高圣行),陈天华这位旧楚志士吟诵着离骚投海赴死都表现了对屈原的深刻体认,这一再重复的历史现象,充分说明屈原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操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屈原之死不是一种结束,而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即开创了爱国主义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爱国、忧国的精神原型。三、屈原“深固难徙”的原因(一)从出身上讲,屈原与楚国同根同姓孟子万章下记载孟子与齐宣王论及一国之中皇家贵族之臣与一般臣子的不同时认为,臣子本有同姓异姓之别。同姓之臣,“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异姓之臣“君有大过则谏,反之而不听则去”。同姓之卿较之异姓之卿,有更大的义务,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离骚开篇即写道:“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原是楚王之后,对自身的高贵血统很骄傲,这种骄傲直接派生出来的就是对自己邦国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二)从文化层面上讲,屈原对楚文化有着极深的认同战国七雄中位于长江以南的只有楚国,其他六个诸侯国几乎都在长江以北。战国时代,中国就形成了这样两大文化圈,一是北方文化圈,一是楚国文化圈。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国人只把民族和国家当成一个文化机体,并不存在狭义的民族观与狭义的国家观。”即对于民族、国家界定的标准,并不是单纯的地理疆域,而是以文化划分。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是形成民族意识进而形成爱国思想的重要基石。屈原是楚国文化圈最杰出的代表。其作品从内容上讲“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充满雄奇浪漫的想象;从形式上看,杂言散句,汪洋恣肆,完全是楚国大地的特产。屈原摆脱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传统在诗经之外的又一源头。如果不热爱自己邦国的文化,就无法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陈寅恪分析王国维自杀原因时言:“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同理,在屈原看来,秦破楚时,他所热爱的文化楚国、美政楚国都已破灭,所以屈原的生就变得毫无意义。(三)从个性上讲,屈原深沉刚烈,难容于浊世实际上,扬雄、司马迁与屈原精神的分野也集中在屈原不懂变通的性格上。楚国末年,政治黑暗,奸臣当道,屈原对这些小人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陷入了艰难处境,可他的信念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即使被朝廷放逐之后,他依然没有吸取教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最后他宁可跳到江里干干净净地死。这种刚烈孤傲的个性强化了血统、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使得他对楚国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异乎寻常的依存感和休戚相关、生死与共的责任心,这就是强烈的宗国意识。虽然屈原的楚国和我们现在的祖国不尽相同,但是其精神内核是一样的,就是对自己父母之邦的最深厚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地林权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保育教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驾驶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库卷(答案+解析)
- 2025年四川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数控冲床操作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智能工业机器人协同装配技术革新报告
- 蔬菜栽培工效率提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高端白酒品牌2025年市场研究报告:消费者饮酒场景与品牌定位洞察
- 邮政金融部笔试题及答案
- 肥皂制造工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智慧医院能源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
- 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培训课件
- 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革命题材小说阅读题 专项练习 (含答案解析)
- 西湖十景-美术优质课课件
- 海绵城市总结课件
- 会计学全套课件第一学期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大赛获奖课件
- 光伏站电力监控系统介绍参考课件
- 公开课第一课素描基础入门课件
- 果蔬加工工艺学:果蔬汁
- 门机防腐施工方案
- 定向井井眼轨迹计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