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人原发纵膈淋巴结结核CT表现及误诊分析(附5例报告) 摘要 目的 分析成人原发纵膈淋巴结结核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纵膈淋巴结结核的影像表现,复习文献,总结误诊原因。结果 5例患者中多发淋巴结肿大4例,单发淋巴结肿大1例,累及右侧纵膈3例,两侧纵膈2例,累及双侧肺门1例,单侧肺门2例,淋巴结大小在1.0-3.5cm,3例淋巴结融合,CT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中央有低密度1例,3例行增强扫描,2例表现为环形强化,1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5例患者肺内均未见明显异常;5例患者,结合CT表现,2例考虑纵膈淋巴结结核,1例考虑转移瘤,1例考虑结节病,1例考虑淋巴瘤。4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证实,1例经纵隔检查证实。结论 CT平扫对纵膈肿大淋巴结定位较好,增强扫描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才能减少误诊。关键词 纵膈淋巴结结核; CT; 误诊原发纵膈淋巴结结核以往好发于儿童,成人少见,近年来随着儿童计划免疫的全面实施,其发病率明显降低,成人发病率相对增加,临床及普通CT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笔者收集经病理证实的成人纵膈淋巴结结核5例,分析其影像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5例成人纵膈淋巴结结核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在26-52岁,中位年龄32岁。1例乳腺癌病史2年,其余4例均无原发肿瘤病史。5例中3例表现为乏力,1例伴有盗汗,1例因肺部炎症而咳嗽、发热,2例体检胸片发现纵膈影增宽而行CT检查。1.2检查方法:5例患者中2例行普通CT检查,3例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设备使用西门子双排CT及美国GE64层螺旋CT(LightSpeedVCT),平扫采用自肺尖至肺底的层厚5mm、间隔5mm 连续扫描,螺距为1.25,扫描条件:120Kv,350mA,造影剂选用碘海醇(300mg/ml)100ml,注射流率3.0-3.5,于注射后30s、2min、及4min进行三期扫描。1.3误诊情况:2例考虑纵膈淋巴结结核,1例考虑转移瘤,1例考虑结节病,1例考虑淋巴瘤,误诊时间1-4个月。2 结果1CT平扫: 5例共发现短径1cm的肿大淋巴结23个,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其中1例各仅有1个肿大淋巴结,其余4 例均为多发肿大淋巴结,有4例18个淋巴结边缘光滑清楚,1例(5个) 肿大淋巴结有融合呈不规则形,边缘模糊或与周围粘连。累及右侧纵膈3例,两侧纵膈2例,累及双侧肺门1例,单侧肺门2例,最大淋巴结约3.5cm,CT平扫均表现为等密度,中央有低密度1例,1例肺门淋巴结钙化。5例患者肺内均未见明显异常。4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证实,1例经纵隔检查证实为结核。2CT增强扫描:3例12个肿大淋巴结行增强扫描,2例8个淋巴结均呈典型的边缘环形强化,CT值7198 HU,平均83.2 HU,中央无强化或强化不明显,CT值1842HU,平均28HU。1例表现为不均匀强化。3 结论纵隔淋巴结结核为纵隔淋巴结肿大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胸部CT检查对发现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明确肿物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并可推断肿物的性质,有助于鉴别囊性,实性病变1。但其表现往往特异性不高,需与淋巴瘤、结节病、淋巴结转移瘤和巨大淋巴结增生症等疾病鉴别2。结合本组病例CT表现并结合文献报道, 其影像学表现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好发于中、青年3,肿大淋巴结以多发为主,单侧多于双侧,多累及气管周围,右侧多于左侧,文献报道这可能与肺的淋巴引流及右侧纵隔组织松软等有关;(2)肿大淋巴结形态多较规则,边界清晰或不清晰,病变早期较少融合,后期相邻区域淋巴结因包膜破溃也可融合为较大不规则团块;(3)肿大淋巴结CT平扫多表现密度均匀, 部分较大病灶因中央坏死可出现稍低密度区,CT增强扫描均可明确显示病变强化特征, 即结节状、环状4、分隔状及不均匀强化,薄壁或者厚壁环形强化具有特征性5。其病理基础为:淋巴结融合坏死, 其间有含淋巴细胞、上皮细胞及含丰富毛细血管的肉芽组织分隔,均匀结节状强化多见于直径小于2. 0cm病灶, 环状强化及分隔状强化多见于直径大于2. 0cm病灶,而不均匀强化则以融合淋巴结常见。早期确诊较困难的主要原因:(1)症状不特异,发热、咳嗽、胸痛、气促、消瘦等,因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压迫食道,部分患者有进食梗阻感。易解释为其他疾病(如肺癌、结节病等)。结核,结节病、恶性淋巴瘤和淋巴结转移癌等都是引起纵隔淋巴结肿大的重要病因。(2)外周淋巴结活检阳性率不高,痰结核菌检查常为阴性。(3)CT表现为单纯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而无明显的肺野结核改变,同时缺乏明显的钙化,部分病例没做CT增强扫描,淋巴结相互融合,影响诊断,有时增强扫描特异性不高。(4)纤维支气管镜下通常以支气管腔的外压性狭窄或嵴突的增宽为主要表现,组织学或细菌学确诊困难,不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减少误诊的对策: 因纵隔结核容易引起误诊,我们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1)平扫发现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患者,均应行CT增强扫描,分辨纵隔淋巴结在增强CT扫描的形态、强化程度及方式,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核常侵犯多组淋巴结, 单侧多于双侧, 右侧多于左侧6。(2)条件不允许时可先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密切观察随诊,尤其是热退咳嗽及进食梗阻感减轻,肿大的纵隔淋巴结尽管没有缩小,但CT值减小的液化区扩大。这是纵隔淋巴结核重要的诊断治疗性依据。(3)有条件的单位应当积极开展经支气管针吸术(TBNA),尤其是CT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4)如技术条件允许,应动员患者进行纵隔镜检查术以取得病理依据。参考文献1 徐勇胜,范永琛,马达智.支气管淋巴结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12):953-955.2 刘莆庚,潘纪戊,关国庚.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2001,35(9):655-658.3 李雯,李辉,白洪忠等.高分辨率CT在纵隔淋巴结核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河北医药,2010, 32(12):1608-1609.4 Moon WK, Im JG, Yeon KM, et al. Mediastinal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CT findings of active and inactive disease.AJR Am J Roentgenol,1998,170(3):715-718.5 Im JG, Song KS, Kang H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初三说课课件
- 柜面通业务管理办法
- 幼儿园财务管理办法
- 学校流浪猫管理办法
- 村支出票据管理办法
- 副总师聘任管理办法
- 印鉴章借用管理办法
- 村集体小组管理办法
- 员工过失单管理办法
- 旧设备安全管理办法
- 非法入侵应急预案
- 工业自动化设备调试流程
- 车辆救援服务方案
- DBJ15-22-2021-T 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程技术规程(广东省)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件-项目一 跨境电子商务认知一二三
-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 2024年北京版小学英语必背单词表
-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围手术期护理
- JT-T 1495-2024 公路水运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规程
- 八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 健康管理课题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