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建工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1页
2015届建工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2页
2015届建工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3页
2015届建工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4页
2015届建工毕业设计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届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一、毕业设计目的:毕业设计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系统训练。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应该达到下列目的:1、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知识、运用计算、绘图等技能,解决一个一般工程技术问题,巩固、深化和熟练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并在毕业设计中得到灵活应用。2、熟悉建筑、结构和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掌握工程预算的方法;提高绘制施工图的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毕业设计以手工制图、手工计算为主。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及实际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4、培养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对任务进行调查研究,掌握查阅和使用有关设计手册、规范及其它参考资料,绘制图纸,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毕业答辩是学生进行完毕业设计之后,对学生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毕业设计的学生,均需进行毕业答辩。二、毕业设计内容及相应的指导书: 第1部分: 建筑结构设计(掌握一般简单构件的设计)梁设计要点:1.1、构造要求1、截面尺寸b=120、150、180、200、220、250、300、350、400mm h=250、300、350、400750、800、900、1000mm2、钢筋布置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常用12、14、16、18、20、22、25 mm; 上部净距d11.5d且30mm ;下部净距d2d且25mm,尽可能排成一排,两排时上下对齐弯起钢筋 弯起部分承受斜截面V,端部弯起水平段承受支座处负矩产生的拉力, h800m=45,h800mm=60侧向构造钢筋(腰筋) HW450mm,=200mm,每侧bhw0.1%, 并用S形的6、8拉筋固定架立钢筋 L4m 架立钢筋直径84L6 架立钢筋直径10L6 架立钢筋直径12箍筋 h800mm 6 h800mm 8截面有效高度 ho=h-40 mm (一排纵向受力钢筋时)ho=h-60 mm (两排纵向受力钢筋时)ho=h-20 mm (板)配筋率=( As/ bh0)1000.2和0.45ft/fy中较大者;1.2、设计步骤1、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2、截面尺寸 L0=Ln+a取小者 L0=1.05Ln h=(1/12)L0,b=1/(23)3、求荷载q、M、V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T型截面先判断第一类还是第二类)5、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先复核梁截面尺寸,如不满足,(bh),C标号,直到满足要求为止,计算箍筋数量柱设计要点:一、构造要求1、轴心受压柱构造要求1)截面(bh)min=250mm250mm 2)砼强度等级 C20C403)长细计控制 L0/b30L0/h25 L0计算长度L0/d25 4)纵向钢筋dmin=12mm 宜优选直径较粗钢筋 1232mmHRB335 HRB400 RRB400 不宜使用高强钢筋0.6%5% HRB335 方形截面最少4根 0.5%5% HRB400 RRB400 圆形截面最少8根沿四周均匀布置 净距50mm 梁25mm 中距300 mm搭接位置 楼面大梁顶面 详见P85图5.44)箍筋 dmin=6mm 15dmin纵封闭式 且0.25dmax 400mm dmin=8mm 构件的截面短边3% 10d min纵 2、偏心受压柱构造要求1)、截面尺寸以矩形为主,当bh大, 也常采用工字形截面或双肢截面;b250mm,bf100mm,同复板厚度80mm长细比 L0/b30 L0/h25, 800mm以下50模数,800mm以上100为模数2)、砼强度等级C20 柱的保护层厚度一般为30mm3)、纵向受力钢筋 dmin=12mm,优选较粗钢筋,净距50mm,中距300mmh600mm,两侧配10-16mm、 300构造钢筋0.2% 0.2% 0.6%+5%二、设计步骤1、Lo/h5,=1(不需考虑纵向弯曲影响) 2、Lo/h5,=1+1/1400(ei/ho)(L0/h)212ei0.3ho故按大偏心受压构件计算As=Ne-smaxa1fcbho2/fy(ho-as)As=(afcbbho+fyAs-N)/fy 0.6%+1.32%5%板设计要点:一、板的一般构造要求 屋面板 60mm1)板的厚度(高跨比) 民用建筑楼盖 60mm单向板 1/35 1/40(连续) 且工业建筑楼盖 70mm双向板 1/45 1/50(连续) 双向板 80mm悬臂板 1/12 行车道板 80mm2)板的钢筋布置受力钢筋数量计算确定,布置在受拉一侧,6、8、10、12;h150mm,200mm;h150mm,1.5h且250mm,但便于施工,70mm;分布钢筋250mm,d6 As15%As受力钢筋且0.15%A板截面面积;二、设计步骤1、先要判断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2、如是单向板,先求L0,再确定截面尺寸,q,M s、 As.3、如2,按双向板计算。第二部分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一、设计内容(一)基本内容1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2选择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4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劳动力和物质需要量计划5进行施工平面图设计6确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二)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2施工方案的选择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4施工平面图设计二、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步骤1 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可以表格的形式简洁介绍工程特点、地点特征和施工条件等,内容包括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建筑结构装修等情况、计划开、竣工日期等,并用文字、图形等手段对工程施工特点进行分析。2 选择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方法(1)按施工工艺要求、施工机械、施工组织顺序、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安全要求、自然条件等合理确定各分部工程的施工顺序。(2)按流水施工的要求划分施工段,合理地确定建筑物施工的起点流向和开展顺序。(3)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应遵守的原则:施工方法应做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相统一;兼顾施工机械的适用性和多用性;充分考虑施工单位特点、技术水平、施工习惯及可利用条件。选择施工机械时,应首先选择主导工程机械,然后根据建筑特点及材料、构件种类配备辅助机械,最后确定与施工机械相配套的专用工具设备。确定施工方法的重点:工程量大,在单位工程中占重要地位、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或“四新”工程;施工人员不太熟悉的特殊结构工程等。(4)进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最优方案。3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1)收集施工合同、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施工条件、相关规范规程等资料。(2)分层、分段计算工程量。(3)计算劳动量及机械台班量(4)确定分部分项工程的持续时间(5)检查工期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则调整。4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劳动力和物质需要量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及劳动力和物质需要量计划。5 进行施工平面图设计施工平面图是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依据。设计依据:设计与施工的原始资料,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资料,地方资源情况、水电供应条件、生产和生活基地情况、交通运输条件等;施工图,包括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地上管道位置,土方调配规划及建筑区竖向设计等;施工方面的资料,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由建设单位提供原有房屋及生活设施情况等。设计步骤:(1)熟悉、分析有关资料。熟悉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调查分析有关资料,掌握、熟悉现场有关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在建筑总平面图上进行施工平面图设计。(2)决定起重机械位置。塔式起重机的布置,塔式起重机的平面位置主要取决于建筑物平面形状和四周场地条件,一般应在场地较宽的一面没建筑物的长度方向布置,应使建筑物平面均在塔式起重机的服务范围内,尽量避免“死角”。井架、龙门架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和大小、流水段的划分、建筑物高低层的分界位置等因素来确定。(3)选择砂浆、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泵的位置(4)确定材料及半成品堆放位置(5)确定场内运输道路(6)确定各类临时设施位置施工平面图应标明以下内容:1)建筑总平面图上标出的一切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和尺寸。2)垂直运输设施位置。3)测量放线标桩位置及取土位置。4)为施工服务的一切临时设施的布置:引入公、铁路和航道、工地内部的运输道路;各种加工厂、半成品制备站及机械化装置等;各种材料半成品、构件及工艺设备的仓库和堆场;装配式建筑物的结构构件位置;行政、管理及文化生活福利临时设施;临时给水、排水管线,供电、气管道;安全及防火设施。同时应有图名、比例、指北针、图例符号等工程图的基本内容,尺寸可标注轮廓尺寸(如材料堆场、加工棚等)或轴线尺寸(如办公、生活用房),还要有必要的定位尺寸。6 确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1)工艺技术措施。对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项目,或比较复杂的分部工程,应单独编制施工技术措施。(2)保证工程质量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对象经常发生的质量通病制定防治措施,可以按照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提出质量要求,也可以按照各工程工程提出 质量要求。(3)安全施工措施。安全施工措施应贯彻安全操作规程,对施工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杜绝施工中伤亡事故的发生。(4)文明施工措施(5)降低成本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的制定应以施工预算为尺度,以企业年度、季度降低成本计划和技术组织措施为依据进行编制。(6)雨、夏季施工措施(7)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三、横道图编制的方法和步骤1根据工程量一览表确定施工过程及其顺序。2划分施工段:本工程建议以两座楼一起组织建筑群流水,基础工程:A座楼为第1个施工段,B座楼为第2个施工段,共2个施工段;主体工程:A座楼一层为第1个施工段,B座楼第一层为第2个施工段;A座楼第二层为第3个施工段,B座楼第二层为第4个施工段共6个施工段;内装修工程:按三层、二层、一层的施工顺序,同主体一样划分施工段(在屋面防水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外墙面砖:可A、B两座楼同时开始,按从上往下的顺序,不分施工段施工,此种安排,其劳动量一览表中的相应劳动量应剩以2。3按工期和经验设定ti(主要施工过程连续施工,其他可安排间断施工)。工期确定:本工程日历工期 (请自己计算) 天,有效工期可安排为120160天。横道图先按每个分部工程(基础、主体、屋面、装饰)工期试排,合适后再组成单位工程横道图。每个分部工程试排工期安排:基础工程35天左右;主体工程60天左右;装饰工程70天左右;屋面工程18天左右。注意,屋面工程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完毕后可考虑安排6天养护和干燥,应抓紧时间进行防水层施工。工期可以适当提前,但是不能延后。一个施工过程一个ti ,整个单位工程组织不等节拍流水,而各分部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全等节拍、不等节拍流水,某些施工过程可不分段施工,如外墙面砖采取从上往下的施工顺序,不分段;屋面防水工程不分段施工。举例:设定基础所属筋t2 =4(天)(流水节拍的确定可为0.5天的整数倍)。4按设定的各个ti ,试排各分部工程的进度,各分部工期初步满足要求后,试排单位工程进度,若Tc 满足要求后进入第5步;若不满足则调整直至满足要求。5确定工作班制b,本工程一般可考虑1班制,根据b、Pi和ti ,计算班组人数Ri:Ri= Pi/( ti*b)举例:R2=48/(4*1)=12(人)6画劳动力动态分布曲线图,分析劳动量消耗的均衡性,不满足要求则调整。四、单位工程标时网络计划绘制方法与步骤以横道图的主要施工参数(施工过程、施工段、流水节拍)为准编制:1.将组织流水施工的各分部工程分段绘制网络图(基础、主体、内装饰),标注工作名称和持续时间,检查修正逻辑关系。2.将上述分段网络计划拼接起来。3.将未分段施工的各施工过程(脚手架工程、屋面工程、外墙面砖、散水台阶、其他、水电卫安装)按逻辑关系添加进网络计划。五、业务要求和纪律要求(一) 对教师的业务要求和纪律要求指导教师在满足规定要求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确定其方案,指导教师要加强辅导,指导学生按规律和标准完成设计。(二)对学生的业务要求和纪律要求注意设计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学习使用定额、规范、规程、手册等文献资料。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 可以分组讨论,但不允许相互抄袭,要求从文字、图表到施工平面图设计都必须独立完成。六、实训报告要求1应交资料:按任务书要求编制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资料。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资料应按编制的程序和步骤,划分章节,顺序装订成册。必须有封面、目录和页码,封面应有下列内容:施工组织设计名称:XX小学A、B座教学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者班级:学号:姓名:编制时间: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内容不能少于1万字,必须手写(封面可打印)。3施工进度计划要求绘制横道图和标时网络计划两种,必须在横道图下方绘制劳动力动态变化曲线图,必须手绘(2张2号图纸,图纸幅面可加长)。4施工平面图必须有下列内容(1张2号图纸):(1)施工现场内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和地下的一切建筑物、构筑物及其他设施。(2)塔式起重机位置、施工电梯或井架位置、混凝土和砂浆搅拌站位置。(3)为施工服务的一切临时设施的位置、面积或轮廓尺寸:场内外的临时道路,可利用的永久道路;各种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的堆场及仓库;行政、生产、生活用的临时设施;临时水电管线;一切安全和消防设施如高压线、消防栓的位置等;施工围墙、建筑红线等。(4)图例符号、图名、比例(1:200)、指北针等。5图纸要求:3张2号图,白图。6.实训报告应装订成册。七、成绩考核设计资料评分标准共分为五级。 优:按任务书要求完成全部内容,施工方案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