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课 题文言文人物传记阅读(十六)课 型新授课课时 第十六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2、积累“君欧阳氏 ”语段的文言知识。3、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重点难点1、识记“君欧阳氏 ”语段的文言知识。2、增加积累,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答题能力。方 法 阅读讨论法探 知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 _一、积累文言传记常见文化常识: 科举制度(下)【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_研 究 部 分(独立完成)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既长,益学问,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申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选自张耒集,有删节)15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B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C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D为人纯实不欺/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B古代女子十五岁称之为及笄,男子十五岁称之为弱冠,表示已成年。C崩本指山倒塌,古时用来比喻帝王或王后的死。D太史局是专管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和祭祀等事的机构。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又学习了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儿子欧阳宪求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问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_应 用 部 分(独立完成、小组合作)_三、小组合作疏通全文。做好批注。_。巩 固 部 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阅)_四、自己出题,小组成员互做、批阅。学 生笔 记 答案15D16B17A18(1)礼官陈襄拿不定主意不能解决,正要上朝,就召见他询问相关制度,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陈襄就上奏朝廷,采用他的建议。(2)他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解析】试题分析:15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断句能力。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纯实不欺”与“内外如一”指他的品行,应在两句之间断开,排除AC。“而”表示转折,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6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B项“男子十五岁称之为弱冠”错误,应为男子二十岁。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A项“又学习了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错误,原文是传授而非学习。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有:(1)方、召、用;(2)无、苟简、更。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附:原文翻译老人家姓欧阳,名发,字伯和,庐陵人,是太子少师欧阳修的大儿子。他为人纯真朴实,不欺骗人,表里如一,清静寡欲,没有什么特别爱好,只是专心一意爱好礼义,在学习方面很刻苦。胡瑗掌管太学,号称大儒,用法律制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这时候他的父亲欧阳修已经显贵,他年龄已15岁,就拜胡瑗为老师,恭谨温顺,谨小慎微,又完全能够讲解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年长以后,学问大有长进,他不钻研科举方面的文词,只研究原始宇宙立“道”方面的原理,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君臣世系、制度文物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学问他没有不研习的。他研究学问不致力于抄袭掠取他人的成果来应付眼前的需要,一定刨根究底,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论定编次,分门别类,对某一问题的考证一定要有所得,获得的结果一定能够得到运用。唉!他的志向太宏大了。然而他与别人不随便合流,论辩事理时肯定对的否定错的,(即使)遇到权贵也不稍微屈从退让,关键之处一定表明自己的想法,因此也不肯轻易尝试显示自己所拥有的看法,人们也很少能真正了解他。他去逝了,现在眉山的苏轼哭他,认为他得到了他父亲欧阳修的学问,与汉代蔡邕、晋代的张华属一样的。他担任殿中丞时,曹太后死了,朝廷下诏书要求确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襄拿不定主意不能解决,正要上朝,就召见他询问相关制度,他不慌不忙地回答,陈襄就上奏朝廷,采用他的建议。当时朝廷正下达司天监讨论古代占问天象的书是否相同,将调和综合为天文之书,长时间不能完成,而陈襄正总管这件事情,就推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沛县期末3年级数学试卷
- 梅州高二联考数学试卷
- 六年级下册徐州数学试卷
- 培优三年级下数学试卷
- 六数上册数学试卷
- 宁波海曙和江北数学试卷
- 去哪找小学数学试卷
- 庐阳区中考二模数学试卷
- 去年人教版数学试卷
- 数据安全事件响应流程评估报告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油封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三年级科学实验观察日志范文
- 充电桩应急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招商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电梯安全管理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购房合同协议标准版本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海南-海南公共基础知识(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100题】)
- 2025年中医病因试题及答案大全
- 江苏省苏州市九校决胜高考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老旧供水管网漏损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内科辅助检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