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性学习课例:“计算器的使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正确的按规律操作计算器。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程序思想。通过使用计算器,能发现某些规律,验证某些规律及运算结果。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现代计算工具给我们计算带来的方便。知道使用计算器不仅给运算带来很大方便,也给探索数量间的关系和变化带来方便。三、教学重点: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及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有趣的数学问题四、教学难点: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五、教学方法:探究式、活动教学。六、学法指导:读书指导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用具:CZ-118B计算器。九、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在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利用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在数学史上是一伟大的贡献,当今时代人们已经利用计算机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510亿位数。这就是先进计算工具的巨大作用。日常生活中,电子计算器具有快速运算,操作简便,体积小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你会使用它吗?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计算器的使用。2、阅读教材,探索新知(1)阅读提纲:计算器的分类:简单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科学计算器。计算器的面板组成:键盘和显示器。计算器常用动能键:ON/C是开启计算器键,功能是使计算器处于开机状态。OFF是关闭计算器键,功能是使计算器处理关闭状态。DEL是清除键,功能是清除当前显示的数学符号。= 功能是完成运算或执行指令。+ 是运算键,功能是执行加法运算。2ndf是第二功能键,功能是转化另一种功能。yx 是乘方运算键。x2 是平方运算键。ab/c是分数表示并参与运算。(2)实际操作,体会数学:任务: 按键顺序23+38.2 2 3 + 3 8 . 2 =41.9(-0.6) 4 1 . 9 ( - 0 . 6 ) =236/5 2 3 6 ab/c 5 =1.22 1 . 2 X2 =124 1 2 YX 4 =(3)继续训练:(3.7-4.8)53-3/53、探究与发现:问题一:9的迷魂阵利用计算器从1、2、3、4、5、6、7、8、9中任选一个数字与9相乘后,所得结果乘以12345679,观察结果的变化规律。选19=9,912345679=111111111选29=18,1812345679=222222222发现:(1)结果是九位数,且各位上的数字相同; (2)缺8数性质补充: 1234567912=148148148 1234567915=185185185 1234567957=703703703问题二:奇怪的6174:写一个四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安都不相等,用这个四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对于新得到的四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又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一直重复下去你发现了什么?请借助计算器帮助你进行探索。如:1234:4321-1234=3087 8730-0387=8352 8352-2358=6174问题三:数字叠罗汉992=9801 342=1156 672=44899992=998001 3342=111556 6672=44488999992=( ) 33342=( ) 66672=( )“叠罗汉”现象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表现了自然规律的美妙与和谐。(4)小结与进步:用计算器可以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用计算器可以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时,复杂运算可用计算器。体会到数学的奇妙。九、板书设计2.12计算器的使用探究与发现:问题一:9的迷魂阵问题二:奇怪的6174问题三:数字叠罗汉小结与进步自我评价十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强,探究活动较深入,教学效果良好。参与听课的老师建议我再多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索。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教学案例两角差与角平分线的画法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建立在两角和及其画法的基础上的,又是研究几何图形的另一种重要思想,通过本节课教学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理解能力,加深了几何图形的数量属性,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对立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2)教学目标:在知识方面,使学生理解两角的差的意义;能用量角器或直尺圆规画已知两角的差以及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在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数形结合的辩析能力;在情感方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培养他们自主性、独立性,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思想品质。(3)教学重难点:根据本节课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把两角差以及角平分线的画法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其中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倍分表达形式及平分线的画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二、教学方法的说明:根据本节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使用抛锚式教学方法,使用图形演示与引导发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使学生深入理解,自我表现,掌握内容,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三、教学实施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为此我设置以下一个教学情境:出示两块三角板(含有60?和45?角),通过移动三角板使上述两角的顶点以及一边重叠,给出问题一:另两条边构成的图形是什么?它的大小如何?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展开课堂教学的序幕,使教学走在最前面,又通过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观察能力,既识别图形的位置关系,又理解图形的大小关系;从而引出课题。2、交流探索,建构新知:准备工作完成后,接着上新课。由上述所引出,讲述两角差的概念:一个角的度数是另两个角的度数的差,这个角度就是另两个角度的差。这里,用度数的差,表示这两个角相减后的大小,但通过三角板的移动演示,应强调两个角相减后,得到的仍是一个角,也就是说,几何中所讲的“差”,包括线段差、角的差,它与“和”的概念一样,既有“数”的意义,又有“形”的意义。3、提出问题二:若给出1和2,则12是多少?如何画一个角,使它等于12?通过问题的提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只要通过上述演示的观察和概念的理解,不难看出,用量角器可以度量出1和2的大小,然后根据大小画出一角,使它等于12。此时,教师给出假设,如果只能利用直尺和圆规又如何画?这样更使学生激起兴趣。教师用两块三角板通过演示分析,说清楚画法的基本思路:(1)先有一个角,(2)在这个角上,以原顶点和一边想重合放上一个新角,就出现其中一部分重叠,另一部分不重叠,那不重叠的部分就是所求的角。教师简要讲述画法过程,并在学生熟练地掌握后,马上让学生学以致用,利用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构建出两类基本问题,让学生模仿例题类似练习;(1)已知两角的度数分别为40?、80?,求作一角,使它为已知两角的差(2)已知两角的度数分别为40?、60?,求作一角,使它为已知两角的差由上述练习引出角的倍、分关系:如果1的度数是2的度数的2倍,我们就说1是2的2倍,或2是1的一半,记作:1=22或者2=1/21;类似定义3倍、4倍等;4、在由上述练习(1)引出问题三:射线OB是AOC的什么?它将AOC分得的两部分有什么关系?从而讲述角平分线的概念,这样利用问题的提出又促使学生引起对掌握知识的欲望,激发求知欲,教师可以借此展开,马上引出概念,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可以引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我们把这条平分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教学时要突出角平分线的本质属性:射线在角的内部;分成的两个角相等;由上可以得出角平分线的表达方式,而且还可由图中的数量引出第一种画法,利用量角器来画;我简要讲明过程;再对照两角差的画法,又可以假设,利用圆规和直尺如何画已知角的平分线呢?又给出新一个问题,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向高潮;为了使教学有意识地接近生活,此时我演示图示,设计成点的移动,从角的顶点O同时出发在角的两边上移动点,到一定位置后再按一定的方向在角的内部再次移动点,仍要求同时进行,同时结束到P;利用点的移动效果,让学生通过演示思考出其画法;教师再简要讲述角平分线的另一种画法过程,强调注意点:在画法语言中,有两处对画弧的半径作了限制,必须按这个限制规定操作,如果不这样规定,画图中会出现什么情况?用量角器量一下AOP、BOP的度数,检验图形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练习:画一个钝角,画出它的角平分线;让学生边画边按画法语言,模仿口述。5、课堂小结:角的和、差、倍、分画法,角平分线的概念和画法都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对画法操作要熟练,通过学习,要比较两角差和两角和的联系、区别,要比较角的和、差与线段和、差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对知识结构和系统有较完整的认识。6、作业布置,巩固提高回顾整堂教学,均体现学习在和现实情况基本点相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而在上述情境中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中心内容的学习又不是教师直接告之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部门线索,并要特别注意发展规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讨论、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总之,由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要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表现即可。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教学目标:认识多面体与它们展开图的关系、能正确判断展开图是哪个几何体的展开图; 培养学生多动手,养成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想象并画出几何体展开图,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难点:能想象并画出几何体展开图,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内容:一、 自主探究1、 演示一:将长方体纸盒沿一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后的平面图形都一样吗?互相交流一下。2、演示二: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卷成圆柱的形状。二、 自主合作1、 拿出圆柱形纸筒,要求学生:沿圆柱形纸筒上所画虚线展问题1、圆柱形纸筒的侧面是一个图形?2、 拿出圆锥形冰淇淋纸筒,要求学生沿虚线展开。问题2:圆锥形冰淇淋纸筒的侧面是图形?3.数学实验室(1)出示各个棱处标有编号的正方2 13 47 6 8 510 9 1211(2)、把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许多小组,请学生从编号2的棱开始按任意编号顺序随意剪开一些棱展开成平面图形。(3)、要求学生操作后相互讨论并思考:同一种正方体纸盒沿不同顺序先后剪开棱展开的平面图形是否相同?一个正方体纸盒展开成平面图形,要剪开几条棱?三、自主展示一位学生在讲台前展示自己的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星级宾馆布草精细洗涤与定期维护合同
- 2025公务员法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公务员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绿色建材厂房购销协议:环保节能标准执行版
- 2025公务员俄语岗位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跨区域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调拨合同修订协议
- 2025年度多功能办公耗材全国代理权授权及合作协议
- 2025年机场跑道翻新与养护一体化工程服务合同
- 2025年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车辆、房产及财务明细
- 2025年绿色物流货物中转分流及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协议
- 劳动仲裁员任职培训课件
- 番茄无土栽培技术
- 2025-2030中国氙气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食堂工作人员纪律要求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等数学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健康教育
- 医院小额采购管理办法
- 肝脏弥漫性病变超声诊断与检查规范
- 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数学) 高考命题改革及备考导向分析 课件
- 产后出血病例讨论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