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其乐融融.doc_第1页
师生共读其乐融融.doc_第2页
师生共读其乐融融.doc_第3页
师生共读其乐融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生共读 其乐融融【摘要】作为一名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走师生共读之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学生收益,老师受益,乐亦在其中。师生共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建立师生共同的语言,促进自身的成长。师生共读的内容应该选择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关键词】 师生共读 课外阅读 儿童文学作品【正文】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句名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一名老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那么,走师生共读之路吧!你将发现自己和学生是朋友,有很多话题,真可谓同品读书乐,共同成长。在师生共读中,你会发现学生们热爱读书兴趣持久,你给学生们带来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乐园,你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大门。可以说,老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是一种双赢! 一、师生共读的好处。阅读需要时间和环境。所谓“课外阅读”,除了“课余以外”还有“课本之外”的意思。把课外阅读完全寄托在学生回家以后的自觉阅读上,是无法保证的。而在教室里就不一样了。“你读,他读,我也读”是一种氛围,尤其对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老师在教室里的示范阅读,更有强大的磁力,对他们阅读兴趣的培养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当学生看到老师手里和自己手里读着同一本书的时候,心理上的暗示与接近,会让他读起来更带劲。共读的氛围,是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产素。和学生一起共读,读他们的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读他们的书,就拥有了和他们交流的更多话题。二、师生共读的内容。师生共读的内容首先应该从儿童文学作品起步。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是听着海的女儿、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小红帽等经典童话长大的。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活泼而富有想象力。呆板的形象,生硬的道理,空洞的说教,与童心无缘。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儿童文学作品的这些特性,正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相合。但是,师生共读应该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儿童喜欢的,并不一定都是优秀的,比如鸡皮疙瘩、冒险小虎队之类的流行书。这些书,无需禁止,但不够优秀,就没有共读的价值。什么样的作品是经典或者优秀的?法国著名文学史家保罗亚哲尔提出了适合儿童阅读的好书的标准,忠于艺术、培养观察力、解放孩子心灵等这样的书就是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再次,师生共读应该选择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作品。与一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读起来相对吃力,但吃力也有好处。这正如猴子吃香蕉,让其跳一跳才能吃到的香蕉是最美味的。同样如此,如果选读作品的内容过于浅显,学生不感兴趣,也缺乏共读价值;而内容过于深奥的话反而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半懂的书,对学生来说意义最大他在动脑子,他在不断疑惑和探索中,获得豁然开朗的乐趣。低年级师生可阅读小猪唏哩呼噜、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等童话;中年级师生可阅读亲爱的汉修先生、长袜子皮皮、夏洛的网等文学作品;对于高年级的师生,共读草房子、城南旧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文学作品和中国古典名著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不同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具体的选择应该以各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依据。读这样有一定坡度的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巧,获得心智的成长。三、师生共读的方法。1、创设环境,激发兴趣。首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在班级中设立阅读角,定期更新阅读的内容,还随时让学生带自己家中喜欢的图书,充实班级图书角,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再次,创设互动的阅读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学生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交往等的相互作用。在阅读中,除了进行师生共读、师生交流外,同伴交流、合作阅读也能补充、完善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令他们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众所周知,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个种族,这与他们对孩子的知识教育是分不开的。在犹太人种族里,当他们的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就会将蜂蜜滴在书本上,让孩子们去尝一尝书上的那一滴蜂蜜的味道,旨在让孩子知道书本是甜的、知识是甜的、智慧是甜的,使他们从小就像爱吃蜂蜜一样爱啃书本,在幼小的心灵上打下热爱读书学习的烙印。同样,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中要让孩子时时处处感受到一种愉悦的情绪,他们才会更加爱上书、爱上阅读。比如在班级阅读角中,我和学生一块儿给它取名叫“书香一隅”。可想而知,如果我们的孩子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本本有趣的故事书,目光所及之人都在兴致盎然地阅读,他们怎么会不喜欢书本,怎么能不爱上阅读呢!2、利用平台,激情诵读。身教重于言教,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或辅读课等平台,轻松愉悦地与孩子一同诵读。教师每日精心挑选美文一篇或一个精彩片段,努力琢磨作品的感情,把握朗读基调,朗读时力求声情并茂。老师在诵读时的愉悦直接感染着班里的每一个孩子,老师精神专注地去读,就是无声地在告诉孩子:优秀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认真去读!老师心情愉快地去读,就是明确地在告知孩子: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很快乐,只有乐读的人才能体会到!朗读后与学生简单交流,哪怕学生说出知道了一个词,欣赏了一句优美句子,知道了一个情节,得到一份感动,教师都应加以赞赏,赞赏中促进了愉快分享。我们每天这样带领孩子轻松愉悦地读上一节课,一个月,一个学期渐渐地,学生读书有了兴趣。每日一读,读到精彩之处,学生或叹或诧,或喜或忧,情跃于表,这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不到的效果。3、引向课外,家长助读。长期的师生共读,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此时,学生已不满足于教师的每日一读,而把阅读当成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教师可以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己寻找书文,由课内引向课外,由学校走入家庭,努力达到爱读书,会读书。同时,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家长参与进来,开展亲子共读,学生阅读的兴趣会大大提升,遇到不懂的内容也会及时得到解答。“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史斯克兰吉利兰用诗一样的语言告诉我们 “亲子阅读”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4、展示交流,内化赏读。 学生阅读的热情前所未有的高涨,可是他们读懂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吸收了多少精华?我们可以通过定期的阅读汇报交流或展示课来检验学生阅读的成果。阅读汇报课要以学生为主,把主动权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和成果,教师只要起到穿针引线的辅助作用或担当一个活动的主持人即可。在课堂中,学生不仅动手、动嘴、动脑、动心,在掌握读书方法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